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密碼鎖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207499閱讀:31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密碼鎖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密碼鎖,特別是一種可自行設定密碼、且設定方式容易、同時
結構簡單的密碼鎖。
背景技術
鎖具的應用已相當普遍,凡出入通道的閘門、專屬個人空間的房門、個人置物柜、保險箱、車輛...均會設置鎖具,藉以控管只有專屬的人員或該空間、置物柜、車輛的擁有者才可開啟與上鎖。而鎖具依其應用范圍的不同型式也有所不同,若依其上鎖及開鎖的形式則可大略分為以鑰匙上鎖、開鎖的鎖具,以及利用輸入密碼的方式進行上鎖、開鎖的鎖具。 以利用輸入密碼的方式進行上鎖、開鎖的鎖具而言,即為所謂的密碼鎖,該種密碼鎖因可供使用者在每次使用時自行設定密碼,并可隨時更換密碼,因此不容易被竊賊破解密碼,而深受使用者青睞。 本設計人即是針對密碼鎖的結構再進行研發設計,以提供另一種結構更精簡、操作更容易的密碼鎖。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密碼鎖,該密碼鎖具有能夠自行隨意更換密碼,且更換密碼的方式相當容易、簡單的特色,同時該密碼鎖還具備結構較為精簡,可降低成本的優點。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密碼鎖,該密碼鎖包括一外殼、一復歸座、多個卡掣座、一固定座、一移動座、一密碼座、一殼座及多個密碼件;于該固定座上依序往上設置卡掣座及復歸座,而在固定座下方則往下依序設置移動座、密碼件、密碼座及殼座,且以外殼與殼座蓋合固定組成該密碼鎖;又外殼于對應每一卡掣座處均設有一可彈性按壓的按壓鍵,各卡掣座設有卡鉤,在按壓鍵被下壓時推動該卡掣座對應鉤設于復歸座的卡齒上,而該卡掣座的底部設有突出的擋塊,該密碼件則相對設有密碼柱,且該移動座上設有長槽,該長槽由密碼區及非密碼區組成,并供密碼件選擇設置其中,另在該密碼座上設有對應密碼件個數的凹形孔,當卡掣座被按壓件推動位移時將改變該卡掣座的擋塊位置;該外殼上另設有一開啟鍵及一清除鍵;據此,使用者便可選擇密碼件容置在移動座長槽中的密碼區或非密碼區的密碼設定動作,在各按壓鍵未被按壓時,只有容置在非密碼區中的密碼件的密碼柱才會與卡掣座上的擋塊錯位,而容置在密碼區中的密碼件的密碼柱將會與卡掣座上的擋塊對應;因此若正確下壓所設定的密碼時,卡掣座將會在按壓鍵的連動下移位,且使其擋塊不再對應密碼件的密碼柱,并呈相互錯位狀態,令該移動座可朝Y軸方向,即該旋鈕可被轉動開鎖;當輸入錯誤密碼時,將造成相對于該輸入錯誤的密碼件的卡掣座的擋塊對應密碼件的密碼柱,使容置密碼件的移動座無法位移,即無法轉動該旋鈕將鎖具解除上鎖狀態;若要清除輸入錯誤的密碼時,僅需按壓復歸鍵以連動復歸座的卡齒脫離卡掣座的卡鉤,便可令卡掣座退回原位,以回到要輸入密碼開啟鎖具的狀態。[0007] 具體的說,本實用新型的密碼鎖包括 —外殼,與殼座對應蓋合固設,其具有多個組裝孔,供對應裝設多個按壓鍵、一清除鍵及一旋鈕; —復歸座,裝設在外殼下方,其底面設置多個卡齒,并在復歸座的一端設抵貼部,且在鄰近該抵貼部處設貼靠部,又在復歸座的另一端與外殼間設第一彈性元件;[0010] —卡掣座,其上端面設有斜推面及卡鉤,該卡鉤對應著復歸座的卡齒,并在該卡掣座遠離卡鉤的一端設擋塊,另在該卡掣座的一側設置有第二彈性元件; —固定座,其上設置該卡掣座,并具有多個并列的長穿孔,于該長穿孔的旁側設有第三彈性元件,以頂撐各按壓鍵及該清除鍵, 一旋轉座以其中間與該固定座樞設,其二端分別形成對應該清除鍵的抵推端及貼置該復歸座的貼靠部的推動端; —移動座,其一端設有與復歸座的抵貼部貼靠的抵推部,并以該端與外殼的旋鈕
相抵連動;而在該移動座的另一端與固定座之間設第四彈性元件,又該移動座上設有多個
長槽,該長槽包括密碼區及非密碼區,并與固定座的長穿孔及卡掣件對應; —密碼座,裝設在移動座下方,其具有多個對應固定座的長穿孔及卡掣件的凹形
孔,該凹形孔具有二縱向的凸出孔位部,且二縱向的凸出孔位部間有一相互連接的部份; 多個密碼件,具有一板體,于該板體朝向移動座的一面凸設有密碼柱,該密碼柱對
應穿過移動座的長槽。 上述的密碼鎖,其中,該固定座的長穿孔的旁側向上凸設有凸柱,供各第三彈性元件套設定位。 上述的密碼鎖,其中,該復歸座的另一端凸設定位柱,供該第一彈性元件的一端套設,該第一彈性元件的另一端則抵在該外殼的內壁面處。 上述的密碼鎖,其中,該卡掣座的上端面延伸連設一彈性片,該彈性片的末端設該卡鉤。 上述的密碼鎖,其中,該移動座凸設有定位部,供該第四彈性元件的一端套設,該
第四彈性元件的另一端則抵在該固定座的壁面處。 上述的密碼鎖,其中,該按壓件采用圓珠體。 上述的密碼鎖,其中,該卡掣座采兩兩成對的方式對應設置,并于彼此之間設置該第二彈性元件。 上述的密碼鎖,其中,該二成對的卡掣座在彼此相對應的端面上分別凸設柱體及套筒,該套筒穿套該柱體,且供該第二彈性元件套設固定。 上述的密碼鎖,其中,在該外殼的組裝孔的旁側處各設有一代表符號。 上述的密碼鎖,其中,該密碼鎖進一步包括一殼座,與外殼蓋合固接,其上具有開
槽,并與密碼座的凹形孔對應。 上述的密碼鎖,其特征在于,該密碼件的板體朝向密碼座的一面設有扳動柱。[0025] 由上述可知,本實用新型的密碼鎖在設定密碼或輸入密碼時,其密碼鍵均是呈橫向移位元的狀態,與現有技術采用縱向的連動方式不同,因此本實用新型只要提供密碼鍵能夠順利作橫向移位元即可,并不需要如現有技術般在該密碼鍵與其他構件間必需提供相當精密的尺寸方可達成連動效能,故可大幅降低產品的制造成本及不合格率。[0026] 另外,其在操作設定密碼時,并不需使用任何工具,而可直接進行密碼的設定,因此,操作上不僅相當方便,也相當容易。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密碼鎖的立體分解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密碼鎖的另一方向局部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密碼鎖的卡掣座立體外觀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密碼鎖的Y-Z軸剖面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密碼鎖的X-Y軸剖面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密碼鎖顯示密碼設定為代號4的X-Y軸剖面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密碼鎖顯示密碼設定為代號4的立體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密碼鎖顯示密碼設定為代號4的X-Y軸剖面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密碼鎖顯示密碼設定后的X-Z軸剖面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密碼鎖顯示密碼設定后的另一 X-Z軸剖面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密碼鎖于按壓按壓鍵的X-Z軸剖面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密碼鎖于按壓代號4的按壓鍵的X-Y軸剖面圖; 圖13為本實用新型密碼鎖于按壓代號4的按壓鍵的另一 X-Y軸剖面圖; 圖14為本實用新型密碼鎖于按壓代號4的按壓鍵且轉旋旋鈕時的X-Y軸剖面圖; 圖15為本實用新型密碼鎖于按壓代號4的按壓鍵且轉旋旋鈕時的X-Z軸剖面圖; 圖16為本實用新型密碼鎖顯示密碼按壓錯誤的X-Z軸剖面圖; 圖17為本實用新型密碼鎖顯示密碼按壓錯誤的X-Y軸剖面圖; 圖18為本實用新型密碼鎖于按壓該清除鍵的Y-Z軸剖面圖; 圖19為本實用新型密碼鎖于按壓該清除鍵的X-Y軸剖面圖。主要元件標號說明1外殼11組裝孔12按壓鍵13清除鍵14旋鈕15推動件16連動桿17代表符號2復歸座21卡齒22抵貼部23貼靠部24定位柱25第一彈性元件3卡掣座31斜推面32彈性片321卡鉤 33擋塊34第二彈性元件35柱體36套筒4固定座41長穿孔42凸柱43第三彈性元件44旋轉座441軸部442抵推端443 推動端[0062]45定位柱5移動座51抵推部52定位部53第四彈性元件54長槽541密碼區542非密碼區55定位件551定位孔552圓珠體6密碼座61凹形孔611凸出孔位部7殼座71開槽8密碼件81板體82定位孔83密碼柱84扳動柱
具體實施方式為了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 請參閱圖1 圖5,本實用新型的密碼鎖包括一外殼1、一復歸座2、多個卡掣座3、 一固定座4、一移動座5、一密碼座6、一殼座7及多個密碼件8 ;其中 該外殼1,與殼座7對應蓋合固設,其具有多個組裝孔ll,供對應裝設多個按壓鍵 12、一清除鍵13及一旋鈕14 ;其中,該按壓鍵12在本實施例中采用圓珠體,各按壓鍵12受 固定座4的第三彈性元件43彈性頂撐,且各按壓鍵12與卡掣座3的斜推面31貼觸;該清 除鍵13,同樣受固定座4的第三彈性元件43彈性頂撐;該旋鈕14通過一推動件15與一連 動桿16連動,該連動桿16可帶動裝設在門板中的鎖舌(圖中未表示)凸伸或縮入;另在各 組裝孔11的旁側處各設有一代表符號17 ; 該復歸座2,裝設在各卡掣座3的上方,其底面設置多個卡齒21,令每一個卡齒21 均對應著卡掣座3的卡鉤321,并在復歸座2的一端轉折向下延伸一抵貼部22,供移動座5 的抵推部51貼靠于其外端面,另在復歸座2的底面且鄰近該抵貼部22處設貼靠部23,供樞 設在固定座4上的旋轉座44的推動端443靠置,又在復歸座2的另一端凸設定位柱24,供 一第一彈性元件25的一端套設,該第一彈性元件25的另一端則抵在外殼1的內壁面處; 該卡掣座3 (請結合參閱圖3),裝設在固定座4上,其上端面設有一斜推面31及一 彈性片32,該彈性片32的末端具有卡鉤321,另在該卡掣座3的底部有一擋塊33,各卡掣座 3采兩兩成對的方式對應設置,并于彼此之間設置一第二彈性元件34,該二成對的卡掣座3 在彼此相對應的端面上分別凸設柱體35及套筒36,該柱體35供套筒36穿套,以將該第二 彈性元件34套設固定; 該固定座4,其具有多個并列且貫穿底面的長穿孔41,供卡掣座3的擋塊33穿過 突出,于該長穿孔41的旁側向上凸設有凸柱42,各凸柱42上套設著第三彈性元件43,并在 該固定座4上樞設一旋轉座44,該旋轉座44以其中間的軸部441為軸心,二端分別形成一 抵推端442及一推動端443,該抵推端442對應該清除鍵13,該推動端443則貼置在該復歸 座2的貼靠部23之處;另該固定座4的另一端設置有定位柱45 ; 該移動座5,其一端凸設一抵推部51,供與復歸座2的抵貼部22貼靠,并以該端與
6外殼1的推動件15相接觸;而在移動座5的另一端再凸設有定位部52,以套設固定第四彈 性元件53的一端,該第四彈性元件53的另一端則套設固定在固定座4的定位柱45上;又 該移動座5上另設有多個長槽54,該長槽54具有密碼區541及非密碼區542 (請結合參閱 圖8),各長槽54與固定座4的長穿孔41及卡掣座3對應,且在對應各長槽54處設有一定 位件55,該定位件55包括一定位孔551及容置在該定位孔551中的圓珠體552 ; 該密碼座6,裝設在移動座5下方且與固定座4固設,其具有多個對應固定座4的 長穿孔41及卡掣座3的凹形孔61,該凹形孔61的二側各呈縱向的凸出孔位部611,二凸出 孔位部611并以一端相連通; 該殼座7,為與外殼1蓋合固接,其在對應密碼件8的扳動柱84處設有開槽71,以 使密碼件8的扳動柱84呈顯露狀; 該密碼件8,具有一板體81,板體81上設有二定位孔82,供移動座5上的定位件 55對應嵌設,以當在扳移該密碼件8時具有定位效果,于該定位孔82旁突設有密碼柱83, 且對應穿過密碼座6的凹形孔61的凸出孔位部611并容置于移動座5的長槽54中,另在 板體81朝向殼座7的一面則突設有一扳動柱84。 當要設定密碼時,請參閱圖1及圖6 圖10,由于該密碼座6的凹形孔61的二凸 出孔位部611間另具有橫向連接的部份,而該密碼件8的密碼柱83又對應容置在二凸出孔 位部611的連接處,使該密碼件8在移位元時其密碼柱83僅在該橫向連接的部份移動,并 利用密碼件8在板體81上所設的定位孔82與該移動座5上的定位件55的對應嵌設,作為 在扳移該密碼件8時的定位設計。使用者可依據要設定的密碼將對應該密碼的密碼件8以 手扳動扳動柱84的方式使其密碼柱83對應容置于移動座5的長槽54的密碼區541處,此 時密碼件8的密碼柱83由密碼座6的凹形孔61的其一凸出孔位部611移位至另一凸出孔 位部611,而將非屬密碼的密碼件8的密碼柱83對應容置于移動座5的長槽54的非密碼 區542處。舉例來說,如圖6所示,其設定的密碼為4,因此其將相對位元在代表符號17為 4的密碼件8的密碼柱83扳移至移動座5的長槽54的密碼區541處,其他的密碼件8的密 碼柱83則均置于移動座5的長槽54的非密碼區542處,此時,該代表符號4的密碼件8的 密碼柱83將與卡掣座3的擋塊33呈相互對應狀態,而其他的密碼件8的密碼柱83則與卡 掣座3的擋塊33呈相互錯位狀態。 當要開啟該鎖具時(請參閱圖1及第圖11 圖15),需相對按壓代表符號17為 4的按壓鍵12,于下壓該按壓鍵12后,該按壓鍵12將借與之對應的卡掣座3的斜推面31, 而朝向卡掣座3未設置斜推面31的另一側方向移位,使該卡掣座3的彈性片32末端處的 卡鉤321越過復歸座2的卡齒21,而該卡掣座3在此一位移的動作下,使其原本與密碼件8 的密碼柱83對應設置的擋塊33而呈錯開狀態,此時,因所有的密碼件8的密碼柱83均與 卡掣座3的擋塊33相互錯位,即密碼件8不受阻擋,因此轉動旋鈕14便可順利連動推動件 15推移移動座5,使移動座5移位,使連動桿16連動鎖舌呈縮入的開鎖狀態。而移動座5 的位移令其抵推部51推移復歸座2的抵貼部22,使復歸座2往遠離抵貼部22該端位移,此 位移狀態使對應代表符號17為"4"的卡掣座3的卡鉤321能與復歸座2的卡齒21脫離卡 掣鉤制的狀態,令卡掣座3在第二彈性元件34的回復彈性力作用下退回原來位置,而復歸 座2也因為第一彈性元件25的回復力回到原來位置,等待下一次的密碼輸入。 若輸入錯誤的密碼時(參閱圖1及圖16、圖17),將會使原本應與位在移動座5的非密碼區542的密碼件8的密碼柱83呈錯開設置的卡掣座3的擋塊33,在按壓鍵12被按 壓連動該卡掣座3位移的情形下,改為對應密碼件8的密碼柱83,這時密碼件8因受到該卡 掣座3的擋塊33的擋掣而無法位移,使該旋鈕14不能操作連動推動件15及連動桿16帶 動鎖舌縮入。 延續前面的例子,設定的密碼為4,若使用者按壓代表符號17為2的按壓鍵12時, 該按壓鍵12將通過壓抵與之對應的卡掣座3的斜推面31 ,將該卡掣座3朝向其未設置斜推 面31的另一側方向推移,使該卡掣座3的彈性片32末端處的卡鉤321越過復歸座2的卡 齒21,而與卡齒21相互鉤掣,將該卡掣座3移動后的位置固定,而卡掣座3的擋塊33在該 卡掣座3的位移下,使該擋塊33原本應與密碼件8的密碼柱83呈錯開的狀態改為相互對 應設置狀態,這時該移動座5因嵌設在其長槽54中的密碼件8受到該卡掣座3的擋掣而無 法位移,使該旋鈕14不能旋轉以連動推動件15及連動桿16帶動門的鎖舌縮入開鎖。 此時,必須將所按壓的按壓鍵12歸零(參閱圖l及圖18、圖19),以解除該次按壓 輸入的錯誤密碼,即解除該代表符號17為"2"的按壓鍵12的按壓狀態。解除的方式,為直 接下壓清除鍵13,以通過清除鍵13壓觸旋轉座44的抵推端442,令該旋轉座44以其軸部 441為軸心旋轉,進而促使旋轉座44的推動端443推動復歸座2移位,解除復歸座2的卡齒 21與該卡掣座3的彈性片32的卡鉤321的鉤掣狀態,使該卡掣座3得以回到原來位置,等 待重新輸入正確密碼。 經由以上的實施說明,可知本實用新型的密碼鎖在設定密碼或輸入密碼時,其密 碼鍵均是呈橫向移位元的狀態,與現有技術采用縱向的連動方式不同,因此本實用新型只 要提供密碼鍵能夠順利作橫向移位元即可,并不需要如現有技術般在該密碼鍵與其他構件 間必需提供相當精密的尺寸方可達成連動效能,故可大幅降低產品的制造成本及不合格率。 另外,其在操作設定密碼時,并不需使用任何工具,而可直接進行密碼的設定,因 此,操作上不僅相當方便,也相當容易。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 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變 化與修改,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密碼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碼鎖包括一外殼,與殼座對應蓋合固設,其具有對應裝設多個按壓鍵、一清除鍵及一旋鈕的多個組裝孔;一復歸座,裝設在外殼下方,其底面設置多個卡齒,并在復歸座的一端設抵貼部,且在鄰近該抵貼部處設貼靠部,又在復歸座的另一端與外殼間設第一彈性元件;一卡掣座,裝設在一固定座上,其上端面設有斜推面及卡鉤,該卡鉤對應著復歸座的卡齒,并在該卡掣座遠離卡鉤的一端設擋塊,另在該卡掣座的一側設置有第二彈性元件;該固定座,其具有多個并列的長穿孔,于該長穿孔的旁側設有頂撐各按壓鍵及該清除鍵的第三彈性元件,一旋轉座其中間與該固定座樞設,其二端分別形成對應該清除鍵的抵推端及貼置該復歸座的貼靠部的推動端;一移動座,其一端設有與復歸座的抵貼部貼靠的抵推部,該端與外殼的旋鈕相抵連動;而在該移動座的另一端與固定座之間設第四彈性元件,又該移動座上設有多個長槽,該長槽包括密碼區及非密碼區,并與固定座的長穿孔及卡掣件對應;一密碼座,裝設在移動座下方,其具有多個對應固定座的長穿孔及卡掣件的凹形孔,該凹形孔具有二縱向的凸出孔位部,且二縱向的凸出孔位部間有一相互連接的部份;多個密碼件,具有一板體,于該板體朝向移動座的一面凸設有密碼柱,該密碼柱對應穿過移動座的長槽。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碼鎖,其特征在于,該固定座的長穿孔的旁側向上凸設有供各第三彈性元件套設定位的凸柱。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碼鎖,其特征在于,該復歸座的另一端凸設供該第一彈性元件的一端套設的定位柱,該第一彈性元件的另一端則抵在該外殼的內壁面處。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碼鎖,其特征在于,該卡掣座的上端面延伸連設一彈性片,該彈性片的末端設該卡鉤。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碼鎖,其特征在于,該移動座凸設有供該第四彈性元件的一端套設的定位部,該第四彈性元件的另一端則抵在該固定座的壁面處。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碼鎖,其特征在于,該按壓件為圓珠體。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碼鎖,其特征在于,該卡掣座兩兩成對的對應設置,并于彼此之間設置該第二彈性元件。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密碼鎖,其特征在于,該二成對的卡掣座在彼此相對應的端面上分別凸設供該第二彈性元件套設固定的柱體及套筒,該套筒穿套該柱體。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碼鎖,其特征在于,在該外殼的組裝孔的旁側處各設有一代表符號。
10.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碼鎖,其特征在于,該密碼鎖進一步包括一殼座,與外殼蓋合固接,其上具有開槽,并與密碼座的凹形孔對應。
11.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碼鎖,其特征在于,該密碼件的板體朝向密碼座的一面設有扳動柱。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密碼鎖,其包括一外殼、一復歸座、多個卡掣座、一固定座、一移動座、一密碼座、一殼座及多個密碼件;于該固定座上依序往上設置卡掣座及復歸座,而在固定座下方則往下依序設置移動座、密碼件、密碼座及殼座,且以外殼與殼座蓋合固定組成該密碼鎖;該外殼上于對應每一卡掣座處均設有一按壓鍵,各卡掣座設有卡鉤在按壓鍵被下壓時推動該卡掣座對應鉤設于復歸座的卡齒上,而該卡掣座的底部設有擋塊,密碼件上則相對設有密碼柱,且移動座上有供密碼件容置的密碼槽區及非密碼槽區,另在該密碼座上設有對應密碼件個數的凹形孔;據此,即成一可自行設定密碼、且設定方式容易、同時結構簡單的密碼鎖。
文檔編號E05B37/20GK201531158SQ20092016145
公開日2010年7月21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22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22日
發明者王頌鳴 申請人:王頌鳴;王美莉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和县| 仙桃市| 楚雄市| 新和县| 仁布县| 五家渠市| 汝州市| 舟曲县| 浦县| 石楼县| 昌乐县| 衡阳市| 彰化市| 通榆县| 天柱县| 霍州市| 无为县| 五指山市| 高雄县| 曲周县| 闸北区| 衡阳县| 宜宾县| 叶城县| 庆阳市| 专栏| 五大连池市| 福建省| 广东省| 南澳县| 佛山市| 绿春县| 和硕县| 大英县| 晴隆县| 盐山县| 河北省| 元氏县| 元江| 高清| 忻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