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型材鈍角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型材快速連接結構技術,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無連接件的型 材鈍角連接結構。
技術背景眾所周知,鋁合金型材被廣泛用于制造門、窗、淋浴房的構件,利用這些構件搭成 框架結構時,通常采用的辦法是連接件加螺絲來實現整體組合,其中對于型材的鈍角連接 更為困難。在型材的鈍角連接中這種連接件加螺絲的組合結構不足之處是其一,連接強度 差,需配置連接強度高的連接件,整體造型差;其二,需現場組合施工,費工費時;其三,施 工時因鉆孔,型材結構遭到破壞,拆除后無法再利用,造成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無連接件的、可快速直接 安裝的、連接強度高的型材鈍角連接結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一種型材鈍角連接結構,包括第一型 材、第二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材與第二型材的連接邊呈鈍角,所述連接邊依次為 第一接觸邊、中間接觸邊和第三接觸邊,所述第一接觸邊端緣形成鎖口,鎖口由第一型材在 鎖口處設有截面為半圓弧狀的折返、第二型材在鎖口處端緣截面為開口叉狀空心柱面組 成,第一型材的半圓弧狀折返包裹在第二型材開口叉狀空心柱面外表,所述中間接觸邊為 第一型材的表面與第二型材的表面貼合在一起,所述第三接觸邊構成卡扣連接,卡扣由第 二型材第三接觸邊上的凸緣和第一型材第三接觸邊的卡口組成,第二型材的凸緣卡扣在第 一型材的卡口內。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采用了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型材快速連接結構,其優點如下 1)通過兩型材的第一接觸邊端緣形成鎖口連接,第三接觸邊形成卡扣連接,無需二次加工 或連接件;2)兩型材在鎖口及卡扣處的截面形狀在型材拉制成型時形成,安裝效率高,拆 除后型材回收使用;3)連接貫穿在第一型材及第二型材的整個連接長度上,結合強度大、 整體剛性好,不易變形扭曲、損壞。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具體實施方式
作詳細說明圖1給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一種型材鈍角連接結構,包括 第一型材1、第二型材2,所述第一型材1與第二型材2的連接邊呈鈍角,所述連接邊依次為 第一接觸邊4、中間接觸邊和第三接觸邊3,所述第一接觸邊端緣形成鎖口 5,鎖口由第一型
3材在鎖口處設有截面為半圓弧狀51的折返、第二型材2在鎖口處端緣截面為開口叉狀空心 柱面52組成,第一型材1的半圓弧狀51折返包裹在第二型材2開口叉狀空心柱面52外 表;所述中間接觸邊為第一型材1的表面與第二型材2的表面貼合在一起,所述第三接觸邊 3構成卡扣6連接,卡扣由第二型材第三接觸邊上的凸緣62和第一型材第三接觸邊的卡口 61組成,第二型材的凸緣62卡扣在第一型材的卡口 61內。本實用新型型材連接時,將第二型材的開口叉狀空心柱面插入第一型材的半圓弧 狀的折返內,然后轉動第二型材直至第二型材第三接觸邊的凸緣卡扣在第一型材第三接觸 邊的卡口內,此時第一型材與第二型材的中間接觸邊貼合在一起。上述實施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形式所 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一種型材鈍角連接結構,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材與第二型材的連接邊呈鈍角,所述連接邊依次為第一接觸邊、中間接觸邊和第三接觸邊,所述第一接觸邊端緣形成鎖口,鎖口由第一型材在鎖口處設有截面為半圓弧狀的折返、第二型材在鎖口處端緣截面為開口叉狀空心柱面組成,第一型材的半圓弧狀折返包裹在第二型材開口叉狀空心柱面外表,所述中間接觸邊為第一型材的表面與第二型材的表面貼合在一起,所述第三接觸邊構成卡扣連接,卡扣由第二型材第三接觸邊上的凸緣和第一型材第三接觸邊的卡口組成,第二型材的凸緣卡扣在第一型材的卡口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無連接件的型材鈍角連接結構。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所述第一型材與第二型材的連接邊呈鈍角,所述連接邊為第一接觸邊、中間接觸邊和第三接觸邊,所述第一接觸邊端緣形成鎖口,所述中間接觸邊為第一型材的表面與第二型材的表面貼合在一起,所述第三接觸邊構成卡扣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如下1)通過兩型材的第一接觸邊端緣形成鎖口連接,第三接觸邊形成卡扣連接,無需二次加工或連接件;2)兩型材在鎖口及卡扣處的截面形狀在型材拉制成型時形成,安裝效率高,拆除后型材回收使用;3)連接貫穿在第一型材及第二型材的整個連接長度上,結合強度大、整體剛性好,不易變形扭曲、損壞。
文檔編號E06B3/988GK201763172SQ20102023403
公開日2011年3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2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2日
發明者楊珂 申請人:上海杰亨士國際貿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