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腳部按摩沙發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按摩沙發,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可內藏的腳部按摩沙發。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工作壓力的加大,空閑時人們經常會去進行按摩以放松身 心,家庭配備按摩沙發成了人們日常按摩的一個選擇。但是按摩沙發由于按摩部件的增加
變得又貴又重。按摩沙發的使用者希望按摩沙發可以做到按摩,特別是需要腳部按摩以減少疲 勞。同時希望使用腳部按摩器做到舒適按摩,不使用腳部按摩器時,又可以將腳部按摩器收 起來,少占房間的空間。為此人們希望有一種使用時可以舒適按摩,不使用時又可縮小體積 少占空間同時價格又比較便宜的腳部按摩沙發。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腳部按摩沙發體積大價格貴 的缺陷,提供一種可縮小體積、少占空間同時價格便宜的腳部按摩沙發。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腳部按摩沙發,其中, 腳部按摩沙發的下部包括腳部按摩器、對所述腳部按摩器產生斜向力的U型推出桿、對所 述腳部按摩器產生推力的推動裝置以及固定在所述腳部按摩沙發坐墊下面的后固定架,所 述U型推出桿的一端與所述后固定架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腳部按摩器的后上部鉸接,所述 推動裝置與所述U型推出桿固定連接,所述推動裝置為氣壓推動裝置。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腳部按摩沙發中,所述氣壓推動裝置包括產生推動氣體的氣 泵、起推動作用的氣囊以及固定所述氣囊的固定板。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腳部按摩沙發中,所述腳部按摩器為腳部氣體按摩器,所述 腳部氣體按摩器的按摩氣體接口與所述氣泵相連接。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腳部按摩沙發中,還包括對所述腳部按摩器的使用位置進行 調整的連桿結構,所述U型推出桿通過所述連桿結構與所述后固定架連接,所述連桿結構 包括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所述第一連桿的一端與所述后固定架鉸接,所述第二連桿的一 端與所述第一連桿的另一端鉸接,所述第二連桿與所述U型推出桿固定連接。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腳部按摩沙發中,所述連桿結構還包括第三連桿和第四連 桿,所述第一連桿、所述第二連桿、所述第三連桿、所述第四連桿依次鉸接并首尾相連構成 平行四邊形的四連桿結構。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腳部按摩沙發中,所述連桿結構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連桿 上、限制所述連桿結構調整范圍的限位塊。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腳部按摩沙發中,在所述U型推出桿接近與所述腳部按摩器 連接的一端上設置有減震輪。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腳部按摩沙發中,還包括位于所述按摩沙發坐墊下面、對所述腳部按摩器起限位作用的前固定架。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腳部按摩沙發中,所述腳部按摩器的后下部設置有滾動裝置。實施本實用新型的腳部按摩沙發,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采用U型推出桿和推 動裝置使得不使用時可以內藏腳部按摩器,縮小了腳部按摩沙發的存放體積;由于采用氣 壓推動裝置,使得實現腳部按摩器推出或內藏的同時,可以節約成本減輕按摩沙發的重量, 同時由于不使用時采用手動將腳部按摩器1內藏到腳部按摩沙發的下部,保證了操作的安 全性,不會在內藏時誤夾住手腳。氣囊的設置使得推動更為穩定,放氣更為方便。采用腳部氣體按摩器可以很好的 利用氣泵的氣體進行腳部的按摩,不需要另接氣源。連桿結構可以對腳部按摩器1的使用 位置進行調整,使得該腳部按摩沙發可以適合不同身高的使用者使用。第三連桿和第四連 桿可以很好的限制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的活動范圍,保證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位置的穩定 性。限位塊的設置可以很好的限制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三連桿和第四連桿的活動范圍, 起到對腳部按摩器的使用位置的前后限位作用。減震輪可以防止所述U型推出桿與地面摩 擦。前固定架可以很好的對內藏的腳部按摩器起限位的作用。滾動裝置可以方便的實現腳 部按摩器的推進推出。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圖1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腳部按摩沙發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腳部按摩沙發的使用流程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腳部按摩沙發的限位塊使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示,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作詳細介紹。如圖1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腳部按摩沙發的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腳部按摩沙發 包括腳部按摩器1、U型推出桿3、推動裝置4以及后固定架5。腳部按摩器1用于腳部按 摩;U型推出桿3用于對腳部按摩器1產生斜向力,限制腳部按摩器1的使用方向;推動裝 置4用于對腳部按摩器1產生推力,將腳部按摩器1推出;所述后固定架5固定在腳部按摩 沙發坐墊下面,用于連接U型推出桿3。U型推出桿3通過連桿結構2與后固定架5連接, 推動裝置4與所述U型推出桿3固定連接,推動裝置4為氣壓推動裝置。所述腳部按摩沙 發使用時,通過推動裝置4推動U型推出桿3將腳部按摩器1推出,同時U型推出桿3的斜 向力改變了腳部按摩器1的方向,使之由平躺變成豎直,將腳部按摩器1限制在可使用的 方向上。使用完畢后可以通過手動或推動裝置4將腳部按摩器1內藏到腳部按摩沙發的下 部,使所述腳部按摩沙發在不使用時體積減小,少占房間的空間。由于推動裝置4采用了 氣壓推動裝置,使得實現腳部按摩器推出或內藏的同時,可以節約成本、減輕按摩沙發的重 量,同時由于不使用時采用手動將腳部按摩器1內藏到腳部按摩沙發的下部,保證了操作 的安全性,不會在內藏時誤夾住手腳。因此實現人們想要的體積小、價格便宜、安全性好的 特點。[0022]如圖1所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腳部按摩沙發的較佳實施例,氣壓推動裝置包括 產生推動氣體的氣泵41、起推動作用的氣囊42以及固定氣囊42的固定板43。使用時,氣 泵41帶動氣體給固定在固定板43上的氣囊42充氣,氣囊42由于氣壓的作用產生形變從 而推動U型推出桿3,當腳部按摩器1到達要求的位置時停止充氣,這時可以進行腳部的按 摩,使用完畢后,可以通過手動將腳部按摩器1內藏到腳部按摩沙發的下部,這時也相當于 給氣囊42放氣。使用氣壓推動裝置成本低、易操作并且將腳部按摩器收起時不易出現操作 事故,氣囊的設置使得推動更為穩定,放氣更為方便。如圖1所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腳部按摩沙發的較佳實施例,腳部按摩器1為腳部 氣體按摩器,通過腳部按摩器1的按摩氣體接口與氣泵41連接,可以利用氣泵給腳部氣體 按摩器供給用于按摩的氣體,在不影響腳部按摩沙發功能的情況下,進一步節省了腳部按 摩沙發的成本。如圖1所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腳部按摩沙發的較佳實施例,所述腳部按摩沙發 還包括連桿結構2,連桿結構2用于對腳部按摩器1的使用位置進行調整,通過連桿結構2 對腳部按摩器1的使用位置進行調整以適合不同身高的使用者。連桿機構2包括第一連桿 21和第二連桿22,第一連桿21的一端與后固定架5鉸接,第二連桿22的一端與第一連桿 21的另一端鉸接,第二連桿22與U型推出桿3固定連接。鉸接的第一連桿21和第二連桿 22的使用可以在不妨礙腳部按摩器1內藏的情況下對腳部按摩器1的使用位置進行很好的 調整,使得該腳部按摩沙發可以適合不同身高的使用者使用。U型推出桿3可以根據需要固 定連接在第二連桿22的任何位置,都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如圖1所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腳部按摩沙發的較佳實施例,連桿機構2為第一連 桿21、第二連桿22、第三連桿23、第四連桿M依次鉸接并首尾相連構成平行四邊形的四連 桿結構。圖中第一連桿21和第四連桿M的鉸接點和后固定架5鉸接在一起。使用時,第 三連桿23和第四連桿M可以很好的限制第一連桿21和第二連桿22的活動范圍,保證第 一連桿21和第二連桿22位置的穩定性。當然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實現限制第一連桿21 和第二連桿22活動范圍,如在第一連桿21和第二連桿22的外圍設置使第一連桿21和第 二連桿22之間夾角不會大于180度的限制固定塊。如圖1所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腳部按摩沙發的較佳實施例,連桿結構2還包括限 位塊25,限位塊25用于限制連桿結構2的調整范圍。如圖3所示,將腳部按摩器1推出時, 連桿機構2產生變形配合腳部按摩器1的運動,這時限位塊25頂住第三連桿23,通過U型 推出桿3將力施加到腳部按摩器1上,克服腳部按摩器1的重力使其抬起到使用位置。當 使用腳部按摩器1時,限位塊25分別通過頂住第一連桿21和第三連桿23限制住連桿結構 2的調整范圍,從而限制腳部按摩器1的使用位置的調整范圍,即控制腳部按摩器1伸縮距 離的最近點和最遠點。如圖1所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腳部按摩沙發的較佳實施例,在U型推出桿3接近 與腳部按摩器1連接的一端上設置有減震輪6。由于將腳部按摩器1內藏到腳部按摩沙發 的下部時,U型推出桿3易于地面產生摩擦,這樣不方便內藏的操作,因此在U型推出桿3 上,接近U型推出桿3與腳部按摩器1連接的一端設置有減震輪6,這樣內藏時,由于減震輪 6突出于U型推出桿3,由減震輪6與地面產生接觸,起到避免摩擦,減少腳部按摩器1震動 的效果,腳部按摩器1從腳部按摩沙發下部推出時可以起到同樣的效果。[0028]如圖1所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腳部按摩沙發的較佳實施例,所述腳部按摩沙發 還包括前固定架7,如圖2所示,當腳部按摩器1內藏起來時,通過前固定架7可以準確的固 定腳部按摩器1的內藏位置,從而可以保護推動裝置4和U型推出桿3不會因為內藏時用 力過大而損壞。如圖1所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腳部按摩沙發的較佳實施例,腳部按摩器1的后下 部設置有滾動裝置8,滾動裝置8作為腳部按摩器1與地面的唯一支點,采用滾輪可以方便 的實現腳部按摩器1的推進推出。如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腳部按摩沙發的使用流程圖,首先腳部 按摩器1內藏于腳部按摩沙發的下部,這時氣壓推動裝置的氣囊42處于壓縮狀態,使用 時,由氣泵41給氣囊42充氣,氣囊42推動U型推出桿3,這時U型推出桿3給腳部按摩器 1 一個推出的力和一個使腳部按摩器1 一端向上抬起的力,這時連桿機構2也產生變形配合 腳部按摩器1的運動,氣泵41繼續給氣囊42充氣,腳部按摩器1達到使用者要求的位置, 關閉氣泵41停止充氣,這時腳部按摩器1已完全豎直,最后使用者可以在連桿機構2的限 制范圍內通過對腳部按摩器1施加推力或拉力調整到使用者適合的使用位置。使用完畢后 通過手動推腳部按摩器1內藏于腳部按摩沙發的下部回到初始狀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 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腳部按摩沙發,其特征在于,腳部按摩沙發的下部包括腳部按摩器(1)、對所述 腳部按摩器(1)產生斜向力的U型推出桿(3)、對所述腳部按摩器(1)產生推力的推動裝置 (4)以及固定在所述腳部按摩沙發坐墊下面的后固定架(5),所述U型推出桿(3)的一端與 所述后固定架( 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腳部按摩器(1)的后上部鉸接,所述推動裝置(4)與 所述U型推出桿(3)固定連接,所述推動裝置(4)為氣壓推動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腳部按摩沙發,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壓推動裝置包括產生推 動氣體的氣泵(41)、起推動作用的氣囊02)以及固定所述氣囊G2)的固定板0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腳部按摩沙發,其特征在于,所述腳部按摩器(1)為腳部氣體 按摩器,所述腳部氣體按摩器的按摩氣體接口與所述氣泵Gl)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腳部按摩沙發,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對所述腳部按 摩器⑴的使用位置進行調整的連桿結構O),所述U型推出桿(3)通過所述連桿結構(2) 與所述后固定架( 連接,所述連桿結構( 包括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22),所述第 一連桿的一端與所述后固定架( 鉸接,所述第二連桿0 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桿 (21)的另一端鉸接,所述第二連桿0 與所述U型推出桿(3)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腳部按摩沙發,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結構(2)還包括第三連 桿和第四連桿(M),所述第一連桿(21)、所述第二連桿(22)、所述第三連桿(23)、所 述第四連桿04)依次鉸接并首尾相連構成平行四邊形的四連桿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腳部按摩沙發,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結構(2)還包括位于所 述第二連桿上、限制所述連桿結構(2)調整范圍的限位塊05)。
7.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腳部按摩沙發,其特征在于,在所述U型推出桿(3) 接近與所述腳部按摩器(1)連接的一端上設置有減震輪(6)。
8.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腳部按摩沙發,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對所述腳部按摩 器(1)起限位作用的前固定架(7)。
9.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腳部按摩沙發,其特征在于,所述腳部按摩器(1)的 后下部設置有滾動裝置(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腳部按摩沙發,腳部按摩沙發的下部包括腳部按摩器、對所述腳部按摩器產生斜向力的U型推出桿、對所述腳部按摩器產生推力的推動裝置以及固定在腳部按摩沙發坐墊下面的后固定架,所述U型推出桿的一端與所述后固定架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腳部按摩器的后上部鉸接,所述推動裝置與所述U型推出桿固定連接,所述推動裝置為氣壓推動裝置。所述腳部按摩沙發還包括對所述腳部按摩器的使用位置進行調整的連桿結構。采用本實用新型的腳部按摩沙發,不使用時可縮小體積、少占空間同時價格比較便宜、安全性好。
文檔編號A47C17/00GK201888537SQ20102026010
公開日2011年7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15日
發明者利雅達 申請人:東莞市生命動力按摩器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