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百葉簾或蜂巢簾的卷線方法及卷線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門窗簾領域,具體是一種應用于百葉簾或蜂巢簾的升降卷線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現在用于電動遮陽中空玻璃內百葉簾或蜂巢簾升降的主要部件為扁帶和拉繩。扁帶厚度一般為0. 16-0. 22mm,由于厚度太小,且在百葉升降時會和百葉片摩擦, 導致扁帶起毛,升降次數多后,扁帶極有可能被磨斷,從而導致百葉損壞,給廠家和客戶帶來損失。再有,現時百葉升降的結構為通過扁帶的疊加來實現的,但對于中空產品來說,雙層玻璃之間的中空間隔是有限的,從而導致高度太大的的百葉無法制作。拉繩也被廣泛應用于控制百葉升降中,一般為了使百葉能夠保持水平狀態進行升降,一般至少需要設置兩根升降拉繩,但現有的結構中,每根拉繩均需要配一個卷線裝置, 由于每個卷線裝置都有一定的長度,同時在有限的空間里還需安裝驅動裝置(如電動機), 從而導致了小規格的百葉無法制作。而且,因為這種卷線裝置是獨立的,每個卷線裝置的工作情況是很難保持完全同步的,從而導致由多根拉繩控制的百葉的升降很難達到平衡。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百葉簾或蜂巢簾的卷線方法,其能使百葉簾、 蜂巢簾工作壽命更長,受窗體尺寸因素影響更小,能保證百葉升降平衡度更好,產品更美觀大方。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實現上述方法的卷線裝置。為實現該技術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百葉簾或蜂巢簾的卷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股升降拉繩一端固定連接百葉片或蜂巢簾下梁,另一端穿過百葉片或蜂巢簾后,匯聚成一股拉繩,最后該一股拉繩固定連接于一個卷線筒,由該卷線筒轉動卷繞拉繩實現卷線動作。一種百葉簾或蜂巢簾的卷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股升降拉繩;設于百葉片或蜂巢簾上方對應每股升降拉繩的位置的轉向裝置;一個位于轉向裝置側面的卷線筒; 所述的每股升降拉繩一端固定連接百葉片或蜂巢簾下梁,另一端穿過百葉片或蜂巢簾后分別繞過轉向裝置,然后匯聚成一股拉繩,該股拉繩末端固定連接于所述卷線筒,由該卷線筒轉動卷繞拉繩實現卷線動作。所述的若干股升降拉繩分別繞過轉向裝置后,各端頭集中與另一股牽引拉繩連接,匯聚成一股拉繩。所述的若干股升降拉繩的其中一條延長形成牽引段,其他升降拉繩的端頭與該股升降拉繩的牽引段連接,匯聚成一股拉繩。所述拉繩在繞過轉向裝置后與固定于卷線筒之間的移動軌跡中設有若干個對拉繩進行轉向或導向的小輪。
所述的卷線筒為螺桿式卷線筒或筒型卷線筒。所述的螺桿式卷線筒外套設有可沿卷線筒軸線平移的螺紋式卷線塊,螺紋式卷線塊下方設有導向小輪。所述的螺紋式卷線筒下方設有兩個卷線小輪,百葉簾或蜂巢簾側面框架內側靠下方的位置設有轉向小輪;若干股升降拉繩穿過其中一個卷線小輪,并向下延伸匯聚成一股拉繩,該股拉繩繞過轉向小輪后向上延伸,通過另一個卷線小輪和導向小輪,最后固定在螺桿式卷線筒的一端。所述的筒型卷線筒表面光滑并帶有錐度。所述的筒型卷線筒下方設有至少兩個卷線小輪,百葉簾或蜂巢簾側面框架內側靠下方的位置設有轉向小輪;若干股拉繩通過其中一個卷線小輪向下延伸匯聚成一股拉繩, 該股拉繩繞過轉向小輪后向上延伸,通過另外的卷線小輪,然后固定在筒型卷線筒的一端。安裝有上述百葉簾或蜂巢簾的卷線裝置的電動遮陽中空玻璃裝置。本發明創新性的采用“多線合一”的卷線方式,通過一個卷線筒控制一股拉繩,即可達到控制整套百葉或蜂巢簾的目的,其結構更為簡單,安裝更方便,工作壽命更長,百葉升降平衡度更好,產品更美觀大方,受窗體尺寸因素影響更小,突破了目前由于窗體內部空間有限而無法制作小規格產品的瓶頸,可廣泛應用于電動遮陽中空玻璃裝置。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正面);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1螺桿式卷線筒部分的結構示意圖(背面);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2筒型卷線筒部分的結構示意圖(背面)。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是一種百葉簾或蜂巢簾的卷線方法,所述的若干股升降拉繩一端固定連接百葉片或蜂巢簾下梁,另一端穿過百葉片或蜂巢簾后,匯聚成一股拉繩,最后該一股拉繩固定連接于一個卷線筒,由該卷線筒轉動卷繞拉繩實現卷線動作。實現上述方法的卷線裝置,包括若干股升降拉繩;設于百葉片或蜂巢簾上方對應每股升降拉繩的位置的轉向裝置;一個位于轉向裝置側面的卷線筒;所述的每股升降拉繩一端固定連接百葉片或蜂巢簾下梁,另一端穿過百葉片或蜂巢簾后分別繞過轉向裝置, 然后匯聚成一股拉繩,該股拉繩末端固定連接于所述卷線筒,由該卷線筒轉動卷繞拉繩實現卷線動作。所述的若干股升降拉繩分別繞過轉向裝置后,各端頭集中與另一股牽引拉繩連接,匯聚成一股拉繩。或者,所述的若干股升降拉繩的其中一條延長形成牽引段,其他升降拉繩的端頭與該股升降拉繩的牽引段連接,匯聚成一股拉繩。無論是采用何種形式,只要能實現“多線合一”即可。另外,拉繩在繞過轉向裝置后與固定于卷線筒之間的移動軌跡中設有若干個對拉繩進行轉向或導向的小輪,其目的是為了使拉繩在窗體有限空間內的行動軌跡更為合理和順暢。所述的卷線筒可選自螺桿式卷線筒或筒型卷線筒。實施例1本實施例以電動遮陽中空玻璃內百葉窗/門為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闡述,但本發明并不限于此特定例子。如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驅動源1 (如電機),調光輪組件2、多股升降拉繩3,卷線筒組件4,下梁5,百葉簾6,牽引拉繩7。調光輪組件2設于百葉片6上方對應每股升降拉繩的位置,其包括帶動調光拉繩移動的調光輪以及令升降拉繩3由上下移動變為水平移動的轉向裝置(如轉向輪,未在圖中示出)。如圖2所示,卷線筒組件4位于調光輪組件2側面,包括卷線座40,螺紋式卷線塊 41,螺桿式卷線筒42,卷線小輪43、44,導軸45,導向小輪46。螺桿式卷線筒42表面設有螺紋,兩端均裝有軸承,固定于卷線座40上,驅動源1通過驅動軸與螺桿式卷線筒42連接驅動其轉動。螺桿式卷線筒42外套設有螺紋式卷線塊41,螺紋式卷線塊41的內螺紋與螺桿式卷線筒42表面外螺紋相互咬合。卷線座40上還設有兩根導軸45,與螺紋式卷線塊41外壁的凹槽配合使用,使螺紋式卷線塊41無法隨螺桿式卷線筒42的轉動而旋轉,只能沿螺桿式卷線筒42軸線平移。拉繩在繞過轉向裝置后與固定于卷線筒之間的移動軌跡中設有若干個對拉繩進行轉向或導向的小輪,例如在螺紋式卷線塊41下方設有導向小輪46,隨螺紋式卷線塊41 一起移動;螺紋式卷線筒42下方設有兩個卷線小輪43、44 ;百葉簾6側面框架內側靠下方的位置通過轉向座8固定有轉向小輪9。安裝時,每股升降拉繩3—端固定連接百葉片6的下梁5,另一端由下而上穿過百葉片6后分別繞過轉向裝置,轉向卷線筒組件4的方向,然后穿過其中一個卷線小輪43,向下延伸被牽弓I拉繩7綁住從而匯聚成一股拉繩,該股拉繩繞過轉向小輪9后向上延伸,通過另一個卷線小輪44和導向小輪46,最后固定在螺桿式卷線筒42的一端。工作原理驅動源1帶動螺桿式卷線筒42作圓周運動,而螺紋式卷線塊41在兩根導軸45的限制作用下,只能作左右往返的平移運動。此時經由導向小輪46穿過螺紋式卷線塊41的牽引拉繩7隨著螺紋式卷線塊41移動而依次纏繞在螺桿式卷線筒42表面的螺紋上,不會打結。隨著螺桿式卷線筒42的正反向轉動,帶動牽引拉繩7繞轉圈數的增減,就使得若干股升降拉繩3同步拉動百葉簾6上升或下降。實施例2本實施例同實施例1,均包括驅動源1(如電機),調光輪組件2、多股升降拉繩3, 卷線筒組件4,下梁5,百葉簾6,牽引拉繩7,轉向小輪9等。如圖3所示,卷線筒組件4位于調光輪組件2側面,包括卷線座40,驅動源1帶動螺桿式卷線筒42作圓周運動,,以及至少兩個卷線小輪。筒型卷線筒47表面光滑并帶有一定錐度,兩端裝有軸承,固定于卷線座40上。在本實施例中,筒型卷線筒47下方設有四個卷線小輪。若干股升降拉繩3通過其中一個卷線輪48后向下延伸,被另一股牽引拉繩7綁住,牽引拉繩7繞過轉向小輪9后向上延伸,通過另外三個卷線輪49,然后固定在筒型卷線筒47直徑較大的一端。工作原理筒型卷線筒的工作原理和螺桿式卷線筒工作原理相近。驅動源1帶動筒型卷線筒47作圓周運動,由于筒型卷線筒47表面設有錐度,使得在卷繞時拉繩能順勢由大直徑一端向小直徑一端方向依次纏繞,不會打結。隨著筒型卷線筒47的正反向轉動,帶動牽引拉繩7繞轉圈數的增減,就使得若干股升降拉繩3同步拉動百葉簾6上升或下降。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子,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子作任何細微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均應包含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百葉簾或蜂巢簾的卷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股升降拉繩一端固定連接百葉片或蜂巢簾下梁,另一端穿過百葉片或蜂巢簾后,匯聚成一股拉繩,最后該一股拉繩固定連接于一個卷線筒,由該卷線筒轉動卷繞拉繩實現卷線動作。
2.一種百葉簾或蜂巢簾的卷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股升降拉繩;設于百葉片或蜂巢簾上方對應每股升降拉繩的位置的轉向裝置;一個位于轉向裝置側面的卷線筒;所述的每股升降拉繩一端固定連接百葉片或蜂巢簾下梁,另一端穿過百葉片或蜂巢簾后分別繞過轉向裝置,然后匯聚成一股拉繩,該股拉繩末端固定連接于所述卷線筒,由該卷線筒轉動卷繞拉繩實現卷線動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百葉簾或蜂巢簾的卷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股升降拉繩分別繞過轉向裝置后,各端頭集中與另一股牽引拉繩連接,匯聚成一股拉繩;或者, 所述的若干股升降拉繩的其中一條延長形成牽引段,其他升降拉繩的端頭與該股升降拉繩的牽引段連接,匯聚成一股拉繩。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百葉簾或蜂巢簾的卷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繩在繞過轉向裝置后與固定于卷線筒之間的移動軌跡中設有若干個對拉繩進行轉向或導向的小輪。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百葉簾或蜂巢簾的卷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線筒為螺桿式卷線筒或筒型卷線筒。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百葉簾或蜂巢簾的卷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桿式卷線筒外套設有可沿卷線筒軸線平移的螺紋式卷線塊,螺紋式卷線塊下方設有導向小輪。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百葉簾或蜂巢簾的卷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紋式卷線筒下方設有兩個卷線小輪,百葉簾或蜂巢簾側面框架內側靠下方的位置設有轉向小輪; 若干股升降拉繩穿過其中一個卷線小輪,并向下延伸匯聚成一股拉繩,該股拉繩繞過轉向小輪后向上延伸,通過另一個卷線小輪和導向小輪,最后固定在螺桿式卷線筒的一端。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百葉簾或蜂巢簾的卷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型卷線筒表面光滑并帶有錐度。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百葉簾或蜂巢簾的卷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型卷線筒下方設有至少兩個卷線小輪,百葉簾或蜂巢簾側面框架內側靠下方的位置設有轉向小輪;若干股拉繩通過其中一個卷線小輪向下延伸匯聚成一股拉繩,該股拉繩繞過轉向小輪后向上延伸,通過另外的卷線小輪,然后固定在筒型卷線筒的一端。
10.安裝有權利要求2-9所述百葉簾或蜂巢簾的卷線裝置的電動遮陽中空玻璃裝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百葉簾或蜂巢簾的卷線方法及其卷線裝置,所述的若干股升降拉繩一端固定連接百葉片或蜂巢簾下梁,另一端穿過百葉片或蜂巢簾后,匯聚成一股拉繩,最后該一股拉繩固定連接于一個卷線筒,由該卷線筒轉動卷繞拉繩實現卷線動作。本發明創新性的采用“多線合一”的卷線方式,通過一個卷線筒控制一股拉繩,即可達到控制整套百葉或蜂巢簾的目的,其結構更為簡單,安裝更方便,工作壽命更長,百葉升降平衡度更好,產品更美觀大方,受窗體尺寸因素影響更小,突破了目前由于窗體內部空間有限而無法制作小規格產品的瓶頸,可廣泛應用于電動遮陽中空玻璃裝置。
文檔編號E06B9/56GK102409958SQ20111025796
公開日2012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日
發明者丁軍良, 林良興 申請人:希美克(廣州)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