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鑰匙密碼鎖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密碼鎖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鑰匙密碼鎖。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機械密碼鎖已經廣泛的應用到大家的生活當中,如常見的行李密碼箱、密碼柜等,由于使用機械密碼鎖可以省去了帶實物鑰匙的不便,也可以避免忘帶實物鑰匙或弄丟實物鑰匙帶來的不便,只需要密碼鎖密碼號就可以打開機械密碼鎖,操作非常簡單省事;同時在公司日常管理中也非常節省人力,每個員工配備自己的密碼鎖,因此受到人們的青睞;但隨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壓力的增大,經常有忘事的現象發生,如果忘記密碼號,則需要損壞鎖具,給生活帶來不便;其次,在集體生活工作管理中也會帶來不便,如每個員工都有相應的柜體,員工平時使用柜體加機械密碼鎖的方式來保管自己的物品,當員工離職或者因為其他原因不能來開機械密碼鎖,管理人員會以損壞機械密碼鎖的方式來打開柜體,造成一定的財務損失。中國專利局于2007年1月31日公開了申請號為200620054273. 5的發明專利,名稱為指紋鎖,該指紋鎖包括指紋輸入模塊、與指紋輸入模塊電連接的指紋采集識別模塊、 鎖具機械模塊、分別與所述指紋采集識別模塊及鎖具機械模塊電連接的門鎖主控驅動模塊;該指紋鎖根據采集的人體指紋作為開鎖鑰匙,因此不會因為忘記密碼等原因而不能開鎖,但指紋鎖需要有供電電源,一旦停電則無法使用;同時指紋鎖的成本很高,不適于在普通群體中廣泛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鑰匙密碼鎖,該鑰匙密碼鎖可以用密碼打開,也可以用實物鑰匙打開;同時該鑰匙密碼鎖使用方便,便于管理,成本低。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鑰匙密碼鎖,包括殼體、密碼裝置、鎖鉤和鎖具,殼體包括相互配合的底殼和面殼, 所述密碼裝置設置于底殼的上端面的左側,所述鎖具設置于底殼的上端面的右側,所述密碼裝置包括由多個密碼輪組成的密碼輪組和由多個與密碼輪相配合的調碼輪組成的調碼輪組,所述鎖鉤包括第一直線段、彎折段和第二直線段,第一直線段與第二直線段平行設置,彎折段的兩端分別與第一直線段的上端、第二直線段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一直線段的側面設有與調碼輪相同個數的凸塊,所述凸塊呈直線分布;所述調碼輪包括一個圓環柱,圓環柱內設有帶有開口的圓環,圓環的開口與所述的凸塊相配合,圓環與第一直線段相配合,第一直線段的下端部套入所述圓環內,所述圓環柱的外側面的下端部設有卡體,所述密碼輪的內側面設有與卡體相配合的卡槽,密碼輪套于圓環柱的下端部;所述底殼的左側的中部開有與密碼輪相配合的通孔,以及用于安裝調碼輪的調碼孔,底殼的左上方開有用于第一直線段插入的下插孔;所述鎖具包括鎖芯、套筒和鎖鉤套,所述底殼的右下方開有用于安裝鎖芯的下鎖孔,底殼的鎖孔的上方設有用于安裝套筒的套筒孔,底殼的套筒孔的上方設有用于安裝鎖鉤套的下鎖鉤套孔,鎖芯設置于鎖孔內,所述套筒設置于套筒孔內且套筒的下端與鎖芯連接,套筒的上端為開口端且設有內螺紋,所述鎖鉤套的下端部為與套筒相配合的螺紋桿,鎖鉤套的上端部伸出底殼,且鎖鉤套的上端部設有用于安裝第二直線段的下端部的安裝孔,所述第二直線段位于底殼的上方。更進一步地,所述底殼設有凸起的連接柱,所述面殼設有與連接柱相配合插孔,所述連接柱插入所述的插孔內并卡接。進一步地,所述套筒的下端設有連接體,連接體的下端開有連接孔;所述鎖芯的上端設有偏離鎖芯的軸線的傳動塊,所述傳動塊與連接孔配合并插入所述連接孔內。更進一步地,所述傳動塊、連接孔均為兩個,且兩個傳動塊關于所述軸線對稱設置。作為優選,所述底殼上還設有彈片,彈片包括固定片和彈性片,所述彈性片的一端與固定片連接,彈性片的另一端位于密碼輪與底殼之間。作為優選,所述固定片的下方設有壓片,固定片、壓片均開有多個相配合的圓孔, 所述面殼中部設有多個與所述圓孔相配合的固定柱,固定柱插入所述圓孔。進一步地,所述面殼的左側的中部開有用于密碼輪旋轉的通孔,面殼的左側的上方設有上插孔,所述上插孔和下插孔配合形成用于第一直線段插入的插孔;面殼的右側的下方設有上鎖孔,所述上鎖孔和下鎖孔配合形成用于安裝鎖芯的鎖孔,面殼的右側的上方設有上套鎖鉤孔,所述上套鎖鉤孔和下套鎖鉤孔相配合形成用于安裝套鎖鉤的套鎖鉤孔。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直線段的側面設有凸起的卡塊,且卡塊位于所述凸塊的上方; 所述底殼設有限位孔134,限位孔134內設有限位塊,當卡塊的下端面與限位塊接觸時, 第二直線段的下端面位于殼體的上方;底殼的下插孔的側邊開有用于卡塊移動的限位槽 133,當卡塊移動限位槽133的上底端,第一直線段的側面的凸塊均位于該凸塊所對應的調碼輪的圓環柱之內,且第二直線段的下端移出鉤鎖套。作為優選,所述底殼的左下方設有下調碼孔,下調碼孔內設有調碼彈簧,調碼彈簧的一端與位于最下方的調碼輪相抵,調碼彈簧的另一端與下調碼孔的下端面相抵,所述調碼彈簧與所述調碼輪之間設有墊片。進一步地,所述彈簧與所述調碼輪之間設有墊片。墊片的開孔面積較調碼輪小,便于與彈簧接觸。進一步地,底殼中部設有尋碼裝置,所述尋碼裝置包括一個活動塊和多個尋碼桿, 所述調碼輪的側面的上端部開有尋碼孔,當鎖鉤的側面的凸塊與調碼輪的內側面的圓環的開口相配合時,尋碼孔朝向右側;所述活動塊的左側的前端部開有多個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內設有尋碼彈簧,尋碼桿的一端伸入安裝孔內并與尋碼彈簧相抵,尋碼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的尋碼孔相對應;所述底殼中部設有與尋碼裝置相配合的尋碼裝置孔,尋碼裝置孔的左側設有復位彈簧,復位彈簧一端與尋碼裝置孔的左端面相抵,復位彈簧的另一端與活動塊的左側的后端部相抵;所述套筒的側面設有推桿,當套筒旋轉至鎖鉤套進入殼體時,推桿位于套筒的左側。進一步地,所述活動塊的左側的前端部設有多個向左凸起的尋碼塊,所述活動塊的安裝孔設置于所述尋碼塊的左端面,該安裝孔為錐形通孔,所述尋碼桿為錐形桿。進一步地,所述套筒由螺旋上蓋和螺旋下蓋組成,螺旋上蓋的下端面設有卡柱,螺旋下蓋的上端面設有卡孔,所述卡柱伸入卡孔。進一步地,所述活動塊的右側設有滑動塊,所述底殼的右側的中部設有與滑動塊 相配合的滑動槽,滑動塊的中部開有與推桿相配合的活動槽。更進一步地,所述活動塊的左下側設有與復位彈簧相配合的定位柱,復位彈簧套 于定位柱。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一種鑰匙密碼鎖,包括殼體、密碼裝置、鎖鉤和鎖具,殼體包 括相互配合的底殼和面殼,所述密碼裝置設置于底殼的上端面的左側,所述鎖具設置于底 殼的上端面的右側,所述密碼裝置包括由多個密碼輪組成的密碼輪組和由多個與密碼輪相 配合的調碼輪組成的調碼輪組,所述鎖鉤包括第一直線段、彎折段和第二直線段,第一直線 段與第二直線段平行設置,彎折段的兩端分別與第一直線段的上端、第二直線段的上端連 接,所述第一直線段的側面設有與調碼輪相同個數的凸塊,所述凸塊呈直線分布;所述調碼 輪包括一個圓環柱,圓環柱內設有帶有開口的圓環,圓環的開口與所述的凸塊相配合,圓環 與第一直線段相配合,第一直線段的下端部套入所述圓環內,所述圓環柱的外側面的下端 部設有卡體,所述密碼輪的內側面設有與卡體相配合的卡槽,密碼輪套于圓環柱的下端部; 所述底殼的左側的中部開有與密碼輪相配合的通孔,以及用于安裝調碼輪的調碼孔,底殼 的左上方開有用于第一直線段插入的下插孔;所述鎖具包括鎖芯、套筒和鎖鉤套,所述底殼 的右下方開有用于安裝鎖芯的下鎖孔,底殼的鎖孔的上方設有用于安裝套筒的套筒孔,底 殼的套筒孔的上方設有用于安裝鎖鉤套的下鎖鉤套孔,鎖芯設置于鎖孔內,所述套筒設置 于套筒孔內且套筒的下端與鎖芯連接,套筒的上端為開口端且設有內螺紋,所述鎖鉤套的 下端部為與套筒相配合的螺紋桿,鎖鉤套的上端部伸出底殼,且鎖鉤套的上端部設有用于 安裝第二直線段的下端部的安裝孔,所述第二直線段位于底殼的上方。本發明通過在殼體 內設置密碼裝置和鎖具,使得密碼鎖可以進行密碼和實物鑰匙開鎖,開鎖方便,便于管理; 在設置尋碼裝置后,還可以通過鑰匙開鎖尋碼。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結構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鎖鉤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調碼輪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的密碼輪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的彈片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套筒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1除去面殼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結構分解示意圖。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調碼輪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2除去面殼、鉤鎖套、套筒、鎖芯、彈片的結構示意圖。圖11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底殼的結構示意圖。圖12為本發明面殼的結構示意圖。圖13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螺旋下蓋的結構示意圖。圖14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螺旋上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15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套筒的結構示意圖。圖16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尋碼裝置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17為圖16尋碼裝置的另ー視角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 01——鎖鉤 04——弾片 07——墊片
10——套筒
13——底殼 16——尋碼彈簧
011——彎折段
014——凸塊 021——圓環柱
025-卡體
061-卡槽
041——彈性片 101——連接體 105——螺旋上蓋 131——連接柱 134——限位孔 051——插孔 20——尋碼裝置 143——滑動槽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ー步的說明。實施例1
見附圖1至附圖7,ー種鑰匙密碼鎖,包括殼體、密碼裝置、鎖鉤01和鎖具,殼體包括相 互配合的底殼13和面殼05,所述密碼裝置設置于底殼13的上端面的左側,所述鎖具設置于 底殼的上端面的右側,所述密碼裝置包括由多個密碼輪06組成的密碼輪組和由多個與密 碼輪相配合的調碼輪02組成的調碼輪組,所述鎖鉤01包括第一直線段012、彎折段011和 第二直線段013,第一直線段012與第二直線段013平行設置,彎折段011的兩端分別與第 一直線段012的上端、第二直線段013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一直線段012的側面設有與調碼 輪02相同個數的凸塊014,所述凸塊014呈直線分布;所述調碼輪02包括一個圓環柱021, 圓環柱021內設有帶有開ロ OM的圓環022,圓環022的開ロ OM與所述的凸塊014相配 合,圓環022與第一直線段012相配合,第一直線段012的下端部套入所述圓環022內,所 述圓環柱021的外側面的下端部設有卡塊015,所述密碼輪06的內側面設有與卡塊015相 配合的卡槽061,密碼輪06套于圓環柱021的下端部;所述底殼13的左側的中部開有與密 碼輪06相配合的通孔135,以及用于安裝調碼輪02的調碼孔,底殼13的左上方開有用于02——調碼輪 05——面殼 08——調碼彈簧 11——限位塊 14——活動塊 17——復位彈簧 012——第一直線段
015-卡塊
022-圓環
023——尋碼孔
042——固定片 102——連接孔
103-推桿
132——下鎖孔 135——通孔 052——固定柱 141——尋碼塊 144——定位柱。03——壓片 06——密碼輪 09——鎖鉤套 12——鎖芯 15——尋碼桿
013——第二直線段
024——開ロ043——圓孔 104——螺旋下蓋
133——限位槽 136——下調碼孔
142——滑動塊第一直線段012插入的下插孔;所述鎖具包括鎖芯12、套筒10和鎖鉤套09,所述底殼13的右下方開有用于安裝鎖芯12的下鎖孔132,底殼13的鎖孔的上方設有用于安裝套筒10的套筒孔,底殼13的套筒孔的上方設有用于安裝鎖鉤套09的下鎖鉤套孔,鎖芯12設置于鎖孔內,所述套筒10設置于套筒孔內且套筒10的下端與鎖芯12連接,套筒10的上端為開口端且套筒10設有內螺紋,所述鎖鉤套09的下端部為與套筒10相配合的螺紋桿,鎖鉤套09 的上端部伸出底殼13,且鎖鉤套09的上端部設有用于安裝第二直線段013的下端部的安裝孔,所述第二直線段013位于底殼13的上方。本發明可分別通過密碼和鑰匙解鎖;當本發明處于鎖的狀態時,首先通過密碼解鎖,先將密碼調制正確,密碼輪06轉動時會帶動調碼輪02轉動,密碼調制正確時,所有的調碼輪02的內側面的圓環022的開口 M呈直線分布,且與鎖鉤01的第一直線段012的凸塊 014相配合,即此時向上提鎖鉤01,可以將鎖鉤01向上移動直到移出殼體,便可以實現解鎖的功能;其次通過鑰匙解鎖,將正確的鑰匙插入鎖芯12內并旋轉,鎖芯12帶動套筒10旋轉,由于套筒10與鎖鉤套09為螺紋連接,套筒10旋轉時可以將鎖鉤套09的下端部旋入套筒10內部,進而實現鎖鉤套09向殼體內部移動,直到鎖鉤套09完全進入到殼體內部,此時鎖鉤01的第二直線段013位于殼體上方,因而也實現的了解鎖。更進一步地,所述底殼13設有凸起的連接柱131,所述面殼05設有與連接柱131 相配合插孔051,所述連接柱131插入所述的插孔051內并卡接。通過連接柱131與插孔051卡接將底殼13和面殼05固定連接。進一步地,所述套筒10的下端設有連接體101,連接體101的下端開有連接孔 102 ;所述鎖芯12的上端設有偏離鎖芯12的軸線的傳動塊,所述傳動塊與連接孔102配合并插入所述連接孔102內。采用插接的方式,將套筒10與鎖芯12連接起來,結構簡單;鎖芯12旋轉時,通過傳動塊帶動便將套筒10帶動轉動。更進一步地,所述傳動塊、連接孔102均為兩個,且兩個傳動塊關于所述軸線對稱設置。采用兩個傳動塊,傳動塊對稱設置,傳動塊在轉動時形成力偶,方便傳動塊帶動套筒10轉動。作為優選,所述底殼13上還設有彈片04,彈片04包括固定片042和彈性片041, 所述彈性片041的一端與固定片042連接,彈性片041的另一端位于密碼輪06與底殼13 之間。增設彈片04,使得密碼輪06轉動時受到彈片04的阻礙,密碼輪06轉動更有力感, 操作方便。作為優選,所述固定片042的下方設有壓片03,固定片042、壓片03均開有多個相配合的圓孔043,所述面殼05中部設有多個與所述圓孔043相配合的固定柱052,固定柱 052插入所述圓孔043。設置壓片03、圓孔043,便于將彈片04固定。進一步地,所述面殼05的左側的中部開有用于密碼輪06旋轉的通孔,面殼05的左側的上方設有上插孔,所述上插孔和下插孔配合形成用于第一直線段012插入的插孔; 面殼05的右側的下方設有上鎖孔,所述上鎖孔和下鎖孔132配合形成用于安裝鎖芯12的鎖孔,面殼05的右側的上方設有上套鎖鉤孔,所述上套鎖鉤孔和下套鎖鉤孔相配合形成用于安裝套鎖鉤01的套鎖鉤孔。在面殼05上相應的設置上插孔、上鎖孔、上套鎖鉤孔等,方便安裝。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直線段012的側面設有凸起的卡塊015,且卡塊015位于所述凸塊014的上方;所述底殼13設有限位孔134,限位孔134內設有限位塊11,當卡塊015的下端面與限位塊11接觸時,第二直線段013的下端面位于殼體的上方;底殼13的下插孔的側邊開有用于卡塊015移動的限位槽133,當卡塊015移動至限位槽133的上底端,第一直線段012的側面的凸塊014均位于該凸塊014所對應的調碼輪02的圓環柱021之內,且第二直線段013的下端移出鉤鎖套。設置卡塊015、限位塊11、限位孔134和限位槽133,用來限制鎖鉤01在開鎖時的移動距離,將鎖鉤01限制在殼體內短距離的移動,防止鎖鉤01脫離殼體。實施例2
見附圖8至圖17,一種鑰匙密碼鎖,其結構基本與實施例1相同,其不同點在于 所述底殼13的左下方設有下調碼孔136,下調碼孔136內設有調碼彈簧08,調碼彈簧 08的一端與位于最下方的調碼輪02相抵,調碼彈簧08的另一端與下調碼孔136的下端面相抵,所述調碼彈簧08與所述調碼輪02之間設有墊片07。通過設置下調碼孔136,使得密碼裝置可以進行密碼設置;進行密碼設置時,先將密碼調制正確,接著將鎖鉤01向上移動,直到鎖鉤01的第一直線段012側面的凸塊014位于對應的調碼輪02的內側面的開口的圓環022的上方,第二直線段013的下端移出鉤鎖套;鎖鉤01旋轉一端角度,再向下方壓鎖鉤01,鎖鉤01的側面凸塊014向下移動接觸到調碼輪02的內側面的圓環022,并帶動調碼輪02向下移動,使得調碼輪02的外側面的卡塊 015脫離調碼輪02的卡槽061,即密碼輪06位于調碼輪02的上端部,此時便可以旋轉密碼輪06進行密碼調制,調制好后,松開鎖鉤01,調碼輪02便在調碼彈簧08的彈力下向上移復位,同時也帶動鎖鉤01向上移動,調碼輪02向上移動后,調碼輪02的卡體025便又與密碼輪06的卡槽061配合;接著旋轉鎖鉤01至開鎖位置,再向下壓鎖鉤01,使得鎖鉤01的第一直線段012側面的凸塊014位于對應的調碼輪02的開口的圓環022的下方,同時鎖鉤 01的第二直線段013的下端面進入鎖鉤套09內,再接著打亂密碼,密碼輪06帶動調碼輪 02旋轉,使得鎖鉤01的第一直線段012側面的至少一個凸塊014與對應的調碼輪02的開口的圓環022的不相對應;鎖鉤01便卡于調碼輪02內不能移動。進一步地,所述調碼彈簧08與所述調碼輪02之間設有墊片07。墊片07的開孔面積較調碼輪02小,便于與彈簧接觸。進一步地,底殼13中部設有尋碼裝置20,所述尋碼裝置20包括一個活動塊14和多個尋碼桿15,所述調碼輪02的側面的上端部開有尋碼孔023,當鎖鉤01的側面的凸塊 014與調碼輪02的內側面的圓環022的開口 M相配合時,尋碼孔023朝向右側;所述活動塊14的左側的前端部開有多個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內設有尋碼彈簧16,尋碼桿15的一端伸入安裝孔內并與尋碼彈簧16相抵,尋碼桿15的另一端與所述的尋碼孔023相對應;所述底殼13中部設有尋碼裝置孔,尋碼裝置孔的左側設有復位彈簧17,復位彈簧17 —端與尋碼裝置孔的左端面相抵,復位彈簧17的另一端與活動塊14的左側的后端部相抵;所述套筒 10的側面設有推桿103,當套筒10旋轉至鎖鉤套09進入殼體時,推桿103位于套筒10的左側。當密碼忘記后,可以通過鑰匙開鎖來尋碼。操作時,先將正確的鑰匙插入鎖芯12 并旋轉,鎖芯12帶動套筒10旋轉,當套筒10旋轉至鎖鉤套09進入殼體時,推桿103位于套筒10的左側;此過程中,套筒10逐漸將活動塊14推向左側,活動塊14向左側移動后,活動塊14的安裝孔內尋碼桿15便向左側移動,如果尋碼桿15插入了對應的尋碼孔023,則該調碼桿所對應的調碼輪02處于開鎖位置時,即該調碼輪02對應的密碼輪06正確,如果沒有插入,調碼輪02是可以旋轉的,即密碼輪06也可以旋轉,密碼輪06在旋轉時,帶動調碼輪02旋轉直到尋碼桿15在尋碼彈簧16的推力下插入相對應的尋碼孔023 ;當尋碼桿15 都插入尋碼孔023時,此時密碼輪06均轉不動,密碼輪06也同時都處于正確的密碼狀態, 這樣便完成尋碼,只要接觸鑰匙開鎖狀態,即通過鑰匙旋轉,使得推桿103離開套筒10的左側,活動塊14在復位彈簧17的作用下向右側移動,尋碼桿15便離開尋碼孔023。本發明結構簡單,將密碼和實物鑰匙巧妙的結合一起,可避免因忘記密碼或掌握密碼的人不在而造成的麻煩;便于管理;同時通過設置尋碼裝置20還可以通過鑰匙解鎖時,尋得密碼。進一步地,所述活動塊14的左側的前端部設有多個向左凸起的尋碼塊141,所述安裝孔設置于所述尋碼塊141的左端面。設置凸起的尋碼塊141可以節省材料和空間。進一步地,所述調碼孔的右側設有多個與尋碼桿15相配合的通孔。(參見附圖8、 圖 10、圖 11)。當調碼孔的右側在設計時使得其擋住尋碼桿15插入尋碼孔023時,可以通過開設上述與尋碼桿15相配合的通孔,輔助尋碼桿15的左側插入尋碼孔023內。進一步地,所述安裝孔為錐形通孔,所述尋碼桿15為錐形桿。錐形孔可以對錐形桿進行限位,同時方便安裝和操作。進一步地,所述套筒10由螺旋上蓋105和螺旋下蓋104組成,螺旋上蓋105的下端面設有卡柱,螺旋下蓋104的上端面設有卡孔,所述卡柱伸入卡孔。將套筒10分為螺旋上蓋105和螺旋下蓋104兩個部分,便于加工。進一步地,所述活動塊14的右側設有滑動塊142,所述底殼13的右側的中部設有與滑動塊142相配合的滑動槽143,滑動塊142的中部開有與推桿103相配合的活動槽。設置滑動塊142、滑動槽143使得活動塊14在推桿103的推力下做定向移動,即滑動塊142沿著滑動槽143向左移動,防止活動塊14晃動;其次設置滑動槽143,方便推桿 103與活動塊14接觸,滑動槽143的豎直方向長度與推桿103的豎直方向長度相同,配合緊
滋
Γ t [ O更進一步地,所述活動塊14的左下側設有與復位彈簧17相配合的定位柱144,復位彈簧17套于定位柱144。設置定位柱144可以將復位彈簧17限位于定位柱144上,防止復位彈簧17由于裝置晃動而發生位置偏移,不能啟動將活動塊14復位的功能。本發明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鑰匙密碼鎖,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殼體、密碼裝置、鎖鉤和鎖具,殼體包括相互配合的底殼和面殼,所述密碼裝置設置于底殼的上端面的左側,所述鎖具設置于底殼的上端面的右側,所述密碼裝置包括由多個密碼輪組成的密碼輪組和由多個與密碼輪相配合的調碼輪組成的調碼輪組,所述鎖鉤包括第一直線段、彎折段和第二直線段,第一直線段與第二直線段平行設置,彎折段的兩端分別與第一直線段的上端、第二直線段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一直線段的側面設有與調碼輪相同個數的凸塊,所述凸塊呈直線分布;所述調碼輪包括一個圓環柱,圓環柱內設有帶有開口的圓環,圓環的開口與所述的凸塊相配合,圓環與第一直線段相配合,第一直線段的下端部套入所述圓環內,所述圓環柱的外側面的下端部設有卡體,所述密碼輪的內側面設有與卡體相配合的卡槽,密碼輪套于圓環柱的下端部;所述底殼的左側的中部開有與密碼輪相配合的通孔,以及用于安裝調碼輪的調碼孔,底殼的左上方開有用于第一直線段插入的下插孔;所述鎖具包括鎖芯、套筒和鎖鉤套,所述底殼的右下方開有用于安裝鎖芯的下鎖孔,底殼的鎖孔的上方設有用于安裝套筒的套筒孔,底殼的套筒孔的上方設有用于安裝鎖鉤套的下鎖鉤套孔,鎖芯設置于鎖孔內,所述套筒設置于套筒孔內且套筒的下端與鎖芯連接,套筒的上端為開口端且設有內螺紋,所述鎖鉤套的下端部為與套筒相配合的螺紋桿,鎖鉤套的上端部伸出底殼,且鎖鉤套的上端部設有用于安裝第二直線段的下端部的安裝孔,所述第二直線段位于底殼的上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鑰匙密碼鎖,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下端設有連接體, 連接體的下端開有連接孔;所述鎖芯的上端設有偏離鎖芯的軸線的傳動塊,所述傳動塊與連接孔配合并插入所述連接孔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鑰匙密碼鎖,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塊、連接孔均為兩個,且兩個傳動塊關于鎖芯的軸線對稱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鑰匙密碼鎖,其特征在于底殼上還設有彈片, 彈片包括固定片和彈性片,所述彈性片的一端與固定片連接,彈性片的另一端位于密碼輪與底殼之間,所述固定片的下方設有壓片,固定片、壓片均開有多個相配合的圓孔,所述面殼中部設有多個與所述圓孔相配合的固定柱,固定柱插入所述圓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鑰匙密碼鎖,其特征在于面殼的左側的中部開有用于密碼輪旋轉的通孔,面殼的左側的上方設有上插孔,所述上插孔和下插孔配合形成用于第一直線段插入的插孔;面殼的右側的下方設有上鎖孔,所述上鎖孔和下鎖孔配合形成用于安裝鎖芯的鎖孔,面殼的右側的上方設有上套鎖鉤孔,所述上套鎖鉤孔和下套鎖鉤孔相配合形成用于安裝套鎖鉤的套鎖鉤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鑰匙密碼鎖,其特征在于第一直線段的側面設有凸起的卡塊,且卡塊位于所述凸塊的上方;所述底殼設有限位孔,限位孔內設有限位塊,當卡塊的下端面與限位塊接觸時,第二直線段的下端面位于殼體的上方;底殼的下插孔的側邊開有用于卡塊移動的限位槽,當卡塊移動限位槽的上底端,第一直線段的側面的凸塊均位于該凸塊所對應的調碼輪的圓環柱之內,且第二直線段的下端移出鉤鎖套。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鑰匙密碼鎖,其特征在于底殼的左下方設有下調碼孔, 下調碼孔內設有調碼彈簧,調碼彈簧的一端與位于最下方的調碼輪相抵,調碼彈簧的另一端與下調碼孔的下端面相抵,所述調碼彈簧與所述調碼輪之間設有墊片。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6或7所述的一種鑰匙密碼鎖,其特征在于底殼中部設有尋碼裝置,所述尋碼裝置包括一個活動塊和多個尋碼桿,所述調碼輪的側面的上端部開有尋碼孔,當鎖鉤的側面的凸塊與調碼輪的內側面的圓環的開口相配合時,尋碼孔朝向右側;所述活動塊的左側的前端部開有多個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內設有尋碼彈簧,尋碼桿的一端伸入安裝孔內并與尋碼彈簧相抵,尋碼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的尋碼孔相對應;所述底殼中部設有與尋碼裝置相配合的尋碼裝置孔,尋碼裝置孔的左側設有復位彈簧,復位彈簧一端與尋碼裝置孔的左端面相抵,復位彈簧的另一端與活動塊的左側的后端部相抵;所述套筒的側面設有推桿,當套筒旋轉至鎖鉤套進入殼體時,推桿位于套筒的左側。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鑰匙密碼鎖,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塊的左側的前端部設有多個向左凸起的尋碼塊,所述活動塊的安裝孔設置于所述尋碼塊的左端面,該安裝孔為錐形通孔,所述尋碼桿為錐形桿。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鑰匙密碼鎖,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由螺旋上蓋和螺旋下蓋組成,螺旋上蓋的下端面設有卡柱,螺旋下蓋的上端面設有卡孔,所述卡柱伸入卡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鑰匙密碼鎖,包括殼體、密碼裝置、鎖鉤和鎖具,殼體包括底殼和面殼,密碼裝置設置于底殼的上端面的左側,鎖具設置于底殼的上端面的右側,密碼裝置包括多個密碼輪和多個調碼輪,鎖鉤包括第一直線段、彎折段和第二直線段,所述密碼輪的內側面設有卡槽,密碼輪套于圓環柱的下端部;所述鎖具包括鎖芯、套筒和鎖鉤套,套筒的下端與鎖芯連接,套筒的上端為開口端且設有內螺紋,所述鎖鉤套的下端部為與套筒相配合的螺紋桿,鎖鉤套的上端部伸出底殼,且鎖鉤套的上端部設有安裝孔。本發明通過在殼體內設置密碼裝置和鎖具,使得密碼鎖可以分別進行密碼和實物鑰匙開鎖,開鎖方便且便于管理;在設置尋碼裝置后,還可以通過鑰匙開鎖尋碼。
文檔編號E05B67/02GK102364019SQ20111038461
公開日2012年2月2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31日
發明者賴秀興 申請人:東莞市怡豐鎖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