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便攜式可折疊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便攜式可折疊床,屬于家用床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便捷床具一直以來都受到很大的歡迎,在醫院伺候病人是ー項勞心勞神的工作,而一般醫院不會設置護理人員的床位,因此需要一直便捷式床具,共護理人員休息;司機跑長途,需要精神高度集中,而如果休息不好,容易發生危險,在車座位上休息會讓人感覺越 來越累,因此需要隨身攜帯一張便捷床具,以備不時之需;出外遠足,若只帶野外帳篷,則需要睡在地上,不僅潮濕有害身體,而且地上的蟲蟻類更容易爬到身上;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房價的持續增高讓現在的人們只能負擔很小的住房面積,而生活中經常有些朋友間的小聚會,玩到盡興處不免在朋友家過夜,床具自然就成問題了,因此家中常備ー張便捷床具也是又必要的。目前市場上出現的便捷床具多以鋼管支架支撐迷彩布做成,這種便捷床雖然容易攜帯,但是人躺上去很不舒服,且不容易翻身,稍微動動就會發出刺耳的聲音,還有ー些折疊床,只是將床板折疊,床腿依然不能折疊,占地面積很大。
發明內容
鑒于已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ー種結構簡單、攜帯方便、質量不大、且能折疊成比較規則形狀的便攜式可折疊床。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便攜式可折疊床,由4塊床板及8條床腿組成,每塊床板兩側設置兩條床腿,床腿與床板間通過圓柱形鉚釘連接,4塊床板為前床板、前中床板、后中床板和后床板,其中前床板套接在前中床板內,后床板套接在后中床板內,前中床板和后中床板之間通過合頁鉸接;8條床腿均為圓柱形,且床腿分為上下兩段,中間由套筒連接,前床板上的兩條前床腿與后床板上的兩條后床腿大小形狀相同,前中床板上的兩條前中床腿與后中床板上的兩條后中床腿大小形狀相同,前床腿和后床腿的直徑比前中床腿和后中床腿的直徑小f2cm。所述前床腿固定在前床板邊沿l(Tl5cm,后床腿固定在后床板邊緣l(Tl5cm,前中床腿和后中床腿分別固定在如中床板和后中床板的中間。所述床腿與床板間的鉚釘能夠在床板上轉動。所述便攜式可折疊床的使用方法為不用時,將前床腿和后床腿下段套接在上段中,然后轉動到與床板平行的位置,同時推前床板和后床板,使他們分別套接到前中床板和后中床板中,然后將前中床腿和后中床腿的下段套接到上段中,放置到與床板平行的位置,之后將如床腿與后床腿分別套到如中床腿和后中床腿中,最后將如中床板和后中床板沿著合頁折疊,即成規則長方體形狀,方便攜帶和存放。本發明結構簡單,采用套接和折疊相結合的方式,將床板折疊成最小的形狀,采用桌腿側置及桌腿間套接的方式,使桌腿占地最小,便于攜帶和存放。
圖I為便攜式可折疊床結構示意圖。圖中1、前床板,2、前中床板,3、后中床板,4、后床板,5、前床腿,6、前中床腿,7、后中床腿,8、后床腿,9、鉚釘,10、套筒,11、合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如圖I所示便攜式可折疊床,由4塊床板及8條床腿組成,每塊床板兩側設置兩條床腿,床腿與床板間通過圓柱形鉚釘9連接,4塊床板為前床板I、前中床板2、后中床板3和后床板4,其中前床板I套接在前中床板2內,后床板4套接在后中床板3內,前中床板2和后中床板3之間通過合頁11鉸接;8條床腿均為圓柱形,且床腿分為上下兩段,中間由套筒10連接,前床板I上的兩條前床腿5與后床板4上的兩條后床腿8大小形狀相同,前中床板2上的兩條前中床腿6與后中床板3上的兩條后中床腿7大小形狀相同,前床腿5和后床腿8的直徑比前中床腿6和后中床腿7的直徑小f 2cm。所述前床腿5固定在前床板I邊緣l(Tl5cm,后床腿8固定在后床板4邊緣l(Tl5cm,前中床腿6和后中床腿7分別固定在前中床板2和后中床板3的中間。所述床腿與床板間的鉚釘9能夠在床板上轉動。所述便攜式可折疊床的使用方法為不用時,將前床腿5和后床腿9下段套接在上段中,然后轉動到與床板平行的位置,同時推前床板I和后床板4,使他們分別套接到前中床板2和后中床板3中,然后將前中床腿6和后中床腿7的下段套接到上段中,放置到與床板平行的位置,之后將前床腿5與后床腿8分別套到前中床腿6和后中床腿7中,最后將前中床板2和后中床板3沿著合頁11折疊,即成規則長方體形狀,方便攜帶和存放。
權利要求
1.便攜式可折疊床,其特征在于由4塊床板及8條床腿組成,每塊床板兩側設置兩條床腿,床腿與床板間通過圓柱形鉚釘(9)連接,4塊床板為前床板(I)、前中床板(2)、后中床板(3)和后床板(4),其中前床板(I)套接在前中床板(2)內,后床板(4)套接在后中床板(3)內,前中床板(2)和后中床板(3)之間通過合頁(11)鉸接;8條床腿均為圓柱形,且床腿分為上下兩段,中間由套筒(10)連接,前床板(I)上的兩條前床腿(5)與后床板(4)上的兩條后床腿(8)大小形狀相同,前中床板(2)上的兩條前中床腿(6)與后中床板(3)上的兩條后中床腿(7)大小形狀相同,前床腿(5)和后床腿(8)的直徑比前中床腿(6)和后中床腿(7)的直徑小廣2cm。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便攜式可折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床腿(5)固定在前床板(I)邊緣l(Tl5cm,后床腿(8)固定在后床板(4)邊緣l(Tl5cm,前中床腿(6)和后中床腿(7)分別固定在如中床板(2)和后中床板(3)的中間。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便攜式可折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腿與床板間的鉚釘(9)能夠在床板上轉動。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便攜式可折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攜式可折疊床的使用方法為不用時,將前床腿(5)和后床腿(9)下段套接在上段中,然后轉動到與床板平行的位置,同時推前床板(I)和后床板(4),使他們分別套接到前中床板(2)和后中床板(3)中,然后將前中床腿(6)和后中床腿(7)的下段套接到上段中,放置到與床板平行的位置,之后將前床腿(5)與后床腿(8)分別套到前中床腿(6)和后中床腿(7)中,最后將前中床板(2)和后中床板(3)沿著合頁(11)折疊,即成規則長方體形狀,方便攜帶和存放。
全文摘要
便攜式可折疊床,屬于家用床具技術領域,由4塊床板及8條床腿組成,每塊床板兩側設置兩條床腿,床腿與床板間通過圓柱形鉚釘連接,4塊床板為前床板、前中床板、后中床板和后床板,其中前床板套接在前中床板內,后床板套接在后中床板內,前中床板和后中床板之間通過合頁鉸接;8條床腿均為圓柱形,且床腿分為上下兩段,中間由套筒連接。本發明結構簡單,采用套接和折疊相結合的方式,將床板折疊成最小的形狀,采用桌腿側置及桌腿間套接的方式,使桌腿占地最小,便于攜帶和存放。
文檔編號A47C17/00GK102613829SQ201110431350
公開日2012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1日
發明者欒曉健 申請人:大連兆陽軟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