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遙控式中空玻璃外遮陽布簾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電動遙控式中空玻璃外遮陽布簾,將遮陽布簾設置于中空玻璃外側,采用遙控感應電動機并通過機械和磁感應的方式帶動調節遮陽布簾上下移動,以達到活動遮陽、隔熱的目的。調控過程為:遙控→電動機→外磁鐵盤→密封箱隔板→內磁鐵盤→布簾卷筒→遮陽布簾。旨在改善現有建筑門窗玻璃及玻璃幕墻耗能大、節能技術落后的狀況。本發明適用于綠色建筑、節能建筑等各種類型新建玻璃門窗玻璃幕墻工程的應用,適合在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程中應用。
【專利說明】電動遙控式中空玻璃外遮陽布簾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建筑門窗玻璃和玻璃幕墻的節能產品,尤其涉及電動遙控式中空玻璃外遮陽布簾。
【背景技術】:
[0002]當建筑外窗、外門為采光選用玻璃時,特別是夏天為了阻擋陽光,通常會在室內掛上窗簾。雖然陽光被窗簾擋住,但陽光的熱量已穿透玻璃傳到室內,從而提高了室內溫度,使用空調增加了大量能耗。同時,布簾容易吸附灰塵,通風時灰塵會漂浮在室內,降低了空氣潔凈度,若使用本發明專利產品,則可以避免上述弊端。
【發明內容】
:
[0003]本發明為解決(002)中現有門窗玻璃節能難題而研制了《電動遙控式中空玻璃外遮陽布簾》,其主要特點是將遮陽布簾設在中空玻璃外側,用遙控方式使電動機帶動控制機構轉動,從而帶動遮陽布簾上下移動。
[0004]本發明為了實現發明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帶遮陽布簾的中空玻璃操作系統,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I)中空玻璃31及其鋁合金邊框40。(2)遮陽布簾26及其遮陽布簾吊重27。(3)遮陽布簾控制機構。遮陽布簾控制機構包括:遙控器1,電動機2,電動機支架(左)3,電動機傳動軸(左)4,齒輪支架(左)5,帶動齒輪(左)6,傳動齒輪(左)7,齒輪轉動軸(左)8,外磁鐵盤(左)9,內磁鐵盤(左)10,磁鐵隔板(左)11,磁鐵轉動軸(左)12,布簾卷筒支架(左)13,電動機支架(右)14,電動機傳動軸(右)15,齒輪支架(右)16,帶動齒輪(右)17,傳動齒輪(右)18,齒輪轉動軸(右)19,外磁鐵盤(右)20,內磁鐵盤(右)21,磁鐵隔板(右)22,磁鐵轉動軸(右)23,布簾卷筒支架(右)24,布簾卷筒25,布簾導向管28,密封箱29,密封箱條形槽口 30,密封箱活動隔板33,密封箱主蓋板34,密封箱左蓋板36,密封箱右蓋板37,鋁合金軌道槽32,鋁合金邊框40,鋁合金壓條41。
電動機2接受遙控器I指令后,電動機2按順時針方向轉動,電動機兩端通過傳動軸4、15帶動了帶動齒輪6、17、傳動齒輪7、18同步轉動,傳動齒輪7、18通過齒輪轉動軸8、19帶動外磁鐵盤9、20同時轉動,雖有磁鐵隔板11隔離,但外磁鐵盤9、20通過磁力感應帶動內磁鐵盤10、21同時轉動,內磁鐵盤10、21通過磁鐵轉動軸12、23帶動布簾卷筒25轉動,繞卷在布簾卷筒25上的遮陽布簾26經過布簾導向管28和密封箱條形槽口 30,在遮陽布簾吊重27的牽引下向下移動落在中空玻璃外側與鋁合金軌道槽32之中。電動機2逆時針反方向轉動,則遮陽布簾26向上移動,最終收至布簾卷筒25最上端。密封箱29與中空玻璃31上端所有交接處均采用專用封膠粘貼和鋁件固定。
[000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一、遮陽效果好,特別是夏天,能把陽光和熱量全部擋在門窗玻璃外,在冬天,也能把照射在玻璃上的陽光和熱量吸收進有需要的室內。二、為了檢修和更換的方便,整個布簾卷筒傳動系統能單獨從密封箱中取出,中空玻璃、鋁合金邊框和密封箱殼體一次成型,不用再次拆開維修。三、采用遙控方式控制遮陽布簾上下移動,玻璃窗大小和位置高低都不受限制,美觀又高雅。
[0006]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0007]圖1為本發明遮陽布簾控制機構結構圖;
圖2為圖1的A-A剖面圖;
圖3為圖1的B-B剖面圖。
[0008]附圖中,I為遙控器,2為電動機,3為電動機支架(左),4為電動機傳動軸(左),5為齒輪支架(左),6為帶動齒輪(左),7為傳動齒輪(左),8為齒輪轉動軸(左),9為外磁鐵盤(左),10為內磁鐵盤(左),11為磁鐵隔板(左),12為內磁鐵轉動軸(左),13為布簾卷筒支架(左),14為電動機支架(右),15為電動機傳動軸(右),16為齒輪支架(右),17為帶動齒輪(右),18為傳動齒輪(右),19為齒輪轉動軸(右),20為外磁鐵盤(右),21為內磁鐵盤(右),22為磁鐵隔板(右),23為磁鐵轉動軸(右),24為布簾卷筒支架(右),25為布簾卷筒,26為遮陽布簾,27為遮陽布簾吊重,28為布簾導向管,29為密封箱,30為密封箱條形槽口,31為中空玻璃,32為鋁合金軌道槽,33為密封箱活動隔板,34為密封箱主蓋板,35為專用密封膠,36為密封箱左蓋板,37為密封箱右蓋板,38為專用密封膠(左),39為專用密封膠(右),40為鋁合金邊框,41為鋁合金壓條。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電動遙控式中空玻璃外遮陽布簾,主要由中空玻璃31及其鋁合金邊框40、遮陽布簾26及其遮陽布簾吊重27和遮陽布簾控制機構三大部分組成,當電動機2按順時針方向轉動時,電動機2兩端通過傳動軸4、15帶動了帶動齒輪6、17、傳動齒輪7、18同步轉動,傳動齒輪7、18通過齒輪轉動軸8、19帶動外磁鐵盤9、20同事轉動,雖有磁鐵隔板11隔離,但外磁鐵盤9、20通過磁力感應帶動內磁鐵盤10、21同時轉動,內磁鐵盤10、21通過磁鐵轉動軸12、23帶動布簾卷筒25轉動,繞卷在布簾卷筒25上的遮陽布簾26經過布簾導向管28和密封箱條形槽口 30,在遮陽布簾吊重27的牽引下向下移動并落在中空玻璃與鋁合金軌道槽32之中。電動機2逆時針反方向轉動,則遮陽布簾26向上移動,最終收至布簾卷筒25最上端。密封箱活動隔板33以及密封箱左、右蓋板36、37三邊均用專用密封膠密封。
[0010]如圖2所示,圖2是圖1A-A剖面圖,該圖所述的是電動機2經過機械傳動后帶動了布簾卷筒25轉動,遮陽布簾26 —端與布簾卷筒25連接,另一端經過布簾導向管28和密封箱槽口 30,在布簾吊重27的牽引下向下引伸到中空玻璃外側與鋁合金軌道槽32之中上下移動。密封活動隔板33采用專用密封膠粘貼,密封箱29與中空玻璃31兩者相連接處均用專用密封膠粘貼和鋁件固定,以保證整個機構系統的水密性、氣密性、風壓等技術指標達到國家規范要求。
[0011]如圖3所示,圖3是圖1B-B剖面圖,該圖所述的主要特點是帶動齒輪17受電動機2轉動影響開始轉動,并且帶動了傳動齒輪18的轉動,傳動齒輪18經過磁力感應后帶動了布簾卷筒25的轉動。遮陽布簾26 —端與布簾卷筒25連接,另一端經過布簾導向管28和密封箱槽口 30,在布簾吊重27的牽引下向下引伸到中空玻璃外側與鋁合金軌道槽32之中上下移動。密封活動隔板33采用專用密封膠粘貼,密封箱29與中空玻璃31兩者相連接處均用專用密封膠粘貼和鋁件固定,以保證整個機構系統的水密性、氣密性、風壓等技術指標達到國家規范要求。
[0012]中空玻璃31的左右兩側還安裝了檔光板,以便檔住鋁合金邊框與遮陽布簾26之間縫隙漏入室內的光線。
[0013]只要機構構成或技術方法及工作原理與本發明專利相同,均屬于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電動搖控式中空玻璃外遮陽布簾,包括:中空玻璃31及其鋁合金邊框40、遮陽布簾26及其遮陽布簾吊重27和遮陽布簾控制機構三大部分。所述遮陽布簾控制機構包括--左右兩邊控制路線,左控制路線從電動機2 —端開始出發按傳動順序為電動機支架3,電動機傳動軸4,齒輪支架5,帶動齒輪6,傳動齒輪7,齒輪轉動軸8,外磁鐵盤9,內磁鐵盤10,磁鐵隔板11,磁鐵轉動軸12,布簾卷筒支架13,及磁鐵轉動軸12連接布簾卷筒25左邊,右控制路線從電動機2另一端開始出發按傳動順序為電動機支架14,電動機傳動軸15,齒輪支架16,帶動齒輪17,傳動齒輪18,齒輪轉動軸19,外磁鐵盤20,內磁鐵盤21,磁鐵隔板22,磁鐵轉動軸23,布簾卷筒支架24,及磁鐵轉動軸23連接布簾卷筒25右邊。布簾導向管28,密封箱29,密封箱條形槽口 30,密封箱活動隔板33,密封箱主蓋板34,密封箱左蓋板36,密封箱右蓋板37,以及專用密封膠35、38和39,鋁合金軌道槽32,鋁合金邊框40和鋁合金壓條41。 所述遮陽布簾控制機構技術特征:電動機2接受搖控器I指令后,電動機2按順時針方向轉動,兩端同時通過傳動軸4和15轉動并使帶動齒輪6、17、傳動齒輪7、18同步轉動,傳動齒輪7、18通過齒輪轉動軸8、19帶動外磁鐵盤9、20同時轉動,雖有磁鐵隔板11隔離,但外磁鐵盤9、20通過磁力感應帶動內磁鐵盤10、21同時轉動,內磁鐵盤10、21通過磁鐵轉動軸12、23帶動布簾卷筒25轉動,繞卷在布簾卷筒上的遮陽布簾26經過布簾導向管28和密封箱條形槽口 30,在遮陽布簾吊重27的牽引下向下移動落在中空玻璃外側與鋁合金軌道槽32之中,電動機2逆時針反方向轉動,則遮陽布簾向上移動,最終收至布簾卷筒最上端。 所述中空玻璃31與鋁合金邊框40交接三周邊均用鋁合金壓條41和密封膠密封,密封箱29設在中空玻璃上端,交接處用密封膠及鋁合金金屬件固定。
2.權利要求1所述密封箱內設置的布簾控制機構及遮陽布簾為獨立機構,可以從密封箱29中取出維修和放回原位 ,因此將隔板33和主蓋34設置成活動板,活動隔板33周邊設有密封槽并用密封膠粘貼,經開啟關閉后必須用專用密封膠重新密封。密封箱左蓋板36和密封箱右蓋37板均用專用密封膠粘貼密封。
3.權利要求1所述中空玻璃31左右兩側還安裝了擋光板,以便擋住鋁合金邊框與遮陽布簾之間縫隙漏入室內的光線。
4.根據權利要求1、要求2、要求3所示,只要機構構成或技術方法及工作原理與本發明專利相同,均屬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
【文檔編號】E06B9/68GK103510836SQ201210218658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8日
【發明者】林澤民, 林佳婧 申請人:林澤民, 林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