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更換密碼的無鑰匙鎖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更換密碼的無鑰匙鎖具,其設有活動結合的一第一鎖體、一第二鎖體及一第三鎖體,該第一鎖體、第二鎖體及第三鎖體分別設有第一標記、第二標記及第三標記,一第一鎖塊、一第二鎖塊及一第三鎖塊分別固定于第一鎖體的第一軸、第二鎖體的第二軸及第三鎖體的第三軸上,又該第一鎖塊、第二鎖塊及第三鎖塊設有多個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及第三固定孔,并形成有第一平切面、第二平切面及第三平切面,借以可供變更該第一鎖塊、第二鎖塊及第三鎖塊固定于該第一軸、第二軸及第三軸上的位置,而任意產生不同密碼組合的變化。
【專利說明】可更換密碼的無鑰匙鎖具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鎖具,尤其是指一種具有多種不同的密碼組合變化,并且可以任意更換密碼組合,借以達到防盜功效的可更換密碼的無鑰匙鎖具。
【背景技術】
[0002]目前一般所常見的鎖具,均需要以鑰匙進行開鎖及閉鎖,因此容易被宵小以工具取代鑰匙,而能直接插入鑰匙孔中予以開鎖,并進行竊取財物,因此為達到防盜的作用,則有使用免鑰匙的密碼鎖構造,如中國臺灣2005年7月21日所公告的新型第M271064號:可變更設定密碼的密碼鎖結構改良三的專利案,其揭露:在取下內門主體的掀蓋后,便可直接轉動密碼更換撥動棒,使之的連動卡栓上套,令其凹槽脫離固定座通孔周緣處的定位凸塊,并據此改變卡栓對應上推板槽道外圍的狀態,以完成密碼更換的動作,達到密碼變更更為容易、方便的目的;此外,借由設立在底座蓋板與密碼設定鈕固定座間組立的固定柱、彈性體及固定柱容置筒的設立,使該密碼鎖可因應門的厚薄確實組立在門上。
[0003]該專利前案雖然具有免使用鑰匙開啟的功能,但其于變更密碼時,需先將門外鎖體自門體上拆下,再將門外鎖體的下蓋拆下后,將抵靠在鎖片下方的彈簧一一取下,再下壓清除鍵的按鍵,使彈片解除對鎖片的勾掣,此時并以尖嘴鉗等工具將大缺口位于上方的鎖片挑出,以及將預定號碼上的其他大缺口位于下方的鎖片取出,與先前所取出的大缺口位于上方的鎖片互換,而完成密碼的變更動作,接著將彈簧一一裝回并抵靠在鎖片上,并以下蓋蓋設組合固定,最后將門外鎖體裝回門體上,如此才完成變更密碼動作;惟,如此的構造,于變更密碼時相當的麻煩,必需由專業人員操作,一般使用者難以自行設定變更,因此,在使用上仍有諸多的缺點。
[0004]有鑒于此,本發明人針對上述密碼鎖結構設計上未臻完善所導致的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構思,且積極研究改良試做而開發設計出本案。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更換密碼的無鑰匙鎖具,其更換密碼的方式相當簡單,操作上也方便容易,并且具有多種不同的密碼組合變化,可以任意更換密碼組合,借以達到防盜的功效。
[0006]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可更換密碼的無鑰匙鎖具,包括有:
一第一鎖體,其設有一第一軸,所述第一軸設有一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上至少設有一個第一定位孔,又所述第一鎖體上設有一第一標記;一第一鎖塊,其固定于所述第一鎖體的第一軸的第一端部上,所述第一鎖塊至少設有兩個第一固定孔,于至少一個第一固定孔內設入有一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鎖塊設有一第一結合部,另于所述第一鎖塊的周緣形成有一第一平切面;將所述第一固定件設入于所述第一鎖塊上不同的第一固定孔內,以及所述第一鎖體的第一定位孔內,所述第一鎖塊固定于所述第一鎖體的第一軸的第一端部上不同的位置處,改變所述第一標記相距于所述第一平切面不同的旋轉距離。
[0007]所述第一定位孔及第一固定孔為一螺孔,所述第一固定件為與所述螺孔相配合螺接的埋頭內六角螺絲。
[0008]所述第一固定孔將所述第一鎖塊的周緣區分成若干等分。
[0009]所述第一標記設于所述第一鎖體的周緣上,所述第一標記為一凹孔。
所述第一鎖體的第一軸設有一貫穿的第一槽孔,所述第一鎖塊上設有一第一透孔,進一步至少設有一第二鎖體及一第二鎖塊,所述第二鎖體活動結合于所述第一鎖體上,所述第二鎖體設有一第二軸,所述第二軸設有一第二端部,所述第二軸穿設于所述第一鎖體的第一槽孔內及第一鎖塊上的第一透孔,所述第二鎖體相對于所述第一鎖體自由轉動,并凸伸于所述第一軸及第一鎖塊外,所述第二軸的第二端部至少設有一個第二定位孔,又所述第二鎖體上設有一第二標記;所述第二鎖塊,其固定于所述第二鎖體的第二軸的第二端部上,所述第二鎖塊至少設有兩個第二固定孔,于至少任一個第二固定孔內設入有一第二固定件,又所述第二鎖塊設有一第二結合部,另于所述第二鎖塊的周緣形成有一第二平切面;所述第二固定件設入于所述第二銷塊上不同的第二固定孔內,以及所述第二鎖體的第二定位孔內,所述第二鎖塊固定于所述第二鎖體的第二軸的第二端部上不同的位置處,改變所述第二標記相距于所述第二平切面不同的旋轉距離。
[0010]所述第二定位孔及第二固定孔為一螺孔,又所述第二固定件為與所述螺孔相配合螺接的埋頭內六角螺絲,所述第二標記則設于所述第二鎖體的周緣上,所述第二標記為一凹孔。
[0011]所述第二固定孔將所述第二鎖塊的周緣區分成若干等分。
所述第二結合部的周緣設有一第一包覆部。
[0012]所述第二鎖體的第二軸上設有一貫穿的第二槽孔,所述第二鎖塊上設有一第二透孔,進一步至少設有一第三鎖體及一第三鎖塊,所述第三鎖體活動結合于所述第二鎖體上,所述第三鎖體設有一第三軸,所述第三軸設有一第三端部,所述第三軸穿設于所述第二鎖體的第二槽孔及第二鎖塊上的第二透孔內,所述第三鎖體相對于所述第二鎖體自由轉動,并凸伸于所述第二軸及第二鎖塊外,又所述第三軸的第三端部至少設有至一個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三鎖塊至少設有兩個第三固定孔,于至少任一個第三固定孔內設入有一第三固定件,又所述第三鎖塊設有一第三結合部,另于所述第三鎖塊的周緣形成有一第三平切面;所述第三固定件設入于所述第三銷塊上不同的第三固定孔內,以及所述第三鎖體的第三定位孔內,所述第三鎖塊固定于所述第三鎖體的第三軸的第三端部上不同的位置處,改變所述第三標記相距于所述第三平切面不同的旋轉距離。
[0013]所述第三定位孔及第三固定孔為一螺孔,又所述第三固定件為與所述螺孔相配合螺接的埋頭內六角螺絲,所述第三標記則設于所述第三鎖體的周緣上,所述第三標記為一凹孔,所述第三固定孔將所述第三鎖塊的周緣區分成若干等分,所述第三結合部的周緣設
有一第二包覆部。
[0014]采用上述結構后,本發明可更換密碼的無鑰匙鎖具具有下列的優點:
1.本發明可更換密碼的無鑰匙鎖具每增加一組鎖體及鎖塊的組合,即可增加多組的密碼組合變化,可提供多種的選擇使用。
[0015]2.本發明可更換密碼的無鑰匙鎖具更換密碼的方式相當簡單,操作上也方便容易,尤適合一般用戶自行操作實施更換密碼,節省材料、費用(例如用于出租公寓一般門,則更換房客時可自行更換密碼,無須更換新鑰匙)。
[0016]3.本發明可更換密碼的無鑰匙鎖具可供使用于一般住宅、學校、倉庫等室內或室外的場所使用,使用范圍相當的廣泛,而且不需使用鑰匙即可輕易開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發明的立體分解圖;
圖2為本發明第一鎖體、第二鎖體及第三鎖體共同組裝于門板上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第一鎖塊、第二鎖塊共同組裝于門板上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完整組裝于門板上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組裝于門板上的組合剖視圖;
圖6為本發明分別轉動第一鎖體、第二鎖體及第三鎖體,使第一平切面、第二平切面及第三平切面位于同一直在線的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第一平切面、第二平切面及第三平切面位于同一直在線,而能開啟門板的不意圖;
圖8為本發明任意轉動該第一鎖體、第二鎖體及第三鎖體,而使門板閉鎖的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將第一鎖塊、第二鎖塊及第三鎖塊分別固定于該第一軸、第二軸及第三軸上不同第一固定孔、第二固 定孔及第三固定孔的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更改密碼設定后,使第一平切面、第二平切面及第三平切面位于同一直在線,而能開啟門板的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設有一組相對應的鎖體(第一鎖體)及鎖塊(第一鎖塊)的實施狀態
圖;
圖12為本發明設有兩組相對應的鎖體(第一鎖體、第二鎖體)及鎖塊(第一鎖塊、第二鎖塊)的實施狀態圖;
圖13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14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
[0018]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I第一鎖體11第一軸12第一端部
13第一定位孔14第一標記15第一槽孔
2第二鎖體21第二軸22第二端部
23第二定位孔24第二標記25第二槽孔
3第三鎖體31第三軸32第三端部
33第三定位孔34第三標記4第一鎖塊
41第一固定孔42第一固定件 43第一結合部
44第一平切面45第一透孔5第二鎖塊
51第二固定孔52第二固定件 53第二結合部
54第二平切面55第二透孔56第一包覆部
6第三鎖塊61第三固定孔 62第三固定件63第三結合部64第三平切面65第二包覆部
IA第一鎖體IlA第一軸12A第一端部
13A第一定位孔14A第一標記15A第一槽孔
2A第二鎖體21A第二軸22A第二端部
23A第二定位孔24A第二標記25A第二槽孔
3A第三鎖體31A第三軸32A第三端部
33A第三定位孔34A第三標記4A第一鎖塊
41A第一固定孔42A第一固定件43A第一結合部
44A第一平切面45A第一透孔5A第二鎖塊
51A第二固定孔52A第二固定件53A第二結合部
54A第二平切面55A第二透孔56A第一包覆部
6A第三鎖塊61A第三固定孔62A第三固定件 63A第三結合部64A第三平切面65A第二包覆部
A門板Al開孔B門框 a~h位置點。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了進一步解釋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進行詳細闡述。
[0020]首先,請參閱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包括有第一鎖體1、第二鎖體2、第三鎖體3、第一鎖塊4、第二鎖塊5及第三鎖塊6,其中:
第一鎖體I,其設有一第一軸11,該第一軸11設有一第一端部12,該第一端部12上設有兩第一定位孔13,該第一定位孔13為螺孔,又該第一鎖體I的周緣上設有一第一標記14,該第一標記14為一凹孔,另于該第一軸11設有一貫穿的第一槽孔15。
[0021]第二鎖體2,其活動結合于該第一鎖體I上,該第二鎖體2設有一第二軸21,該第二軸21穿設于該第一鎖體I的第一槽孔15內,使該第二鎖體2可以相對于該第一鎖體I自由轉動,并凸伸于該第一軸11外,該第二軸21設有一第二端部22,該第二端部22上設有兩第二定位孔23,該第二定位孔23為螺孔,又該第二鎖體2的周緣上設有一第二標記24,該第二標記24為一凹孔,另于該第二軸21上設有一貫穿的第二槽孔25。
[0022]第三鎖體3,其活動結合于該第二鎖體2上,該第三鎖體3設有一第三軸31,該第三軸31穿設于該第二鎖體2的第二槽孔25內,使該第三鎖體3可以相對于該第二鎖體2自由轉動,并凸伸于該第二軸21外,又該第三軸31設有一第三端部32,該第三端部32上設有兩第三定位孔33,該第三定位孔33為螺孔,又該第三鎖體3的周緣上設有一第三標記34,該第三標記34為一凹孔。
[0023]第一鎖塊4,其固定于該第一鎖體I的第一軸11的第一端部12上,該第一鎖塊4設有多個第一固定孔41,該等第一固定孔41為螺孔,該等第一固定孔41將該第一鎖塊4的周緣區分成若干等分,并可依照該等第一固定孔41的數量,而可形成有相同數量的密碼組合,本實施例設有8個第一固定孔41,故可以有8個密碼組合以供選擇使用,于任兩第一固定孔41內供設入有第一固定件42,該第一固定件42為埋頭內六角螺絲,又該第一鎖塊4設有一第一結合部43,另該第一鎖塊4的周緣形成有一第一平切面44,并于該第一鎖塊4上貫穿設有一第一透孔45。
[0024]第二鎖塊5,其固定于該第二鎖體2的第二軸21的第二端部22上,該第二鎖塊5設有多個第二固定孔51,該等第二固定孔51為螺孔,該等第二固定孔51將該第二鎖塊5的周緣區分成若干等分,并可依照該等第二固定孔51的數量,而可形成有相同數量的密碼組合,本實施例設有8個第二固定孔51,故可以同時配合8個第一固定孔41,而形成有8*8=64個密碼模式以供選擇使用,于任兩第二固定孔51內供設入有第二固定件52,該第二固定件52為埋頭內六角螺絲,該第二鎖塊5設有一第二結合部53,又該第二鎖塊5的周緣形成有一第二平切面54,并于該第二鎖塊5上貫穿設有一第二透孔55,另該第二結合部53的周緣沿著軸向設有一第一包覆部56。
[0025]第三鎖塊6,其固定于該第三鎖體3的第三軸31的第三端部32上,該第三鎖塊6設有多個第三固定孔61,該等第三固定孔61為螺孔,該等第三固定孔61將該第三鎖塊6的周緣區分成若干等分,并可依照該等第三固定孔61的數量,而可形成有相同數量的密碼組合,本實施例設有4個第三固定孔61,故可以同時配合8個第一固定孔41及8個第二固定孔51,而形成有8*8*4=256個密碼模式以供選擇使用(該第三鎖塊6的面積如增大時,則該第三固定孔61亦可配合設成為8個),再于任兩第三固定孔61內供設入有第三固定件62,該第三固定件62為埋頭內六角螺絲,該第三鎖塊6設有一第三結合部63,又該第三鎖塊6的周緣形成有一第三平切面64,另該第三結合部63的周緣沿著軸向設有一第二包覆部65。
[0026]組裝時,如圖1及圖2所示,其首先將第一鎖體I的第一軸11由一門板A外側的開孔Al穿入,并使該第一軸11凸伸于該門板A的內側,再將該第二鎖體2的第二軸21,穿設于該第一鎖體I的第一槽孔15內,并使該第二軸21凸伸于該第一軸11外,然后將該第三鎖體3的第三軸31,穿設于該第二鎖體2的第二槽孔25內,并使該第三軸31凸伸于該第二軸21外,之后再將該第一鎖塊4的第一結合部43結合于該第一鎖體I的第一軸11的第一端部12上(如圖3所示),并使該第二鎖體2的第二軸21穿伸過該第一鎖塊4的第一透孔45,再任意選擇兩第一固定孔41后,將該第一固定件42螺入后,再螺固于該第一軸11的第一定位孔13內,使該第一鎖塊4固定于該第一鎖體I的第一軸11的第一端部12上,而該第一鎖體I上的第一標記14相距該第一鎖塊4的第一平切面44 一定等分的旋轉距離,同時使該第一鎖體I位于該門板A的外側,而該第一鎖塊4則位于該門板A的內側,并且可以經由該門板A的外側或內側同步相對旋轉,然后再將該第二鎖塊5的第二結合部53貼合于該第二鎖體2的第二軸21的第二端部22上,并使該第三鎖體3的第三軸31穿伸過該第二鎖塊5的第二透孔55,該第二結合部53周緣的第一包覆部56包覆住該第一鎖塊4的周緣,再任意選擇兩第二固定孔51后,將該第二固定件52螺入后,再螺固于該第二軸21的第二定位孔23內,使該第二鎖塊5固定于該第二鎖體2的第二軸21的第二端部22上,而該第二鎖體2上的第二標記24相距該第二鎖塊5的第二平切面54 —定等分的旋轉距離,同時使該第二鎖體2位于該第一鎖體I的側邊,而該第二鎖塊5則位于該第一鎖塊4的側邊,并且可以經由該門板A的外側或內側同步相對旋轉,再將該第三鎖塊6的第三結合部63貼合于該第三鎖體3的第三軸31的第三端部32上,該第三結合部63周緣的第二包覆部65則包覆住該第二鎖塊5的第一包覆部56,再任意選擇兩第三固定孔61后,將該第三固定件62螺入后,使該第三鎖塊6固定于該第三軸31的第三端部32上,而該第三鎖體3上的第三標記34相距該第三鎖塊6的第三平切面64 —定等分的旋轉距離,同時使該第三鎖體3位于該第二鎖體2的側邊,而該第三鎖塊6則位于該第二鎖塊5的側邊,并且可以經由該門板A的外側或內側同步相對旋轉(如圖4及圖5所示)。
當需要開鎖時,如圖6及圖7所示,如欲由該門板A的外側開鎖時,需預先分別牢記該第一鎖體I的第一標記14相距該第一鎖塊4的第一平切面44的一定等分的旋轉距離,及第二鎖體2的第二標記24相距該第二鎖塊5的第二平切面54的一定等分的旋轉距離,以及第三鎖體3的第三標記34相距該第三鎖塊6的第三平切面64的一定等分的旋轉距離,先以第一鎖體I及第一鎖塊4的對應關說明,其操作順序先將該第一鎖體I旋轉到開啟位置,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的第一鎖體I的第一標記14相距該第一鎖塊4的第一平切面44為2等分的旋轉距離(a點?c點;共區分成8等分,位置點為a點?h點),因此當該第一鎖體I的第一標記14轉到正上方的12點鐘方向(c點)時,則該第一鎖塊4的第一平切面44恰正好位于9點鐘方向(a點),而使該第一鎖塊4不會再卡掣于該門框B的內側,再固定該第一鎖體1,將該第二鎖體2旋轉到開啟位置,又該第二鎖體2的第二標記24相距該第二鎖塊5的第二平切面54為4等分的旋轉距離(a點?e點),因此當該第二鎖體2的第二標記24轉到3點鐘方向(e點)時,則該第二鎖塊5的第二平切面54恰正好位于9點鐘方向(a點),而使該第二鎖塊5不會再卡掣于該門框B的內側,同時固定該第一鎖體1、第二鎖體2,再將該第三鎖體3旋轉到開啟位置,另該第三鎖體3的第三標記34相距該第三鎖塊6的第三平切面64為6等分的旋轉距離(a點?g點),因此當該第三鎖體3的第三標記34轉到6點鐘的間的方向(g點)時,則該第三鎖塊6的第三平切面64恰正好位于9點鐘方向(a點),而使該第三鎖塊6不會再卡掣于該門框B的內側,如此,借由該第一鎖塊4的第一平切面44、第二鎖塊5的第二平切面54及第三鎖塊6的第三平切面64均位于同一直線,而不再卡掣于該門框B的內側,故可由門板A的外側向外開啟該門板A,而可進入至室內,因此上述第一鎖塊4、第二鎖塊5、第三鎖塊6的密碼則可視同為「C、e、g」,故一般消費者欲開鎖時,只需要牢記該密碼的位置為「C、e、g」,即可輕易達到開鎖的作用。
[0027]如果欲由室內向外開啟門板A時,如圖7所示,只需于門板A的內側,直接撥動該第一鎖塊4的第一平切面44、第二鎖塊5的第二平切面54及第三鎖塊6的第三平切面64,使其均位于同一直線,如此,則可不再卡掣于該門框B的內側,故可由門板A的內側向外開啟該門板A,而可進入至室外。
[0028]當需要閉鎖時,如圖8所示,只需要將該門板A靠抵于門框B處,然后任意轉動該第一鎖體1、第二鎖體2及第三鎖體3,使該第一鎖塊4的第一平切面44、第二鎖塊5的第二平切面54及第三鎖塊6的第三平切面64不再位于同一直線,利用該第一鎖塊4、第二鎖塊5及第三鎖塊6可以卡掣于該門框B的內側,即無法由外側開啟該門板A,而可達到閉鎖防盜的功效。
[0029]又當需要更換密碼時,如圖1所示,只需要選擇該第一鎖塊4不同的第一固定孔41,重新將該第一固定件42螺入后,再螺固于該第一軸11的第一定位孔12內,使該第一鎖塊4固定于該第一鎖體I的第一軸11的第一端部12上不同的位置處,而改變該第一標記14相距于該第一平切面44不同等分的旋轉距離,同樣依次改變該第二鎖塊5、第三鎖塊6分別固定于該第二鎖體2的第二軸21的第二端部22上、第三鎖體3的第三軸31的第三端部32上不同的位置處,而改變該第二標記24、第三標記34相距于該第二平切面54、第三平切面64不同等分的旋轉距離,并分別牢記該更動后第一標記14、第二標記24及第三標記34的位置,而達到變更密碼的作用,如圖9及圖10所示,即使該第一鎖塊4、第二鎖塊5及第三鎖塊6分別相對于該第一軸11、第二軸21及第三軸31各旋轉移動2等分的旋轉距離,然后將該兩第一固定件42、兩第二固定件52及第三固定件62分別螺接于該第一固定孔41、第二固定孔51及第三固定孔61內,而將該第一鎖塊4、第二鎖塊5、第三鎖塊6分別固定于該第一鎖體I的第一軸11、第二鎖體2的第二軸21及第三鎖體3的第三軸31上,如此,則該第一鎖體I的第一標記14相距該第一鎖塊4的第一平切面44為4等分的旋轉距離(a點?e點;共區分成8等分,位置點為a點?h點),因此當該第一鎖體I的第一標記14轉到3點鐘的方向(e點)時,則該第一鎖塊4的第一平切面44恰正好位于9點鐘方向(a點),而使該第一鎖塊4不會再卡掣于該門框B的內側,又該第二鎖體2的第二標記24相距該第二鎖塊5的第二平切面54為6等分的旋轉距離(a點?g點),因此當該第二鎖體2的第二標記24轉到6點鐘的間方向(g點)時,則該第二鎖塊5的第二平切面54恰正好位于9點鐘方向(a點),而使該第二鎖塊5不會再卡掣于該門框B的內側,另該第三鎖體3的第三標記34相距該第三鎖塊6的第三平切面64為O等分的旋轉距離(a點),因此當該第三鎖體3的第三標記34轉到9點鐘方向(a點)時,則該第三鎖塊6的第三平切面64恰正好位于9點鐘方向(a點),而使該第三鎖塊6不會再卡掣于該門框B的內側,如此,借由該第一鎖塊4的第一平切面44、第二鎖塊5的第二平切面54及第三鎖塊6的第三平切面64均位于同一直線,而不再卡掣于該門框B的內側,故可由門板A的外側向外開啟該門板A,而可進入至室內;如此,本發明實施例僅利用三組鎖體(第一鎖體1、第二鎖體2及第三鎖體3)及三鎖塊(第一鎖塊4、第二鎖塊5及第三鎖塊6)的組合變化,并配合各8組、8組及4組固定孔(第一固定孔41、第二固定孔51及第三固定孔61)的變化,即可產生8*8*4=256個密碼模式的變化,因此每增加一組鎖體及鎖塊的組合變化,即可產生更多組的變化,以供選擇使用,同樣上述第一鎖塊4、第二鎖塊5、第三鎖塊6的密碼則可視同為「e、g、a」,故一般消費者欲開鎖時,只需要牢記該密碼的位置為「e、g、a」,即可輕易達到開鎖的作用。
[0030]另本發明上述「a?g」的密碼組合說明,亦可配合一般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即令該每一圓形的第一鎖體1、第二鎖體2及第三鎖體3的最上方12點鐘方向位置處(如圖6中的c點所示),將其定義為密碼「1」,并以此類推,「c點」對應為密碼「I」、「d點」對應為密碼「2」、「e點」對應為密碼「3」、「f點」對應為密碼「4」、「g點」對應為密碼「5」、「h點」對應為密碼「6」、「a點」對應為密碼「7」、「b點」對應為密碼「8」,故上述密碼位置為「C、e、gj則可對應記憶為「1、3、5」,而密碼位置為「e、g、a」則可對應記憶為「3、5、7」,借以可方便消費者記憶使用。
[0031]又如圖11、圖12所示,本發明至少只需要設有一組以上相對應的鎖體(第一鎖體I)及鎖塊(第一鎖塊4)即可實施,并能產生相對應的密碼組合變化,如圖12所示,每多增加一組鎖體(第二鎖體2)及鎖塊(第二鎖塊5),則可多增加多組的密碼組合,故可達到多組密碼組合擴增的功效。
[0032]本發明另一實施例,如圖13及圖14所示,該第一鎖體IA設有一第一軸11A,該第一軸IlA設有一第一端部12A,該第一端部12A上設有兩第一定位孔13A,又該第一鎖體IA的周緣上設有一第一標記14A,另于該第一軸IlA設有一貫穿的第一槽孔15A。
[0033]第二鎖體2A,其活動結合于該第一鎖體IA上,該第二鎖體2A設有一第二軸21A,該第二軸21A設有一第二端部22A,該第二端部22A上設有兩第二定位孔23A,又該第二鎖體2A的周緣上設有一第二標記24A,另于該第二軸21A上設有一貫穿的第二槽孔25A。
[0034]第三鎖體3A,其活動結合于該第二鎖體2A上,該第三鎖體3A設有一第三軸31A,該第三軸31A設有一第三端部32A,該第三端部32A上設有兩第三定位孔33A,又該第三鎖體3A的周緣上設有一第三標記34A。
[0035]第一鎖塊4A,其固定于該第一鎖體IA的第一軸IlA的第一端部12A上,該第一鎖塊4A設有多個第一固定孔41A,于任兩第一固定孔41A內供設入有第一固定件42A,又該第一鎖塊4A設有一第一結合部43A,另該第一鎖塊4A的周緣形成有一第一平切面44A,并于該第一鎖塊4A上貫穿設有一第一透孔45A。
[0036]第二鎖塊5A,其固定于該第二鎖體2A的第二軸21A的第二端部22A上,該第二鎖塊5A設有多個第二固定孔51A,于任兩第二固定孔51A內供設入有第二固定件52A,該第二鎖塊5A設有一第二結合部53A,又該第二鎖塊5A的周緣形成有一第二平切面54A,并于該第二鎖塊5A上貫穿設有一第二透孔55A。
[0037]第三鎖塊6A,其固定于該第三鎖體3A的第三軸3IA的第三端部32上,該第三鎖塊6A設有多個第三固定孔61A,于任兩第三固定孔61A內供設入有第三固定件62A,該第三鎖塊6A設有一第三結合部63A,又該第三鎖塊6A的周緣形成有一第三平切面64A。
[0038]同樣利用該兩第一固定件42A、兩第二固定件52A及兩第三固定件62A分別螺接于不同的第一定位孔13A及第一固定孔41A、第二定位孔23A及第二固定孔51A、第三定位孔33A及第三固定孔61A內,使該第一鎖塊4A、第二鎖塊5A及第三鎖塊6A分別固定于該第一軸IlA的第一端部12A、第二軸21A的第二端部22A及第三軸31A的第三端部32A上的位置,而同樣可以達到任意產生不同密碼組合的變化。
[0039]上述實施例和附圖并非限定本發明的產品形態和式樣,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發明的專利范疇。
【權利要求】
1.一種可更換密碼的無鑰匙鎖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第一鎖體,其設有一第一軸,所述第一軸設有一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上至少設有一個第一定位孔,又所述第一鎖體上設有一第一標記; 一第一鎖塊,其固定于所述第一鎖體的第一軸的第一端部上,所述第一鎖塊至少設有兩個第一固定孔,于至少一個第一固定孔內設入有一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鎖塊設有一第一結合部,另于所述第一鎖塊的周緣形成有一第一平切面; 將所述第一固定件設入于所述第一鎖塊上不同的第一固定孔內,以及所述第一鎖體的第一定位孔內,所述第一鎖塊固定于所述第一鎖體的第一軸的第一端部上不同的位置處,改變所述第一標記相距于所述第一平切面不同的旋轉距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可更換密碼的無鑰匙鎖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及第一固定孔為一螺孔,所述第一固定件為與所述螺孔相配合螺接的埋頭內六角螺絲。
3.如權利要求1所述可更換密碼的無鑰匙鎖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將所述第一鎖塊的周緣區分成若干等分。
4.如權利要求1所述可更換密碼的無鑰匙鎖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標記設于所述第一鎖體的周緣上,所述第一標記為一凹孔。
5.如權利要求1所述可更換密碼的無鑰匙鎖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鎖體的第一軸設有一貫穿的第一槽孔, 所述第一鎖塊上設有一第一透孔,進一步至少設有一第二鎖體及一第二鎖塊,所述第二鎖體活動結合于所述第一鎖體上,所述第二鎖體設有一第二軸,所述第二軸設有一第二端部,所述第二軸穿設于所述第一鎖體的第一槽孔內及第一鎖塊上的第一透孔,所述第二鎖體相對于所述第一鎖體自由轉動,并凸伸于所述第一軸及第一鎖塊外,所述第二軸的第二端部至少設有一個第二定位孔,又所述第二鎖體上設有一第二標記;所述第二鎖塊,其固定于所述第二鎖體的第二軸的第二端部上,所述第二鎖塊至少設有兩個第二固定孔,于至少任一個第二固定孔內設入有一第二固定件,又所述第二鎖塊設有一第二結合部,另于所述第二鎖塊的周緣形成有一第二平切面;所述第二固定件設入于所述第二銷塊上不同的第二固定孔內,以及所述第二鎖體的第二定位孔內,所述第二鎖塊固定于所述第二鎖體的第二軸的第二端部上不同的位置處,改變所述第二標記相距于所述第二平切面不同的旋轉距離。
6.如權利要求5所述可更換密碼的無鑰匙鎖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孔及第二固定孔為一螺孔,又所述第二固定件為與所述螺孔相配合螺接的埋頭內六角螺絲,所述第二標記則設于所述第二鎖體的周緣上,所述第二標記為一凹孔。
7.如權利要求5所述可更換密碼的無鑰匙鎖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將所述第二鎖塊的周緣區分成若干等分。
8.如權利要求5所述可更換密碼的無鑰匙鎖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結合部的周緣設有一第一包覆部。
9.如權利要求5所述可更換密碼的無鑰匙鎖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鎖體的第二軸上設有一貫穿的第二槽孔,所述第二鎖塊上設有一第二透孔,進一步至少設有一第三鎖體及一第三鎖塊,所述第三鎖體活動結合于所述第二鎖體上,所述第三鎖體設有一第三軸,所述第三軸設有一第三端部,所述第三軸穿設于所述第二鎖體的第二槽孔及第二鎖塊上的第二透孔內,所述第三鎖體相對于所述第二鎖體自由轉動,并凸伸于所述第二軸及第二鎖塊外,又所述第三軸的第三端部至少設有至一個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三鎖塊至少設有兩個第三固定孔,于至少任一個第三固定孔內設入有一第三固定件,又所述第三鎖塊設有一第三結合部,另于所述第三鎖塊的周緣形成有一第三平切面;所述第三固定件設入于所述第三銷塊上不同的第三固定孔內,以及所述第三鎖體的第三定位孔內,所述第三鎖塊固定于所述第三鎖體的第三軸的第三端部上不同的位置處,改變所述第三標記相距于所述第三平切面不同的旋轉距離。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可更換密碼的無鑰匙鎖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位孔及第三固定孔為一螺孔,又所述第三固定件為與所述螺孔相配合螺接的埋頭內六角螺絲,所述第三標記則設于所述第三鎖體的周緣上,所述第三標記為一凹孔,所述第三固定孔將所述第三鎖塊的周緣區分成若干 等分 ,所述第三結合部的周緣設有一第二包覆部。
【文檔編號】E05B37/20GK103527004SQ201210229297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4日
【發明者】黃世雄 申請人:黃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