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自動門的防側翻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出一種用于自動門的防側翻結構,包括固定在門體底部的防風鉤、防風鉤套和安裝在地面上的固定底座,所述防風鉤套與防風鉤通過螺桿軸連接,所述防風鉤套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用于防止門體在遭遇側向力時發生側翻。本發明的用于自動門的防側翻結構有效解決自動門的易側翻問題,結構簡單穩定,易于安裝實現。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自動門的防側翻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無軌自動伸縮門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用于自動門的防側翻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由于自動伸縮門具有美觀精巧、方便操作的特性,在學校、公司、企事業單位及住宅小區等院落的得到廣泛的引用,并隨著社會建設的不斷發展,其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大。市場上也對自動門的運行性能和安全性能進行不斷的改進,以使其在使用或生產過程中更加方便、合理和耗費更低的成本。例如,為防止在使用中因為狂風側吹而發生側翻事故,人們采取加大門體配種、降低門體中心、適當正大門體導論距與門排寬度之比例等措施,雖然起到了一定的抗側翻效果,但仍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在遭遇狂風時門體發生側翻倒的問題,市場上也急需一種合理的方案來解決該問題。
【發明內容】
[0003]為克服上述缺點,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自動門的防側翻結構,其技術方案是:
[0004]一種用于自動門的防側翻結構,包括與固定在門體底部的防風鉤、防風鉤套和安裝在地面上的固定底座組成,所述防風鉤套與防風鉤通過螺桿軸連接,所述防風鉤套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用于防止門體在遭遇側向力時發生側翻。
[0005]進一步地,所述用于自動門包括位于門體兩側的行走輪。
[0006]進一步地,所述防風鉤套上形成有固定孔,通過所述螺桿軸與所述防風鉤連接。
[0007]進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上具有固定螺桿孔并通過固定螺桿安裝到地面上。
[0008]本發明的優點是,提供一種用于自動門的防側翻結構,有效解決自動門的易側翻問題,結構簡單穩定,易于安裝實現。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的整體示意圖。
[0010]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一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0011]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為了更了解本發明的技術內容,特舉具體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說明如下。
[0013]如圖1及圖2所示,該實施例中,用于自動門的防側翻結構,包括固定在門體I底部的防風鉤2、防風鉤套3和安裝在地面上的固定底座4,防風鉤套3與防風鉤2通過螺桿軸4連接,防風鉤2固定在門體的下橫梁9上。如圖2至圖3所示,在安裝時,固定底座4上具有固定螺桿孔10并通過固定螺桿(未示出)將其固定安裝在地面上,防風鉤套3插入到固定底座4,用于防止門體I在遭遇側向力如狂風時,發生側翻。防風鉤套3上形成有固定孔6,防風鉤2上形成有螺桿孔7,通過所述螺桿軸5將固定孔6與螺桿孔7連接,用以將防風鉤2和防風鉤套3固定安裝。
[0014]自動門的門體I兩側還對稱地設置有行走輪8。
[0015]在使用中,當自動門在行走過程中遇到狂風等側向的力時,通過本發明的防側翻結構,由于防風鉤2與門體的下橫梁9固定,而防風鉤2與防風鉤套3連接并插入到固定在地面的固定底座4內,在門體I發生晃動時,將晃動力傳遞到固定底座4上,來抵御風力,防止發生側翻。
[0016]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當視權利要求書所界定者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自動門的防側翻結構,其特征是:包括固定在門體底部的防風鉤、防風鉤套和安裝在地面上的固定底座,所述防風鉤套與防風鉤通過螺桿軸連接,所述防風鉤套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用于防止門體在遭遇側向力時發生側翻。
2.如權利要求1的用于自動門的防側翻結構,其特征是:所述自動門包括位于所述門體兩側的行走輪。
3.如權利要求1的用于自動門的防側翻結構,其特征是:所述防風鉤套上形成有固定孔,通過所述螺桿軸與所述防風鉤連接。
4.如權利要求1的用于自動門的防側翻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底座上具有固定螺桿孔并通過固定螺桿安裝到地面上。
【文檔編號】E06B11/02GK103573175SQ201210275611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日
【發明者】趙建華, 周峰 申請人:南京九竹科技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