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升降移動門及水平移動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對エ業門門體、エ業滑升門及水平滑移門結構的改進。
背景技術:
エ業門分為エ業卷簾門、エ業滑升門、手動/電動平移門、快速卷簾門等種類。エ業滑升門分為垂直提升,標準提升和高位提升;而電動平移門則從中間向兩旁橫向對開關。采用哪種エ業門開啟方式將取決于對工作場 地具體情況及發展要求的分析,而每種エ業門的設計都具備獨有特性和優越之處。エ業提升門由一系列門板組成(常見的為金屬或布質材料等),沿軌道上升,由扭簧系統或配重系統來保障門體平衡,軌道系統和提升方式的不同使其能適應不同的建筑結構。更大面積的門還有機庫堆積門,折疊門等類型。前述現有技術中的エ業門在結構上普通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多扇門采用各自的軌道運行,使得成本高、維護保養難度大,運動順暢性的控制難度較大;ニ是多扇門采用各自的驅動機構驅動,使得整體體積大、成本高,甚至出現運行錯亂的現象(有的門動作,有的門不動作);三是整體性差,安裝難度大,且門無法重復利用(如將門拆卸,換至另ー場合利用時,現有技術的多軌結構一旦拆卸即難以保持下次利用的精度);四是運行的靈敏度、可靠性底。歸根結底,現有技術中エ業升降門、移動門的多個門扇采用的是多門多軌技術方案,在該種技術方案下,如果其中一個導軌副出現阻滯情況,就會影響整體的運行;使得現有技術多門多軌形式的可靠性差、保養難度大;加之結構復雜、安裝難度大、成本高,使得研發可靠性高的新結構形式的エ業升降門、移動門成為本領域的技術方向。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了ー種結構緊湊,運行可靠靈敏,且維護保養方便的升降移動門及水平移動門。本發明的升降移動門,包括門框和若干扇門體,所述若干扇門體相互等距、平行,且由外而內分別活動連接于所述門框內;所述門體包括門板和框架,所述框架包括X向設置的頂邊框和至少兩根Z向設置的豎邊框,
所述門框包括ー對相互平行、且間隔設置的框板,ー對所述框板的相對表面上分別設有升降導軌;
所述門體上設有Z向運動導向結構;
所述Z向運動導向結構包括連接桿和ー對運動塊;所述連接桿呈水平Y向固定連接在所述豎邊框的外側面,一對所述的運動塊分別設在所述連接桿的兩端;
所述各扇門體上連接桿的設置點在Y方向上,由外而內,按ー個門體厚度的1.052倍朝向外部方向遞增;在Z方向上,由外而內,按所述運動塊的高度遞降;
所述各扇門體分別通過各自的運動塊與所述升降導軌活動連接,實現各門體在Z向的升降運動。還包括門體相互連接結構,所述門體相互連接結構包括在所述豎邊框的背面開設的Z向的導向槽、在所述門體框架正面的兩頂角設置的導向塊;使得后一所述的門體通過其上的導向塊與前一所述的門體Z向的導向槽活動連接。所述最內一扇門體的下部還設有一個所述的Z向運動導向結構。還包括升降裝置,所述升降裝置包括驅動電機、同步軸和ー對變速機構,所述驅動電機連接同步軸,所述同步軸連接所述ー對變速機構,所述ー對變速機構分別設有與各所述門體一一對應的輸出輪組,各所述輸出輪組的傳動帶上分別設有連桿,所述連桿連接在門體的側面。
本發明的水平移動門,包括門頂框和若干扇門體,所述若干扇門體相互等距、平行,且由外而內分別活動連接于所述門頂框內;所述門體包括門板和框架,所述框架包括X向設置的頂邊框和豎邊框,所述門頂框包括ー對相互平行、且間隔設置的框板,ー對所述框板的相對表面上分別設有水平滑移導軌;
所述門體上設有X向運動導向結構;
所述X向運動導向結構包括連接桿和ー對運動塊;所述連接桿呈水平Y向固定連接在所述頂邊框的頂面,一對所述的運動塊分別設在所述連接桿的兩端;
所述各扇門體上連接桿的設置點在Y方向上,由外而內,按ー個門體厚度的1.052倍朝向外部方向遞增;在X方向上,由外而內,按所述運動塊的寬度遞降;
所述各扇門體分別通過各自的運動塊與所述水平滑移導軌活動連接,實現各門體在X向的水平滑移運動。還包括門體相互連接結構,所述門體相互連接結構包括在所述頂邊框的正面開設的X向的導向槽、在所述門體框架背面尾頂角設置的導向塊;使得后一所述的門體通過其上的導向塊與前一所述的門體X向的導向槽活動連接。所述最內一扇門體的后部還設有一個所述的X向運動導向結構。本發明首先,在門體兩側采用Z向運動導向結構,使得若干門體能共用一副升降門框,換句話說,本案的整體只需ー副導向軌道,即可實現對所有門扇的活動導向;而現有技術是ー門ー軌,在門扇數量較多時,任意一扇門的導軌副出現潤滑問題、導軌精度問題,都會導致整體無法使用;實現多門共軌后,保養維護變得簡單,軌道材料大大降低,節約了資源,節省了成本。其次,為了增加安全性及導向的可靠性,本案增設了門體相互連接結構,在第I- (N-I)(其中N指最后ー扇門體)扇門體豎邊框的內表面(朝向室內)上設置Z向的導向槽(在門扇較寬時,在中部可增設豎邊框),在第2-N扇門體頂邊框的外表面上設Z向相對運動導向結構(滾輪或滑動塊),前述兩者活動連接,使得各扇門相互間“背、面相貼”地連接起來,即便門體的寬度較大,處于關閉狀態時,也能防盜、抗風。第三,U形截面的立框具有一定的內部空間,可以設置結構緊湊的帶輪裝置,帶輪通過連接桿連接門體,在帶輪往復運動時,可以帶動門體升降運動。第四,本案采用的Z向運動導向結構、U形立框結構,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上述部件相當于本領域的“標準件”,可以大大節約加工的成本,使得生產效率大大提升、成本進ー步下降。第五,由于本案在多扇門體的情況下只需ー副導向軌道,所以在日常使用中,維護保養非常方便(不同于現有技術中,一門ー軌,若干門軌運動副中一旦有ー副出現卡潘,整體即難以順暢的工作),僅需要對ー副導向軌道進行潤滑維護即可。
圖I是本發明門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升降門門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左視圖,
圖4是圖2中A-A剖視圖一,
圖5是圖2中A-A剖視圖ニ,
圖6是由外而內的第一扇門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6的俯視圖,
圖8是由外而內的最后一扇門體的結構不意圖,
圖9是圖8的俯視圖,
圖10是本發明Z向運動導向結構的另ー種實施方式,
圖11是圖10的俯視圖,
圖12是本發明升降門處于開啟狀態的示意圖,
圖13是圖12中B-B剖視圖一,
圖14是圖12中B-B剖視圖ニ,
圖15是圖12中B-B剖視圖三,
圖16是本發明升降門處于關閉狀態的示意圖,
圖17是本發明升降門處于開啟狀態結構放大圖,
圖18是圖17的俯視圖,
圖19是本發明升降門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0是圖19中C-C剖視圖,
圖21是本發明升降門整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2是圖21中D向視圖,
圖23是本發明中水平移動門門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4是本發明中水平移動門的結構示意圖,
圖25是圖24中E-E剖視 圖中I是門體,11是豎邊框,110是導向槽,1100是T字形槽,12是頂邊框,121是導向塊,100是門洞上緣線,
2是Z向運動導向結構,20是滾輪,21是固定件,22是連接桿,
3是門框,31是升降導軌,
41是一號驅動輪,410是一號同步帶,411是一號連桿,42是二號驅動輪,420是二號同步帶,421是二號連桿,43是三號驅動輪,44是四號驅動輪,45是五號驅動輪,
5是變速機構,
6是驅動電機,
7是同步軸,
8是門頂框,81是水平滑移導軌,
I是一號門體,II是二號門體,III是三號門體,IV是四號門體,V是五號門體,
圖I中標示了 XYZ參考坐標系。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升降移動門,如圖1-22所示,包括門框3和若干扇門體1,所述若干扇門體I相互等距、平行,且由外而內分別活動連接于所述門框3內;所述門體I包括門板和框架,所述框架包括X向設置的頂邊框12和至少兩根Z向設置的豎邊框11,
所述門框3包括ー對相互平行、且間隔設置的框板,ー對所述框板的相對表面上分別設有升降導軌31 ;
如圖13-15所示,升降導軌31可設在門框3的內側或外側,同時升降導軌31的截面可以是凸字形或圓環跑道形。所述門體I上設有Z向運動導向結構2 ;
所述Z向運動導向結構2包括連接桿22和ー對運動塊;所述 連接桿22呈水平Y向固定連接在所述豎邊框11的外側面,一對所述的運動塊分別設在所述連接桿22的兩端;所述運動塊可為滾輪20,所述連接桿22通過固定件21固定連接在豎邊框11上;
所述各扇門體I上連接桿22的設置點在Y方向上,由外而內,按ー個門體厚度的1.05 2倍朝向外部方向遞增;在Z方向上,由外而內,按所述運動塊的高度遞降;
所述各扇門體I分別通過各自的運動塊與所述升降導軌31活動連接,實現各門體I在Z向的升降運動。還包括門體相互連接結構,所述門體相互連接結構包括在所述豎邊框11的背面開設的Z向的導向槽110、在所述門體框架正面的兩頂角設置的導向塊121 ;使得后一所述的門體通過其上的導向塊121與前一所述的門體Z向的導向槽110活動連接。如圖4-5所示,導向槽110可為T字形槽1100,同時導向塊121的截面形狀與T字形槽1100截面適配。所述最內一扇門體I的下部還設有一個所述的Z向運動導向結構2。還包括升降裝置,所述升降裝置包括驅動電機6、同步軸7和ー對變速機構5,所述驅動電機6連接同步軸7,所述同步軸7連接所述ー對變速機構5,所述ー對變速機構5分別設有與各所述門體I 一一對應的輸出輪組,各所述輸出輪組的傳動帶上分別設有連桿,所述連桿連接在門體I的側面。如圖16-20所示,所述輸出輪組包括一號驅動輪41、二號驅動輪42、三號驅動輪43、四號驅動輪44和五號驅動輪45,同時,一號同步帶410和一號連桿411連接在一號驅動輪41上,一號連桿411連接一號門體I ;
二號同步帶420和二號連桿421連接在二號驅動輪42上,二號連桿421連接二號門體
II;
其他以此類推,三號連桿連接三號門體III,四號連桿連接四號門體IV,五號連桿連接五號門體V。如圖12所示,升降門處于開啟狀態時,升降門處在門洞上緣線100的上方。本發明的水平移動門,如圖23-25所示,包括門頂框8和若干扇門體I,所述若干扇門體I相互等距、平行,且由外而內分別活動連接于所述門頂框8內;所述門體I包括門板和框架,所述框架包括X向設置的頂邊框12和豎邊框11,所述門頂框8包括ー對相互平行、且間隔設置的框板,ー對所述框板的相對表面上分別設有水平滑移導軌81 ;
所述門體I上設有X向運動導向結構;所述X向運動導向結構包括連接桿22和ー對運動塊;所述連接桿22呈水平Y向固定連接在所述頂邊框12的頂面,一對所述的運動塊分別設在所述連接桿22的兩端;所述運動塊可為滾輪20 ;
所述各扇門體I上連接桿22的設置點在Y方向上,由外而內,按ー個門體厚度的1.05 2倍朝向外部方向遞增;在X方向上,由外而內,按所述運動塊的寬度遞降;
所述各扇門體I分別通過各自的運動塊與所述水平滑移導軌81活動連接,實現各門體I在X向的水平滑移運動。還包括門體相互連接結構,所述門體相互連接結構包括在所述頂邊框的正面開設的X向的導向槽、在所述門體框架背面尾頂角設置的導向塊121 ;使得后一所述的門體通過其上的導向塊121與前一所述的門體X向的導向槽活動連接。運動塊在門的前部,懸掛在水平滑移導軌81內;導向塊121設置在門尾部,連接在X 向導向槽內;使得門體I在懸掛狀態下保持平衡。所述最內一扇門體I的后部還設有一個所述的X向運動導向結構。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
首先,在門體兩側采用Z向運動導向結構,使得若干門體能共用一副升降門框,實現多門共軌后,保養維護變得簡單,節約了資源,節省了成本。其次,本案增設了門體相互連接結構,在第I- (N-I)(其中N指最后ー扇門體)扇門體豎邊框的內表面(朝向室內)上設置Z向的導向槽(在門扇較寬時,在中部可增設豎邊框),在第2-N扇門體頂邊框的外表面上設Z向相對運動導向結構(滾輪或滑動塊),前述兩者活動連接,使得各扇門相互間“背、面相貼”地連接起來,即便門體的寬度較大,處于關閉狀態時,也能防盜、抗風。第三,U形截面的立框具有一定的內部空間,可以設置結構緊湊的帶輪裝置,帶輪通過連接桿連接門體,在帶輪往復運動時,可以帶動門體升降運動。最后,本發明通過驅動電機在變速機構的控制下,實現對各扇門體的相對運動控制,從而實現升降門的開啟和關閉。
權利要求
1.一種升降移動門,包括門框和若干扇門體,所述若干扇門體相互等距、平行,且由外而內分別活動連接于所述門框內;所述門體包括門板和框架,所述框架包括X向設置的頂邊框和至少兩根Z向設置的豎邊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門框包括一對相互平行、且間隔設置的框板,一對所述框板的相對表面上分別設有升降導軌; 所述門體上設有Z向運動導向結構; 所述Z向運動導向結構包括連接桿和一對運動塊;所述連接桿呈水平Y向固定連接在所述豎邊框的外側面,一對所述的運動塊分別設在所述連接桿的兩端; 所述各扇門體上連接桿的設置點在Y方向上,由外而內,按一個門體厚度的I. 05 2倍朝向外部方向遞增;在Z方向上,由外而內,按所述運動塊的高度遞降; 所述各扇門體分別通過各自的運動塊與所述升降導軌活動連接,實現各門體在Z向的升降運動。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升降移動門,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門體相互連接結構,所述門體相互連接結構包括在所述豎邊框的背面開設的Z向的導向槽、在所述門體框架正面的兩頂角設置的導向塊;使得后一所述的門體通過其上的導向塊與前一所述的門體Z向的導向槽活動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升降移動門,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內一扇門體的下部還設有一個所述的Z向運動導向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升降移動門,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升降裝置,所述升降裝置包括驅動電機、同步軸和一對變速機構,所述驅動電機連接同步軸,所述同步軸連接所述一對變速機構,所述一對變速機構分別設有與各所述門體一一對應的輸出輪組,各所述輸出輪組的傳動帶上分別設有連桿,所述連桿連接在門體的側面。
5.一種水平移動門,包括門頂框和若干扇門體,所述若干扇門體相互等距、平行,且由外而內分別活動連接于所述門頂框內;所述門體包括門板和框架,所述框架包括X向設置的頂邊框和豎邊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門頂框包括一對相互平行、且間隔設置的框板,一對所述框板的相對表面上分別設有水平滑移導軌; 所述門體上設有X向運動導向結構; 所述X向運動導向結構包括連接桿和一對運動塊;所述連接桿呈水平Y向固定連接在所述頂邊框的頂面,一對所述的運動塊分別設在所述連接桿的兩端; 所述各扇門體上連接桿的設置點在Y方向上,由外而內,按一個門體厚度的I. 05 2倍朝向外部方向遞增;在X方向上,由外而內,按所述運動塊的寬度遞降; 所述各扇門體分別通過各自的運動塊與所述水平滑移導軌活動連接,實現各門體在X向的水平滑移運動。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水平移動門,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門體相互連接結構,所述門體相互連接結構包括在所述頂邊框的正面開設的X向的導向槽、在所述門體框架背面尾頂角設置的導向塊;使得后一所述的門體通過其上的導向塊與前一所述的門體X向的導向槽活動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水平移動門,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內一扇門體的后部還設有一個所述 的X向運動導向結構。
全文摘要
一種升降移動門及水平移動門。涉及對工業門門體、工業滑升門及水平滑移門結構的改進。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結構緊湊,運行可靠靈敏,且維護保養方便的升降移動門及水平移動門。本發明的升降移動門,包括門框和若干扇門體,所述若干扇門體相互等距、平行,且由外而內分別活動連接于所述門框內;所述門體包括門板和框架,所述框架包括X向設置的頂邊框和至少兩根Z向設置的豎邊框。本發明在門體兩側采用Z向運動導向結構,使得若干門體能共用一副升降門框;其次,為了增加安全性及導向的可靠性,本案增設了門體相互連接結構。由于本案在多扇門體的情況下只需一副導向軌道,所以僅需要對一副導向軌道進行潤滑維護即可。
文檔編號E06B3/42GK102767326SQ201210287580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3日
發明者王德金 申請人:江蘇潤揚科技有限公司, 王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