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改良的鉸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鉸鏈,特別涉及ー種開門后可定位的鉸鏈。
背景技術:
門具有阻風擋雨、隔熱、隔音等功能,是建筑物最常見的結構,其中,以鉸鏈組裝于門框及門體間用以啟閉門體的構造在安裝及使用上皆極具方便性,最普遍被運用。但是,現有鉸鏈不能定位,開啟后的門體容易被風吹而與門框或墻碰撞,造成擾人安寧的噪音。為解決此ー情況,大都是在門體的背面加裝有門擋?,F有最常見的門擋結構,是于門體開啟的地面或墻上設置有一吸附構件,而于門體后面相對固定一可吸附的構件,使門體可通過兩構件對吸而保持開啟狀態。此種加裝門擋的方式,固然開門后可以將門定位,防止門體與門框 碰撞所造成擾人安寧的噪音,但是卻因為所增設的吸附構件和可吸附的構件而使地面或墻上和門體后面突出有會使人碰撞而受傷或絆倒的突出物,并不理想。因此,如何能提供ー種開門后可以定位的鉸鏈成為本實用新型研創的動機所在。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針對前述缺失而提供ー種改良的鉸鏈,其組裝于門框及門體間,使開門后的門體可以定位。為達成前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ー種改良的鉸鏈,由一第一片體、一第二片體、一內管、ー移動棒、一彈簧以及一調整螺栓所構成,其中該第一片體ー側間隔延設有數個兩端均為開放狀的樞接管,且至少于ー樞接管上設有兩個成相対的直槽孔并至少于ー樞接管上設有ー內螺紋部供調整螺栓螺接;此外,該第一片體上設有數固定孔可供固定件穿透,將該第一片體固定在門框上;該第二片體ー側間隔延設有數個兩端均為開放狀的樞接管,且該第二片體的至少于ー樞接管上設有兩個成相対的Z字型槽孔,每ー個槽孔有ー最頂端、一最底端和一自最頂端向下反折一適段的反折部;此外,該第二片體上設有數固定孔可供固定件穿透,將該第二片體固定在門體上;該內管為兩端均為開放狀的中空管體,且設有兩個成相對而分別有ー最頂端與最底端的上直槽孔和兩個成相対的下直槽孔;該內管插置于第一片體的樞接管與第二片體的樞接管內,使該內管的兩個上直槽孔的最頂端與最底端分別與第二片體的兩個槽孔的最頂端與最底端相對,和該兩個下直槽孔分別與第一片體的兩個直槽孔相對;該移動棒設有ー上貫穿孔和ー下貫穿孔;該移動棒置于內管內,使該移動棒的上貫穿孔與內管的兩個上直槽孔和第二片體的兩個槽孔相対,供一第一銷穿置,并使該移動棒的下貫穿孔與內管的兩個下直槽孔和第一片體的兩個直槽孔相對,供一第二銷穿置;該彈簧為兩端閉ロ型的壓縮式彈簧,置于內管內,使該彈簧下端頂抵于移動棒的上端面,而該彈簧上端頂抵于調整螺栓的下端面;該調整螺栓螺接于樞接管的內螺紋部,可以轉動調整螺栓使調整螺栓位于樞接管的內螺紋部的較高位置或較低位置,用以使彈簧成不同程度壓迫移動棒。較好的,第一片體的樞接管與第二片體的樞接管間夾有一耐磨材質制成的墊片。較好的,為了美觀的需求,該調整螺栓上套接有ー帽件。[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實用新型槽孔有一自最頂端向下反折一適段的反折部供第一銷卡止,使開門后的門體因此定位;又由于本實用新型移動棒因有彈簧的伸張カ的推動,第一銷沿著槽孔再移動至最底端而停止,使開門后的門體因此關閉定位,因此之故,門體不會被風吹而與門框或墻碰撞,造成擾人安寧的噪音,有效解決現有鉸鏈不能定位的缺失,非常理想。
圖I為本實用新型主要構件的立體分解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主要構件的剖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銷卡止反折部的正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銷卡止反折部的剖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一銷卡止槽孔最底端的正視圖。附圖標記說明1_第一片體;10-樞接管;10ト直槽孔;102-內螺紋部;Iト固定孔;2_第二片體;20_樞接管;201_槽孔;202_最頂端;203_最底端;204_反折部;21_固定孔;3-內管上;31_直槽孔;311_最頂端;312_最底端;32_下直槽孔;4_移動棒;41_上貫穿孔;42_下貫穿孔;43_第一銷;44_第二銷;5_彈簧;6_調整螺栓;7_墊片;8_帽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讓本實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目的、特征與優點能更明顯被了解,下文特舉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圖,作詳細說明。請參閱圖I、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一種改良的鉸鏈,是由一第一片體I、一第二片體2、一內管3、一移動棒4、ー彈簧5以及ー調整螺栓6所構成,其中該第一片體I ー側間隔延設有數個兩端均為開放狀的樞接管10,且至少于ー樞接管10上設有兩個成相対的直槽孔101并至少于ー樞接管10上設有ー內螺紋部102 ;此外,該第一片體I上設有數固定孔11可供固定件(未圖示)穿透,將該第一片體I固定在門框(未圖示)上;該第二片體2 —側間隔延設有數個兩端均為開放狀的樞接管20,且至少于ー樞接管20上設有兩個成相対的Z字型槽孔201,每ー個槽孔201有一最頂端202、一最底端203和一自最頂端202向下反折一適段的反折部204 ;此外,該第二片體2上設有數固定孔21可供固定件(未圖示)穿透,將該第二片體2固定在門體(未圖示)上;該內管3為兩端均為開放狀的中空管體,且設有兩個成相對而分別有ー最頂端311與最底端312的上直槽孔31和兩個成相対的下直槽孔32 ;該內管3插置于第一片體I的樞接管10與第二片體2的樞接管20內,使該內管3的兩個上直槽孔31的最頂端311與最底端312分別與第二片體2的兩個槽孔201的最頂端202與最底端203相對,和該兩個下直槽孔32分別與第一片體I的兩個直槽孔101相對;該移動棒4設有ー上貫穿孔41和ー下貫穿孔42 ;該移動棒4置于內管3內,使該移動棒4的上貫穿孔41與內管3的兩個上直槽孔31和第二片體2的兩個槽孔201相対,供一第一銷43穿置,并使該移動棒4的下貫穿孔42與內管3的兩個下直槽孔32和第一片體I的兩個直槽孔101相對,供一第二銷44穿置;[0020]該彈簧5為ー兩端閉ロ型的壓縮式彈簧,置于內管3內,其下端頂抵于移動棒4的上端面,而其上端頂抵于調整螺栓6的下端面,使彈簧5被壓縮時,可以蓄積一伸張カ推動移動棒4回到原位;該調整螺栓6螺接于樞接管10的內螺紋部102,可以轉動調整螺栓6使調整螺栓6位于樞接管10的內螺紋部102的較高位置或較低位置,用以使彈簧5成不同程度壓迫移動棒4。較好的,為避免第一片體I的樞接管10與第二片體2的樞接管20于轉動時摩擦產生噪音,于樞接管10與樞接管20間夾有一耐磨材質制成的墊片7。較好的,為了美觀的需求,該調整螺栓6上套接有ー帽件8。使用吋,將本實用新型組裝于門框及門體間,開門的動作會使固定在門體上的第ニ片體2轉動,第二片體2的樞接管20因轉動而使原本位于槽孔201最底端203的第一銷 43沿著槽孔201經過最頂端202再移動至反折部204而停止,如圖3所示,使開門后的門體因此定位;與此同吋,原本位于第一片體I的兩個直槽孔101和兩個下直槽孔32最底端的第二銷44也于第一片體I的兩個直槽孔101和兩個下直槽孔32向上移動,并帶動移動棒4朝上位移而擠壓彈簧5,由于彈簧5的上端頂抵于調整螺栓6的下端面,故彈簧5被壓縮而可以蓄積一伸張力,如圖4所示。當關門的動作,固定在門體上的第二片體2反向轉動,第二片體2的樞接管20因反向轉動而使原本卡止于槽孔201反折部204的第一銷43經過最頂端202,且移動棒4因有彈簧5的伸張カ的推動,第一銷43沿著槽孔201再移動至最底端203而停止,如圖5所示,與此同時,原本位于第一片體I的兩個直槽孔101和兩個下直槽孔32最頂端的第二銷44也移動至第一片體I的兩個直槽孔101和兩個下直槽孔32的最底端,使開門后的門體因此關閉定位,如圖2所示。茲將本實用新型的功效再詳細敘述如后由于本實用新型槽孔201有一自最頂端202向下反折一適段的反折部204供第一銷43卡止,使開門后的門體因此定位;又由于本實用新型移動棒4因有彈簧5的伸張カ的推動,第一銷43沿著槽孔201再移動至最底端203而停止,使開門后的門體因此關閉定位,因此之故,門體不會被風吹而與門框或墻碰撞,造成擾人安寧的噪音,有效解決現有鉸鏈不能定位的缺失,非常理想。本實用新型可在不偏離主要的精神及特征下以其他不同的形式實施。因此,上述的較佳實施例只是以舉例的方式被舉出,且不應將其視為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是由申請專利范圍所界定,而非由說明書的內容所定義。甚者,屬于申請專利范圍的等效的變化或修改都是落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改良的鉸鏈,其特征在于,是由一第一片體、一第二片體、一內管、一置于內管內的移動棒、一置于內管內的彈簧以及一調整螺栓所構成;其中該第一片體一側間隔延設有數個兩端均為開放狀的樞接管,且至少于一樞接管上設有兩個成相對的直槽孔并至少于一樞接管上設有一內螺紋部供調整螺栓螺接;該第二片體一側間隔延設有數個兩端均為開放狀的樞接管,且該第二片體的至少于一樞接管上設有兩個成相對的Z字型槽孔,每一個槽孔有一最頂端、一最底端和一自最頂端向下反折的反折部;該內管為兩端均為開放狀的中空管體,且設有兩個成相對而分別有一最頂端與最底端的上直槽孔和兩個成相對的下直槽孔;該內管插置于第一片體的樞接管與第二片體的樞接管內,內管的兩個上直槽孔的最頂端與最底端分別與第二片體的兩個槽孔的最頂端與最底端相對,該兩個下直槽孔分別與第一片體的兩個直槽孔相對;該移動棒設有一上貫穿孔和一下貫穿孔,移動棒的上貫穿孔與內管的兩個上直槽孔和第二片體的兩個槽孔相對,供一第一銷穿置,移動棒的下貫穿孔與內管的兩個下直槽孔和第一片體的兩個直槽孔相對,供一第二銷穿置;該彈簧下端頂抵于移動棒的上端面,而該彈簧上端頂抵于調整螺栓的下端面。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改良的鉸鏈,其特征在于,該第一片體和第二片體上設有數固定孑U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改良的鉸鏈,其特征在于,該第一片體的樞接管和第二片體的樞接管間夾有一耐磨材質制成的墊片。
專利摘要一種改良的鉸鏈,是由一第一片體、一第二片體、一內管、一置于內管內的移動棒、一置于內管內的彈簧及一調整螺栓所構成;該第一片體設有數個樞接管,一樞接管上設有兩個直槽孔;該第二片體設有數個樞接管,一樞接管上設有兩個有一反折部的槽孔;該內管置于第一片體的樞接管與第二片體的樞接管內并設有兩個上直槽孔和兩個下直槽孔;該移動棒設有一供一第一銷穿置的上貫穿孔和一供一第二銷穿置的下貫穿孔;該彈簧下端頂抵于移動棒的上端面,上端頂抵于調整螺栓的下端面;憑借上述構造而提供一種可定位的鉸鏈。
文檔編號E05D11/10GK202645216SQ20122021012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0日
發明者鍾惠芬 申請人:鍾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