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旋轉玻璃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窗戶,尤其涉及一種可旋轉的玻璃窗。
背景技術:
目前現(xiàn)有技術中的玻璃窗是采用密封式或推拉式,而對于樓道中所采用的密封式的玻璃窗,致樓道內(nèi)空氣不流通,具有悶熱、有害物質的長期積累等缺陷,而對于一般的推拉式的玻璃窗而言,特別是高樓層的玻璃窗,對于室外的一面很難以清除其表面灰塵。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可旋轉玻璃窗。可將玻璃 窗設置成旋轉式,既改善了室內(nèi)的空氣質量,也使其清理更方便。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可旋轉玻璃窗,包括窗體、與所述窗體相匹配的窗葉與驅動機構,所述窗葉的上下邊中部分別設置軸芯與所述窗體對應設置的軸座轉動連接,使所述窗葉圍繞所述窗體中心軸轉動,所述窗葉下邊的軸芯設置齒輪與所述驅動機構的輸出端連接,由所述驅動機構驅動所述窗葉圍繞所述中心軸轉動。進一步地,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電機、開關、可充電電池、太陽能板、電池充電接口,所述電池為所述電機提供電能,所述開關控制所述電機的運轉,所述太陽能板為所述電池充電,所述充電接口可外接電源為所述電池充電。進一步地,所述太陽能板設置于所述窗體的對應室外的上框或下框表面,所述電池對應設置于所述窗體的上框或下框里部。更進一步地,還包括LED燈,所述LED燈設置所述窗體室內(nèi)的上框或下框上。實施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旋轉式的窗葉,解決高樓層內(nèi)的空氣質量,也方便了對室外玻璃表面的清潔,利用太陽能對可充電電池進行充電,再為窗葉提供旋轉能量,使得其控制更為人性化。
圖I是本實用新型可旋轉玻璃窗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參照圖I所示的本實用新型可旋轉玻璃窗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可旋轉玻璃窗包括了窗體10、窗葉20、驅動機構,窗葉10可內(nèi)嵌于窗體20之內(nèi),且窗葉20的上邊201與下邊202與窗體10接觸的對應的中心部位上設置軸芯,相應的在窗體20的上框101、下框102的內(nèi)部設置相匹配的軸座(圖中未示出),使得窗葉可以圍繞窗體10的中心軸轉動,中心軸如圖所示的軸線。[0013]為了使得其轉動更方便控制,窗葉20的下邊軸芯設置齒輪與驅動機構的動力輸出端連接,使得其轉動由驅動機構控制。而驅動機構包括了電機、開關、可充電的電池、太陽能板30。所述太陽能板設置于窗體10的上框101、下框102的室外表面上,而可充電電池設置于窗體的上框或下邊框里部,而開關設置于下框的內(nèi)表面上,電池為電機提供電能,并由開關控制電機的運轉,電機的輸出端與窗葉下邊的軸芯的齒輪嚙合,太能板將太陽能轉為電能為電池充電,使得電池可持續(xù)使用。為了防止陰天太陽能板不能為電池充電,驅動機構還設置有為可充電電池充電的接口(圖中未示出)。為了進一步充分利用太陽能,在窗體10的室內(nèi)的上框、下框上設置有LED照明燈。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較佳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可旋轉玻璃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體、與所述窗體相匹配的窗葉與驅動機構,所述窗葉的上下邊中部分別設置軸芯與所述窗體對應設置的軸座轉動連接,使所述窗葉圍繞所述窗體中心軸轉動,所述窗葉下邊的軸芯設置齒輪與所述驅動機構的輸出端連接,由所述驅動機構驅動所述窗葉圍繞所述中心軸轉動。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旋轉玻璃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電機、開關、可充電電池、太陽能板、電池充電接口,所述電池為所述電機提供電能,所述開關控制所述電機的運轉,所述太陽能板為所述電池充電,所述充電接口可外接電源為所述電池充電。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旋轉玻璃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板設置于所述窗體的對應室外的上框或下框表面,所述電池對應設置于所述窗體的上框或下框里部。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旋轉玻璃窗,其特征在于,還包括LED燈,所述LED燈設置所述窗體室內(nèi)的上框或下框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可旋轉玻璃窗,包括窗體、與所述窗體相匹配的窗葉與驅動機構,所述窗葉的上下邊中部分別設置軸芯與所述窗體對應設置的軸座轉動連接,使所述窗葉圍繞所述窗體中心軸轉動,所述窗葉下邊的軸芯設置齒輪與所述驅動機構的輸出端連接,由所述驅動機構驅動所述窗葉圍繞所述中心軸轉動。采用本實用新型,利用旋轉式的窗葉,解決高樓層內(nèi)的空氣質量,也方便了對室外玻璃表面的清潔,利用太陽能對可充電電池進行充電,再為窗葉提供旋轉能量,使得其控制更為人性化。
文檔編號E06B7/28GK202731618SQ20122021090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5月11日
發(fā)明者陳昕穎, 林思昊 申請人:陳昕穎, 林思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