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可折疊課桌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家具,具體來講是ー種可折疊課桌。
背景技術:
現在學校教室內的課桌大小形狀相同,整齊排列,這就使相鄰兩課桌間的空間形成死角,清掃地面時非常不方便;另外,在教室內舉行其它文體活動吋,由于課桌占用大部分空間,所以擺放時受到很大限制,影響正常使用,如果將課桌制作成為可折疊式,以上問題便可輕松解決了。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種可折疊課桌,該課桌具有隨時調整桌面使用面積 以適應不同需求的功能。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折疊課桌,其結構包括課桌本體,所述的課桌本體由桌面、前擋板、側擋板和后擋板構成,前擋板與后擋板平行排列,均垂直于地面,桌面水平設置在前、后擋板的上面,所述的側擋板位于前、后擋板之間,兩端分別插入至前、后擋板相對面上的滑槽內,桌面的底部與前擋板的正前方均設有相互吻合的卡槽與楔形溝槽。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正常使用桌子時,可向前拉動前擋板,使側擋板垂直于前、后擋板之間,三者形成一矩形框架,向上推動桌面至前擋板上方并將桌面水平擺放在前、后擋板之上;放學后清掃地面或有其它活動時,可將桌面取下,將桌面上的卡槽插入至前擋板上的楔形溝槽內,使兩者并列,再將側擋板一端抬起,水平推動前擋板使之與后擋板之間的距離最小;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安全、方便,能夠合理利用空間,有效減少和避免了課桌占用空間大、不便于擺放的問題。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桌面,2前擋板,3側擋板,4后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一種可折疊課桌,包括課桌本體,所述的課桌本體由桌面I、前擋板
2、側擋板3和后擋板4構成,前擋板2與后擋板4平行排列,均垂直于地面,桌面I水平設置在前、后擋板2和4的上面,側擋板3位于前、后擋板2和4之間,兩端分別插入至前、后擋板2和4相對面上的滑槽內,桌面I的底部與前擋板2的正前方均設有相互吻合的卡槽與楔形溝槽。正常使用桌子時,可向前拉動前擋板2,使側擋板3垂直于前、后擋板2和4之間,三者形成一矩形框架,向上推動桌面I至前擋板2上方并將桌面I水平擺放在前、后擋板2和4之上;放學后清掃地面或有其它活動時,可將桌面I取下,將桌面I上的卡槽插入至前擋板2上的楔 形溝槽內,使兩者并列,再將側擋板3 —端抬起,水平推動前擋板2使之與后擋板4之間的距離最小;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安全、方便,能夠合理利用空間,有效減少和避免了課桌占用空間大、不便于擺放的問題,尤其適用于學校教室或會議室內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可折疊課桌,其特征是,包括課桌本體,所述的課桌本體由桌面、前擋板、側擋板和后擋板構成,前擋板與后擋板平行排列,均垂直于地面,桌面水平設置在前、后擋板的上面,所述的側擋板位于前、后擋板之間,兩端分別插入至前、后擋板相對面上的滑槽內,桌面的底部與前擋板的正前方均設有相互吻合的卡槽與楔形溝槽。
專利摘要一種可折疊課桌,屬于一種家具,主要解決傳統課桌占用空間大的問題。它包括課桌本體,所述的課桌本體由桌面、前擋板、側擋板和后擋板構成,前擋板與后擋板平行排列,均垂直于地面,桌面水平放置在前、后擋板的上面,側擋板位于前、后擋板之間,兩端分別插入至前、后擋板相對面上的滑槽內,桌面的底部與前擋板的正前方均設有相互吻合的卡槽與楔形溝槽。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安全、方便,能夠合理利用空間,有效減少和避免了課桌占用空間大、不便于擺放的問題,尤其適用于學校教室或會議室內使用。
文檔編號A47B41/00GK202552842SQ201220221330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7日
發明者趙建 申請人:趙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