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內設儲存室的軟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床,特別涉及一種內設儲存室的軟床。
背景技術:
床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家具,由于人每天在床上的時間大概占一天的三分之一,所以床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體的健康。現在市場上銷售的床基本上都是帶有軟包裝、床墊和床頭結構的整體軟床,這種床整體結構鮮明、外表布局合理、款式多樣,與家中裝飾環境可以較好的搭配,非常受當前消費者的喜愛。但在利用內部空間以及采用的支撐結構上也有不足之處,如采用金屬排骨架做成鋪板,只能滿足厚墊的擺放,對于喜歡夏天用的薄墊卻不能適用,同時,金屬排骨架做成的鋪板容易產生晃動,長期使用質量不能保證,同時,使用這些金屬材料多少都是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性,現在,人們的健康問題和使用的無危害家具有不可忽略的影響,因此,如何采用對人們無危害家具材料是現在的研究主題和發展方向,同時,床體放置在哪里占據很大位置,床體內部中空,怎樣合理利用空間,方便人們儲存物品,如何對這種軟床結構進行改進,進一步提高其合理性就成為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鑒于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使用方便、結構合理、性能可靠,內部隔開多個儲存空間,并對應各個儲存空間設置相同大小的床板,在床板上設置通孔,方便提拉的內設儲存室的軟床。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內設儲存室的軟床,包括床體、床屏,所述床體包括底板、第一支撐板、第二支撐板、第三支撐板、連接片,所述第一支撐板、第二支撐板的長度與底板的長度一致,所述第三支撐板、床屏與底板的寬度一致,所述第一支撐板、第二支撐板、第三支撐板、床屏貼合底板垂直設置,所述各支撐板之間的相接處通過連接片連接,所述支撐板與床屏之間的相接處通過連接片連接,所述支撐板、床屏與底板之間通過連接片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板、第二支撐板、第三支撐板、床屏、底板之間構成的空腔內部設置有至少兩個扶骨板,所述支撐板高于扶骨板,其中一扶骨板設置在空腔中部,所述第一支撐板、第二支撐板、第三支撐板與扶骨板上端連接處水平設置卡板,所述床體設置有多個床板,所述床板個數和支撐板與扶骨板隔成的儲存空間個數相同,所述床板放置于空腔上部,所述床板大小分別與相對應各個儲存空間的大小一致,所述床板通過卡板和扶骨板支撐,所述多個床板平鋪在空腔上部構成一平面,所述床板上設置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方便打開床板。所述床體包括床墊,所述床墊下部設置排骨架,所述排骨架位置對應設置在空腔中部的扶骨板。所述床體四周對應床墊四角的位置設置有固定腳,所述固定腳用于更好的承力。所述連接片折彎90度,更好的貼合各連接處,所述連接片設置至少四個螺孔,所述連接片設有與螺孔相適應的螺絲,各個連接處通過螺絲連接固定。所述床屏的靠背部分呈弓形,能很好的貼合人體背部,符合受力原理,有效的緩解疲勞。相對于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床體內各個部分通過連接片連接,增大接觸面積,更加穩固,第一支撐板、第二支撐板、第三支撐板與扶骨板上端連接處水平設置卡板,床板個數和支撐板與扶骨板隔成的儲存空間個數相同,所述床板放置于空腔上部,所述床板大小分別與相對應各個儲存空間的大小一致,多個床板平鋪在空腔上部構成一平面,使床墊放置在排骨架上時受力均勻、穩定,不會受床墊厚、薄的限制,各部分結構都采用木質材料制成,避免了使用金屬床板自身彈力大、易產生受力不均、只能適用厚墊的缺點,木制床板表面低于床體表面,使床體四周邊能有效的限制床墊的移動,使床墊在床體上位置準確、牢固、可靠,需要放置物品時,移下床墊,打開床板,將物品放入后,再將床板蓋上,有 效提高了床體空間的利用率,節省了空間,整體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構思巧妙,非常適合現代家庭對生活環境、生活質量的要求。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I所示,該新型軟床使用方便、結構合理、性能可靠,內部隔開多個儲存空間,
并對應各個儲存空間設置相同大小的床板,在床板上設置通孔,方便提拉,有很好的經濟效
.、/■
Mo該一種內設儲存室的軟床,包括床體、床屏1,所述床體包括底板、第一支撐板6、第二支撐板7、第三支撐板8、連接片2,所述第一支撐板6、第二支撐板7的長度與底板的長度一致,所述第三支撐板8、床屏I與底板的寬度一致,所述第一支撐板6、第二支撐板7、第三支撐板8、床屏I貼合底板垂直設置,所述各支撐板之間的相接處通過連接片2連接,所述支撐板與床屏I之間的相接處通過連接片2連接,所述支撐板、床屏I與底板之間通過連接片2固定連接,所述連接片2折彎90度,更好的貼合各連接處,所述連接片2設置至少四個螺孔,所述連接片設有與螺孔相適應的螺絲,各個連接處通過螺絲連接固定。所述第一支撐板6、第二支撐板7、第三支撐板8、床屏I、底板之間構成的空腔內部設置有至少兩個扶骨板4,所述支撐板高于扶骨板4,其中一扶骨板4設置在空腔中部,所述第一支撐板6、第二支撐板7、第三支撐板8與扶骨板4上端連接處水平設置卡板5,所述床體設置有多個床板3,所述床板3個數和支撐板與扶骨板4隔成的儲存空間個數相同,所述床板放置于空腔上部,所述床板大小分別與相對應各個儲存空間的大小一致,所述床板3通過卡板5和扶骨板4支撐,所述多個床板平鋪在空腔上部構成一平面,所述床板上設置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方便打開床板。若,使用的床體內部的扶骨板4采用“十”字形結構,采用了兩個扶骨板,S卩,床體內部被隔開四個儲存空間,對應這四個儲存室設置四個和相對應各個儲存空間的大小一致的床板3,四塊床板通過卡板和扶骨板支撐,所述四個床板平鋪在空腔上部構成一平面,使床墊受力均勻,進而使人們在床上感到舒適;在各個床板設置通孔,在需要放置物品時,移下床墊,通過通孔能更快更方便的打開床板,將物品放入后,再將床板蓋上,有效提高了床體空間的利用率,節省了空間,同時,也可在床板上設置扶手,扶手采用柔軟材料制成,如布料、軟體樹膠等,不使用時,放置于床體縫隙內,不會影響整體使用,更方便打開床板,放置物品,整體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構思巧妙。所述床體包括床墊,所述床墊下部設置排骨架,所述排骨架位置對應設置在空腔中部的扶骨板4,床體的重量承受點可直接通過扶骨板承力,避免受力真空,進而使受力不勻,不僅會損壞床體,而且,也會使人體受力不平衡,影響人們的健康。所述床體四周對應床墊四角的位置設置有固定腳,床墊四周全部承力,進一步確認了床體的均勻受力,同時,減輕了床板的受力,保護了床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床體的使用壽命。所述床屏的靠背部分呈弓形,能很好的貼合人體背部,符合受力原理,有效的緩解疲勞,非常適合現代家庭對生活環境、生活質量的要求。 以上所述實施方式僅用來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限于此。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條件下,所屬技術領域人員可做出適當變更調整,而這些變更調整也應納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內設儲存室的軟床,包括床體、床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床體包括底板、第一支撐板、第二支撐板、第三支撐板、連接片,所述第一支撐板、第二支撐板的長度與底板的長度一致,所述第三支撐板、床屏與底板的寬度一致,所述第一支撐板、第二支撐板、第三支撐板、床屏貼合底板垂直設置,所述各支撐板之間的相接處通過連接片連接,所述支撐板與床屏之間的相接處通過連接片連接,所述支撐板、床屏與底板之間通過連接片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板、第二支撐板、第三支撐板、床屏、底板之間構成的空腔內部設置有至少兩個扶骨板,所述支撐板高于扶骨板,其中一扶骨板設置在空腔中部,所述第一支撐板、第二支撐板、第三支撐板與扶骨板上端連接處水平設置卡板,所述床體設置有多個床板,所述床板個數和支撐板與扶骨板隔成的儲存空間個數相同,所述床板放置于空腔上部,所述床板大小分別與相對應各個儲存空間的大小一致,所述床板通過卡板和扶骨板支撐,所述多個床板平鋪在空腔上部構成一平面,所述床板上設置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方便打開床板。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內設儲存室的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體包括床墊,所述床墊下部設置排骨架,所述排骨架位置對應設置在空腔中部的扶骨板。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內設儲存室的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體四周對應床墊四角的位置設置有固定腳,所述固定腳用于更好的承力。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內設儲存室的軟床,包括床體、床屏,所述床體包括底板、第一支撐板、第二支撐板、第三支撐板、連接片,所述第一支撐板、第二支撐板、第三支撐板、床屏、底板之間構成的空腔內部設置有至少兩個扶骨板,所述床體設置有多個床板,所述床板個數和支撐板與扶骨板隔成的儲存空間個數相同,所述床板通過卡板和扶骨板支撐,所述多個床板平鋪在空腔上部構成一平面,所述床板上設置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方便打開床板,使用方便、結構合理、性能可靠,內部隔開多個儲存空間,并對應各個儲存空間設置相同大小的床板,在床板上設置通孔,方便提拉,非常適合現代家庭對生活環境、生活質量的要求。
文檔編號A47C17/00GK202567246SQ20122022591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0日
發明者林南魁 申請人:深圳天誠家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