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可折疊的便攜小板凳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日常生活用品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可折疊的便攜小板凳。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以及學習和和工作壓力的增大,外出休閑游玩成為人們在忙碌之余一項很不錯的娛樂活動。板凳這種在生活中常見的日常生活用品,也是旅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種重要坐具,但是現(xiàn)有的多數(shù)板凳往往是固定的結構,不但占用空間較大,且多數(shù)沉重不易不易攜帶,給人們旅游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折疊的便攜小板凳,解決了現(xiàn)有的板凳體積大,不易攜帶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折疊的便攜小板凳,包括凳面,凳面與支撐板a及支撐板b之間鉸連接,支撐板c與支撐板a之間為鉸連接;支撐板b上設置有平行的插槽a和插槽b,所述支撐板a插在插槽b中,支撐板c插在插槽a中。本實用新型的特點還在于,其中,凳面兩側(cè)分別通過轉(zhuǎn)軸a和轉(zhuǎn)軸b與支撐板a及支撐板b相連,支撐板c通過轉(zhuǎn)軸c與支撐板a相連。其中,支撐板c上設置有擋塊,頂在支撐板b上。其中,支撐板c上設置有把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占用空間小,便于攜帶的折疊小板凳。
圖I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可折疊的便攜小板凳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可折疊的便攜小板凳非使用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轉(zhuǎn)軸a,2.凳面,3.轉(zhuǎn)軸b,4.支撐板a,5.轉(zhuǎn)軸C,6.支撐板b,7.把手,
8.擋塊,9.支撐板c,10插槽a,11.插槽b。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一種可折疊的便攜小板凳,如圖I所示,包括凳面2,凳面2與支撐板a4及支撐板b6之間鉸連接,支撐板c9與支撐板a4之間為鉸連接;支撐板b6上設置有平行的插槽alO和插槽bll,支撐板a4插在插槽bll中,支撐板c9插在插槽alO中。竟面2兩側(cè)分別通過轉(zhuǎn)軸al和轉(zhuǎn)軸b3與支撐板a4及支撐板b6相連,支撐板c9通過轉(zhuǎn)軸c5與支撐板a4相連。支撐板c9上設置有擋塊8,頂在支撐板b6上。支撐板c9上設置有把手7。[0015]在使用的過程中,分別將支撐板b6和支撐板a4繞轉(zhuǎn)軸al和轉(zhuǎn)軸b3折疊,并將支撐板a4插入支撐板b6上的插槽bll中,然后將支撐板c9繞著轉(zhuǎn)軸c5折疊后插入插槽alO中,此時擋塊8頂在支撐板b6以起到固定的作用。當不需要使用時,將支撐板c9和支撐板a4從插槽alO和插槽bll中取出,則成為如圖2所示的平板狀,此時可以將整個小板凳進行折疊, 減小體積,方便攜帶。
權利要求1.一種可折疊的便攜小板凳,包括凳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凳面(2)與支撐板a (4)及支撐板b (6)之間鉸連接,支撐板c (9)與支撐板a (4)之間為鉸連接;所述支撐板b(6)上設置有平行的插槽a (10)和插槽b (11),所述支撐板a (4)插在插槽b (11)中,所述支撐板c (9)插在插槽a (10)中。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折疊的便攜小板凳,其特征在于,凳面(2)兩側(cè)分別通過轉(zhuǎn)軸a (I)和轉(zhuǎn)軸b (3)與支撐板a (4)及支撐板b (6)相連,支撐板c (9)通過轉(zhuǎn)軸c (5)與支撐板a (4)相連。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折疊的便攜小板凳,其特征在于,支撐板c(9)上設置有擋塊(8),頂在支撐板b (6)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折疊的便攜小板凳,其特征在于,支撐板c(9)上設置有把手(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折疊的便攜小板凳,包括凳面,凳面與支撐板a及支撐板b之間鉸連接,支撐板c與支撐板a之間為鉸連接;支撐板b上設置有平行的插槽a和插槽b,所述支撐板a插在插槽b中,支撐板c插在插槽a中。凳面兩側(cè)分別通過轉(zhuǎn)軸a和轉(zhuǎn)軸b與支撐板a及支撐板b相連,支撐板c通過轉(zhuǎn)軸c與支撐板a相連。支撐板c上設置有擋塊,頂在支撐板b上。支撐板c上設置有把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占用空間小,便于攜帶的折疊小板凳,解決了現(xiàn)有的板凳體積大,不易攜帶的問題。
文檔編號A47C4/00GK202714523SQ20122023114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5月22日
發(fā)明者楊新玥, 朱煥雅, 陸強聲 申請人:楊新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