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高度調節式梯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高度調節式梯子。
背景技術:
現在的梯子不具備高度調節功能,如果發現梯子太短吋,往往只能去找更長的梯子才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ー種高度調節式梯子。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ー種高度調節式梯子,包括左梯、中間梯和右梯,所述左梯和右梯分別設在中間梯的兩側且與所述中間梯通過T形槽連接,所述左梯和右梯可相對于中間梯上下滑動,所述左梯和右梯可通過固定螺栓分別與所述中間梯固定連接。進ー步的,在所述左梯和右梯與所述中間梯滑動連接的支撐桿外側均勻分布有孔,在所述中間梯的兩側對應與孔均勻分布有螺紋孔,所述左梯和右梯可通過固定螺栓與所述孔、螺紋孔配合安裝將左梯和右梯分別和中間梯固定在一起。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該結構的梯子既能當長梯子使用,又可以當三個矮梯子使用,結構簡單,使用和維修方便。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左支撐桿,2、左固定螺栓,3、右固定螺栓,4、右支撐桿,5、中間桿,6、踏板,7、螺紋孔,8、孔。
具體實施方式
圖I至圖3中,為ー種高度調節式梯子,包括左梯、中間梯和右梯,左梯的組成兩根左支撐桿I和踏板6組成左梯,左支撐桿I與中間桿5通過T形槽連接,左支撐桿I能相對中間桿5進行滑動。在左支撐桿I的外側均勻分布有孔8,在中間桿5的兩側對應與孔8均勻分布有螺紋孔7,螺紋孔7的螺紋孔間距P等于踏板間距D,左固定螺栓2穿過孔8與螺紋孔7配合,使左支撐桿I與中間桿5固定在一起,使得左梯和中間梯固定在一起。中間梯的組成兩根中間桿5和踏板6組成中間梯。中間桿5曾對稱布局,兩側通過T形槽與左右梯連接配合。右梯的組成右梯的組成結構與左梯的組成結構一祥,兩根右支撐桿4和踏板6組成右梯,右支撐桿4與中間桿5通過T形槽連接,右支撐桿4能相對中間桿5進行滑動。在右支撐桿4的外側均勻分布有孔8,在中間桿5的兩側對應與孔8均勻分布有螺紋孔7,螺紋孔7的螺紋孔間距P等于踏板間距D,右固定螺栓3穿過孔8與螺紋孔7配合,使右支撐桿4與中間桿5固定在一起,使得右梯和中間梯固定在一起。工作過程當需要作為長梯子使用的時候,把左、中、右梯子組裝在一起,移動左、右梯子到合適的位置,鎖緊左固定螺栓2和右固定螺栓3,使左、中、右梯子固定在一起,組合成長梯子使用。卸下鎖緊左固定螺栓2和右固定螺栓3,左、中、右梯子就又能當単獨的梯子使用。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 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高度調節式梯子,包括左梯、中間梯和右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梯和右梯分別設在中間梯的兩側且與所述中間梯通過T形槽滑動連接,所述左梯和右梯可相對于中間梯上下滑動,所述左梯和右梯可通過固定螺栓分別與所述中間梯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高度調節式梯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梯和右梯與所述中間梯滑動連接的支撐桿外側均勻分布有孔,在所述中間梯的兩側對應與孔均勻分布有螺紋孔,所述左梯和右梯可通過固定螺栓與所述孔、螺紋孔配合安裝將左梯和右梯分別和中間梯固定在一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布了一種高度調節式梯子,包括左梯、中間梯和右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梯和右梯分別設在中間梯的兩側且與所述中間梯通過T形槽連接,所述左梯和右梯可相對與中間梯上下滑動,所述左梯和右梯可通過固定螺栓分別與所述中間梯固定連接。該結構的梯子既能當長梯子使用,又可以當三個矮梯子使用,結構簡單,使用和維修方便。
文檔編號E06C1/12GK202611563SQ20122023159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2日
發明者王吳光 申請人: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