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坐姿校正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涉及椅子結構的改進。
背景技術:
椅子是家庭和學校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用具,它給人們生活中帶來了很多方便,但是目前我們所使用的椅子對于小學生和處于發育階段的小孩子來說卻有缺陷由于小孩子自制能力不是很強,身體又處在成長發育階段,長時間坐著,容易因疲憊形成彎腰駝背的坐姿,對他們自身發育影響不好。目前,設計人員對于椅子的改進技術做出了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設計過許多優秀的技術方案。如2010年中國專利局公告的由李大棟申報的, 申請號為201010526347. 1,名稱為可折疊椅的實用新型專利,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在折疊椅的技術方面,是一項很有價值的發明創造,它有效的解決了長時間坐在椅子上導致腿部不適的問題。但是還有很多不足,它結構復雜、沒有提醒功能,也沒有校正坐姿的功能。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并且具有提示、校正坐姿等功能的坐姿校正椅。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包括椅子,椅子由椅背、椅面、椅腿構成,其結構要點是椅面的前端設置有凹槽;椅背為彈性椅背,椅背的內部中間位置設置有頂桿,頂桿的另一端設置有彈片,彈片與電池盒、語音存儲芯片盒、喇叭、接觸片依次相連;椅背前端設置有固定桿。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I、結構簡單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椅面、椅背、椅腿、喇叭、頂桿、彈片、接觸片、固定桿、語音存儲芯片盒;因此,構件少,結構簡單。2、可校正坐姿由于本實用新型椅面的前端設置有凹槽,椅背前端設置有固定桿;學生坐在椅子上,腿與凹槽接觸,固定桿從腋下穿過,這樣就能保持身體正直,因此,可校正坐姿。3、有提示功能本實用新型設置有彈片,彈片與電池盒、語音存儲芯片盒、喇叭、接觸片依次相連;當身體離開靠背后,彈片與接觸片接觸,喇叭就會發出提示音;因此,本實用新型有提示功倉泛。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原理圖。圖中I椅腿、2椅面、3頂桿、4椅背、5凹槽、6接觸片、7固定桿、8開關、9電池盒、10喇叭、11語音存儲芯片盒、12彈片。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椅子,椅子由椅背4、椅面2、椅腿I構成,椅面2的前端設置有凹槽5 ;椅背4為彈性椅背,椅背4的內部中間位置設置有頂桿3,頂桿3的另一端設置有彈片12,彈片12與電池盒9、語音存儲芯片盒11、喇叭10、接觸片6依次相連;椅背4前端設置有固定桿7。本實用新型可在接觸片6和喇叭10之間設置開關8 ;方便控制喇叭10的開啟和關閉。本實用新型的固定桿7設置在椅背4位置的兩側。下面結合圖I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次動作過程。首先,打開開關8,學生坐在椅面2上,使腿部與凹槽5接觸,讓固定桿7穿過腋下,背部靠在椅背4上,椅背4通過頂桿3向彈片12施加壓力,使彈片12與接觸片6分尚;當背部離開椅背4時,彈片12彈起,與接觸片6接觸,這時彈片12、接觸片6、電池盒9、語音存儲盒11構成一個回路,喇叭10開始播放提示音,提示學生坐姿不正確;使用結束后,關閉開關8。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所提交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坐姿校正椅,包括椅子,椅子由椅背(4)、椅面(2)、椅腿(I)構成,其特征在于椅面(2)的前端設置有凹槽(5);椅背(4)為彈性椅背,椅背(4)的內部中間位置設置有頂桿(3),頂桿(3)的另一端設置有彈片(12),彈片(12)與電池盒(9)、語音存儲芯片盒(11)、喇叭(10)、接觸片(6)依次相連;椅背(4)前端設置有固定桿(7)。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坐姿校正椅,其特征在于接觸片(6)和喇叭(10)之間設置有開關⑶。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坐姿校正椅,其特征在于固定桿(7)設置在椅背(4)的兩側。
專利摘要坐姿校正椅是涉及椅子結構的改進。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并且具有提示、校正坐姿等功能的坐姿校正椅。本實用新型包括椅子,椅子由椅背、椅面、椅腿構成,其結構要點是椅面的前端設置有凹槽;椅背為彈性椅背,椅背的內部中間位置設置有頂桿,頂桿的另一端設置有彈片,彈片與電池盒、語音存儲芯片盒、喇叭、接觸片依次相連;椅背前端設置有固定桿。
文檔編號A47B39/10GK202760554SQ201220435620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4日
發明者張琦, 孟軍紅 申請人:張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