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鋼木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椅子,具體講是一種鋼木座椅。
技術背景 椅子,在人們的生活、工作中隨處都會用到。現有的鋼木椅子構造大多都是支撐架是鋼質的,而椅面是木質的,而且的椅腳大都是沒有連接桿連接,人們在使用過程中,常會傾斜造成椅腳受力不均,容易使單個椅腳損壞,影響椅子的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結構技術設計簡單、使用壽命長的鋼木座椅。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鋼木座椅,包括椅面、椅腳、金屬件、背架桿,所述椅面與背架桿、椅腳均固定連接,所述金屬件呈L型,金屬件一端固定在背架桿上端中部,金屬件另外一端與椅面前端中部固定,所述金屬件的L型角與椅面后端固定。本實用新型所述椅腳為四條,四條椅腳下部通過四條兩兩連接的連接桿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背架桿和金屬件均為鋼質材料制成,椅面,椅腳、連接桿均為木質材料制成。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椅子按照人提供學原理的設計,靠背為內彎型的金屬件,使背靠在靠背上更加的舒適。
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而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參見圖I,本實施例中的鋼木座椅包括椅面I、背架桿2、椅腳3、金屬件4、連接桿5,所述椅面I、背架桿2與椅腳3均固定連接,所述金屬件4呈L型,金屬件4 一端固定在背架桿2上端中部,金屬件4另外一端與椅面I前端中部固定,所述金屬件4的L型角與椅面I后端固定。在椅面I和背架桿2之間固定的金屬件4形成靠背,在靠近椅面I的位置呈內彎型,人體工程學的設計使背部靠在靠背上更加的舒適。本實施例所述四條椅腳3下部固定有兩兩連接的連接桿5。連接桿5平衡了各個椅腳3所承受的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椅子的使用壽命。本實施例所述背架桿2和金屬件4為鋼質材料制成,椅面1,椅腳3、連接桿5為木質材料制成。鋼木結構既可以擺保證椅子的穩定性,又可以使椅子外形更加美觀。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狀、所取名稱等可以不同,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結構所作的舉例說明。凡依據本實用新型專利構思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者簡單變化,均包 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內。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鋼木座椅,包括椅面、椅腳、金屬件、背架桿,所述椅面與背架桿、椅腳均固定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件呈L型,金屬件一端固定在背架桿上端中部,金屬件另外一端與椅面前端中部固定,所述金屬件的L型角與椅面后端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鋼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腳為四條,四條椅腳下部通過四條兩兩連接的連接桿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鋼木座椅,其特征在于背架桿和金屬件均為鋼質材料制成,椅面,椅腳、連接桿均為木質材料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椅子,具體講是一種鋼木座椅。它包括椅面、椅腳、金屬件、背架桿,所述椅面與背架桿、椅腳均固定連接,所述金屬件呈L型,金屬件一端固定在背架桿上端中部,金屬件另外一端與椅面前端中部固定,所述金屬件的L型角與椅面后端固定,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技術設計簡單、使用壽命長的鋼木座椅。
文檔編號A47C5/00GK202760691SQ20122045461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7日
發明者管丹輝, 孫圓瑛, 周東紅 申請人:中國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