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五連桿結構滑撐鉸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五連桿結構滑撐鉸鏈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全型平開窗用滑撐鉸鏈,尤其涉及一種耐磨損,適用于中、 大型安全型平開窗的滑撐鉸鏈。
背景技術:
[0002]平開窗常用的滑撐鉸鏈是一種由滑軌、滑塊以及若干相互鉸接的托懸臂組裝而成 的“四連桿”運動機構。其滑軌的一端裝有對鉸鏈的開啟與關閉起導向作用導向頂角;而在 頂部托懸臂及滑軌的相應位置有用于安裝的螺絲孔,安裝時,將一對滑撐鉸鏈的滑軌分別 用螺釘安裝固定在窗框上、下端的相應位置上,而滑撐鉸鏈的頂部托懸臂則被分別安裝固 定在窗扇上、下端的相應位置上。當推動窗扇時,窗扇通過安裝于窗扇的頂部托懸臂將力傳 給運動機構。由于滑塊可以在滑軌中滑動,因而運動機構在作用力下運動,從而可開啟和關 閉窗扇。這種窗戶使用一段后若不定期護理,或意外受到外力沖擊的情況下會因螺絲松動 或失效而發生窗扇墜落的危險。為了解決以上問題,一般是在窗框和窗扇的型材上增加了 C形槽,使滑撐鉸鏈的頂部托懸臂及滑軌分別鑲嵌在窗扇和窗框的C形槽內,可有效地保護 窗戶在意外受到外力沖擊的情況下會因螺絲松動或失效而發生窗扇墜落的危險。但對于較 大較重的平開窗而言仍有下面的一些問題會導致窗扇玻璃損壞脫落甚至發生窗扇墜落的 危險1、在滑撐鉸鏈所承受更大更重窗扇的情況下,當窗扇受到外力意外沖擊的時(特別是 滑撐使用時間長,滑塊受磨損的情況下),滑塊會因承受能力不夠而變形或斷裂,脫離滑軌, 導致窗扇墜落。2、由于窗戶的規格(面積)及重量加大,作用于窗扇的風力及力矩都相應加 大,滑撐鉸鏈再也無法提供足夠的摩擦力或阻力來阻止開啟在某一位置的窗扇在風力作用 下因突然關閉碰撞而導致玻璃損壞脫落;3、托懸臂的強度不夠,當窗扇開啟于某一位置時, 會因無法抵抗作用于窗扇的風力及其他外力而彎曲變形,導致窗扇無法啟閉。實用新型內容[0003]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了提供一種耐磨損,適用于中、大型安全型平 開窗的滑撐鉸鏈。[0004]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0005]一種五連桿結構滑撐鉸鏈,由滑軌、第一滑塊、第二滑塊、第一托懸臂、第二托懸 臂、第三托懸臂、第四托懸臂和頂部托懸臂組成,滑軌的一端裝有導向頂角,對滑撐鉸鏈的 啟閉起導向作用。所述滑塊的邊緣安插在滑軌邊緣的下面,因而滑塊可在滑軌內滑動而又 不會脫離滑軌,本實用新型在原采用加長的第一滑塊的基礎上,還增加使用了第二滑塊,因 而大大增加了滑塊邊緣與滑軌邊緣之間的接觸受力面,提高了滑塊的承重能力與耐磨損性 能,確保滑塊不會因額外受力或因磨損而脫離滑軌。[0006]進一步地,為避免因(安裝滑軌用)螺絲頭部阻擋滑塊而無法關閉,所述第一滑塊 與第一托懸臂鉸接一端的前端頂面有“U”形缺口。[0007]滑塊邊緣與滑軌邊緣之間的接觸受力面的增加還增加了滑撐鉸鏈運動的摩擦阻力,為進一步增加滑撐鉸鏈的摩擦力或阻力,所述第一滑塊及第二滑塊均設置有一向上凸起的螺釘孔,凸起的目的在于增加螺紋長度,以防失效,螺釘孔內裝有調節螺釘。進一步地,所述螺釘孔下面則裝配摩擦墊片,摩擦墊片與滑軌接觸的一面及其對應面專門設計成圓弧形,裝配進滑軌前其與滑軌接觸的弧面凸出于滑塊的底面,裝配進滑軌后被壓縮在滑塊內,因而摩擦墊片與滑軌之間有壓力,有利于增加摩擦力。更進一步地,在滑軌底部相應于第一滑塊及第二滑塊在滑撐鉸鏈閉合時所處位置均有一個帶坡度的凸起,可進一步增加關閉窗扇的阻力。當摩擦力減少或不夠時,還可通過轉動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螺釘孔內的調節螺釘推動摩擦墊片壓緊滑軌,達到增加摩擦力的目的。所述第三托懸臂在不同位置沖壓有不同高度的加強筋,目的在于提高托懸臂的抗壓強度而又不影響窗扇啟閉,使開啟于某一位置的窗扇能抵抗風力及其他外力而不會損壞滑撐鉸鏈。 更進一步地,所述頂部托懸臂由彎曲成上、下二級階梯形狀的兩部分組成,所述頂部托懸臂上級部分及下級部分彎曲連接處兩側設置有缺口。所述頂部托懸臂階梯的上級部分鑲嵌在窗扇C形槽內,頂部托懸臂階梯的下級部分位于窗扇C形槽外分別與第一托懸臂和第三托懸臂鉸接,中間的缺口用于躍過窗扇C形槽的槽口。頂部托懸臂的這種結構型式既能牢固地鑲嵌在窗扇C形槽內,防止窗扇的墜落,而且頂部托懸臂與其他托懸臂的鉸接不受影響。所述頂部托懸臂的彎曲連接處通過沖壓工藝制作。實施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高滑塊的承重能力與耐磨損性能、確保較大較重窗戶不會發生窗扇墜落的危險;進一步提高并維持滑撐鉸鏈的摩擦力或阻力,確保較大窗戶不會發生玻璃損壞脫落的危險;提高托懸臂抵抗風力及其他外力的強度,保證窗扇的正常啟閉。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滑軌、滑塊等零件的裝配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總裝配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托懸臂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頂部托懸臂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頂部托懸臂在窗扇C形槽內的裝配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滑軌在窗框C形槽內的裝配示意圖;圖中1-導向頂角,2-滑軌,21-滑軌邊緣,22-滑軌凸緣,23-凸緣處鉚釘孔,24-第一帶坡度凸起,25-第二帶坡度凸起,3-第一滑塊,31-滑塊邊緣,32- “U”形缺口,33-第一滑塊的螺釘孔,4-第一托懸臂,5-第二托懸臂,6-第三托懸臂,61-第一托懸臂加強筋,62-第二托懸臂加強筋,63-第三托懸臂加強筋,7-頂部托懸臂,71-頂部托懸臂階梯的上級部分,72-頂部托懸臂階梯的下級部分,73-上、下二級彎曲連接處,8-第四托懸臂,9-第二滑塊,91-第二滑塊的螺釘孔,10、11_尼龍套墊,12-支撐墊片,13、15_調節螺釘,14、16-摩擦墊片,171、172、173、174、175、176、177-鉚釘,181、182、183-尼龍墊片,19-窗扇 C形槽槽口,20-窗框C形槽槽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 型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0024]參照1、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五連桿結構滑撐鉸鏈,包括導向頂角1,滑 軌2,第一滑塊3,第一托懸臂4,第二托懸臂5,第三托懸臂6,頂部托懸臂7,第四托懸臂8, 第二滑塊9,調節螺釘13、15,摩擦墊片14、16,尼龍墊片、尼龍套墊10、11,支撐墊片12等配 件。所述滑軌2有往內折疊的邊緣21,其靠近某一端處有(經沖壓工藝而成的)高出滑軌邊 緣21的凸緣22,該凸緣22有鉚釘孔23。[0025]所述滑撐鉸鏈按如下方法組裝而成滑塊9通過鉚釘171與第四托懸臂8鉸接并 裝配調節螺釘15、摩擦墊片16后裝入滑軌2 ;滑塊3通過鉚釘172、173與第一托懸臂4、第 二托懸臂5相應鉸接并裝配調節螺釘13、摩擦墊片14后裝入滑軌2 ;第三托懸臂6的一端 通過滑軌凸緣22處的鉚釘孔23用鉚釘174與墊片181、滑軌2鉸接,其中部則通過鉚釘175 與尼龍套墊11、第四托懸臂8鉸接,通過鉚釘176與套墊10、第二托懸臂5鉸接;頂部托懸 臂7通過鉚釘177、178分別與墊片182、第三托懸臂6及墊片183、第一托懸臂4鉸接;滑軌 2的另一端裝配有導向頂角1,對滑撐鉸鏈的啟、閉起導向作用。[0026]所述滑塊的邊緣安插在滑軌邊緣的下面,因而滑塊可在滑軌內滑動而又不會脫離 滑軌。本實用新型在加長的第一滑塊3的基礎上,還增加使用了第二滑塊9,因而大大增加 了滑塊邊緣與滑軌邊緣之間的接觸受力面,提高了滑塊的承重能力與耐磨損性能,確保滑 塊不會因額外受力或因磨損而脫離滑軌。為避免因(安裝滑軌用)螺絲頭部阻擋滑塊而無法 關閉,所述第一滑塊與第一托懸臂鉸接一端的前端頂面有“U”形缺口 32。[0027]滑塊邊緣與滑軌邊緣之間的接觸受力面的增加還增加了滑撐鉸鏈運動的摩擦阻 力,為進一步增加滑撐鉸鏈的摩擦力或阻力,所述第一滑塊3及第二滑塊9均各設置有一 向上凸起的螺釘孔33、91,凸起的目的在于增加螺紋長度,以防失效。螺釘孔33、91內分別 裝有調節螺釘13、15,螺釘孔下面則分別裝配摩擦墊片14、16,摩擦墊片與滑軌接觸的一面 及其對應面專門設計成圓弧形,裝配進滑軌前其與滑軌接觸的弧面凸出于滑塊的底面,裝 配進滑軌后被壓縮在滑塊內,因而摩擦墊片與滑軌之間有壓力,有利于增加摩擦力,與此同 時,在滑軌底部相應于第一滑塊3在滑撐鉸鏈閉合時所處位置有第一帶坡度凸起24,相應 于第二滑塊9有第二帶坡度凸起25,可進一步增加關閉窗扇的阻力。當摩擦力減少或不夠 時,還可通過轉動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螺釘孔內的調節螺釘推動摩擦墊片壓緊滑軌,達到 增加摩擦力的目的。[0028]如圖4所示,所述第三托懸臂在不同位置沖壓有不同高度的第一托懸臂加強筋 61、第二托懸臂加強筋62及第三托懸臂加強筋63,目的在于提高托懸臂的抗壓強度而又不 影響窗扇啟閉,使開啟于某一位置的窗扇能抵抗風力及其他外力而不會損壞滑撐鉸鏈。[0029]如圖5所示,所述頂部托懸臂7由彎曲成上、下二級階梯形狀的兩部分71、72組 成,上、下二級彎曲連接處73兩側設置有缺口。[0030]參照圖6、圖7所示,安裝本實用新型一種五連桿結構滑撐鉸鏈時,將頂部托懸臂 階梯的上級部分71鑲嵌在窗扇C形槽19內的相應位置并安裝固定,中間連接處73兩側的缺口用于躍過窗扇C形槽19的槽口,頂部托懸臂階梯的下級部分72位于窗扇C形槽19外分別與第一托懸臂4和第三托懸臂6鉸接;而滑撐鉸鏈的滑軌2則鑲嵌在窗框C形槽20內的相應位置并安裝固定。當推動窗扇時,窗扇通過安裝于窗扇的頂部托懸臂將力傳給運動機構,從而可開啟和關閉窗扇。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五連桿結構滑撐鉸鏈經5萬次反復啟閉后,其摩擦力等各項性能仍能滿足新加坡SS212 :2007標準要求,是一種耐磨損,適用于中、大型安全型平開窗的滑撐鉸鏈。
權利要求1.一種五連桿結構滑撐鉸鏈,包括滑軌、第一滑塊、第一托懸臂、第二托懸臂、第三托懸臂、第四托懸臂和頂部托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塊為加長型滑塊,所述第四托懸臂鉸接有第二滑塊,所述第二滑塊裝配有摩擦墊片后安插在所述滑軌邊緣下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五連桿結構滑撐鉸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塊為銅滑塊,其與所述第一托懸臂鉸接一端的前端頂面有“U”形缺口。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五連桿結構滑撐鉸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滑塊有一向上凸起的螺釘孔,螺釘孔內裝有調節螺釘。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五連桿結構滑撐鉸鏈,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的螺釘孔下面裝配有摩擦墊片,所述摩擦墊片與所述滑軌接觸的一面為圓弧形。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五連桿結構滑撐鉸鏈,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軌底部相應于第一滑塊及第二滑塊在滑撐鉸鏈閉合時所處位置沖壓有帶坡度的凸起。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五連桿結構滑撐鉸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托懸臂在不同位置沖壓有不同高度的加強筋。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五連桿結構滑撐鉸鏈,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部托懸臂由彎曲成上、下二級階梯形狀的兩部分組成,所述頂部托懸臂上級部分及下級部分彎曲連接處兩側設置有缺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耐磨損,適用于中、大型安全型平開窗的五連桿結構滑撐鉸鏈,包括滑軌、第一滑塊、第一托懸臂、第二托懸臂、第三托懸臂、第四托懸臂和頂部托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塊為加長型滑塊,所述第四托懸臂鉸接有第二滑塊,所述第二滑塊裝配有摩擦墊片后安插在所述滑軌邊緣下面。本實用新型五連桿結構滑撐鉸鏈大大地增加了滑塊邊緣與滑軌邊緣之間的接觸受力面,從而提高滑塊的承受能力與耐磨性,確保滑塊不會因額外受力或因磨損而脫離滑軌。
文檔編號E05D3/06GK202831928SQ20122051210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8日
發明者陳大川 申請人:廣東澳利堅建筑五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