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雙向鎖定機構的室內電子插芯門鎖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室內電子插芯門鎖,具體涉及一種通過電子鑰匙替代機械鑰匙的操作來實現門鎖的鎖閉與開啟,具有雙向鎖定機構的室內電子插芯門鎖。
背景技術:
傳統機械室內插芯門鎖的鎖閉方式中,一類是:關上門,拿出機械鑰匙,插入機械鎖頭中,旋出方舌鎖門(雙舌鎖體);另一類是:關上門,拿出機械鑰匙,插入機械鎖頭中,旋動后板旋鈕鎖門(單舌鎖體)。諸如此類,都是用機械鑰匙鎖門(鎖閉),開門(開啟)也是如此,再重復一遍此操作。這就有弊端:第一,當機械鑰匙不小心丟失,為了安全起見,勢必要更換鎖頭甚至整套門鎖,其費用及工作量可想而知!第二,機械鑰匙的管理麻煩。試想一下:一套三居室的套房就有三套鑰匙,如果全部隨身攜帶,就顯得累贅,若不小心丟失就回到第一種狀況。如果不隨身攜帶就只能放在家里,放得太明顯不安全,放得不明顯,久而久之自己都找不到了,跟鑰匙丟失情況類似!也有裝電子門鎖的,總結起來如下:第一,體型比機械鎖大、厚許多!這就意味著費用高,安裝不方便!第二,鎖內必裝電池,前后板有連線。有連線,在安裝時很容易壓斷或使用過程中線頭脫落造成故障,鎖具將無法使用;如果忘記換電池或長時間不換電池,門鎖電路無法工作,因為長時間不用機械鑰匙而找不到機械鑰匙,只能面對破壞性進入的尷尬狀況!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不內裝電池,使用電子鑰匙開啟,具有雙向鎖定機構的室內電子插芯門鎖,裝有本機構的電子門鎖只要操作電子鑰匙控制電機帶動鎖定片就可完成鎖閉及開啟。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種具有雙向鎖定機構的室內電子插芯門鎖,包括前面板、前底板和把手片,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間設有導向定位槽、筋及柱和蝸桿,蝸桿通過微型電機連接到前面板,蝸桿連接有驅動扭簧,驅動扭簧連接有可上下滑動的鎖定片。當鎖定片向上插入把手片開口槽時門鎖處于鎖閉狀態,此時轉動解鎖轉鈕即可解開反鎖;當鎖定片向下脫離把手片開口槽時門鎖處于開啟通道狀態,同時鎖定片插入解鎖轉鈕開口槽,解鎖轉鈕被鎖定不能轉動。進一步,所述前面板上設有導向定位槽、筋及柱。進一步,所述把手片上設有開口槽。進一步,所述鎖定片上設有圓孔。進一步,所述驅動扭簧一端設有90度轉角。進一步,所述解鎖轉鈕上設開口槽、一字槽、單齒花鍵。進一步,所述前面板外側設有解鎖轉鈕和觸頭。進一步,所述后面板外側設有后板旋鈕。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該機構具有體積小、工藝結構簡單、機械性能可靠的優點。前后板不內裝電池,前后板無任何連線。安裝具有本實用新型機構的電子門鎖,可以徹底解決使用傳統機械門鎖所帶來電池沒電的弊端和一般電子鎖前后有連線所帶來的安裝不便,可以在雙舌插芯鎖體和單舌鎖利之間任意選配安裝,安裝簡單方便。
圖1a是本實用新型雙向鎖定機構電子插芯門鎖的前板示意圖。圖1b是本實用新型雙向鎖定機構電子插芯門鎖的后板示意圖。圖2a是本實用新型雙向鎖定機構電子插芯門鎖的鎖閉狀態結構示意圖。圖2b是本實用新型雙向鎖定機構電子插芯門鎖的開啟狀態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雙向鎖定機構電子插芯門鎖的前板拆分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雙向鎖定機構電子插芯門鎖的單舌實施方式安裝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雙向鎖定機構電子插芯門鎖的雙舌實施方式安裝圖。圖中:前面板1,把手片2,鎖定片3,解鎖轉鈕4,支架5,驅動扭簧6,蝸桿7,微型電機8,尾尺片9,電路模塊10,前底板11,后面板12,后把手13,前把手14,后板旋鈕15,觸頭16。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如圖1a-圖5所不,一種具有雙向鎖定機構的室內電子插芯門鎖,其包括前面板I,把手片2,鎖定片3,解鎖轉鈕4,支架5,驅動扭簧6,蝸桿7,微型電機8,尾尺片9,電路模塊
10,前底板11,后面板12,后把手13,前把手14,后板旋鈕15,觸頭16。前面板I和后面板12均為鑄造成型,前面板I內部設有導向定位槽、筋及柱,用于雙向鎖定機構的安裝及實施,前面板I外側設有前把手14/解鎖轉鈕4和觸頭16,后面板12設有后板旋鈕15和后把手13。把手片2為沖壓成形,位于前面板I和后面板12之間,外圓上設有開口槽2a,用于讓鎖定片插入而鎖閉前把手,從而鎖定門鎖。鎖定片3為沖壓成形,位于前面板I和后面板12之間,用于鎖定把手片2和開鎖轉扭4。設有圓孔3a及3b,圓孔3a用于紅外對管設置,圓孔3b用于將定位驅動扭簧6。解鎖轉鈕4為鑄造成形,位于前面板I和后面板12之間,用于解開后板反鎖旋鈕。設有開口槽4a、單齒花鍵4b、一字槽4c、定位單齒花鍵4d,開口槽4a用于鎖定片插入,單齒花鍵4b用于轉動尾尺片,一字槽4c用于門外解門內反鎖,定位單齒花鍵4d用于限制解鎖轉鈕4的轉動角度。支架5為鑄造成形,位于前面板I和后面板12之間,用于固定電路模塊10,定位、限制解鎖轉鈕4,鉚接觸頭16。設有圓形槽5a用于限制解鎖轉鈕4的轉動角度,設有圓孔5b用于鉚接觸頭16。驅動扭簧6,位于前面板I和后面板12之間,設有90度轉角的6a用于傳遞扭力,設有6b用于傳遞扭力,推動鎖定片3。電子鑰匙給出鎖門信號,通過觸頭16傳遞給電路模塊10,啟動微型電機8,再通蝸桿7帶動驅動扭簧6,將鎖定片3向上推動,插入把手片開口槽2a,同時鎖定片3脫離解鎖轉鈕4a,此時前把手向下轉動不了,被鎖定,完成鎖門動作。電子鑰匙給出開鎖信號,通過觸頭16傳遞給電路模塊10,啟動微型電機8,再通蝸桿7帶動驅動扭簧6,將鎖定片3向下推動,脫離把手片開口槽2a,同時鎖定片3插入解鎖轉鈕4a,此時前把手向下能轉動,完成開門動作。當門鎖處于開門狀態(通道狀態)時,在室內轉動后板旋鈕即可反鎖。此時解鎖轉鈕被鎖定片3插銷,在門外不能解鎖。若需要解鎖請參照鎖門動作:電子鑰匙給出開鎖信號,通過觸頭16傳遞給電路模塊10,啟動微型電機8,再通蝸桿7帶動驅動扭簧6,將鎖定片3向上推動,插入把手片開口槽2a,同時鎖定片3脫離解鎖轉鈕4a,再用普通工具插入解鎖轉鈕一字槽4c,轉動解鎖轉鈕4即可解開反鎖,此時再用電鑰匙完成開門動作即可打開房門。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雙向鎖定機構的室內電子插芯門鎖,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前底板和把手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間設有導向定位槽、筋及柱和蝸桿,蝸桿通過微型電機連接到前面板,蝸桿連接有驅動扭簧,驅動扭簧連接有可上下滑動的鎖定片,鎖定片向上可以鎖定把手片,向下可以鎖定解鎖轉鈕的雙向鎖定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具有雙向鎖定機構的室內電子插芯門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內部設有導向定位槽、筋及柱。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具有雙向鎖定機構的室內電子插芯門鎖,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片上設有開口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具有雙向鎖定機構的室內電子插芯門鎖,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定片上設有圓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具有雙向鎖定機構的室內電子插芯門鎖,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扭簧一端設有90度轉角。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具有雙向鎖定機構的室內電子插芯門鎖,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鎖轉鈕上設開口槽、一字槽、單齒花鍵。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意一項所述的具有雙向鎖定機構的室內電子插芯門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外側設有解鎖轉鈕和觸頭。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雙向鎖定機構的室內電子插芯門鎖,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面板外側設有后板旋鈕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雙向鎖定機構的室內電子插芯門鎖,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前底板和把手片,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間設有導向定位槽、筋及柱和蝸桿,蝸桿通過微型電機連接到前面板,蝸桿連接有驅動扭簧,驅動扭簧連接有可上下滑動的鎖定片,鎖定片向上可以鎖定把手片,向下可以鎖定開鎖轉扭的雙向鎖定機構。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該機構具有體積小、工藝結構簡單、機械性能可靠的優點。前后板不內裝電池,前后板無任何連線。安裝具有本實用新型機構的電子門鎖,可以徹底解決使用傳統機械門鎖所帶來電池沒電的弊端和一般電子鎖前后有連線所帶來的安裝不便,可以在雙舌插芯鎖體和單舌鎖利之間任意選配安裝,安裝簡單方便。
文檔編號E05B47/00GK203113943SQ20122068524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3日
發明者湯榮賓 申請人:中山西容智能鎖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