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全自動室內、外晾曬衣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晾曬衣服的衣架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適用于封閉式陽臺而且可以根據外界條件實現自動晾曬衣物的全自動室內、外晾曬衣架。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自動晾衣架分兩類:一類是只能室內晾衣的自動晾衣架,該類晾衣架又可以分為兩種,即手搖式和遙控式自動晾衣架,手搖式自動晾衣架是由手搖器、轉向器、頂座、衣桿、鋼絲繩組裝而成的,遙控式自動晾衣架是由頂座、X型連接支架、衣桿、鋼絲繩、電機、集成控制電路、導線、遙控器組成。另一類是能夠室外曬衣的自動晾曬衣架,它是由頂座、衣桿、升降桿、感應器、電機、開關、導線組裝而成。對于只能室內晾衣的自動晾衣架,接通電源打開開關(或者搖動手搖器)用手或者遙控器直接控制衣架的上升或者下降來取放衣物進行對衣物的晾曬或回收,但其不能進行室外晾曬衣物。對于能夠在室外晾曬的自動晾衣架,接通電源打開開關,便能根據設定的條件自動進行選擇是在室內還是室外晾曬衣物。通過開關控制升降桿進行對衣物的取放,由于其衣桿采用的為室內、外公用的形式,只能在開放的陽臺上使用,但是,大多數陽臺都采用的是封閉式,而造成不能安裝使用。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不僅能夠安裝在開放式陽臺上進行自動室外晾曬衣物,還能夠安裝在封閉式陽臺上進行自動室外晾曬衣物,并且可以在天氣環境變化時能夠自動開啟窗戶,將衣物從室外回收到室內的全自動室內、外晾曬衣架。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全自動室內、外晾曬衣架,包括頂座、衣桿、衣桿位移裝置、窗戶自動開合機構和控制電路,所述頂座由內、外頂座構成,所述衣桿由一端相向彎曲可以對接的兩個半“U”形內、外衣桿構成,所述內、外頂座和下方相應的內、外衣桿之間兩側分別通過套筒組與導桿滑動配合連接,所述衣桿位移裝置包括內外頂座水平前后往復運動機構和內外衣桿升降機構和內,還包括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運動機構,所述控制電路包括衣桿位移機構控制電路、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運動機構控制電路和窗戶自動開合機構控制電路。所述內、外頂座平行相對設置且結構相同,其橫截面均為矩形方管結構,所述內外衣桿的另一端為平行相對設置,內、外衣桿橫截面均為底面帶有缺口的矩形方管結構,其左右缺口部分別設有向上的凸沿,與相對應的衣桿側面和底面構成凹槽結構。所述內、外頂座水平前后往復運動機構分別包括兩個相對平行設置的凹型支撐桿,凹型支撐桿凹槽內匹配設置有第一導向輪,還包括內、外頂座水平前后往復動力機構及傳動機構,所述內頂座水平前后往復運動機構的凹型支撐桿前后兩端分別通過兩個第一固定支架固定在室內陽臺頂壁上,所述外頂座水平前后往復運動機構的凹型支撐桿前后兩端分別通過兩個第二固定支架固定在室外的墻壁上,分別相對應于兩凹型支撐桿、在內、外頂座內頂壁兩側固定安裝有導向輪架,導向輪架上分別安裝有第一導向輪,所述第一導向輪與對應的凹型支撐桿滾動配合,第一導向輪可以沿著對應的凹型支撐桿前后滾動,所述內、外頂座水平前后往復動力機構分別為固定安裝在內、外頂座內底部上的內、外頂座水平前后往復運動電機,所述內、外頂座水平前后往復傳動機構分別包括前后兩端通過兩個第三固定支架固定在室內、外頂壁上的第一直齒條,第一直齒條與內、外頂座水平前后往復運動電機軸端安裝的第一直齒輪相哨合。[0008]所述內外衣桿升降機構分別包括鋼絲卷筒和衣桿升降電機,衣桿升降電機分別固定在內、外頂座內中部,其輸出軸端安裝有鋼絲卷筒,鋼絲卷筒上纏繞有鋼絲繩,鋼絲繩的末端分別固定于內、外衣桿頂部中部,還包括內、外衣桿升降行程限位控制裝置。[0009]所述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運動機構包括與內、外衣桿所述的凹槽結構滾動配合設置的第二導向輪,內、外衣桿凹槽結構的衣桿側面分別設置有防止第二導向輪跳槽的擋板,以及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動力機構及傳動機構,所述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動力機構分別為固定在內、外衣桿頂部的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運動電機,所述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傳動機構分別包括固定安裝在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運動電機軸端的第二直齒輪,第二直齒輪與內、外衣桿內設置的兩側面帶有直齒的導向塊組件相嚙合,所述導向塊組件由多個長圓形導向塊組成,各個導向塊之間通過銷軸連接,導向塊組件底面兩側分別設有支撐板,支撐板左右分別固定有軸,軸兩端分別安裝有第二導向輪,導向塊組件的底部設有多個用于吊掛衣物的吊環。[0010]所述外衣桿升降行程限位控制裝置包括固定在外頂座內底面上的支架,支架中部固定安裝有大齒輪,大齒輪與外衣桿升降機構的升降電機輸出軸端設置的小齒輪相哨合,大齒輪內同軸套裝有與其螺紋連接的螺桿,螺桿兩端支架上分別設有一個行程開關。[0011]所述內衣桿升降行程限位控制裝置包括固定在內頂座內底面上的支架,支架中部固定安裝有大齒輪,大齒輪與內衣桿升降機構的升降電機輸出軸端設置的小齒輪相哨合,大齒輪內同軸套裝有與其螺紋連接的螺桿,螺桿內端支架上設有一個行程開關,螺桿外端支架上間隔設有三個行程開關。[0012]所述衣桿位移機構控制電路分別包括電源,內外衣桿水平前后往復運動電機,內外衣桿升降機構電機,時間繼電器,換向繼電器,換向開關和觸點開關,電源通過換向開關及觸點開關與內、外頂座水平前后往復運動電機及內、外衣桿升降機構電機連接,電源與時間繼電器以及換向繼電器的輸入端組成串聯回路,換向繼電器的輸出端與換向開關連接。[0013]所述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運動機構控制電路包括電源,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運動電機,傳感器,傳感器開關,時間開關,換向繼電器,換向開關和觸點開關,電源通過換向開關及觸點開關與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運動電機連接,傳感器連接傳感開關,電源與傳感開關、時間開關和換向繼電器的輸入端組成串聯回路,換向繼電器的輸出端與換向開關連接。[0014]所述窗戶自動開合機構包括電源,固定安裝在窗框上的窗戶開合電機,窗戶開合電機輸出軸端安裝有第三直齒輪,第三直齒輪與固定在其中半扇窗戶上的第二直齒條相嚙合,所述窗戶自動開合機構控制電路包括電源,傳感器,傳感開關和觸點開關,傳感器與傳感開關連接,電源與觸點開關、傳感開關和窗戶開合電機組成串聯回路。[0015]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0016]當晾曬衣物時,自動開啟窗戶,升降位移機構帶動內外衣桿向下運行,運行到設定位置停止,之后內、外頂座的前后移動帶動內、外衣桿實現前后對接,衣物開始從內衣桿轉移到外衣桿,待衣物完全轉移到外衣桿之后,內、外衣桿前后分離,到達極限位置后,向上運動回到初始位置,與此同時窗戶自動關閉,實現衣物晾曬;衣物晾曬完成需要收回衣物時,打開收衣開關,自動開啟窗戶,內、外衣桿從初始位置同時向下運動,到達下設定位置之后內、外頂座的前后移動帶動內、外衣桿實現前后對接,衣物開始從外衣桿轉移到內衣桿,待衣物完全轉移到內衣桿之后,內、外衣桿前后分離,到達極限位置后,向上運動回到初始位置,與此同時窗戶自動關閉,實現衣物回收。當在室外曬衣時,設定的時間、環境任一條件不滿足時,都會觸動衣物自動回收。當收/掛衣服時,按收/掛按鈕,內衣桿的升降位移機構帶動內衣桿向下運行,到達設定位置時停止。當收/掛衣服完成,按收/掛按鈕,內衣桿通過內衣桿升降機構帶動向上運行回到初始位置。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在結構上,本實用新型全自動室內、外晾曬衣架包括內、外頂座,內、外衣桿,鋼絲繩,內、外頂座水平前后往復運動機構,內、外衣桿升降機構,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運動機構,窗戶自動開合機構,以及各部分控制電路,內、外衣桿均為半“U”字形,能夠實現自動對接,該結構不僅能夠安裝在開放式陽臺上進行自動室外晾曬衣物,還能夠安裝在封閉式陽臺上進行自動室外晾曬衣物,并且可以在天氣環境變化時能夠自動開啟窗戶,將衣物從室外回收到室內,自動化程度高,同時解決了現有晾衣桿不能夠適用于完全封閉式陽臺的技術難題。2、本實用新型在電路控制上,采用時間繼電器、換向繼電器、換向開關和觸點開關以及傳感器、傳感器開關、時間開關等,控制精確度高,控制可靠性好。3、本實用新型所述內、外頂座水平前后往復運動機構控制電路,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運動機構控制電路以及窗戶自動開合機構控制電路中的電源部分,可以采用多種電力供應方式,如采用AC/DC模塊,即通過整流、濾波和變壓等電力變換方式,將電網中的交流電轉換為上述各機構控制電路中所需的直流電;又如采用蓄電池供電,從而在電網停電的情況下使上述各機構仍能正常工作;還可采用太陽能電池板供電,從而能充分利用太陽能,節約電網中的電能資源。4、綜上,本實用新型全自動室內、外晾曬衣架不僅能夠安裝在開放式陽臺上進行自動室外晾曬衣物,還能夠安裝在封閉式陽臺上進行自動室外晾曬衣物,并且可以在天氣環境變化時能夠自動開啟窗戶,將衣物從室外回收到室內,自動化程度高,控制精度高,可靠性好,非常適于推廣實施。附圖及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全自動室內、外晾曬衣架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
圖1所示全自動室內、外晾曬衣架的后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
圖1所示全自動室內、外晾曬衣架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
圖1所示全自動室內、外晾曬衣架的右視結構示意圖;圖5為
圖1、圖2所示全自動室內、外晾曬衣架的A向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所示全自動室內、外晾曬衣架的B向結構示意圖;[0030]圖7為圖6所示全自動室內、外晾曬衣架的B向結構的左視圖;[0031]圖8為本實用新型全自動室內、外晾曬衣架的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運動機構控制電路的工作原理圖;[0032]圖9為本實用新型全自動室內、外晾曬衣架的內、外衣桿水平前后往復運動機構控制電路和窗戶自動開合機構控制電路的工作原理圖。[0033]
圖10為本實用新型全自動室內、外晾曬衣架的觸點開關布局圖。[0034]圖中序號:1、內頂座,2、外頂座,3、內衣桿,4、外衣桿,5、套筒組,6、導桿,7、凹型支撐桿,8、第一導向輪,9、第一固定支架,10、頂壁,11、第二固定支架,12、墻壁,13、導向輪架,14、第三固定支架,15、第一直齒條,16、內、外頂座水平前后往復運動電機,17、第一直齒輪,18、第二導向輪,19、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運動電機,20、第二直齒輪,21、導向塊,22、銷軸,23、支撐板,24、軸,26、吊環,27、支架,28、大齒輪,29、小齒輪,30、螺桿,31、行程開關,32、鋼絲卷筒,33、衣桿升降電機,34、鋼絲繩,35、窗戶,36、擋板,37、窗戶開合電機,38、第三直齒輪,39、第二直齒條,al、外衣桿套筒組內側開關安裝盒,控制外衣桿上升的常開觸點開關K14、向內運行的常閉開關K16,a2、外衣桿套筒組外側開關安裝盒,控制外衣桿向外運行的常閉開關K17,a3、外衣桿上升方向開關安裝盒,控制外衣桿上升限位的常閉觸點開關K13, a4、外衣桿下降方向開關安裝盒,控制外衣桿下降限位的常閉觸點開關K15、控制外衣桿向內運行的常開觸點開關K18,a5、窗戶閉合端開關安裝盒,控制內、外衣桿對接時上、下、內、外運行的常開觸點開關K19、控制窗戶開啟限位的常閉觸點開關K20,a6、窗戶開啟端開關安裝盒,控制窗戶關閉限位的常閉觸點開關K22、K24, a7、外衣桿里端開關安裝盒,控制外衣桿內衣物往復運動電機向里運行的常閉觸點開關K30,控制對接機構的常開觸點開關K3,a8、外衣桿內衣物往復運動電機外端開關安裝盒,控制外衣桿內衣物往復運動電機向外運行的常開觸點開關K31, a9、內、外衣桿對接開關安裝盒,控制內、外衣桿對接開關K27,alO、內衣桿里端開關安裝盒,控制內衣桿內衣物往復運動電機向里運行的常閉觸點開關K28,控制對接機構的常開觸點開關K2,all、內衣桿內衣物往復運動電機外端開關安裝盒,控制內衣桿內衣物往復運動電機向外運行的常開觸點開關K29,al2、內衣桿套筒組外側開關安裝盒,控制內衣桿向外運行的常閉開關Kll,al3、內衣桿套筒組內側開關安裝盒,控制內衣桿上升的常開觸點開關K8、向內運行的常閉開關K10、窗戶關閉的常開觸點開關K21,al4、內衣桿上升方向開關安裝盒,控制內衣桿上升限位的常閉觸點開關K7、K4,al5、內衣桿下降方向開關安裝盒,控制內衣桿下降限位的常閉觸點開關Κ9、控制內衣桿向內運行的常開觸點開關K12,al6、內衣桿下降方向開關安裝盒,控制對接機構的常閉觸點開關K26,al7、內衣桿下降方向開關安裝盒,控制取放機構向下運行限位的常閉觸點開關Kl, SI為手動曬衣開關,安裝在控制盒內;K26為常閉觸點開關,安裝在內衣桿升降機構向下行程觸點開關安裝盒內;Κ27為內、外衣桿接觸開關,僅當兩桿結合的時候才會閉合;Κ28為常閉觸點開關,安裝在內衣桿里端,當收衣完成的時候會被打開;Κ29為常開觸點開關,安裝在內衣桿衣物往復運動電機外端,當衣服進入時會閉合,內衣桿衣物往復運動電機運轉;Κ30為常閉觸點開關,安裝在外衣桿里端,當曬衣完成的時候會被打開;Κ31為常開觸點開關,安裝在外感電機的外端,當衣服進入時會閉合;M1為衣物沿內衣桿往復運動電機;M2為衣物沿外衣桿往復運動電機;K1為取掛衣位置常閉觸點開關,當衣服下行到設定位置時會斷開,安裝在內垂直運輸機構向下行程觸點開關安裝盒內;K2、K3為常開觸點開關,Κ2安裝在內衣桿里端,K3安裝在外衣桿里端,僅當收曬衣完成時才會閉合(收衣Κ2、曬衣Κ3);Κ4為常閉觸點開關,當衣桿上升到設定高度會斷開,安裝在內垂直運輸機構向上行程觸點開關安裝盒內;Κ5開關與圖8的開關SI為聯動開關,Κ5由室內、外晾衣選擇開關SI控制,SI選擇室內時Κ5斷開,SI選擇室外時Κ5閉合;Κ6為雙向選擇開關,安裝在控制盒,由取放衣物開關Q控制,當打開開關Q時,會連接A觸點;Κ7為常閉觸點開關,安裝在內垂直運輸機構向上行程觸點開關安裝盒內;Κ8為常開觸點開關,安裝在內套筒組內側;Κ9為常閉觸點開關,安裝在內垂直運輸機構向下行程觸點開關安裝盒內;Κ10為常閉觸點開關,安裝在內套筒組內側;Κ11為常閉觸點開關,安裝在內套筒組外側;Κ12為常開觸點開關,安裝在內垂直運輸機構向下行程觸點開關安裝盒內;Κ13為常閉觸點開關,安裝在外垂直運輸機構向上行程觸點開關安裝盒內;Κ14為常開觸點開關,安裝在外套筒組內側;Κ15為常閉觸點開關,安裝在外垂直運輸機構向下行程觸點開關安裝盒內;Κ16為常閉觸點開關,安裝在外套筒組內側;Κ17為常閉觸點開關,安裝在外套筒組外側;Κ18為常開觸點開關,安裝在外垂直運輸機構向下行程觸點開關安裝盒內;Κ19為常開觸點開關,當窗戶開啟完成才會閉合;Κ20為常閉觸點開關,安裝在窗戶閉合端;Κ21為常開觸點開關,當內衣桿復位才會閉合,受前后位移控制,安裝在內套筒組內側;Κ22為常閉觸點開關,安裝在窗戶開啟端;Κ23為雙向選擇開關,由圖8中的晾曬衣開關按鈕控制,當選擇在室外曬衣時會選擇A觸點,當選擇在室內晾衣時會選擇B觸點;Κ24為常閉觸點開關,安裝在窗口開啟端;Κ25為雙向選擇開關,由圖8中的換向繼電器Jl控制,Jl同時控制Η1,通電連接Α、B,斷電連接B、C,通電時Κ25連接A觸點,Jl斷電時Κ25連接B觸點;Μ3為內衣桿升降電機;Μ4為內頂座水平前后往復運動電機;Μ5為外衣桿升降電機;Μ6為外頂座水平前后往復運動電機;Μ7為窗戶開合電機;時間繼電器均為通電延時時間繼電器。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參見
圖1至圖7,圖中,本實用新型全自動室內、外晾曬衣架,包括頂座、衣桿、衣桿位移裝置及控制電路、窗戶開合機構以及控制電路,所述頂座由平行相對設置且結構相同的內、外頂座1、2構成,所述衣桿由一端平行相對設置、另一端相向彎曲可以對接的兩個半“U”形內、外衣桿3、4構成,所述內、外頂座1、2橫截面均為矩形方管結構,所述內、外衣桿3、4橫截面均為底面帶有缺口的矩形方管結構,其左右缺口部分別設有向上的凸沿,與相對應的衣桿側面和底面構成凹槽結構,所述衣桿位移裝置包括內外頂座水平前后往復運動機構和內外衣桿升降機構,所述衣桿升降機構包括內、夕卜衣桿升降機構,所述內、夕卜頂座1、2和下方相應的內、外衣桿3、4之間中部通過鋼絲繩34連接,兩側分別通過套筒組5與導桿6滑動配合連接,所述鋼絲繩34的另一端則分別與內、外衣桿升降機構連接,還包括內、外衣桿水平前后往復運動機構及控制電路,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運動運動機構及控制電路,窗戶自動開合機構及控制電路,內衣桿升降行程限位控制裝置和外衣桿升降行程限位控制裝置。所述內、外頂座水平前后往復運動機構分別包括兩個相對平行設置的凹型支撐桿7,凹型支撐桿7凹槽內匹配設置有第一導向輪8,還包括內、外頂座水平前后往復動力機構及傳動機構,所述內頂座水平前后往復運動機構的凹型支撐桿7前后兩端分別通過兩個第一固定支架9固定在室內陽臺頂壁10上,所述外頂座水平前后往復運動機構的凹型支撐桿前后兩端分別通過兩個第二固定支架11固定在室外的墻壁12上,分別相對應于兩凹型支撐桿7、在內、外頂座1、2內頂壁兩側固定安裝有導向輪架13,導向輪架13上分別安裝有第一導向輪8,所述第一導向輪8與對應的凹型支撐桿7滾動配合,第一導向輪8可以沿著對應的凹型支撐桿7前后滾動,所述內、外頂座水平前后往復動力機構分別為固定安裝在內、外頂座1、2內底部上的內、外頂座水平前后往復運動電機16,所述內、外衣桿頂座前后往復傳動機構分別包括前后兩端通過兩個第三固定支架14固定在室內、外頂壁10上的第一直齒條15,第一直齒條15與內、外頂座水平前后往復運動電機16軸端安裝的第一直齒輪17相Ρ 合。[0039]所述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運動機構包括與內、外衣桿3、4所述的凹槽結構滾動配合設置的第二導向輪18,內、外衣桿3、4凹槽結構的衣桿側面分別設置有防止第二導向輪18跳槽的擋板36,以及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動力機構及傳動機構,所述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動力機構分別為固定在內、外衣桿頂部的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運動電機19,所述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傳動機構分別包括固定安裝在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運動電機19軸端的直齒輪20,直齒輪20與內、外衣桿內設置的兩側面帶有直齒的導向塊組件相嚙合,所述導向塊組件由多個長圓形導向塊21組成,各個導向塊21之間通過銷軸22連接,導向塊組件底面兩側分別設有支撐板23,支撐板23左右分別固定有軸24,軸24兩端分別安裝有第二導向輪18,導向塊組件的底部設有多個用于吊掛衣物的吊環26。[0040]所述內、外衣桿升降機構分別包括鋼絲卷筒32和衣桿升降電機33,衣桿升降電機33分別固定在內、外頂座1、2內中部,其輸出軸端安裝有鋼絲卷筒32,鋼絲卷筒32上纏繞有鋼絲繩34,鋼絲繩34的末端分別固定于內、外衣桿3、4頂部中部,還包括內、外衣桿升降行程限位控制裝置。[0041]所述外衣桿升降行程限位控制裝置包括固定在外頂座內底面上的支架27,支架27中部固定安裝有大齒輪28,大齒輪28與外衣桿升降機構的升降電機33輸出軸端設置的小齒輪29相嚙合,大齒輪28內同軸套裝有與其螺紋連接的螺桿30,螺桿30兩端支架上分別設有一個行程開關31。[0042]所述內衣桿升降行程限位控制裝置包括固定在內頂座內底面上的支架27,支架27中部固定安裝有大齒輪28,大齒輪28與內衣桿升降機構的升降電機33輸出軸端設置的小齒輪29相嚙合,大齒輪28內同軸套裝有與其螺紋連接的螺桿30,螺桿30內端支架上設有一個行程開關31,螺桿外端支架上間隔設有三個行程開關31。[0043]所述窗戶自動開合機構包括電源,固定安裝在窗框上的窗戶開合電機37,窗戶開合電機37輸出軸端安裝有第三直齒輪38,第三直齒輪38與固定在其中半扇窗戶35上的第二直齒條39相嚙合。[0044]如圖9所示,所述衣桿位移機構控制電路分別包括電源,時間繼電器,換向繼電器J2,換向開關Η2和一系列觸點開關,電源通過換向開關Η2及一系列觸點開關與內、外衣桿水平前后往復運動電機Μ4、Μ6連接,電源與時間繼電器以及換向繼電器J2的輸入端組成串聯回路,換向繼電器J2的輸出端與換向開關Η2連接。[0045]所述窗戶自動開合機構控制電路包括電源,傳感器,傳感開關和觸點開關Κ23、Κ24,傳感器與傳感開關連接,電源與觸點開關、傳感開關以及窗戶開合電機Μ7組成串聯回路。[0046]如圖8所示,所述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運動機構控制電路包括電源,傳感器,傳感器開關,時間開關,換向繼電器J1,換向開關Hl和一系列觸點開關,電源通過換向開關Hl及一系列觸點開關與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運動電機Ml、M2連接,傳感器連接傳感開關,電源與傳感開關、時間開關和換向繼電器Jl的輸入端組成串聯回路,換向繼電器Jl的輸出端與換向開關Hl連接。結合圖8、圖9和
圖10,本實用新型全自動室內、外晾曬衣架的具體工作過程詳細說明如下:(I)初始位置:如圖5和圖6所示的由導向塊21、銷軸22、支撐板23、軸24、第二導向輪18和吊環26組成的衣物導向塊組件位于內衣桿內,內、外衣桿也均位于水平方向上的內限位及垂直方向上的上限位,圖8中的室內、外晾衣選擇開關SI斷開(處于室內晾衣),K26閉合、K27斷開、K28斷開、K29閉合、K30斷開、K31閉合,換向開關Hl連接B、C觸點;圖 9 中的 K3、K4、K7、K10、K12、K13、K16、K18、K19、K22、K24 斷開,KU Κ2、Κ5、Κ8、Κ9、Κ11、Κ14、Κ15、Κ17、Κ20、Κ21閉合,Κ6連接B觸點,Κ23連接B觸點,Κ25連接B觸點,取放衣物開關Q處于中間不連接觸點,換向開關Η2連接Α、B觸點。(2)取放衣物:各機構處于初始狀態,取放衣物開關Q按“向下”鍵,則換向開關Η3連接Α、B觸點,Κ6連接A觸點,Kl、Κ5為閉合,從而電路形成通路,電機M3運轉,控制內衣桿向下運行,當內衣桿到達下限位時,Kl斷開,電機M3停止運行;當取放好衣物后,取放衣物開關Q按“向上”鍵,則換向開關Η3連接B、C觸點,Κ6連接A觸點,Κ4、Κ5為閉合,從而電路形成通路,電機M3逆向運轉控制內衣桿向上運行,當內衣桿達到上限位時,開關Κ4斷開,電機M3停止運行,取放衣物完成。取放衣物開關Q可自動復位,從而使開關Κ6連接B觸點。(3)室外晾衣:取放衣物完成后,室內、外晾衣選擇開關SI選擇“外”,此時,開關Κ23連接A觸點,S1、K26閉合,若時間條件和環境條件均滿足,則時間開關和傳感開關閉合,換向繼電器Jl通電吸起換向開關Hl連接Α、B觸點,從而帶動開關Κ25連接A觸點,通電延時時間繼電器工作使換向開關Η2連接B、C觸點,Κ2為閉合,Κ6連接B觸點,電機Μ7運轉,從而打開窗戶;當窗戶運行到限位時,Κ19閉合,Κ20斷開,電機M3和Μ5運轉,使內、夕卜衣桿均做向下運動,內、外衣桿運行到下限位時,Κ9、Κ15斷開,Κ12、Κ18閉合,電機Μ4和Μ6運轉,使內、外衣桿均做水平向前運動。內、外衣桿運行到限位時,Κ11、Κ17斷開,內、外衣桿對接完成;Κ27閉合,Κ29閉合,電機Ml運行,帶動衣物導向塊組件在內衣桿內做輸出方向的運行,Κ28閉合、Κ2斷開,衣物導向塊組件從內衣桿運輸到外衣桿,當衣物導向塊組件進入到外衣桿運行至電機M2旁時,Κ30閉合,電機M2運行,帶動衣物導向塊組件在外衣桿內做輸入方向的運行。當衣物導向塊組件脫離電機Ml時,Κ29斷開,電機Ml停止運行。當衣物導向塊組件完全進入外衣桿并到達設定位置時,電機M2停止運行,Κ30斷開,Κ3閉合;通電延時時間繼電器的延時時間到,換向繼電器J2得電,使換向開關Η2連接A、B觸點,對接機構做復位運行,電機Μ4、Μ6逆向運轉,做水平向內運動,到達限位時,Κ10、Κ16斷開,Κ8、Κ14、Κ21閉合,Μ3、Μ5、Μ7逆向運轉,分別帶動內衣桿、外衣桿向上運行,并使窗戶關閉,到達限位時,Κ7、Κ13、Κ22斷開,室外晾衣完成。(4)室內晾衣:當時間條件或/和環境條件不能滿足設定的室外晾衣條件,或者打開室內、外晾衣選擇開關(即SI斷開)時,換向繼電器Jl斷電,換向開關Hl連接B、C觸點,K25連接B觸點,通電延時時間繼電器工作使換向開關連接B、C觸點。K3為閉合,K6連接B觸點,電機M7運轉,從而打開窗戶;當窗戶運行到限位時,K19閉合,K20斷開,電機M3和M5運轉,使內、外衣桿均做向下運動,內、外衣桿運行到下限位時,K9、K15斷開,Κ12、Κ18閉合,電機Μ4和Μ6運轉,使內、外衣桿均做水平向前運動。內、外衣桿運行到限位時,Κ11、Κ17斷開,內、外衣桿對接完成;開關Κ27閉合,Κ31為閉合,電機M2運行,帶動衣物導向塊組件在外衣桿內做輸出方向的運行,Κ30閉合、Κ3斷開,衣物導向塊組件從外衣桿運輸到內衣桿,當衣物導向塊組件進入到內衣桿運行至電機Ml旁時,開關Κ28閉合,Ml運轉,帶動衣物導向塊組件在內衣桿內做輸入方向的運行。當衣物導向塊組件脫離M2時,Κ31斷開,M2停止運行。當衣物導向塊組件完全進入內衣桿并到達設定位置時,Ml停止運行,Κ28斷開,Κ2閉合;通電延時時間繼電器的延時時間到,換向繼電器J 2得電,使換向開關H 2連接A、B觸點,對接機構做復位運行,電機Μ4、Μ6逆向運轉,做水平向內運動,到達限位時,Κ10、Κ16斷開,Κ8、Κ14、Κ21閉合,M3、Μ5、Μ7逆向運轉,分別帶動內衣桿、外衣桿向上運行,并使窗戶關閉,到達限位時,Κ7、Κ13、Κ22、Κ24斷開,收衣過程完成,進行室內晾衣。[0052](5)自動關窗[0053]當室內、外晾衣選擇開關選擇為室內晾衣時,此時若打開窗戶,則當遇到環境條件變化,不能滿足設定的條件時,便會自動關閉窗戶。具體過程為:當選擇為室內晾衣時,Κ23選擇B觸點,當打開窗戶時,Κ24閉合。遇到環境條件變化,不能滿足設定的條件時,與Κ24串接的傳感開關閉合,構成電路通路,電機Μ7運行,從而關閉窗戶。窗戶關閉到達設定位置時,開關Κ24斷開,自動關窗完成。[005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變化與修改,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全自動室內、外晾曬衣架,包括頂座、衣桿、衣桿位移裝置、窗戶自動開合機構和控制電路,其特征是:所述頂座由內、外頂座構成,所述衣桿由一端相向彎曲可以對接的兩個半“U”形內、外衣桿構成,所述內、外頂座和下方相應的內、外衣桿之間兩側分別通過套筒組與導桿滑動配合連接,所述衣桿位移裝置包括內外頂座水平前后往復運動機構和內外衣桿升降機構,還包括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運動機構,所述控制電路包括衣桿位移機構控制電路、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運動機構控制電路和窗戶自動開合機構控制電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室內、外晾曬衣架,其特征是:所述內、外頂座平行相對設置且結構相同,其橫截面均為矩形方管結構,所述內外衣桿的另一端為平行相對設置,內、外衣桿橫截面均為底面帶有缺口的矩形方管結構,其左右缺口部分別設有向上的凸沿,與相對應的衣桿側面和底面構成凹槽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室內、外晾曬衣架,其特征是:所述內、外頂座水平前后往復運動機構分別包括兩個相對平行設置的凹型支撐桿,凹型支撐桿凹槽內匹配設置有第一導向輪,還包括內、外頂座水平前后往復動力機構及傳動機構,所述內頂座水平前后往復運動機構的凹型支撐桿前后兩端分別通過兩個第一固定支架固定在室內陽臺頂壁上,所述外頂座水平前后往復運動機構的凹型支撐桿前后兩端分別通過兩個第二固定支架固定在室外的墻壁上,分別相對應于兩凹型支撐桿、在內、外頂座內頂壁兩側固定安裝有導向輪架,導向輪架上分別安裝有第一導向輪,所述第一導向輪與對應的凹型支撐桿滾動配合,第一導向輪可以沿著對應的凹型支撐桿前后滾動,所述內、外衣桿水平前后往復動力機構分別為固定安裝在內、外頂座內底部上的內、外頂座水平前后往復運動電機,所述內、外衣桿水平前后往復傳動機構分別包括前后兩端通過兩個第三固定支架固定在室內、外頂壁上的第一直齒條,第一直齒條與內、外頂座水平前后往復運動電機軸端安裝的第一直齒輪相哨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室內、外晾曬衣架,其特征是:所述內外衣桿升降機構分別包括鋼絲卷筒和衣桿升降電機,衣桿升降電機分別固定在內、外頂座內中部,其輸出軸端安裝有鋼絲卷筒,鋼絲卷筒上纏繞有鋼絲繩,鋼絲繩的末端分別固定于內、外衣桿頂部中部,還包括內、外衣桿升降行程限位控制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動室內、外晾曬衣架,其特征是:所述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運動機構包括與內、外衣桿所述的凹槽結構滾動配合設置的第二導向輪,內、外衣桿凹槽結構的衣桿側面分別設置有防止第二導向輪跳槽的擋板,以及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動力機構及傳動機構,所述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動力機構分別為固定在內、外衣桿頂部的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運動電機,所述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傳動機構分別包括固定安裝在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運動電機軸端的第二直齒輪,第二直齒輪與內、外衣桿內設置的兩側面帶有直齒的導向塊組件相嚙合,所述導向塊組件由多個長圓形導向塊組成,各個導向塊之間通過銷軸連接,導向塊組件底面兩側分別設有支撐板,支撐板左右分別固定有軸,軸兩端分別安裝有第二導向輪,導向塊組件的底部設有多個用于吊掛衣物的吊環。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動室內、外晾曬衣架,其特征是:所述外衣桿升降行程限位控制裝置包括固定在外頂座內底面上的支架,支架中部固定安裝有大齒輪,大齒輪與外衣桿升降機構的升降電機輸出軸端設置的小齒輪相嚙合,大齒輪內同軸套裝有與其螺紋連接的螺桿,螺桿兩端支架上分別設有一個行程開關。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動室內、外晾曬衣架,其特征是:所述內衣桿升降行程限位控制裝置包括固定在內頂座內底面上的支架,支架中部固定安裝有大齒輪,大齒輪與內衣桿升降機構的升降電機輸出軸端設置的小齒輪相嚙合,大齒輪內同軸套裝有與其螺紋連接的螺桿,螺桿內端支架上設有一個行程開關,螺桿外端支架上間隔設有三個行程開關。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室內、外晾曬衣架,其特征是:所述衣桿位移機構控制電路分別包括電源,內外頂座水平前后往復運動電機,內外衣桿升降機構電機,時間繼電器,換向繼電器,換向開關和觸點開關,電源通過換向開關及觸點開關與內、外頂座水平前后往復運動電機及內、外衣桿升降機構電機連接,電源與時間繼電器以及換向繼電器的輸入端組成串聯回路,換向繼電器的輸出端與換向開關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室內外晾曬衣架,其特征是:所述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運動機構控制電路包括電源,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運動電機,傳感器,傳感器開關,時間開關,換向繼電器,換向開關和觸點開關,電源通過換向開關及觸點開關與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運動電機連接,傳感器連接傳感開關,電源與傳感開關、時間開關和換向繼電器的輸入端組成串聯回路,換向繼電器的輸出端與換向開關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室內外晾曬衣架,其特征是:所述窗戶自動開合機構包括電源,固定安裝在窗框上的窗戶開合電機,窗戶開合電機輸出軸端安裝有第三直齒輪,第三直齒輪與固定在其中半扇窗戶上的第二直齒條相嚙合,所述窗戶自動開合機構控制電路包括電源,傳感器,傳感開關和觸點開關,傳感器與傳感開關連接,電源與觸點開關、傳感開關和窗戶開 合電機組成串聯回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晾曬衣服的衣架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全自動室內、外晾曬衣架,包括頂座、衣桿、衣桿位移裝置、窗戶自動開合機構和控制電路,所述頂座由內、外頂座構成,所述衣桿由一端相向彎曲可以對接的兩個半“U”形內、外衣桿構成,所述內、外頂座和下方相應的內、外衣桿之間兩側分別通過套筒組與導桿滑動配合連接,所述衣桿位移裝置包括內外頂座水平前后往復運動機構和內外衣桿升降機構和內,還包括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運動機構,所述控制電路包括衣桿位移機構控制電路、衣物沿內外衣桿往復運動機構控制電路和窗戶自動開合機構控制電路。本實用新型能夠安裝在封閉式陽臺上進行自動室外晾曬衣物,并且可以在天氣環境變化時能夠自動開啟窗戶,將衣物從室外回收到室內,自動化程度高,控制精度高,可靠性好,非常適于推廣實施。
文檔編號E05F15/20GK202954243SQ201220686998
公開日2013年5月2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3日
發明者劉彭輝 申請人:劉彭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