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學生課桌、椅軟質護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學生用的桌、椅,特別是涉及學生課桌、椅軟質護墊。
背景技術:
傳統的學生課桌、凳(椅)采用實木材料所制成,具有衛生環保,重量較輕,但由于木材資源越來越緊缺,并且加工麻煩,費用高,又比較土笨等缺點,現在多數改用鋼與木結合,或者鋼與塑料結合來加工學生課桌、椅,鋼木課桌、椅適用于機械加工,裝、拆容易,減少運輸體積。但已有的學生課桌、椅普遍存在著結構簡單,產品檔次低,鋼木椅子夏天坐起來很硬,冬天又冷,異物碰到椅背、椅腳和桌子,鋼件表面的油漆容易損傷、脫落,引起生銹,木板的桌面和椅(凳)面容易開裂或者被異物劃傷,影響了書寫和坐著效果。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已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在桌、椅(凳)的表面復有軟質護層,使用起來舒適、柔軟,避免鋼件油漆表面脫落,外型高雅的學生課桌、椅軟質護墊。本實用新型學生課桌、椅軟質護墊的技術方案是:包括課桌面板、椅座板、椅靠背板和椅腳,其特征在于木制的課桌面板、木制的椅座板和木制的椅靠背板外均制有發泡聚氨酯的外層。本實用新型學生課桌、椅軟質護墊,所述椅腳為金屬的椅腳,在金屬的椅腳外制有發泡聚氨酯的外層。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學生課桌、椅軟質護墊,主要是在木板制成的桌面板上面和下面全部有發泡聚氨酯材料的外層,發泡聚氨酯的桌面板外層,雙手接觸柔軟,冬天不冰冷,不開裂,又平整,有利于寫字,放置學習用品時撞擊輕,聲音低,保持環境幽靜。木板制成的椅座板上面和下面的外壁全部有發泡聚氨酯的外層,坐上去柔軟、舒適,冬天有溫暖感,表面光滑、美觀,對褲子磨損少。椅靠背板一般為木板制成,但也可用金屬板制成,在椅靠背板的前、后等所有外壁制有發泡聚氨酯材料的外層,人體背部靠在上面舒適,表面光滑,對衣物磨損輕,受碰撞有彈性。在鋼管等金屬的椅腳外面復有發泡聚氨酯的外層,耐碰撞,不生銹,美觀大方,提高椅腳的風度,增加牢度。在生產時首先制好桌面板、椅座板、椅靠背板和椅腳作為預制件,而后將各預制件放入模具中,再在模具中注入聚氨酯發泡劑,使預制品表面形成發泡聚氨酯外層。發泡聚氨酯外層無毒,對人體接觸無危害,發泡聚氨酯使用壽命長,表面光滑、強度好。在學生課桌、椅的表面有了統一著色的發泡聚氨酯外層后,提高產品檔次,改變教室的環境。
圖1是本實用新型學生椅表面有軟質護墊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學生椅表面有軟質護墊的主視示意圖;[0009]圖3是本實用新型學生課桌面板有軟質護墊的側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學生課桌、椅軟質護墊,如圖1一圖3所示,包括課桌面板、椅座板、椅靠背板和椅腳,其特征在于木制的課桌面板1、木制的椅座板2和木制的椅靠背板3外均制有發泡聚氨酯的外層5。所述椅腳4為金屬的椅腳,在金屬的椅腳外制有發泡聚氨酯的外層。主要是在木板制成的桌面板I上面和下面全部有發泡聚氨酯材料的外層5,發泡聚氨酯的桌面板I外層,雙手接觸柔軟,冬天不冰冷,不開裂,又平整,有利于寫字,放置學習用品時撞擊輕,聲音低,保持環境幽靜。木板制成的椅座板2上面和下面的外壁全部有發泡聚氨酯的外層5,坐上去柔軟、舒適,冬天有溫暖感,表面光滑、美觀,對褲子磨損少。椅靠背板3 —般為木板制成,但也可用金屬板制成,在椅靠背板的前、后等所有外壁制有發泡聚氨酯材料的外層5,人體背部靠在上面舒適,表面光滑,對衣物磨損輕,受碰撞有彈性。在鋼管等金屬的椅腳4外面復有發泡聚氨酯的外層,耐碰撞,不生銹,美觀大方,提高椅腳的風度,增加牢度。在生產時首先制好桌面板1、椅座板2、椅靠背板3和椅腳4作為預制件,而后將各預制件放入模具中,再在模具中注入聚氨酯發泡劑,使預制品表面形成發泡聚氨酯外層
5。發泡聚氨酯外層無毒,對人體接觸無危害,發泡聚氨酯使用壽命長,表面光滑、強度好。在學生課桌、椅的表面有了統一著色的發泡聚氨酯外層5后,提高產品檔次,改變教室的環境。
權利要求1.學生課桌、椅軟質護墊,包括課桌面板、椅座板、椅靠背板和椅腳,其特征在于木制的課桌面板(I)、木制的椅座板(2)和木制的椅靠背板(3)外均制有發泡聚氨酯的外層(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學生課桌、椅軟質護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腳(4)為金屬的椅腳,在金屬的椅腳外制有發泡聚氨酯的外層。
專利摘要學生課桌、椅軟質護墊,包括課桌面板、椅座板、椅靠背板和椅腳,其特征在于木制的課桌面板、木制的椅座板和木制的椅靠背板外均制有發泡聚氨酯的外層。在生產時首先制好桌面板、椅座板、椅靠背板和椅腳作為預制件,而后將各預制件放入模具中,再在模具中注入聚氨酯發泡劑,使預制品表面形成發泡聚氨酯外層。發泡聚氨酯外層無毒,對人體接觸無危害,發泡聚氨酯使用壽命長,表面光滑、強度好。在學生課桌、椅的表面有了統一著色的發泡聚氨酯外層后,提高產品檔次,改變教室的環境。
文檔編號A47B39/08GK202980890SQ20122068781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3日
發明者楊益民 申請人:楊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