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擰桿封條鎖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鎖,具體地說是一種擰桿封條鎖。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鎖柜等對象防止他人開啟,貨柜均用掛鎖鎖住。然而掛鎖的防開啟效果差,且不易察覺。有鑒于此,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擰桿封條鎖。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擰桿封條鎖,防開啟效果好,安全性能高。只有通過剪斷鋼繩才可解鎖。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擰桿封條鎖,包括鎖扣、檸桿、金屬繩,所述金屬繩其中一端固定在鎖扣的底部,在鎖扣的中間貫穿有鎖孔,在鎖扣的頂端鉆設螺紋孔直至連通鎖孔,所述金屬繩另一端插入鎖孔中,所述檸桿旋入螺紋孔中直至頂緊金屬繩。所述檸桿為7字形檸桿把手,在檸桿的前端設置螺紋柱,該螺紋柱與螺紋孔長度一致。所述螺紋柱后側的檸桿上設計有便于折斷檸桿的折斷頸。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金屬繩一端與鎖扣下端固定連接,鎖扣中端設計有鎖孔,橫向貫穿鎖扣,鎖扣頂端設計有螺紋孔,與鎖孔相通。擰桿前端設計為螺旋柱,長度與螺紋孔一致,擰桿折斷頸設計的相對較細,便于鎖緊后折斷擰桿把手。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只需將金屬繩的一端穿過鎖孔,然后擰緊擰桿直至擰桿把手折斷,即可鎖住。只有通過剪斷金屬繩才可解鎖,其防開啟效果好,安全性能高。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擰桿封條鎖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鎖扣半剖視圖。圖中:1、鎖扣;2、梓桿;3、金屬繩;4、鎖孔;5、折斷頸;6、螺紋孔。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配合附圖說明如下,然而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之用,并非用來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根據圖1-2所示,一種擰桿封條鎖,包括鎖扣1、檸桿2、金屬繩3,金屬繩一般采用不宜弄斷的鋼繩,所述金屬繩其中一端固定在鎖扣的底部,在鎖扣的中間貫穿有鎖孔4,在鎖扣的頂端鉆設螺紋孔6直至連通鎖孔,所述金屬繩另一端插入鎖孔中,所述檸桿旋入螺紋孔中直至頂緊金屬繩。檸桿為7字形檸桿把手,在檸桿的前端設置螺紋柱,該螺紋柱與螺紋孔長度一致。螺紋柱后側的檸桿上設計有便于折斷檸桿的折斷頸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其他運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精神的等效變化,均應俱屬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擰桿封條鎖,其特征在于,包括鎖扣、檸桿、金屬繩,所述金屬繩其中一端固定在鎖扣的底部,在鎖扣的中間貫穿有鎖孔,在鎖扣的頂端鉆設螺紋孔直至連通鎖孔,所述金屬繩另一端插入鎖孔中,所述檸桿旋入螺紋孔中直至頂緊金屬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擰桿封條鎖,其特征在于,所述檸桿為7字形檸桿把手,在檸桿的前端設置螺紋柱,該螺紋柱與螺紋孔長度一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擰桿封條鎖,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柱后側的檸桿上設計有便于折斷檸桿的折斷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擰桿封條鎖,包括鎖扣、檸桿、金屬繩,金屬繩一端與鎖扣下端固定連接,鎖扣中端設計有鎖孔,橫向貫穿鎖扣,鎖扣頂端設計有螺紋孔,與鎖孔相通。擰桿前端設計為螺旋柱,長度與螺紋孔一致,擰桿折斷頸設計的相對較細,便于鎖緊后折斷擰桿把手。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只需將金屬繩的一端穿過鎖孔,然后擰緊擰桿直至擰桿把手折斷,即可鎖住。只有通過剪斷金屬繩才可解鎖,其防開啟效果好,安全性能高。
文檔編號E05B39/00GK203034942SQ20132003139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8日
發明者虞振勇 申請人:永嘉華邦封條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