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垂直簾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動垂直簾,包括軌道和設置在軌道一端的驅動機構設置,所述軌道內置有多個平行布置的滑塊,軌道內用于帶動簾片轉動的調光軸和帶動滑塊平移的驅動軸分別穿過滑塊,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連接所述驅動軸的第一電機、連接所述調光軸的第二電機,以及控制所述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的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前后布置,第一電機通過驅動機構的第一傳動機構與所述驅動軸連接,第二電機通過驅動機構的第二傳動機構與所述調光軸連接,所述驅動機構的上述部件固定連接成為一體。通過兩個電機前后布置,分別具有各自獨立的傳動機構,不僅結構簡單、便于操作,而且避免了兩個電機之間互相影響,提高了運行的精度。
【專利說明】電動垂直簾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垂直簾,尤其是一種電機驅動的電動垂直簾。
【背景技術】
[0002]電動垂直簾采用擺頁式結構,既可使簾片左右運動,實現垂直簾的收放,也可使簾片轉向以改變透光方向。垂直簾由于其既能調節室內光線,通風透氣,還能遮陽,有著越來越廣的使用范圍。
[0003]現有的垂直簾,通過電機機械傳動方式實現窗簾的調光及收放。旋轉傳動棒(調光)和平移傳動棒穿設在滑塊內,滑塊可在傳動機構帶動下在軌道內滑動,滑塊下部設有掛鉤,簾片固定在掛鉤上。軌道的一端設有電機驅動機構,當電機通電操作時,通過行星減速的傳動以及行星變速系統控制電機的運轉,平移傳動棒控制簾片開合,旋轉傳動棒控制簾片轉向,從而實現簾片行程和轉向的控制。而電機如何通過結構簡單的傳動機構使得旋轉傳動棒和平移傳動棒的運行準確、精度高是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動垂直簾,結構簡單,能確保帶動簾片轉動和開合的傳動棒運行準確、精度高。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電動垂直簾,包括軌道和設置在軌道一端的驅動機構設置,所述軌道內置有多個平行布置的滑塊,軌道內用于帶動簾片轉動的調光軸和帶動滑塊平移的驅動軸分別穿過滑塊,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連接所述驅動軸的第一電機、連接所述調光軸的第二電機,以及控制所述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的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前后布置,第一電機通過驅動機構的第一傳動機構與所述驅動軸連接,第二電機通過驅動機構的第二傳動機構與所述調光軸連接,所述驅動機構的上述部件固定連接成為一體。
[0006]優選的,所述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同軸布置。
[0007]所述第一傳動機構包括多個平行的第一傳動軸,所述驅動軸的末端通過第一連接件與最外側的第一傳動軸連接,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軸和第一傳動軸上設置有第一傳動齒輪組,從而使得所述第一電機的轉動帶動驅動軸轉動。
[0008]所述第二傳動機構包括鄰近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軸設置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傳動桿,多個平行的第二傳動軸,所述調光軸的末端通過第二連接件與最外側的第二傳動軸連接,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軸和傳動桿的一端上設置有第二傳動齒輪組、所述傳動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傳動軸上設置有第三傳動齒輪組,從而使得所述第二電機的轉動帶動調光軸轉動。
[0009]所述傳動桿的一端轉動設置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與驅動機構的殼體垂直固定并且位于所述第二電機設置輸出軸的一端,由此,限定了傳動桿的位置。
[0010]還包括前后平行布置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傳動軸的兩端和第二傳動軸的兩端分別轉動設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上。由此,限定了第一傳動軸和第二傳動軸的位置,避免傳動時齒輪組發生縱向的位移。
[0011 ] 所述控制系統包括電源板和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設有用于接收遙控器信號的接收模塊,從而方便操作。
[0012]所述控制板上設有用于調速的電位器,由此用戶可以通過調節電位器來調節垂直簾的開合速度。
[0013]所述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為無刷直流電機,使用壽命長,噪聲小。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通過兩個電機前后布置,各自獨立的傳動機構分別帶動調光軸和驅動軸,不僅結構簡單、便于操作,而且避免了兩個電機之間互相影響,使得兩根軸的運行較為準確,并且提高了運行的精度;驅動機構的電機、傳動機構和定位板固定連接成一體,便于整機安裝,提聞組裝效率,并且能夠提聞傳動精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電動垂直簾的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電動垂直簾的示意圖;
[0017]圖3為圖2中的I部分放大示意圖;
[0018]圖4為驅動軸的驅動機構示意圖;
[0019]圖5為調光軸的驅動機構示意圖;
[0020]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滑塊和軸的局部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2]參見圖1-圖3,一種電動垂直簾,包括軌道1,設置在軌道I 一端的驅動機構2。軌道I內置有多個平行布置的滑塊3,滑塊3可以在軌道I內滑行。帶動簾片的傳動棒-用于帶動簾片轉動的調光軸4和帶動滑塊3平移的驅動軸5分別穿過滑塊3。
[0023]參見圖6,滑塊3包括第一部分32和第二部分33,其中,第一部分32具有軸向的第一通孔34,其下方固定有掛鉤35,用于與垂直簾的簾片固定,調光軸4穿過第一通孔34并與軌道I另一端的端蓋11轉動連接。調光軸4表面具有至少一個凸肋41,優選的,調光軸4外表面呈十字形,第一通孔34內設有相應的缺口 341,第一部分32內設有第一通孔34的部分和設有掛鉤35的部分互相垂直。由此,調光軸4轉動時,設有第一通孔34的部分轉動,可以帶動設有掛鉤35的部分繞豎直軸轉動,掛鉤35隨之轉動,帶動簾片轉動。
[0024]第二部分33具有軸向的第二通孔36,驅動軸5穿過第二通孔36并與軌道I末端的端蓋11轉動連接。驅動軸5表面具有外螺紋51,而用于固定簾片的水平方向起始端的滑塊3的第二通孔36內具有內螺紋361,由此,驅動軸5轉動時可以帶動該滑塊3沿滑行軌道滑動。
[0025]驅動機構2包括前后設置的,優選同軸的,第一電機21和第二電機22,用于控制第一電機21運轉的控制系統,控制系統包括電源板23和控制板24,控制板24上設有接收模塊,用于接收遙控器的信號,以方便操作,還設有電位器241,使得用戶可以根據需要調節垂直簾的開合速度。第一電機21通過第一傳動機構25與驅動軸5連接,第二電機22通過第二傳動機構26與調光軸4連接,第一電機21和第二電機22優選為無刷直流電機,其使用壽命長,噪聲小。參見圖4,第一傳動機構25包括多個平行的第一傳動軸251,驅動軸5的末端通過第一連接件252與最外側的第一傳動軸251連接,通過第一電機21的輸出軸和第一傳動軸251上設置的第一傳動齒輪組253,使得第一電機21的轉動自最內側的第一傳動軸251開始減速后帶動驅動軸5轉動。第一傳動軸251的兩端分別轉動設置在前后平行布置的第一定位板27和第二定位板28上,第二定位板28位于第一電機21前方。由此,限定了第一傳動軸251的位置,也限定了第一傳動齒輪組253的位置。
[0026]參見圖5,第二電機22位于第一電機21的后方,第二傳動機構26包括鄰近第二電機22的輸出軸設置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傳動桿261,傳動桿261的一端轉動設置在固定板262上,該固定板262與驅動機構2的殼體垂直固定,位于第二電機22設置輸出軸的一端,傳動桿261的另一端穿過第二定位板28延伸入第一定位板27和第二定位板28之間。
[0027]第二傳動機構26還包括多個平行的第二傳動軸263,調光軸4的末端通過第二連接件264與最外側的第二傳動軸263連接,通過第二電機22的輸出軸和傳動桿261相應端上設置的第二傳動齒輪組265帶動傳動桿261轉動,而后通過傳動桿261另一端和第二傳動軸263上設置的第三傳動齒輪組266,使得第二電機22的轉動減速后帶動調光軸4轉動。第二傳動軸263的兩端分別轉動設置在第一定位板27和第二定位板28上。由此,限定了第二傳動軸263的位置,也限定了第三傳動齒輪組266的位置。
[0028]驅動機構的上述各部件固定連接成為一體,以便于安裝和維修。
[0029]以上各傳動齒輪組的傳動方式與現有的齒輪傳動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003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前提下,還可以做出多種變形和改進,這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動垂直簾,包括軌道(I)和設置在軌道(I) 一端的驅動機構(2),所述軌道(I)內置有多個平行布置的滑塊(3),軌道(I)內用于帶動簾片轉動的調光軸(4)和帶動滑塊(3)平移的驅動軸(5)分別穿過滑塊(3),所述驅動機構(2)包括連接所述驅動軸(5)的第一電機(21)、連接所述調光軸(4)的第二電機(22),以及控制所述第一電機(21)和第二電機(22)的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第一電機(21)和第二電機(22)前后布置,第一電機(21)通過驅動機構(2)的第一傳動機構(25)與所述驅動軸(5)連接,第二電機(22)通過驅動機構(2)的第二傳動機構(26)與所述調光軸(4)連接,所述驅動機構(2)的上述部件固定連接成為一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垂直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機(21)和第二電機(22)同軸布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垂直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傳動機構(25)包括多個平行的第一傳動軸(251),所述驅動軸(5)的末端通過第一連接件(252)與最外側的第一傳動軸(251)連接,所述第一電機(21)的輸出軸和第一傳動軸(251)上設置有第一傳動齒輪組(253),從而使得所述第一電機(21)的轉動帶動驅動軸(5)轉動。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垂直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傳動機構(26)包括鄰近所述第二電機(22)的輸出軸設置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傳動桿(261),多個平行的第二傳動軸(263),所述調光軸(4)的末端通過第二連接件(264)與最外側的第二傳動軸(263)連接,所述第二電機(22)的輸出軸和傳動桿(261)的一端上設置有第二傳動齒輪組(265)、所述傳動桿(26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傳動軸(263)上設置有第三傳動齒輪組(266),從而使得所述第二電機(22)的轉動帶動調光軸(4)轉動。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動垂直簾,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桿(261)的一端轉動設置在固定板(262)上,所述固定板(262)與驅動機構的殼體垂直固定并且位于所述第二電機(22)設置輸出軸的一端。
6.如權利要求3-5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垂直簾,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前后平行布置的第一定位板(27)和第二定位板(28),所述第一傳動軸(251)的兩端和第二傳動軸(263)的兩端分別轉動設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板(27)和第二定位板(28)上。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垂直簾,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統包括電源板(23)和控制板(24),所述控制板(24)上設有用于接收遙控器信號的接收模塊。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動垂直簾,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24)上設有用于調速的電位器(241) ο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垂直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機(21)和第二電機(22)為無刷直流電機。
【文檔編號】E06B9/36GK203383707SQ201320285411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22日
【發明者】孫勇 申請人:寧波杜亞機電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