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箍式門軸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抱箍式門軸,它是由上門軸與下門軸組成的,上門軸與下門軸均是由左抱箍和右抱箍組成的,左抱箍與右抱箍活動連接在一起,上門軸的右抱箍的上部設置有上軸,上軸下部設置有轉軸孔;下門軸的左抱箍的下部設置有下軸,下軸的頂部設置有轉軸,轉軸插入轉軸孔內使上門軸與下門軸相連。所述的左抱箍的兩側端分別設置有卡口和固定板,右抱箍的兩側端分別設置有卡頭和固定板,固定板上設置有固定孔。本實用新型用抱箍將門軸固定在門柱上,替代傳統的門軸,使原來一扇門的兩點受力,變成了現在的兩個抱箍受力,受力強度大大的下降,從而延長了使用壽命。解決以往不銹鋼管門門軸處斷裂的問題。使用簡單,安全可靠,延長了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抱箍式門軸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門軸,尤其是針對薄壁不銹鋼管制作的圍欄門軸處容易損壞的問題而研制的抱箍式門軸。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公知的薄壁不銹鋼管制作的圍欄美觀實用,受到青睞,但是由于是用薄壁管,門折頁處的焊接不能使用大電流,又由于門本身的重量,致使門軸處的不銹鋼承受很大的力,久而久之,該處就會斷裂,造成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有的薄壁不銹鋼管門門軸處易斷裂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抱箍式門軸,該門軸簡單易用,使用壽命長,門軸處的不銹鋼管不會出現斷裂現象。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抱箍式門軸,是由上門軸與下門軸組成的,上門軸與下門軸均是由左抱箍和右抱箍組成的,左抱箍與右抱箍活動連接在一起,上門軸的右抱箍的上部設置有上軸,上軸下部設置有轉軸孔;下門軸的左抱箍的下部設置有下軸,下軸的頂部設置有轉軸,轉軸插入轉軸孔內使上門軸與下門軸相連。
[0006]所述的左抱箍的兩側端分別設置有卡口和固定板,右抱箍的兩側端分別設置有卡頭和固定板,固定板上設置有固定孔。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8]本實用新型用抱箍將門軸固定在門柱上,替代傳統的門軸,使原來一扇門的兩點受力,變成了現在的兩個抱箍受力,受力強度大大的下降,從而延長了使用壽命。解決以往不銹鋼管門門軸處斷裂的問題。使用簡單,安全可靠,延長了使用壽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俯視圖。
[0011]圖中:上門軸10、下門軸20、左抱箍17、右抱箍18、卡口 14、固定板11、卡頭13、固定孔15、上軸12、轉軸孔19、左抱箍27、右抱箍28、卡口 24、固定板21、卡頭23、固定板21、固定孔25、下軸22、轉軸29、螺栓6、螺母7、不銹鋼門柱8。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0013]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抱箍式門軸是由上門軸10與下門軸20組成的,所述的上門軸10包括有左抱箍17和右抱箍18,左抱箍17的兩側端分別設置有卡口 14和固定板11,右抱箍18的兩側端分別設置有卡頭13和固定板11,固定板11上設置有固定孔15 ;右抱箍18的上部設置有上軸12,上軸12下部設置有轉軸孔19 ;所述的下門軸20包括有左抱箍27與右抱箍28,左抱箍27的兩側端分別設置有卡口 24和固定板21,右抱箍28的兩側端分別設置有卡頭23和固定板21,固定板21上設置有固定孔25 ;左抱箍27的下部設置有下軸22,下軸22的頂端具有轉軸29。
[0014]本實用新型的安裝方法如下:
[0015]如圖2所示,將卡頭13插入到卡口 14里,將螺栓6穿入固定孔15里用螺母7固定住,將上門軸10固定在不銹鋼門柱8上,將卡頭23插入到卡口 24里,將螺栓6穿入固定孔25里用螺母7固定住,將下門軸20固定在門上。本實用新型替代了傳統的直接將門軸焊接到門柱上的工藝。在不銹鋼圍欄門制作時使用。
【權利要求】
1.抱箍式門軸,其特征在于:是由上門軸與下門軸組成的,上門軸與下門軸均是由左抱箍和右抱箍組成的,左抱箍與右抱箍活動連接在一起,上門軸的右抱箍的上部設置有上軸,上軸下部設置有轉軸孔;下門軸的左抱箍的下部設置有下軸,下軸的頂部設置有轉軸,轉軸插入轉軸孔內使上門軸與下門軸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抱箍式門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抱箍的兩側端分別設置有卡口和固定板,右抱箍的兩側端分別設置有卡頭和固定板,固定板上設置有固定孔。
【文檔編號】E05D3/04GK203441237SQ201320473362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5日
【發明者】宋翰彪, 張喜旺, 張琳, 沈佳琪, 趙巖, 鄧鐵錚, 余春燕, 郭玉華 申請人:國家電網公司, 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遼陽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