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架連接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桌架連接機構,包括橫架桿、縱架桿和連接件,連接件包括前連接板和后連接塊,后連接塊的前端與前連接板后側面連接;前連接板的中部具有貫穿于前連接板前后表面的主連接孔,前連接板的兩側具有貫穿于前連接板前后表面的副連接孔;后連接塊上表面具有多個螺紋孔;桌架中的架桿通過連接件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桌架連接機構架桿使桌架的外觀更加優美,連接部位不會前后左右晃動,穩定性好。
【專利說明】桌架連接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桌架連接機構。
【背景技術】
[0002]在現有的技術中桌架的架桿連接多采用焊接或者是鉚釘連接,這兩種連接方式在使用時間過長的情況下不僅容易使架桿前后左右晃動,影響桌架的穩定性,還容易斷裂,造成桌架報廢;并且連接處的美觀性也很差。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桌架連接機構,解決了桌架的架桿連接處性能不穩定,易斷裂和美觀性差的問題。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桌架連接機構,包括橫架桿、縱架桿和連接件,兩個平行的所述橫架桿兩端通過所述連接件分別與兩個所述縱架桿的側壁相連,兩個所述橫架桿和兩個所述縱架桿相連后組成四邊形框架,
[0005]所述連接件包括前連接板和后連接塊,所述后連接塊的前端與所述前連接板后側面垂直連接;
[0006]所述前連接板的中部具有貫穿于所述前連接板前后表面的主連接孔,所述前連接板的兩側具有貫穿于所述前連接板前后表面的副連接孔;
[0007]所述后連接塊的上表面具有多個螺紋孔;
[0008]所述橫架桿端部具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具有與所述主連接孔對應的螺紋孔;
[0009]所述縱架桿側壁上具有能使所述后連接塊穿入的開口和與所述副連接孔相對應的孔,所述縱架桿上表面具有與所述后連接塊上的所述螺紋孔相對應的孔,與所述副連接孔相對應的孔內具有螺紋母,所述螺紋母為一柱形套,所述柱形套內壁具有螺紋;
[0010]所述前連接板上具有一穿過所述主連接孔,且與所述固定板上的所述螺紋孔旋緊的螺栓,以此將所述前連接板與所述橫架桿固定;
[0011]所述后連接塊穿入所述縱架桿上的所述開口,一螺栓穿過所述縱架桿上表面與所述后連接塊上的所述螺紋孔相對應的孔后旋入所述螺紋孔內,將所述后連接塊與所述縱架桿固定;
[0012]所述副連接孔內穿過一與所述縱架桿上的所述螺紋母旋緊的螺栓,以此將所述前連接板與所述縱架桿固定。
[0013]進一步,為節約制造所述前連接板的材料,所述前連接板的兩側設置耳板,所述副連接孔位于所述耳板上,且貫穿于所述耳板。
[0014]進一步,所述副連接孔后端具有副臺階孔。副臺階孔能容納螺紋母上的限位凸起,使接觸面不會因為限位凸起的存在而留有空隙,影響結構的穩定性和外觀的美感。
[0015]進一步,所述前連接板的前表面具有卡位凸臺,所述主連接孔穿透所述卡位凸臺;所述橫架桿的內壁與所述固定板形成一個與所述卡位凸臺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位凸臺伸入所述卡槽內使所述橫架桿與所述前連接板連接的部位不會晃動。
[0016]進一步,所述螺紋母一端具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將所述螺紋母的一端限位在其所在的孔上螺栓旋入的一端,所述限位凸起的后端面與所述副臺階孔的后端面齊平。所述副臺階孔的臺階面避免了所述螺紋母滑脫出孔外。
[0017]進一步,所述螺紋母外壁上緊靠所述限位凸起的位置上具有繞其軸線均布且與其軸線平行的多條防轉槽。所述防轉槽使螺栓旋入螺紋母時,螺紋母不會隨著轉動。
[0018]進一步,所述縱架桿上與所述后連接塊上的所述螺紋孔相對應的孔為沉孔。
[0019]進一步,所述主連接孔后端具有主臺階孔。設置主臺階孔的目的是使連接所述主連接孔和所述固定板的螺釘能旋入所述固定板內的所述螺紋孔的部分較多,這樣有利于增大連接的強度。
[0020]進一步,所述后連接塊上與所述前連接板連接的部位具有退刀槽,所述退刀槽位于所述后連接塊上表面的部分能容納所述開口(32)的部分邊緣。
[0021]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桌架連接處的結構更加穩定,不會晃動,不易損壞,更加美觀。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是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2是連接件側視示意圖;
[0024]圖3是連接件后視不意圖;
[0025]圖4是桌架結構示意圖;
[0026]圖5是圖4中A的剖視示意圖;
[0027]圖6是螺紋母示意圖。
[0028]圖中:
[0029]1、前連接板11、卡位凸臺12、主連接孔
[0030]13、副連接孔 14、耳板2、后連接塊
[0031]21、螺紋孔3、縱架桿31、沉孔
[0032]32、開口4、橫架桿5、連接件
[0033]6、螺紋母61、限位凸起62、螺紋
[0034]63、防轉槽7、固定板131、副臺階孔
[0035]22、退刀槽121、主臺階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36]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桌架連接機構,如圖4所示,包括橫架桿4、縱架桿3和連接件5,兩個平行的橫架桿4兩端通過連接件5分別與兩個縱架桿3的側壁相連,相連后組成四邊形框架作為桌架的支撐架,如圖1至圖3所示,連接件5包括前連接板I和后連接塊2,后連接塊2的前端與前連接板I后側面垂直連接;
[0037]前連接板I的中部具有貫穿于前連接板I前后表面的主連接孔12,主連接孔12后端具有主臺階孔121。設置主臺階孔121的目的是使連接主連接孔12和固定板7的螺釘能旋入固定板7內的螺紋孔的部分較多,這樣有利于增大連接的強度,前連接板I的兩側具有貫穿于前連接板I前后表面的副連接孔13 ;為節約制造前連接板I的材料,前連接板I的兩側均具有耳板14,副連接孔13位于耳板14上,且貫穿于耳板14 ;副連接孔13后端具有副臺階孔131。副臺階孔131能容納螺紋母6上的限位凸起61,使接觸面不會因為限位凸起61的存在而留有空隙,影響結構的穩定性和外觀的美感。
[0038]前連接板I的前表面具有卡位凸臺11,主連接孔12穿透卡位凸臺11 ;橫架桿4的內壁與固定板7形成一個與卡位凸臺11相匹配的卡槽,卡位凸臺11伸入卡槽內使橫架桿4與前連接板I連接的部位不會晃動。
[0039]后連接塊2的上表面具有兩個螺紋孔21 ;
[0040]如圖5所示,橫架桿4端部具有固定板7,固定板7上具有與主連接孔12對應的螺紋孔;
[0041]縱架桿3側壁上具有能使后連接塊2穿入的開口 32和與副連接孔13相對應的孔,縱架桿3上表面具有與后連接塊2上的螺紋孔21相對應的沉孔31,與副連接孔13相對應的孔內具有螺紋母6 ;如圖6所示,螺紋母6為一柱形套,柱形套內壁具有螺紋62 ;螺紋母6一端具有限位凸起61,限位凸起61將螺紋母6的一端限位在其所在的孔上螺栓旋入的一端,限位凸起61的后端面與副臺階孔131的后端面齊平。副臺階孔131的臺階面避免了螺紋母6滑脫出孔外。螺紋母6外壁上緊靠限位凸起61的位置上具有繞其軸線均布且與其軸線平行的多條防轉槽63,防轉槽63使螺栓旋入螺紋母6時,螺紋母6不會隨著轉動。
[0042]前連接板I上具有一穿過主連接孔12,且與固定板7上的螺紋孔旋緊的螺栓,以此將前連接板I與橫架桿4固定;
[0043]后連接塊2穿入縱架桿3上的開口 32,一螺栓穿過縱架桿3上表面與后連接塊2上的螺紋孔21相對應的孔后旋入螺紋孔21內,將后連接塊2與縱架桿3固定;
[0044]副連接孔13內穿過一與縱架桿3上的螺紋母6旋緊的螺栓,以此將前連接板I與縱架桿3固定。
[0045]連接件5通過前連接板I和后連接塊2在橫向和縱向上將橫架板4和縱架板3固定,增強了桌架的穩定性和美觀性。后連接塊2上與前連接板I連接的部位具有退刀槽22,退刀槽22位于后連接塊2上表面的部分能容納開口 32的部分邊緣。
[0046]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桌架連接機構,包括橫架桿(4)、縱架桿(3)和連接件(5),兩個平行的所述橫架桿(4)兩端通過所述連接件(5)分別與兩個所述縱架桿(3)的側壁相連,兩個所述橫架桿(4)和兩個所述縱架桿(3)相連后組成四邊形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連接件(5 )包括前連接板(I)和后連接塊(2 ),所述后連接塊(2 )的前端與所述前連接板(I)后側面垂直連接; 所述前連接板(I)的中部具有貫穿于所述前連接板(I)前后表面的主連接孔(12),所述前連接板(I)的兩側具有貫穿于所述前連接板(I)前后表面的副連接孔(13); 所述后連接塊(2)的上表面具有多個螺紋孔(21); 所述橫架桿(4)端部具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上具有與所述主連接孔(12)對應的螺紋孔; 所述縱架桿(3)側壁上具有能使所述后連接塊(2)穿入的開口(32)和與所述副連接孔(13)相對應的孔,所述縱架桿(3)上表面具有與所述后連接塊(2)上的所述螺紋孔(21)相對應的孔,與所述副連接孔(13)相對應的孔內具有螺紋母(6);所述螺紋母(6)為一柱形套,所述柱形套內壁具有螺紋(62); 所述后連接塊(2)穿入所述縱架桿(3)上的所述開口(32),一螺栓穿過所述縱架桿(3)上表面與所述后連接塊(2)上的所述螺紋孔(21)相對應的孔后旋入所述螺紋孔(21)內,將所述后連接塊(2)與所述 縱架桿(3)固定; 所述副連接孔(13)內穿過一與所述縱架桿(3)上的所述螺紋母(6)旋緊的螺栓,以此將所述前連接板(I)與所述縱架桿(3)固定; 所述前連接板(I)上具有一穿過所述主連接孔(12),且與所述固定板(7)內的所述螺紋孔旋緊的螺栓,以此將所述前連接板(I)與所述橫架桿(4)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連接板(I)的兩側均具有耳板(14),所述副連接孔(13)位于所述耳板(14)上,且貫穿于所述耳板(14)。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連接孔(13)后端具有副臺階孔(13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母(6)—端具有限位凸起(61),所述限位凸起(61)將所述螺紋母(6)的一端限位在其所在的孔上螺栓旋入的一端,所述限位凸起(61)的后端面與所述副臺階孔(131)的后端面齊平。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母(6)外壁上緊靠所述限位凸起(61)的位置上具有繞其軸線均布且與其軸線平行的多條防轉槽(63)。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連接板(I)的前表面具有卡位凸臺(11),所述主連接孔(12)穿透所述卡位凸臺(11);所述橫架桿(4)的內壁與所述固定板(7 )形成一個與所述卡位凸臺(11)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位凸臺(11)伸入所述卡槽內使所述橫架桿(4 )與所述前連接板(I)連接的部位不會晃動。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縱架桿(3)上與所述后連接塊(2)上的所述螺紋孔(21)相對應的孔為沉孔(31)。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連接孔(12)后端具有主臺階孔(121)。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連接塊(2)上與所述前連接板(I)連接的部位具有退刀槽(22),所述退刀槽(22)位于所述后連接塊(2)上表面的部分能容納所述開口(32)的部分邊緣·。
【文檔編號】A47B13/06GK203493066SQ201320506742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9日
【發明者】邳志翔 申請人:天津市傲鋼家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