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隔熱變色窗及包括它的玻璃幕墻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隔熱變色窗,包括隔熱窗本體,所述隔熱窗本體包玻璃層和設在玻璃層外圍的外框,所述玻璃層為2層玻璃的中空結構,所述外框包括橫框和豎框,所述橫框上設有控制面板和存儲槽,所述控制面板內部設有小型電動機,所述存儲槽內設有與控制面板連接的抽管,豎框內設有輸送管,所述輸送管一端與控制面板連接,另一端與玻璃層的中空層連接。本實用新型隔熱變色窗操作簡單,既能為建筑隔熱節能,也可作為一種有趣的室內外觀賞景觀,豐富建筑內涵。
【專利說明】一種隔熱變色窗及包括它的玻璃幕墻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生活用品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隔熱變色窗及包括它的玻璃幕墻。
【背景技術】
[0002]綠色節能是現代建筑的要求,為了隔熱,現在的窗戶一般采用中空的兩層玻璃,但是玻璃顏色是固定不變的,如果讓窗戶的顏色也能夠調節,隨著溫度和光照強度的改變而改變,通過顏色的變化進一步控制窗戶阻擋或者吸收陽光熱能的多少,則可以進一步低碳f倉泛。
實用新型內容
[0003]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隔熱變色窗。
[0004]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隔熱變色窗,包括隔熱窗本體,所述隔熱窗本體包玻璃層和設在玻璃層外圍的外框,所述玻璃層為2層玻璃的中空結構,所述外框包括橫框和豎框,所述橫框上設有控制面板和存儲槽,所述控制面板內部設有小型電動機,所述存儲槽內設有與控制面板連接的抽管,豎框內設有輸送管,所述輸送管一端與控制面板連接,另一端與玻璃層的中空層連接。
[0005]所述存儲槽上還設有I個回收槽,所述回收槽設在存儲槽的頂端與玻璃層的中空層底端的交接處;所述豎框上還設有一個透氣管,所述透氣管一端與玻璃層的2層玻璃的中空層連接,另一端穿過豎框,與外界連通,能使輸送到玻璃層的介質可以回收。
[0006]所述存儲槽的數量為2-7個,可以存儲不同顏色的介質,使窗戶更換不同的顏色。
[0007]上述介質可以為液體,也可以為氣體,當介質為液體時,通過控制面板同時打開對應的回收槽和透氣管,可對液體進行回收或為更換其他顏色液體做準備;當介質為氣體時,可在回收槽上安裝抽氣裝置,同時打開抽氣裝置和透氣管,對氣體進行回收,或只打開透氣管將氣體排出室外,不回收。
[0008]所述隔熱窗本體的外框上設有震動傳感器,當介質為液體時,窗戶遇到撞擊則自動開啟回收槽,回收液體入槽,能防止窗戶遭受較大強度的撞擊時,窗戶破損導致液體流出,為了安全起見,窗戶玻璃采用鋼化玻璃。
[0009]一種玻璃幕墻,包括2個以上如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隔熱變色窗,所述2個以上的隔熱變色窗共用一個控制面板。
[0010]包括2個以上的工作單元,每個工作單元為20-100平方米,每個工作單元包括2個以上隔熱變色窗,每個工作單元共用一個控制面板,減少液體壓強對窗戶的影響,并且便于控制。
[0011]所述隔熱變色窗的玻璃層外表面設有自動變色顏料層,能最直接省事的使夏天減少陽光熱能進入室內,冬天盡可能多的讓陽光熱能進入室內,從而達到建筑保溫節能的目的。
[0012]本實用新型未提及的技術均為現有技術。[0013]工作原理:首先根據需要選擇顏色,從控制面板上選擇色彩按鈕并啟動控制面板內部的電動機,存儲槽中對應顏色的介質通過設在存儲槽內部的抽管被抽出,通過控制面板轉入輸送管,被輸送到玻璃的中空層,介質抽完電動機自動停止,窗戶便成了對應顏色;需要換顏色時,從控制面板中啟動按鈕,打開相應顏色的槽孔,因為有透氣管,液體即可流入存儲槽,直至全部流入存儲槽,再如前述步驟向玻璃中空層輸送對應顏色的介質,完成更換工作。
[0014]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操作簡單,既能為建筑隔熱節能,也可作為一種有趣的室內外觀賞景觀,豐富建筑內涵。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隔熱變色窗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1玻璃層、2橫框、3豎框、4控制面板、5存儲槽、6抽管、7輸送管、8回收槽、9透氣管、10震動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實施例1
[0018]—種隔熱變色窗,包括隔熱窗本體,所述隔熱窗本體包玻璃層I和設在玻璃層I外圍的外框,所述玻璃層I為2層玻璃的中空結構,所述外框包括橫框2和豎框3,所述橫框2上設有控制面板4和4個存儲槽5,所述控制面板4內部設有小型電動機,每個存儲槽5內設有與控制面板4連接抽管6,豎框3內設有輸送管7,所述輸送管7 —端與控制面板4連接,另一端與玻璃層I的中空層連接。
[0019]所述存儲槽5上還設有I個回收槽8,所述回收槽8設在存儲槽5的頂端與玻璃層I的中空層底端的交接處;所述豎框3上還設有一個透氣管9,所述透氣管9 一端與玻璃層I的2層玻璃的中空層連接,另一端穿過豎框3,與外界連通,所述隔熱窗本體的外框上設有震動傳感器10。
[0020]一種玻璃幕墻,包括2個以上的工作單元,每個工作單元為20平方米,每個工作單元包括2個以上隔熱變色窗,每個工作單元共用一個控制面板4,隔熱變色窗的玻璃層I外表面設有自動變色顏料層。
[0021]首先根據需要選擇顏色,從控制面板4上選擇色彩按鈕并啟動控制面板4內部的電動機,存儲槽5中對應顏色的液體通過設在存儲槽5內部的抽管6被抽出,通過控制面板4轉入輸送管7,被輸送到玻璃的中空層,存儲槽5內的液體抽完后電動機自動停止,窗戶便成了對應顏色;需要換顏色時,從控制面板4中啟動按鈕,打開相應顏色存儲槽5上的的回收槽8和透氣管9,液體即可流入存儲槽5,直至全部流入存儲槽5,再如前述步驟向玻璃中空層輸送對應顏色的液體,完成更換工作。
[0022]隔熱窗本體的外框上設有震動傳感器10,當窗戶遇到撞擊則自動開啟回收槽8,回收液體入槽,能防止窗戶遭受較大強度的撞擊時,窗戶破損導致液體流出,為了安全起見,窗戶玻璃采用鋼化玻璃。
[0023]實施例2
[0024]—種隔熱變色窗,包括隔熱窗本體,所述隔熱窗本體包玻璃層I和設在玻璃層I外圍的外框,所述玻璃層I為2層玻璃的中空結構,所述外框包括橫框2和豎框3,所述橫框2上設有控制面板4和7個存儲槽5,所述控制面板4內部設有小型電動機,每個存儲槽5內設有與控制面板4連接抽管6,豎框3內設有輸送管7,所述輸送管7 —端與控制面板4連接,另一端與玻璃層I的中空層連接。
[0025]所述存儲槽5上還設有I個回收槽8,所述回收槽8設在存儲槽5的頂端與玻璃層I的中空層底端的交接處;所述豎框3上還設有一個透氣管9,所述透氣管9 一端與玻璃層I的2層玻璃的中空層連接,另一端穿過豎框3,與外界連通,所述隔熱窗本體的外框上設有震動傳感器10。
[0026]一種玻璃幕墻,包括2個以上的工作單元,每個工作單元為20平方米,每個工作單元包括2個以上隔熱變色窗,每個工作單元共用一個控制面板4,隔熱變色窗的玻璃層I外表面設有自動變色顏料層。
[0027]上述介質為氣體,當介質為液體時,通過控制面板4同時打開對應的回收槽8和透氣管9,可對液體進行回收或為更換其他顏色液體做準備;當介質為氣體時,可在回收槽8上安裝抽氣裝置,同時打開抽氣裝置和透氣管9,對氣體進行回收,或只打開透氣管9將氣體排出室外,不回收。
[0028]首先根據需要選擇顏色,從控制面板4上選擇色彩按鈕并啟動控制面板4內部的電動機,存儲槽5中對應顏色的氣體通過設在存儲槽5內部的抽管6被抽出,通過控制面板4轉入輸送管7,被輸送到玻璃的中空層,存儲槽5內的氣體抽完后電動機自動停止,窗戶便成了對應顏色;需要換顏色時,在回收槽8上安裝抽氣裝置,從控制面板4中啟動按鈕,打開相應顏色存儲槽5上的的回收槽8上的抽氣裝置和透氣管9,氣體體即可抽入存儲槽5,直至全部抽入存儲槽5,通過控制面板4關閉抽氣裝置和回收槽8,再如前述步驟向玻璃中空層輸送對應顏色的氣體,完成更換工作。
[0029]實施例3
[0030]與實施例2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更換顏色時直接打開透氣管9,不回收,將氣體排出室外,排凈氣體后,按初始步驟輸入對應的空氣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隔熱變色窗,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熱窗本體,所述隔熱窗本體包玻璃層(I)和設在玻璃層(I)外圍的外框,所述玻璃層(I)為2層玻璃的中空結構,所述外框包括橫框(2)和豎框(3 ),所述橫框(2 )上設有控制面板(4 )和存儲槽(5 ),所述控制面板(4 )內部設有小型電動機,所述存儲槽(5)內設有與控制面板(4)連接的抽管(6),豎框(3)內設有輸送管(7),所述輸送管(7) 一端與控制面板(4)連接,另一端與玻璃層(I)的中空層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熱變色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儲槽(5)上還設有I個回收槽(8),所述回收槽(8)設在存儲槽(5)的頂端與玻璃層(I)的中空層底端的交接處;所述豎框(3)上還設有一個透氣管(9),所述透氣管(9) 一端與玻璃層(I)的2層玻璃的中空層連接,另一端穿過豎框(3),與外界連通。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熱變色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儲槽(5)的數量為2-7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隔熱變色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窗本體的外框上設有震動傳感器(10)。
5.一種玻璃幕墻,其特征在于:包括2個以上如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隔熱變色窗,所述2個以上的隔熱變色窗共用一個控制面板(4 )。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幕墻,其特征在于:包括2個以上的工作單元,每個工作單元為20-100平方米,每個工作單元包括2個以上隔熱變色窗,每個工作單元共用一個控制面板(4)。
7.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玻璃幕墻,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變色窗的玻璃層(I)外表面設有自動變色顏料層。
【文檔編號】E06B5/16GK203488041SQ201320556681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9日
【發明者】章廣明, 趙珺 申請人: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