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擱腳板的聯動躺椅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有擱腳板的聯動躺椅,包括靠背、底座、坐板、擱腳板機構以及連接擱腳板機構和靠背之間的多鉸桿連接機構,所述的底座兩側的前后端分別設置有前支撐桿、后支撐桿,且所述的底座兩側分別焊接有側板,所述的側板的前端與所述的坐板鉸接,所述的側板的上端與所述的靠背鉸接;所述的靠背通過插銷與一滑輪連接,所述的滑輪設置在一滑輪導軌上并可沿所述的滑輪導軌前后移動;氣動桿的一端固接一連接座,另一端與所述的滑輪鉸接,所述的連接座固設在前支撐桿上,所述的滑輪導軌固設在所述的坐板下方;所述的擱腳板機構固設在所述的連接座上。本實用新型是能夠實現聯動一體化的、靠背后仰的同時帶動擱腳板機構抬起。
【專利說明】帶有擱腳板的聯動躺椅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有擱腳板的聯動躺椅。
【背景技術】
[0002]躺椅是家具市場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休閑娛樂的一大重要載體。現有躺椅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人機和諧,比如存在如下缺點:大多數躺椅在躺下過程中帶有輕微碰撞的問題,以及躺椅角度的固定性,不能按照人的意愿來實現任意角度的躺姿。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有躺椅存在的人機不和諧、缺乏舒適感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帶有擱腳板的聯動躺椅。
[0004]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帶有擱腳板的聯動躺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底座、坐板、擱腳板機構以及連接擱腳板機構和靠背之間的多鉸桿連接機構,所述的底座兩側的前后端分別設置有前支撐桿、后支撐桿,且所述的底座兩側分別焊接有側板,所述的側板的前后兩端分別通過所述的前支撐桿與后支撐桿與底座連接,所述的側板的前端與所述的坐板鉸接,所述的側板的上端與所述的靠背鉸接;
[0006]所述的靠背通過插銷與一滑輪連接,所述的滑輪設置在一滑輪導軌上并可沿所述的滑輪導軌前后移動;氣動桿的一端固接一連接座,另一端與所述的滑輪鉸接,所述的連接座固設在前支撐桿上,所述的滑輪導軌固設在所述的坐板下方;所述的擱腳板機構固設在所述的連接座上;所述的多鉸桿連接機構分別與擱腳板機構、滑輪鉸接。
[0007]進一步,所述的多鉸桿連接機構包括第一鉸桿、第二鉸桿、第三鉸桿、第四鉸桿以及第五鉸桿,所述的第二鉸桿的一端、滑輪、氣動桿相互鉸接,所述的第一鉸桿的一端鉸接在坐板上,所述的第一鉸桿的另一端、第二鉸桿的另一端與第三鉸桿的一端通過插銷相互鉸接,所述的第三鉸桿的另一端、第四鉸桿的一端、第五鉸桿的一端相互鉸接,所述的第四鉸桿的另一端鉸接在側板上,所述的第五鉸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的擱腳板機構鉸接。
[0008]進一步,所述的擱腳板機構由平行四邊形機構以及連接左右兩個平行四邊形機構的連接桿組成;所述的平行四邊形機構固接在所述的連接座上,且所述的第五鉸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的平行四邊形機構鉸接。
[0009]進一步,所述的第二鉸桿上設置有一起限位作用的擋塊。
[0010]進一步,所述的側板為T型板。
[0011]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12]靠背受到人向后的壓力,致使靠背向后傾仰,氣動桿蓄力;進而,靠背通過插銷連接滑輪作用于滑輪導軌,滑輪導軌設置在坐板下方,使得坐板有一個抬升或是降落動作;同時靠背的傾仰帶動多鉸桿連接機構運作,從而帶動擱腳板機構伸出;當第二鉸桿運動到擋塊位置時,達到極限位置。[0013]所述的氣動桿在人躺下時開始產生蓄力作用,當人起身時,氣動桿推動靠背回到初始位置,亦間接帶動擱腳板機構回到初始位置。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體現在:結構簡單、聯動一體化、具有靠背躺下帶動擱腳板抬起的功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躺下狀態時的側視圖。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原始狀態下的側視圖。
[0018]圖4為本實用新型多鉸桿連接機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參照圖1至圖4,帶有擱腳板的聯動躺椅,包括靠背1、底座2、坐板3、擱腳板機構4以及連接擱腳板機構4和靠背I之間的多鉸桿連接機構,所述的底座2兩側的前后端分別設置有前支撐桿21、后支撐桿22,且所述的底座2兩側分別焊接有側板14,所述的側板14的前后兩端分別通過所述的前支撐桿21與后支撐桿22與底座2連接,所述的側板14的前端與所述的坐板3鉸接,所述的側板14的上端與所述的靠背I鉸接;
[0020]所述的靠背I通過插銷與一滑輪13連接,所述的滑輪13設置在一滑輪導軌5上并可沿所述的滑輪導軌5前后移動;氣動桿12的一端固接一連接座11,另一端與所述的滑輪13鉸接,所述的連接座11固設在前支撐桿21上,所述的滑輪導軌5固設在所述的坐板3下方;所述的擱腳板機構4固設在所述的連接座11上;所述的多鉸桿連接機構分別與擱腳板機構4、滑輪13鉸接。
[0021]進一步,所述的多鉸桿連接機構包括第一鉸桿6、第二鉸桿7、第三鉸桿8、第四鉸桿9以及第五鉸桿10,所述的第二鉸桿的一端、滑輪、氣動桿相互鉸接,所述的第一鉸桿6的一端鉸接在坐板3上,所述的第一鉸桿6的另一端、第二鉸桿7的另一端與第三鉸桿8的一端通過插銷相互鉸接,所述的第三鉸桿8的另一端、第四鉸桿9的一端、第五鉸桿10的一端相互鉸接,所述的第四鉸桿9的另一端鉸接在側板14上,所述的第五鉸桿10的另一端與所述的擱腳板機構4鉸接。
[0022]進一步,所述的擱腳板機構4由平行四邊形機構以及連接左右兩個平行四邊形機構的連接桿15組成;所述的平行四邊形機構固接在所述的連接座11上,且所述的第五鉸桿10的另一端與所述的平行四邊形機構鉸接。
[0023]進一步,所述的第二鉸桿7上設置有一起限位作用的擋塊。
[0024]進一步,所述的側板14為T型板。
[0025]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26]靠背I受到人向后的壓力,致使靠背I向后傾仰,氣動桿12蓄力;進而,靠背I通過插銷連接滑輪13作用于滑輪導軌5,滑輪導軌5設置在坐板3下方,使得坐板3有一個抬升或是降落動作;同時靠背I的傾仰帶動多鉸桿連接機構運作,從而帶動擱腳板機構4伸出;當第二鉸桿7運動到擋塊位置時,達到極限位置。
[0027]所述的氣動桿12在人躺下時開始產生蓄力作用,當人起身時,氣動桿12推動靠背回到初始位置,亦間接帶動擱腳板機構4回到初始位置。
[0028]本說明書實施例所述的內容僅僅是對發明構思的實現形式的列舉,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應當被視為僅限于實施例所陳述的具體形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也及于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構思所能夠想到的等同技術手段。
【權利要求】
1.帶有擱腳板的聯動躺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底座、坐板、擱腳板機構以及連接擱腳板機構和靠背之間的多鉸桿連接機構,所述的底座兩側的前后端分別設置有前支撐桿、后支撐桿,且所述的底座兩側分別焊接有側板,所述的側板的前后兩端分別通過所述的前支撐桿與后支撐桿與底座連接,所述的側板的前端與所述的坐板鉸接,所述的側板的上端與所述的靠背鉸接; 所述的靠背通過插銷與一滑輪連接,所述的滑輪設置在一滑輪導軌上并可沿所述的滑輪導軌前后移動;氣動桿的一端固接一連接座,另一端與所述的滑輪鉸接,所述的連接座固設在前支撐桿上,所述的滑輪導軌固設在所述的坐板下方;所述的擱腳板機構固設在所述的連接座上;所述的多鉸桿連接機構分別與擱腳板機構、滑輪鉸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擱腳板的聯動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鉸桿連接機構包括第一鉸桿、第二鉸桿、第三鉸桿、第四鉸桿以及第五鉸桿,所述的第二鉸桿的一端、滑輪、氣動桿相互鉸接,所述的第一鉸桿的一端鉸接在坐板上,所述的第一鉸桿的另一端、第二鉸桿的另一端與第三鉸桿的一端通過插銷相互鉸接,所述的第三鉸桿的另一端、第四鉸桿的一端、第五鉸桿的一端相互鉸接,所述的第四鉸桿的另一端鉸接在側板上,所述的第五鉸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的擱腳板機構鉸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有擱腳板的聯動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擱腳板機構由平行四邊形機構以及連接左右兩個平行四邊形機構的連接桿組成;所述的平行四邊形機構固接在所述的連接座上,且所述的第五鉸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的平行四邊形機構鉸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有擱腳板的聯動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鉸桿上設置有一起限位作用的擋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帶有擱腳板的聯動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板為T型板。
【文檔編號】A47C1/035GK203633786SQ201320680827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30日
【發明者】應富強, 黃 俊, 鄭忠明, 季磊, 鮑家華 申請人:浙江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