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熱榻榻米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供暖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電熱榻榻米;本實用新型的電熱榻榻米,結構較為簡單、成本較低、發熱較快、同時維修較為簡單方便;包括底板、電熱膜墊、地墊和電源開關,底板的底部兩側分別設置有條形的第一支撐座和第二支撐座,電熱膜墊設置在底板的頂面,地墊設置在電熱膜墊的頂面,電熱膜墊內設置有電熱膜,電熱膜與電源開關電連接,電源開關設置在底板的側面。
【專利說明】電熱榻榻米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供暖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電熱榻榻米。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家庭供暖設備一直為人們度過冬季嚴寒天氣所必備,現有技術的家庭供暖,通常采用水暖或地暖的方式,然而水暖通常為集中供暖,不僅配套設備較為復雜,采購成本較高,而且不利于單獨用戶的個體供暖需求;而地暖通常采用電熱膜,并將其鋪設于地板之下,這種方式雖然解決了個體供暖需求,但是由于地板的間隔固定作用,存在發熱較慢、造價較高、以及維修較為復雜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較為簡單、成本較低、發熱較快、同時維修較為簡單方便的電熱榻榻米。
[0004]本實用新型的電熱榻榻米,包括底板、電熱膜墊、地墊和電源開關,所述底板的底部兩側分別設置有條形的第一支撐座和第二支撐座,所述電熱膜墊設置在所述底板的頂面,所述地墊設置在所述電熱膜墊的頂面,所述電熱膜墊內設置有電熱膜,所述電熱膜與所述電源開關電連接,所述電源開關設置在所述底板的側面。
[0005]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撐座的外側設置有插槽室,所述插槽室內設置有接線針腳,所述插槽室內位于所述接線針腳的側面還設置有第一磁石;所述第二支撐座上設置有插頭通孔,所述插頭通孔內通過第一彈簧連接有與所述接線針腳相配合的插頭,所述插頭通孔的內側設置有擋板,所述擋板通過滑軌與所述第二支撐座滑動連接,所述插頭上設置有第二磁石;所述插頭和接線針腳與所述電熱膜、電源開關相互電連接。
[0006]進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下勾片室和上勾片室,所述下勾片室和上勾片室內通過第二彈簧分別連接有下勾片和上勾片,所述下勾片與所述上勾片相配合,所述下勾片室和上勾片室的外側邊緣還均設置有弧形的摳槽,所述下勾片室和上勾片室內均設置有擋塊,所述擋塊限制所述下勾片和上勾片朝向所述下勾片室和上勾片室內側的位移。
[0007]進一步的,所述下勾片和上勾片的截面均為L型。
[0008]進一步的,所述地墊為包括榻榻米墊、棕墊、劍麻墊和毛毯墊在內的軟質家用座墊。
[0009]進一步的,所述底板為正方形底板,所述底板的邊長為Im,所述地墊的厚度為Icm至 2cm。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將用于地暖的電熱膜設置在榻榻米的地墊下,可以實現家庭的局部取暖,不僅有效節約資源,同時結構較為簡單、成本較低、發熱較快、維修也較為簡單方便;使用時,可以單獨使用一個榻榻米,也可以通過拼接2個電熱榻榻米,放置在家庭沙發前,形成長方形供暖范圍,家庭用戶可以坐在沙發上并將腳放在榻榻米上暖腳,也可以坐在榻榻米上可以暖身,也可以躺在榻榻米上起到暖全身的效果。【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13]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電熱榻榻米,包括底板1、電熱膜墊2、地墊3和電源開關4,底板I的底部兩側分別設置有條形的第一支撐座5和第二支撐座6,電熱膜墊2設置在底板I的頂面,地墊3設置在電熱膜墊2的頂面,電熱膜墊2內設置有電熱膜,電熱膜與電源開關電4連接,電源開關4設置在底板I的側面;通過將用于地暖的電熱膜設置在榻榻米的地墊下,可以實現家庭的局部取暖,不僅有效節約資源,同時結構較為簡單、成本較低、發熱較快、維修也較為簡單方便;使用時,可以單獨使用一個榻榻米,也可以通過拼接2個電熱榻榻米,放置在家庭沙發前,形成長方形供暖范圍,家庭用戶可以坐在沙發上并將腳放在榻榻米上暖腳,也可以坐在榻榻米上可以暖身,也可以躺在榻榻米上起到暖全身的效果。
[0014]為了方便拼接多個本實用新型的電熱榻榻米,并使連接過程安全可靠,第一支撐座5的外側設置有插槽室7,插槽室7內設置有接線針腳8,插槽室7內位于接線針腳的側面還設置有第一磁石;第二支撐座6上設置有插頭通孔9,插頭通孔9內通過第一彈簧10連接有與接線針腳8相配合的插頭11,插頭通孔9的內側設置有擋板,擋板通過滑軌與第二支撐座6滑動連接,插頭11上設置有第二磁石12 ;插頭11和接線針腳8與電熱膜、電源開關4相互電連接;這樣,榻榻米外側平面都是平整的,有效防止磕碰;使用時,將手伸入榻榻米下方,從內側按下插頭使其外露,然后撥動擋板頂壓在插頭的內側,以使插頭穩定地處于外露可插接的狀態,然后拼接兩塊榻榻米,將插頭插入接線針腳內,由于采用磁性連接的方式,不僅可以有效防止接觸不良的問題,同時當出現使用者挪移、跳躍或振動等使相鄰的榻榻米錯位的情況時,磁性的接頭也可以有效防止接頭磕碰,長時間使用穩定性仍然較高;另夕卜,通常情況下相鄰的榻榻米的電熱膜為并聯電連接,每個電源開關單獨控制相應榻榻米的電熱膜的通斷狀態,這樣可以方便使用并提高安全性。
[0015]為了有效地連接相鄰的本實用新型的電熱榻榻米,底板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下勾片室13和上勾片室14,下勾片室13和上勾片室14內通過第二彈簧15分別連接有下勾片16和上勾片17,下勾片16與上勾片17相配合,下勾片室13和上勾片室14的外側邊緣還均設置有弧形的摳槽,下勾片室和上勾片室內均設置有擋塊18,擋塊18限制下勾片16和上勾片17朝向下勾片室和上勾片室內側的位移;未使用狀態下,下勾片和上勾片受彈簧作用縮在下勾片室和上勾片室內,使用時,使用者僅需將手指對準弧形的摳槽,將上勾片和下勾片摳出,然后上勾片和下勾片相互對準勾住即可;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防止外露的金屬片劃傷使用者,同時受彈簧作用力影響,可以實現無縫連接,連接效果較好;較為簡單的設計為,下勾片16和上勾片17的截面均為L型即可。
[0016]本實用新型的電熱榻榻米,地墊3為包括榻榻米墊、棕墊、劍麻墊和毛毯墊在內的軟質家用座墊,當然可以使用其他座墊。[0017]通常情況下,本實用新型的電熱榻榻米,底板I為正方形底板,底板的邊長為lm,地墊的厚度為Icm至2cm ;這種尺寸的電熱榻榻米使用較為方便。
[0018]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電熱榻榻米,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電熱膜墊、地墊和電源開關,所述底板的底部兩側分別設置有條形的第一支撐座和第二支撐座,所述電熱膜墊設置在所述底板的頂面,所述地墊設置在所述電熱膜墊的頂面,所述電熱膜墊內設置有電熱膜,所述電熱膜與所述電源開關電連接,所述電源開關設置在所述底板的側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熱榻榻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座的外側設置有插槽室,所述插槽室內設置有接線針腳,所述插槽室內位于所述接線針腳的側面還設置有第一磁石;所述第二支撐座上設置有插頭通孔,所述插頭通孔內通過第一彈簧連接有與所述接線針腳相配合的插頭,所述插頭通孔的內側設置有擋板,所述擋板通過滑軌與所述第二支撐座滑動連接,所述插頭上設置有第二磁石;所述插頭和接線針腳與所述電熱膜、電源開關相互電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熱榻榻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下勾片室和上勾片室,所述下勾片室和上勾片室內通過第二彈簧分別連接有下勾片和上勾片,所述下勾片與所述上勾片相配合,所述下勾片室和上勾片室的外側邊緣還均設置有弧形的摳槽,所述下勾片室和上勾片室內均設置有擋塊,所述擋塊限制所述下勾片和上勾片朝向所述下勾片室和上勾片室內側的位移。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熱榻榻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勾片和上勾片的截面均為L型。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熱榻榻米,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墊為包括榻榻米墊、棕墊、劍麻墊和毛毯墊在內的軟質家用座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熱榻榻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為正方形底板,所述底板的邊長為Im,所述地墊的厚度為Icm至2cm。
【文檔編號】A47C21/04GK203609090SQ201320789438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5日
【發明者】馬鳴 申請人:馬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