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抱嬰腰凳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抱嬰腰凳。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一種抱嬰腰凳,由腰帶和背帶組成,腰帶上設有嬰兒坐墊,嬰兒坐墊為腰帶上突出的囊袋,囊袋內裝有填充塊,囊袋開口覆層通過拉鏈閉合,腰帶上設有一根背帶,通過其兩端設有的連接件與腰帶連接,背帶上設有可沿背帶滑動的護墊,腰帶上的背帶可以為兩根,腰帶橫向兩端設有魔術貼和連接件,上端設有兩組可與背帶連接的連接件,背帶的長度可以進行調節,腰帶上端兩組連接件分別設在左右腰帶的上邊緣,腰帶上端兩組連接件分別設在嬰兒坐墊內側左右的上邊緣。該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方便穿戴和脫除。
【專利說明】一種抱嬰腰凳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嬰兒用品【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抱嬰腰凳。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上銷售的一些抱嬰腰凳,如傳統的單腰帶腰凳,單單通過腰帶將腰凳綁縛于家長的腰間,再將嬰兒抱坐在腰凳上;又如一般的雙肩帶腰凳,主要是在腰凳前方設有嬰兒靠墊,嬰兒靠墊和兩根肩帶相連,將腰帶綁縛于家長腰間的同時,通過肩帶和腰帶連接進行背挎,雖然都能夠起到減少家長抱嬰時雙手的負擔的作用,但是嬰兒具有一定的重量,抱嬰時傳統單腰帶的腰凳單靠腰帶受力,腰凳容易下沉,下端抵住家長腹部,較長時間使用時容易引起腹部不適甚至疼痛,且容易造成連接部位損壞,產生安全隱患;而使用一般的雙肩帶腰凳時,嬰兒靠墊會束縛嬰兒,造成不適,增加嬰兒的排斥感,肩帶在分擔腰凳承受力時,甚至會對嬰兒造成勒擠,對嬰兒的健康成長造成影響,同樣存在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本實用新型中的抱嬰腰凳,由腰帶和背帶組成,腰帶上設有嬰兒坐墊,嬰兒坐墊為腰帶上突出的囊袋,囊袋內裝有填充塊,囊袋開口覆層通過拉鏈閉合。其改進之處在于:腰帶上設有一根背帶,背帶通過其兩端設有的連接件與腰帶連接,方便家長使用。
[000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抱嬰腰凳,其改進之處還在于:腰帶橫向兩端設有魔術貼和連接件,上端設有兩個可與背帶連接的連接件。
[0005]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抱嬰腰凳,其改進之處還在于:所述背帶上設有可沿背帶滑動的護墊。
[0006]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抱嬰腰凳,其改進之處還在于:背帶的長度可以進行調節。
[0007]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抱嬰腰凳,其改進之處還在于:腰帶上的背帶可以為兩根。
[0008]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抱嬰腰凳,其改進之處還在于:腰帶上的連接件與腰帶上的連接帶相連,連接帶的長度可以調節。
[0009]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抱嬰腰凳,其改進之處還在于:腰帶上端的兩組連接件分別設在左右腰帶上邊緣。
[0010]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抱嬰腰凳,其改進之處還在于:腰帶上端兩組連接件分別設在嬰兒坐墊內側左右對稱的上邊緣。
[001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抱嬰腰凳,其改進之處還在于:所述的腰帶上端的連接件可以一個為一組也可以是兩個為一組,兩組連接件以嬰兒坐墊上邊緣中點為對稱。
[001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抱嬰腰凳,其改進之處還在于:所述的連接件可以是卡扣、掛鉤等可拆卸式的連接部件。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一根背帶與腰帶相連,背帶穿挎于肩膀或脖子上,抱嬰時可以通過調節背帶的長度來調整分擔腰帶承受的重量,減輕嬰兒坐墊和腰帶連接處的受力,提高安全性,解除雙肩腰凳嬰兒背帶對嬰兒的束縛,同時還減少嬰兒坐墊下端對家長腹部的抵觸壓力,減輕家長負擔。該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方便穿戴和脫除。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單肩帶使用的組合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單肩帶使用的正面展開結構示意圖。
[0016]圖3為本實用新型單肩帶使用的腰帶結構示意圖。
[0017]圖4為本實用新型雙肩帶使用的組合示意圖。
[0018]圖5為本實用新型雙肩帶交叉背挎使用的組合示意圖。
[0019]圖6為本實用新型雙肩帶使用的正面展開結構示意圖。
[0020]圖7為本實用新型雙肩帶卡扣交叉扣接使用的組合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實施方式及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特點。
[0022]實施例1
[0023]在圖1、圖2和圖3中,本實用新型中的一種抱嬰腰凳,由腰帶I和背帶2組成,腰帶上設有嬰兒坐墊3和一根背帶2,背帶2兩端設有卡扣5,卡扣5與腰帶I上端的卡扣4相連接。使用時將腰帶I上的嬰兒坐墊3朝外,綁縛于家長腰部,并通過設在腰帶橫向兩端的魔術貼6貼緊,再將腰帶兩端的卡扣7相扣進行加固,然后將背帶2穿過家長一側腋下,繞過另一側肩膀,或直接將背帶掛挎在頸部后方,同時將背帶2上的護墊8調整到肩膀上或頸部后方,最后將背帶2兩端的兩個卡扣5分別與腰帶上相對應的卡扣4相扣,兩個卡扣4分別設置在腰帶左右兩邊,設置范圍為:A點到A'點之間(含A點和A'點),兩個卡扣4以嬰兒坐墊上邊緣中點C為對稱。調整好背帶2的長度至合適的位置,待穿戴和固定好后,將嬰兒抱坐于嬰兒坐墊上,抱住嬰兒即可。
[0024]實施例2
[0025]以實施例1相同的背挎方式進行抱嬰,腰帶上的兩個卡扣4分別設置在嬰兒坐墊左右兩邊,設置范圍為:k丨點到B點之間(含A'點和B點),兩個卡扣4以嬰兒坐墊上邊緣中點C為對稱。
[0026]實施例3
[0027]在圖4、圖5和圖6中,本實用新型的抱嬰腰凳,由腰帶I和背帶21及背帶22組成,腰帶上設有嬰兒坐墊3和背帶21及背帶22,背帶21、22兩端設有卡扣51和卡扣52,卡扣51、52與分別腰帶I上端的卡扣41、42相連接。使用時將腰帶I上的嬰兒坐墊3朝外,綁縛于家長腰部,并通過設在腰帶橫向兩端的魔術貼6貼緊,將背帶21、22兩端的卡扣51、52分別與腰帶上相對應的卡扣41、42相扣,再將腰帶兩端的卡扣7相扣進行加固,然后將背帶21和背帶22上的護墊81、82調整好位置后,分別背挎在對應側的肩膀上或背帶交叉背于肩膀,腰帶上的兩組卡扣4分別設置在腰帶左右兩邊,設置范圍為:A點到A'點之間(含A點和A'點),兩組卡扣41、42以嬰兒坐墊上邊緣中點C為對稱。最后調整好背帶21和背帶22的長度至合適的位置,待穿戴和固定好后,將嬰兒抱坐于嬰兒坐墊上,抱住嬰兒即可。
[0028]實施例4[0029]以實施例3相同的背挎方式進行抱嬰,腰帶上的兩組卡扣41、42分別設置在嬰兒坐墊左右兩邊,設置范圍為:A '點到B點之間(含A'點和B點),兩組卡扣41、42以嬰兒坐墊上邊緣中點C為對稱。
[0030]實施例5
[0031]在圖6和圖7中,以實施例3相同的背挎方式進行抱嬰,將背帶上的卡扣51與腰帶上的卡扣42相扣,卡扣52與卡扣41相扣,形成背帶21和背帶22交叉于身前或后背的背法。
【權利要求】
1.一種抱嬰腰凳,由腰帶和背帶組成,腰帶上設有嬰兒坐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嬰兒坐墊為腰帶上突出的囊袋,囊袋內裝有填充塊,囊袋開口覆層通過拉鏈閉合;腰帶上設有一根背帶,通過其兩端設有的連接件與腰帶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抱嬰腰凳,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帶上的背帶可以為兩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抱嬰腰凳,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帶橫向兩端設有魔術貼和連接件。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抱嬰腰凳,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帶上端設有兩組可與背帶連接的連接件。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抱嬰腰凳,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帶上設有可沿背帶滑動的護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抱嬰腰凳,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帶的長度可以進行調節。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抱嬰腰凳,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帶上的連接件與腰帶上的連接帶相連,連接帶的長度可以調節。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抱嬰腰凳,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帶上端兩組連接件分別設在左右腰帶的上邊緣。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抱嬰腰凳,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帶上端兩組連接件分別設在嬰兒坐墊內側左右的上邊緣。
【文檔編號】A47D13/08GK203597693SQ201320790830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5日
【發明者】林佳仁, 林志強 申請人:林佳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