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升降底座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升降底座,包括:用于與地面連接的底盤和與所述底盤活動連接的轉盤,所述轉盤上表面設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頂端活動連接有支撐桿一端,所述支撐桿另一端活動連接有用于連接座椅的安裝座,所述轉盤上表面還設有長短可伸縮的活動柱,所述活動柱上端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桿中間段,所述活動柱下端固定連接所述轉盤上表面。通過上述方案,將傳統的蝸輪蝸桿組件驅動的升降底座加設二級傳動組件,利用支撐桿形成的杠桿二級傳動增加安裝座所移動的速度,大大提高了升降底座的工作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升降底座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機械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升降底座。
【背景技術】
[0002]理發店、美容院以及牙科醫院的座椅因工作需要,須采用能夠進行可升降的座椅。目前,可升降底座椅一般采用液壓傳動的方式,完成座椅的升降工作。這種方式具有升降速率穩定、沖擊小的優點。但是液壓缸的傳動速度較慢,難以即時反應。
[0003]基于此,有人提出了利用蝸輪蝸桿組件進行傳動從而帶動座椅進行升降。但是蝸輪蝸桿的傳動比太小,依然難以滿足現今市場對于座椅快速升降的需求。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提出一種升降底座,解決了現有技術的升降底座中無法快速反應并快速升降問題。
[0005]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6]一種升降底座,包括:用于與地面連接的底盤和與所述底盤活動連接的轉盤,所述轉盤上表面設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頂端活動連接有支撐桿一端,所述支撐桿另一端活動連接有用于連接座椅的安裝座,所述轉盤上表面還設有長短可伸縮的活動柱,所述活動柱上端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桿中間段,所述活動柱下端固定連接所述轉盤上表面。
[0007]進一步,所述活動柱包括導柱和套設于所述導柱上的導套,所述導套內底部設有蝸輪,所述蝸輪與所述導套活動連接且通過蝸桿驅動連接有第一電機,所述蝸輪內通過螺紋套設有螺紋柱,所述螺紋柱頂端固定連接所述導柱。
[0008]進一步,所述支撐桿數量大于一個且呈平行設置。
[0009]進一步,還包括一鎖緊裝置,包括與所述轉盤固定連接且垂直于所述底座設置的螺桿,所述螺桿驅動連接有第二電機,所述螺桿上套設有螺母,所述螺母固定連接有夾塊,所述夾塊對應所述底座設置。
[0010]進一步,所述底座上對應所述轉盤處設有凸臺,所述夾塊設有凹陷處,所述凹陷處對應所述凸臺側壁設置。
[0011]進一步,所述凹陷處表面設有用于增大粗糙度的鋸齒結構。
[001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上述方案,將傳統的蝸輪蝸桿組件驅動的升降底座加設二級傳動組件,利用支撐桿形成的杠桿二級傳動增加安裝座所移動的速度,大大提高了升降底座的工作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4]圖1為本發明一種升降底座一個實施例的立體結構不意圖;
[0015]圖2為圖1所示升降底座的活動柱部分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3為圖2所示升降底座的活動柱部分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4為圖1所示升降底座的鎖緊裝置部分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19]參見圖1所不本發明一種升降底座的一個實施例,包括:底盤1、轉盤5、固定座4、支撐桿3和安裝座2。底盤I用于與地面連接,底盤I上表面中心處設有凸臺6,凸臺6上表面和轉盤5活動連接,轉盤5可繞自身軸線旋轉。固定座4設于轉盤5上表面,所述固定座4頂端活動連接有支撐桿3 —端,所述支撐桿3另一端活動連接有用于連接座椅的安裝座2。所述轉盤5上表面還設有長短可伸縮的活動柱10,所述活動柱10上端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桿3中間段,所述活動柱10下端固定連接所述轉盤5上表面。以固定座4頂端為原點,支撐桿3與安裝座2和活動柱10形成杠桿結構。
[0020]參見圖2和圖3所示,所述活動柱10包括導柱11和套設于所述導柱11上的導套11,所述導套11內底部設有蝸輪15,所述蝸輪15與所述導套11活動連接且通過蝸桿14驅動連接有第一電機13,所述蝸輪15內通過螺紋套設有螺紋柱(圖示未給出),所述螺紋柱(圖示未給出)頂端固定連接所述導柱11。
[0021]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桿3數量為兩個且呈平行設置。平行設置的支撐桿3可以保證兩支撐桿3的同向端連線始終保持呈豎直直線狀態,從而不會引起安裝座2的傾斜,保證與安裝座2連接的座椅不會發生傾斜。
[0022]本發明在工作狀態下,當需要提高座椅高度時:第一電機13啟動,帶動蝸輪15蝸桿14組件轉動,蝸輪15持續轉動,設于蝸輪15內的螺紋柱從而在螺紋作用下頂出,螺紋柱帶動導柱11上升,導柱11頂出支撐桿3,安裝座2的豎直方向位移得以提升。反之,當需要降低座椅高度時,第一電機13反轉,帶動蝸輪15蝸桿14組件反向轉動,蝸輪15持續反向轉動,設于蝸輪15內的螺紋柱從而在螺紋作用下落下,螺紋柱帶動導柱11下降,導柱11在支撐桿3帶動下下降,安裝座2的豎直方向位移得以降低。
[0023]目前,座椅的轉動大多依靠轉盤的轉動實現。但是當需要停止轉盤轉動時大多使用手動制動裝置,即在轉盤上設置夾塊,并通過杠桿連桿機構連接腳剎;在使用時,踩下腳剎,利用人工制動停止轉盤旋轉。這種方式雖然結構簡單,但是如果轉動慣量過大,踩下腳剎的力度也就要求更大,人工制動的方式就顯得比較吃力。而且,不能長時間保持轉盤固定或者放松的狀態。
[0024]作為對本實施例的進一步優化,還包括一鎖緊裝置20。參見圖4,鎖緊裝置20包括通過固定板22與所述轉盤5固定連接且垂直于所述底座設置的螺桿23。所述螺桿23驅動連接有第二電機21,所述第二電機21設于所述固定板22上。所述螺桿23上套設有螺母,所述螺母固定連接有夾塊24。所述夾塊24設有凹陷處,所述凹陷處表面設有用于增大粗糙度的鋸齒結構25且所述凹陷處對應所述凸臺6側壁設置。
[0025]當需要制動停止轉盤5轉動時,第二電機21啟動,第二電機21啟動帶動螺桿23轉動,螺母(圖示未給出)在螺桿23帶動下下降,從而帶動夾塊24與凸臺6側壁結合停止轉盤5轉動,且可以長時間保持夾塊24與凸臺6緊密結合的狀態。當需要夾塊24與凸臺6分離時,第二電機21反轉,第二電機21啟動帶動螺桿23反向轉動,螺母(圖示未給出)在螺桿23帶動下上升,從而帶動夾塊24上升與凸臺6分尚。
[0026]通過上述方案,將傳統的蝸輪15蝸桿14組件驅動的升降底座加設二級傳動組件,利用支撐桿3形成的杠桿二級傳動增加安裝座2所移動的速度,大大提高了升降底座的工作效率。
[0027]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升降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與地面連接的底盤和與所述底盤活動連接的轉盤,所述轉盤上表面設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頂端活動連接有支撐桿一端,所述支撐桿另一端活動連接有用于連接座椅的安裝座,所述轉盤上表面還設有長短可伸縮的活動柱,所述活動柱上端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桿中間段,所述活動柱下端固定連接所述轉盤上表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升降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柱包括導柱和套設于所述導柱上的導套,所述導套內底部設有蝸輪,所述蝸輪與所述導套活動連接且通過蝸桿驅動連接有第一電機,所述蝸輪內通過螺紋套設有螺紋柱,所述螺紋柱頂端固定連接所述導柱。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升降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數量大于一個且呈平行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升降底座,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鎖緊裝置,包括與所述轉盤固定連接且垂直于所述底座設置的螺桿,所述螺桿驅動連接有第二電機,所述螺桿上套設有螺母,所述螺母固定連接有夾塊,所述夾塊對應所述底座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升降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對應所述轉盤處設有凸臺,所述夾塊設有凹陷處,所述凹陷處對應所述凸臺側壁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升降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處表面設有用于增大粗糙度的鋸齒結構。
【文檔編號】A47C3/20GK103735066SQ201410012266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0日
【發明者】林耀明 申請人:江門市睿動康體醫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