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把手單元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門把手單元1,其包括單元外殼13、被單元外殼13可旋轉地支撐以用于旋轉操縱的門把手3、被連接至門把手3從而通過門把手3的旋轉操縱而旋轉的旋轉軸11、被連接至旋轉軸11從而由通過門把手3的旋轉操縱而旋轉的旋轉軸11來操作的門閂15a、施加偏置力以使門把手3在旋轉操縱之前返回到初始旋轉位置的彈簧5、被設置于旋轉軸11上的臂7以及只有當門把手3在旋轉操縱之前返回至初始旋轉位置時才與臂7接觸以阻尼門把手3的旋轉的線性阻尼器9。本發明的門把手單元,其在手動旋轉門把手時能夠進一步減少操作力。
【專利說明】門把手單元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建筑物、車輛等等的門把手單元。
【背景技術】
[0002]傳統地,有一種如JP2002-235471A中公開的門把手單元。該門把手單元包括由個人來旋轉操縱的被可旋轉地支撐的門把手、用于返回門把手的螺旋彈簧以及用于阻尼返回的門把手的單向旋轉阻尼器。
[0003]當通過旋轉操縱來手動旋轉門把手以操作門閂時,旋轉阻尼器不執行其功能。當門閂的操作之后將手從門把手上松開時,門把手根據螺旋彈簧的偏置力回轉至初始旋轉位置,以致門把手上的接觸部與門把手單元的靜止側上的擋塊相接觸。由此,門把手在旋轉操縱之前被設置于初始旋轉位置。在門把手回轉至初始旋轉位置期間,旋轉阻尼器基于阻尼作用限制旋轉的門把手,以吸收接觸部與擋塊之間接觸時的震動。
[0004]然而,即使當從初始旋轉位置手動旋轉門把手時,由于阻尼器的密封等等,單向旋轉阻尼器也會產生阻力矩。因此,當手動旋轉門把手時,在減少操作力上是有限制的。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門把手單元,其在手動旋轉門把手時能夠進一步減少操作力。
[0006]為了實現所述目的,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門把手單元,其包括單元外殼、被單元外殼可旋轉地支撐以用于旋轉操縱的門把手、被連接至門把手以和門把手一起旋轉的旋轉軸、被連接至旋轉軸從而由通過門把手的旋轉操縱而旋轉的旋轉軸來操作的門閂、施加偏置力以使門把手在旋轉操縱之前返回到初始旋轉位置的彈簧、被設置于旋轉軸上的臂以及只有當門把手在旋轉操縱之前返回至初始旋轉位置時才與臂接觸以阻尼門把手的旋轉的線性阻尼器。
[0007]根據該方面,當通過旋轉操縱手動旋轉門把手以操作門閂時,線性阻尼器不會對門把手起作用,并且不會產生阻力矩,由此減少用于旋轉操縱的操作力。
[0008]當將手從門把手上松開時,門把手根據彈簧的偏置力回轉至初始旋轉位置。這時,臂與線性阻尼器相接觸。因此,只有當門把手回轉回至初始旋轉位置時,線性阻尼器才阻尼門把手的旋轉。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門把手單元的剖視圖;
[0010]圖2是沿著圖1中的線A-A截取的剖視圖,并且說明在旋轉操縱之前門把手與臂之間的關系;
[0011]圖3是沿著圖1中的線A-A截取的剖視圖,并且說明在旋轉操縱之后門把手與臂之間的關系;
[0012]圖4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門把手單元的剖視圖;
[0013]圖5是沿著圖4中的線B-B截取的剖視圖,并且說明在旋轉操縱之前門把手與臂之間的關系;以及
[0014]圖6是沿著圖4中的線B-B截取的剖視圖,并且說明在旋轉操縱之后門把手與臂之間的關系。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將描述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每個實施方式中的門把手單元在手動旋轉門把手時都能夠進一步減少操作力。
[0016]為此,門把手單元包括單元外殼、門把手、旋轉軸、門H、彈簧、臂以及線性阻尼器。門把手被單元外殼可旋轉地支撐,以用于旋轉操縱。旋轉軸被連接至門把手,以和門把手一起旋轉。門閂被連接至旋轉軸,從而由通過門把手的旋轉操縱而旋轉的旋轉軸來操作。彈簧施加偏置力,以使門把手在旋轉操縱之前返回到初始旋轉位置。臂被設置于旋轉軸上。只有當門把手在旋轉操縱之前返回至初始旋轉位置時,線性阻尼器才與臂接觸以阻尼門把手的旋轉。
[0017]以下,將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0018]圖1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門把手單元的剖視圖,圖2是沿著圖1中的線A-A截取的并且說明在旋轉操縱之前門把手與臂之間的關系的剖視圖,并且圖3是沿著圖1中的線A-A截取的并且說明在旋轉操縱之后門把手與臂之間的關系的剖視圖。
[0019]如圖1-3中所示,第一實施方式的門把手單元I用于可適用于諸如建筑物,車輛等等中的任意開口的門。門把手單元I包括門把手3、彈簧5、臂7以及線性阻尼器9。
[0020]門把手3被附接或連接至旋轉軸11的每一端,以致門把手3被分別設置于門的內側和外側。門把手3通過旋轉軸11被單元外殼13支撐。門把手3是手柄,或可以是球形把手或其他合適的部件。旋轉軸11被單元外殼13可旋轉地支撐,以和門把手3 —起旋轉。
[0021]門閂組件15包括門閂15a,其與旋轉軸11相連或被連接至旋轉軸11,從而由通過門把手3的旋轉操縱而旋轉的旋轉軸11來操作。門閂組件15與門閂15a對于具有可旋轉的門把手3等等的門把手單元I來說可能具有任何合適的結構。
[0022]門閂組件15中進一步包括擋塊16。對應于擋塊16,接觸部18被形成于旋轉軸11上。接觸部18與擋塊16相接觸,以致自由狀態下的門把手3在旋轉操縱之前通過旋轉軸11被設置于初始旋轉位置。接觸部18可能作為可動側被形成于門把手3、門閂15a以及門閂15a與旋轉軸11之間的門閂組件15的連接機構(未示出)中的任何一個上,以代替同樣是可動側的旋轉軸11。擋塊16可能被形成于相對于門把手單元I的可動側的靜止側上,以致接觸部18對應于擋塊16。
[0023]彈簧5是一種扭轉彈簧,其被插入旋轉軸11與單兀外殼13之間。根據本實施方式,兩個彈簧5被插入旋轉軸11的各個端部與單元外殼13之間,以將偏置力施加于門把手3,以將自由狀態下的門把手3回轉至初始旋轉位置。由于彈簧5僅需要被配置為將偏置力施加于門把手3,因此可能改變彈簧5的結構、設置和數量。也就是說,彈簧5可能由板式彈簧或其他類型的彈簧形成,并且可能被設置于門把手3與單元外殼13之間。
[0024]臂7被形成于旋轉軸11上。根據本實施方式,臂7被制備為與旋轉軸11分離并且通過壓入配合等等被固定于其上的離散部件。臂7可以與旋轉軸11 一體形成。
[0025]臂7是板狀凸輪或平板狀凸輪,其包括外周表面7a,線性阻尼器9的阻尼器桿17與該外周表面7a相接觸。臂7可能具有不同于平板狀凸輪的形狀,或設置不同特征的其它合適的形狀。
[0026]根據本實施方式,臂7從旋轉軸11延伸至門把手3的對側。外周表面7a朝向遠離旋轉軸11的臂7的前端逐漸變窄。外周表面7a的下側是平的,并且在門把手3的初始旋轉位置上水平延伸。外周表面7a的上側是平的,并且相對于水平和垂直方向傾斜。根據之后描述的線性阻尼器的設置和/或所需的特征,臂7可能具有不同的形狀和/或可能被設置于旋轉軸11周圍的不同位置。
[0027]線性阻尼器9具有阻尼器桿17和圓筒19。阻尼器桿17被圓筒19支撐,從而相對于圓筒19線性地延伸和收縮。也就是說,阻尼器桿17是線性阻尼器9的可移動端。阻尼器桿17的外端與臂7的外周表面7a相接觸。阻尼器桿17可能具有與臂7的外周表面7a相接觸的接觸部,以代替其外端。阻尼器桿17的內端在圓筒19中。根據本實施方式,線性阻尼器9被設置為其軸線垂直延伸。然而,根據臂7的形狀、位置等等,線性阻尼器9可能被水平地或以一定角度地設置。在任何設置中,線性阻尼器9的設置與臂7的形狀有關,以致隨著門把手3回轉或返回至初始旋轉位置,線性阻尼器9的阻尼器桿17與臂7之間的壓力角相對于阻尼器桿17的軸向方向逐漸增大。通過臂7的形狀和線性阻尼器9的設置,線性阻尼器9在從門把手返回到初始旋轉位置的中途開始產生阻尼作用。因此,只有當門把手3在旋轉操縱之前回轉或返回至初始旋轉位置時,線性阻尼器9才阻尼門把手3的旋轉。
[0028]線性阻尼器9的圓筒19被固定于門栓組件15的外表面或門把手單元I中靜止側上的其它合適區域。也就是說,圓筒19是線性阻尼器9的固定端。線性阻尼器9包括復位彈黃20。
[0029]復位彈簧20被設置于線性阻尼器9的內側,并且將偏置力施加于阻尼器桿17。復位彈簧20的偏置力小于彈簧5的偏置力。當通過旋轉操縱旋轉門把手3時,阻尼器桿17線性延伸,從而通過復位彈簧20向上推動臂7。通過阻尼器桿17的延伸,線性阻尼器9輔助門把手3的旋轉操縱。
[0030]如圖1和2中所示,旋轉操縱之前的自由狀態下的門把手3被旋轉至基本上平行的位置,即,初始旋轉位置,并且通過彈簧5的偏置力保持不變。在這種狀態下,臂7位于允許臂7的外周表面7a的前端將阻尼器桿17推入圓筒19中的位置。
[0031]當通過旋轉操縱從初始旋轉位置朝向釋放旋轉位置向下旋轉門把手3時,如圖3中所示,臂7與旋轉軸11 一起旋轉遠離阻尼器桿17。旋轉期間,臂7從不強行拉動阻尼器桿17,并且在阻尼器桿17的外端與臂7相接觸的同時,阻尼器桿17通過線性阻尼器19的復位彈簧20的偏置力隨著旋轉的臂7延伸。因此,用于阻尼器桿17的延伸的偏置力通過臂7和旋轉軸11被傳遞至門把手3,以致線性阻尼器9輔助門把手3的旋轉操縱,以減少在手動旋轉門把手3時的操作力。進一步地說,只有當門把手3在旋轉操縱之前回轉至初始旋轉位置時,線性阻尼器9才阻尼門把手3的旋轉。因此,當手動旋轉門把手3時,由于線性阻尼器19的密封等等產生的阻力矩不會作用于門把手3,并且操作力確實會被減少。
[0032]如圖3中所示,門把手3已經通過旋轉操縱被旋轉至釋放旋轉位置,門閂組件15的門閂15a脫離門的凹部(未示出),以允許個人來開啟門。
[0033]當將個人的手從圖3中所示的狀態下的門把手3松開時,彈簧5通過其偏置力經由旋轉軸11將門把手3回轉至圖2中所示的狀態,即,初始旋轉位置。
[0034]在門把手3回轉至初始旋轉位置的初期階段,阻尼器桿17根據臂7的旋轉而具有相對少量的沖程或收縮。也就是說,臂7將阻尼器桿17在圓筒19中推入了相對較少的量,以致線性阻尼器9不會產生阻尼作用,以允許門把手3快速回轉。
[0035]隨著門把手3回轉至初始旋轉位置的進行,阻尼器桿17的沖程量逐漸變大。因此,在從門把手3返回到初始旋轉位置的中途開始,阻尼器桿17根據臂7的旋轉而具有相對大量的沖程或收縮。然后,在從門把手3返回到初始旋轉位置的中途開始,在阻尼器桿17的相對大量的收縮期間,線性阻尼器9產生阻尼作用。
[0036]通過阻尼作用,直到門把手3變為圖2中所示的其中旋轉軸11上的接觸部18與門閂組件15上的擋塊16彼此接觸的狀態為止,線性阻尼器9都極大地限制了旋轉的門把手3,尤其是旋轉的旋轉軸11。因此,正當門把手3到達初始旋轉位置時,接觸部18柔和地或緩慢地接觸擋塊16。這樣,門把手3在旋轉操縱之前被設置于初始旋轉位置。
[0037]將描述本實施方式的效果。
[0038]根據本實施方式的門把手單元I包括單元外殼13、被單元外殼13可旋轉地支撐以用于旋轉操縱的門把手3、被連接至門把手3從而通過門把手3的旋轉操縱而旋轉的旋轉軸11、被連接至旋轉軸11從而由通過門把手3的旋轉操縱而旋轉的旋轉軸11來操作的門閂15a、施加偏置力以使門把手3在旋轉操縱之前返回到初始旋轉位置的彈簧5、被設置于旋轉軸11上的臂7以及只有當門把手3在旋轉操縱之前返回至初始旋轉位置時才與臂7接觸以阻尼門把手3的旋轉的線性阻尼器9。
[0039]因此,當通過旋轉操縱手動旋轉門把手3以開啟門時,門把手單元I阻止由于線性阻尼器9的密封等等產生的阻力矩作用于門把手3上,并且確實會減少操作力。當將手從門把手3上松開時,門把手3根據彈簧5的偏置力在旋轉操縱之前返回至初始旋轉位置。這時,線性阻尼器9產生阻尼作用,以極大地限制門把手3的旋轉,尤其是旋轉軸11的旋轉。因此,旋轉軸11上的接觸部18柔和地或緩慢地接觸門閂組件15上的擋塊16,以致門把手3在旋轉操縱之前被設置于初始旋轉位置。因此,在接觸部18與擋塊16之間接觸時,門把手單元I吸收碰撞與噪音。
[0040]臂7被成形為操作線性阻尼器9,以致線性阻尼器9在從門把手3返回到初始旋轉位置的中途開始產生阻尼作用。
[0041]當旋轉操縱之后將手從門把手3上松開時,門把手3最初快速地旋轉然后緩慢地旋轉,以致線性阻尼器9在從門把手3返回的中途開始產生阻尼作用。因此,通常在將快速地返回門把手3的同時,門把手單元I確實會吸收接觸部18與擋塊16之間接觸時的碰撞與噪音。
[0042]臂7是板狀凸輪或平板狀凸輪,其包括外周表面7a,并且線性阻尼器9包括固定端,即圓筒19,以及可移動端,即與臂7的外周表面7a相接觸的阻尼器桿17。
[0043]因此,通過該簡化的結構,門把手單元I致使線性阻尼器9在從門把手3返回到初始旋轉位置的中途開始產生阻尼作用。進一步地說,門把手單元I根據臂7的外周表面7a的設置可能具有不同的特征。
[0044]隨著門把手3回轉至初始旋轉位置,線性阻尼器9與臂7之間的壓力角相對于線性阻尼器9的軸向方向逐漸增大。
[0045]因此,通過該簡化的結構,門把手單元I確實會致使線性阻尼器9在從門把手3返回到初始旋轉位置的中途開始產生阻尼作用。
[0046]線性阻尼器9通過門把手3的旋轉操縱來輔助旋轉軸11旋轉。
[0047]因此,當通過旋轉操縱手動旋轉門把手3時,門把手單元I確實會減少操作力。
[0048]將參考圖4至6詳細描述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圖4是說明門把手單元的剖視圖,圖5沿著圖4中的線B-B截取的并且說明在旋轉操縱以前門把手與臂的關系的剖視圖,并且圖6是沿著圖4中的線B-B截取的并且說明在旋轉操縱之后門把手與臂的關系的剖視圖。本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基本上相同,并且為了在描述中避免重復,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或帶有“A”的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與第一實施方式的部件對應的部件。
[0049]相對于第一實施方式的線性阻尼器9,根據本實施方式的門把手單元IA將線性阻尼器9A上下翻轉。線性阻尼器9A的圓筒19是與臂7的外周表面7a相接觸的可移動端。臂7是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板狀凸輪或平板狀凸輪。
[0050]線性阻尼器9A的圓筒19A被支撐于阻尼器支撐外殼21中,以致圓筒19A相對于阻尼器支撐外殼21上下滑動。阻尼器支撐外殼21被固定于門閂組件15或門把手單元IA的靜止側上的其它合適區域。線性阻尼器9A的阻尼器桿17A是與阻尼器支撐外殼21的內底部相接觸的固定端。根據本實施方式,線性阻尼器9A的固定端通過阻尼器支撐外殼21被固定于靜止側。
[0051]在根據第二實施方式的門把手單元IA中,線性阻尼器9A根據臂7的旋轉而上下操作,以產生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門把手單元,其包括: 單元外殼; 門把手,其被單元外殼可旋轉地支撐,以用于旋轉操縱; 旋轉軸,其被連接至門把手,以和門把手一起旋轉; 門閂,其被連接至旋轉軸,從而由通過門把手的旋轉操縱而旋轉的旋轉軸來操作; 彈簧,其施加偏置力,以使門把手在旋轉操縱之前返回到初始旋轉位置; 臂,其被設置于旋轉軸上;以及 線性阻尼器,只有當門把手在旋轉操縱之前返回至初始旋轉位置時,該線性阻尼器才與臂接觸以阻尼門把手的旋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門把手單元,其中,所述臂被成形為操作所述線性阻尼器,以致所述線性阻尼器在從所述門把手返回到所述初始旋轉位置的中途開始產生阻尼作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門把手單元,其中,所述臂是板狀凸輪,其包括外周表面,并且所述線性阻尼器包括固定端和可移動端,該可移動端與所述臂的外周表面相接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門把手單元,其中,所述線性阻尼器與所述臂之間的壓力角隨著所述門把手回轉至所述初始旋轉位置而逐漸增大。
5.根據權利要求1到4中任一項所述的門把手單元,其中,所述線性阻尼器輔助所述旋轉軸通過所述門把手的旋轉操縱而旋轉。
【文檔編號】E05B63/08GK104343285SQ201410378519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日
【發明者】橫尾貴志 申請人:不二乳膠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