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折疊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戶外用品領域,一種折疊墊,包括厚度一致的軟墊本體以及設置在軟墊本體上的頭枕本體;所述軟墊本體包括依次鉸接的腳墊本體、第一連接體、椅座本體、第二連接體和椅背本體;所述腳墊本體、椅座本體和椅背本體的長度相等,第一連接體的長度為軟墊本體的厚度的2倍,第二連接體的長度為軟墊本體的厚度的3倍。使用時,該折疊墊通過兩次三段式翻折實現充分折疊,而且通過頭枕連接帶可以實現頭枕本體的拆裝,便于睡臥時使用和折疊時收納,使用舒適性好。
【專利說明】一種折疊墊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戶外用品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折疊墊。
【背景技術】
[0002]折疊墊主要用于戶外旅游、野營等活動中。傳統的折疊墊是由多個折疊墊單元拼接構成,折疊墊內部沒有骨架,因此折疊墊只能平躺攤開使用,使用形式單一;而為了進一步改進折疊墊的使用形式,現有折疊墊結構上模擬折疊座椅,包括可相互折疊的椅座本體、椅背本體和腳墊本體,通過內置的骨架折疊墊既可以調節椅背用于乘坐,也可以折疊收納;但是,改進后的折疊墊的不足之處在于:I,現有折疊墊也可以實現平躺攤開使用,但是根據使用習慣,睡臥時都需要有頭枕,然而現有折疊墊并沒有這方面的設計,使得使用舒適性不高;2,折疊墊上的腳墊本體、椅座本體和椅背本體依次直接鉸接,相互之間采用兩段式折疊,然而折疊墊具有一定的厚度,折疊過程中靠近鉸接處的折疊墊會優先相抵,進而限制進一步折疊,使得折疊不充分。
[0003]此外,為了方便折疊墊的搬運,現有折疊墊上均會設置一提手,但問題在于現有提手均是設置在椅背本體的上端部或腳墊本體的前端部,使得提手的施力方向與折疊墊的翻折方向平行,折疊攜帶時容易發生折疊墊突然展開的情況。
【發明內容】
[0004]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新穎、折疊充分且使用舒適性好的折疊墊。
[0005]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折疊墊,包括厚度一致的軟墊本體以及設置在軟墊本體上的頭枕本體;所述軟墊本體包括依次鉸接的腳墊本體、第一連接體、椅座本體、第二連接體和椅背本體;所述頭枕本體上設有與其一體連接的頭枕連接帶,頭枕本體通過頭枕連接帶連接固定在椅背本體上,頭枕連接帶的自由端部粘貼固定在椅背本體的后端面上;
所述腳墊本體、椅座本體和椅背本體的長度相等,第一連接體的長度為軟墊本體的厚度的2倍,第二連接體的長度為軟墊本體的厚度的3倍;腳墊本體與第一連接體之間通過角度調節器鉸接,腳墊本體沿鉸接處可上下雙向翻折;第一連接體與椅座本體之間通過角度調節器鉸接,第一連接體沿鉸接處只可往上翻折;椅座本體與第二連接體之間通過角度調節器鉸接,第二連接體沿鉸接處只可往上翻折;第二連接體與椅背本體之間之間通過角度調節器鉸接,椅背本體沿鉸接處只可往上翻折;
所述角度調節器包括第一連接架和第二連接架,第一連接架通過銷軸a與第二連接架相互鉸接;第一連接架包括第一套接部以及與第一套接部一體連接的第一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上通過銷軸b鉸接有棘爪,棘爪上設有用于用于放置扭簧的扭簧槽,扭簧槽內設置有扭簧,扭簧的中部套設在銷軸b上,扭簧的兩自由端部分別卡在第一套接部的內端部上;
第二連接架包括第二套接部以及與第二套接部一體連接的第二卡接部;第二卡接部上設有與其連為一體的擋塊和多個單向輪齒,多個單向輪齒沿第二卡接部的內端部邊緣規則設置,且相互之間構成輪齒面,棘爪的內端部與單向輪齒所構成的輪齒面相抵構成棘輪定位機構;第二卡接部上沿銷軸a還同軸設置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包括外側弧面直徑大于輪齒面的復位部以及外側弧面直徑小于輪齒面的定位部,定位部上設有定位開口,擋塊處于定位開口內;當定位片沿銷軸a轉動時,復位部與棘爪相抵、轉動配合,定位開口與擋塊轉動配合。
[0006]作為優選,所述腳墊本體的側面上設有提手,一方面腳墊本體在折疊后處于整個軟墊本體的中部,將提手設置在腳墊本體上,即是將提手設置在軟墊本體的中部,便于受力均衡;另一方面,提手是處于腳墊本體的側面上,使提手的施力方向與折疊墊的翻折方向垂直,不會發生折疊攜帶時折疊墊突然展開的情況。
[0007]本發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該折疊墊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優勢:1,折疊墊包括軟墊本體以及設置在軟墊本體上的頭枕本體,具體是所述頭枕本體上設有與其一體連接的頭枕連接帶,頭枕本體通過頭枕連接帶連接固定在椅背本體上;通過頭枕連接帶可以實現頭枕本體的拆裝,便于睡臥時使用和折疊時收納;2,軟墊本體包括依次鉸接的腳墊本體、第一連接體、椅座本體、第二連接體和椅背本體,使用時以椅座本體為基座,腳墊本體通過第一連接體與椅座本體實現三段式翻折,由于第一連接體的長度為軟墊本體的厚度的2倍,腳墊本體可完全疊放在椅座本體上;椅背本體通過第二連接體與椅座本體實現三段式翻折,由于第二連接體的長度為軟墊本體的厚度的3倍,椅背本體可完全疊放在腳墊本體上,即完全翻折后,腳墊本體處于整個軟墊本體的中部,第一連接體、椅座本體、第二連接體和椅背本體分別設置在其四周;因而從上述翻折過程可以看出,該折疊墊通過兩次三段式翻折實現充分折疊。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一。
[0009]圖2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二。
[0010]圖3為本發明的內部骨架示意圖。
[0011]圖4為角度調節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案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3]如圖f圖3所示的,一種折疊墊,包括厚度一致的軟墊本體I以及設置在軟墊本體I上的頭枕本體2。所述軟墊本體I包括依次鉸接的腳墊本體11、第一連接體12、椅座本體13、第二連接體14和椅背本體15。所述頭枕本體2上設有與其一體連接的頭枕連接帶21,頭枕本體2通過頭枕連接帶21連接固定在椅背本體15上,頭枕連接帶21的自由端部粘貼固定在椅背本體15的后端面上。所述腳墊本體11的側面上設有提手19,一方面腳墊本體在折疊后處于整個軟墊本體的中部,將提手設置在腳墊本體上,即是將提手設置在軟墊本體的中部,便于受力均衡;另一方面,提手是處于腳墊本體的側面上,使提手的施力方向與折疊墊的翻折方向垂直,不會發生折疊攜帶時折疊墊突然展開的情況。
[0014]腳墊本體11、椅座本體13和椅背本體15的長度相等,第一連接體12的長度為軟墊本體I的厚度的2倍,第二連接體14的長度為軟墊本體I的厚度的3倍。腳墊本體11與第一連接體12之間通過角度調節器3鉸接,腳墊本體11沿鉸接處可上下雙向翻折,具體是腳墊本體11的內部設有U形腳墊桿111,第一連接體12的內部設有兩根平行設置的第一連接桿121,U形腳墊桿111的自由端通過角度調節器3鉸接在第一連接桿121的前端部上,U形腳墊桿111與第一連接桿121之間的兩個角度調節器3之間通過第一加強桿16相連。
[0015]第一連接體12與椅座本體13之間通過角度調節器3鉸接,第一連接體12沿鉸接處只可往上翻折,具體是椅座本體13內部設有U形座桿131和兩根椅座側桿132,兩根椅座側桿132平行設置,U形座桿131處于兩根椅座側桿132之間且U形座桿131的U形開口朝前,U形座桿131的兩條U形臂分別固定在兩根椅座側桿132上,第一連接桿121的后端部通過角度調節器3鉸接在椅座側桿132的前端部上,第一連接桿121與椅座側桿132之間的兩個角度調節器3之間通過第二加強桿17相連。
[0016]椅座本體13與第二連接體14之間通過角度調節器3鉸接,第二連接體14沿鉸接處只可往上翻折,具體是第二連接體14的內部設有兩根平行設置的第二連接桿141,第二連接桿141的前端部通過角度調節器3鉸接在椅座側桿132的后端部上,第二連接桿141與椅座側桿132之間的兩個角度調節器3分別處于U形座桿131的兩側。
[0017]第二連接體14與椅背本體15之間之間通過角度調節器3鉸接,椅背本體15沿鉸接處只可往上翻折,具體是椅背本體15內部設有U形背桿151,U形背桿151的自由端通過角度調節器3鉸接在第二連接桿141的后端部上,U形背桿151與第二連接桿141之間的兩個角度調節器3之間通過第三加強桿18相連。
[0018]參照圖4,角度調節器3包括第一連接架31和第二連接架32,第一連接架31通過銷軸a與第二連接架32相互鉸接。第一連接架31包括第一套接部311以及與第一套接部311 一體連接的第一^^接部312。第一^^接部312上通過銷軸b鉸接有棘爪33,棘爪33上設有用于用于放置扭簧的扭簧槽331,扭簧槽內設置有扭簧34,扭簧34的中部套設在銷軸b上,扭簧34的兩自由端部分別卡在第一套接部311的內端部上。第二連接架32包括第二套接部321以及與第二套接部321 —體連接的第二卡接部322。第二卡接部322上設有與其連為一體的擋塊35和多個單向輪齒36,多個單向輪齒36沿第二卡接部322的內端部邊緣規則設置,且相互之間構成輪齒面,棘爪33的內端部與單向輪齒36所構成的輪齒面相抵構成棘輪定位機構。第二卡接部322上沿銷軸a還同軸設置有定位片37,所述定位片37包括外側弧面直徑大于輪齒面的復位部371以及外側弧面直徑小于輪齒面的定位部,定位部上設有定位開口 372,擋塊35處于定位開口 372內。當定位片37沿銷軸a轉動時,復位部371與棘爪33相抵、轉動配合,定位開口 372與擋塊35轉動配合。
[0019]工作時,由于棘爪33的內端部與單向輪齒36所構成的棘輪定位機構,第二連接架只能順時針單向轉動,因此當第一連接架和第二連接架之間的角度調小,可以根據單向輪齒36逐級進行調節。而當第一連接架和第二連接架之間的角度小于一定角度時,第二連接架32上的擋塊35推動定位片37的定位開口 372右側壁,使得定位片37沿銷軸a順時針轉動,定位片37的復位部371與棘爪33的內端部相抵、擠壓,由于復位部371的外側弧面直徑大于輪齒面,因此復位部371與棘爪33相抵的同時,解除棘爪33與單向輪齒36之間的嚙合;此時,一方面可以將第二連接架繼續順時針轉動靠近第一連接架;另一方面也可以將第二連接架逆時針轉動遠離第一連接架,即第一連接架和第二連接架之間的角度調大,因為定位片37的復位部371與棘爪33相抵,解除棘爪33與單向輪齒36之間的嚙合;將第二連接架32及其上固定擋塊35逆時針轉動時,定位片37則與棘爪33相抵因而不轉動,直到擋塊35與定位片37上的左側壁相抵后,擋塊35推動定位片37逆時針轉動直至定位片37脫離棘爪33,棘爪33內端重新與單向輪齒36嚙合,此時第二連接架展開角度最大,一般為180。。
【權利要求】
1.一種折疊墊,其特征在于:包括厚度一致的軟墊本體以及設置在軟墊本體上的頭枕本體;所述軟墊本體包括依次鉸接的腳墊本體、第一連接體、椅座本體、第二連接體和椅背本體;所述頭枕本體上設有與其一體連接的頭枕連接帶,頭枕本體通過頭枕連接帶連接固定在椅背本體上,頭枕連接帶的自由端部粘貼固定在椅背本體的后端面上; 所述腳墊本體、椅座本體和椅背本體的長度相等,第一連接體的長度為軟墊本體的厚度的2倍,第二連接體的長度為軟墊本體的厚度的3倍;腳墊本體與第一連接體之間通過角度調節器鉸接,腳墊本體沿鉸接處可上下雙向翻折;第一連接體與椅座本體之間通過角度調節器鉸接,第一連接體沿鉸接處只可往上翻折;椅座本體與第二連接體之間通過角度調節器鉸接,第二連接體沿鉸接處只可往上翻折;第二連接體與椅背本體之間之間通過角度調節器鉸接,椅背本體沿鉸接處只可往上翻折; 所述角度調節器包括第一連接架和第二連接架,第一連接架通過銷軸a與第二連接架相互鉸接;第一連接架包括第一套接部以及與第一套接部一體連接的第一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上通過銷軸b鉸接有棘爪,棘爪上設有用于用于放置扭簧的扭簧槽,扭簧槽內設置有扭簧,扭簧的中部套設在銷軸b上,扭簧的兩自由端部分別卡在第一套接部的內端部上; 第二連接架包括第二套接部以及與第二套接部一體連接的第二卡接部;第二卡接部上設有與其連為一體的擋塊和多個單向輪齒,多個單向輪齒沿第二卡接部的內端部邊緣規則設置,且相互之間構成輪齒面,棘爪的內端部與單向輪齒所構成的輪齒面相抵構成棘輪定位機構;第二卡接部上沿銷軸a還同軸設置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包括外側弧面直徑大于輪齒面的復位部以及外側弧面直徑小于輪齒面的定位部,定位部上設有定位開口,擋塊處于定位開口內;當定位片沿銷軸a轉動時,復位部與棘爪相抵、轉動配合,定位開口與擋塊轉動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折疊墊,其特征在于:所述腳墊本體的側面上設有提手。
【文檔編號】A47C1/026GK104223816SQ201410479231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8日
【發明者】吳志康 申請人:浙江凱帝家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