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疊的嬰兒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折疊的嬰兒床,包括支撐架管、與支撐架管連接的床體架管、以及折疊控制裝置,所述支撐架管包括前支撐架管和后支撐架管,所述床體架管包括前床體架管和后床體架管,所述前支撐架管、后支撐架管、前床體架管、以及后床體架管相互鉸接;所述折疊控制裝置設于所述前支撐架管、后支撐架管、前床體架管、以及后床體架管的相互鉸接位置處,用于控制上述各架管的相互定位或繞其相互鉸接處自由旋轉,實現嬰兒床在展開使用狀態與折疊收合狀態之間的自由切換。本發明結構簡單、緊湊,方便收合,收合后可進一步縮小體積,利于存貯和運輸。
【專利說明】可折疊的嬰兒床
【技術領域】
: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可折疊的嬰兒床。
【背景技術】
:
[0002]現有的嬰兒床,通常包括支撐架管、以及與支撐架管連接的床體架管。
[0003]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上述結構的現有嬰兒床,其收合不便。
【發明內容】
:
[0004]為克服現有技術中嬰兒床收合不便的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可折疊的嬰兒床。
[0005]一種可折疊的嬰兒床,包括支撐架管、與支撐架管連接的床體架管、以及折疊控制裝置,所述支撐架管包括前支撐架管和后支撐架管,所述床體架管包括前床體架管和后床體架管,所述前支撐架管、后支撐架管、前床體架管、以及后床體架管相互鉸接;所述折疊控制裝置設于所述前支撐架管、后支撐架管、前床體架管、以及后床體架管的相互鉸接位置處,用于控制上述各架管的相互定位或繞其相互鉸接處自由旋轉,實現嬰兒床在展開使用狀態與折疊收合狀態之間的自由切換。
[0006]本發明實施例,其支撐架管包括前支撐架管和后支撐架管,所述床體架管包括前床體架管和后床體架管,所述前支撐架管、后支撐架管、前床體架管、以及后床體架管相互鉸接,并通過折疊控制裝置控制上述各架管的相互定位或繞其相互鉸接處自由旋轉,實現嬰兒床在展開使用狀態與折疊收合狀態之間的自由切換,結構簡單、緊湊,方便收合,收合后可進一步縮小體積,利于存貯和運輸。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
[000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08]圖1為本發明展開狀態立體圖。
[0009]圖2為本發明的爆炸示意圖一。
[0010]圖3為本發明的爆炸示意圖二。
[0011]圖4為圖3的A部放大圖。
[0012]圖5為本發明在折疊收合狀態下的最終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
[0013]為了使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0014]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一種可折疊的嬰兒床,包括支撐架管、與支撐架管連接的床體架管、以及折疊控制裝置,所述支撐架管包括前支撐架管11和后支撐架管12,所述床體架管包括前床體架管21和后床體架管22,所述前支撐架管11、后支撐架管12、前床體架管21、以及后床體架管22相互鉸接;所述折疊控制裝置設于所述前支撐架管11、后支撐架管12、前床體架管21、以及后床體架管22的相互鉸接位置處,用于控制上述各架管的相互定位或繞其相互鉸接處自由旋轉,實現嬰兒床在展開使用狀態與折疊收合狀態之間的自由切換。
[0015]進一步地,所述后支撐架管12的上端設有第一連接件31、以及第六連接件36 ;所述前支撐架管11的上端設有第二連接件32、以及第五連接件35 ;所述前床體架管21的后端設有第三連接件33 ;所述后床體架管22的前端設有第四連接件34 ;所述第一連接件31、第二連接件32、第三連接件33、第四連接件34、第五連接件35、以及第六連接件36由左而右同軸心相互鉸接。結構簡單、緊湊。
[0016]再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連接件31上與所述第二連接件32相對的一側凸設有第一環形套接部311 ;所述第六連接件36上與所述第五連接件35相對的一側凸設有與第一環形套接部311相配合的第二環形套接部361 ;所述第二連接件32、第三連接件33、第四連接件34、以及第五連接件35為環形件,并依次套接于第一環形套接部311與第二環形套接部361之間實現同軸心鉸接。結構簡單、緊湊。
[0017]更進一步地,所述第六連接件36也為環形件,第六連接件36的第二環形套接部361至第一連接件31的第一環形套接部311之間形成一環形凹腔4 ;且所述第一連接件31上開設有徑向貫穿第一環形套接部311的第一開口 312,所述第六連接件36上開設有徑向貫穿第二環形套接部361的第二開口 362,所述折疊控制裝置設于第一開口 312和第二開口362之間并從環形凹腔4中徑向露出。結構簡單、緊湊,折疊控制裝置操作方便。
[0018]具體地,所述第一連接件31上與第二連接件32相對的一側于所述第一開口 312的上方位置處開設有第一卡鎖缺口 313、以及第一弧形滑槽314 ;所述第二連接件32上開設有與第一^^鎖缺口 313相對的第二卡鎖缺口 321、與第二卡鎖缺口 321的上端連通并沿順時針方向延伸的第二卡銷滑槽322、以及與所述第一弧形滑槽314相對的第二弧形滑槽323 ;所述第二卡鎖缺口 321、第二卡銷滑槽322、第二弧形滑槽323均軸向貫穿第二連接件32,第二弧形滑槽323的長度較第一弧形滑槽314小;所述第三連接件33上開設有與第二卡鎖缺口 321相對的第三卡鎖缺口 331、與第三卡鎖缺口 331的上端連通并與第二卡銷滑槽322相對的第三卡銷滑槽332、以及一左導向柱333,左導向柱333凸設于與第二連接件32相對的一側,并同時伸入所述第二弧形滑槽323和第一弧形滑槽314內,所述第三卡鎖缺口 331和第三卡銷滑槽332均軸向貫穿第三連接件33 ;所述第四連接件34上開設有與第三卡鎖缺口 331相對的第四卡鎖缺口 341、與第四卡鎖缺口 341的上端連通并沿逆時針方向延伸的第四卡銷滑槽342、以及一右導向柱343,右導向柱343凸設于與第五連接件35相對的一側;所述第四卡鎖缺口 341和第四卡銷滑槽342均軸向貫穿第四連接件34 ;所述第五連接件35上開設有與第四卡鎖缺口 341相對的第五卡鎖缺口 351、與第五卡鎖缺口 351的上端連通并沿順時針方向延伸的第五卡銷滑槽352 ;所述第五卡鎖缺口 351和第五卡銷滑槽352均軸向貫穿第五連接件35 ;所述第六連接件36上于其第二開口 362的上方位置處開設有與第五卡鎖缺口 351相對的第六卡鎖缺口 363、以及一與第五卡銷滑槽352相對的第六滑槽364,所述右導向柱343同時伸入第五卡銷滑槽352和第六滑槽364內,第六滑槽364的長度較第五卡銷滑槽351小。結構簡單,緊湊,各連接件的相互聯動控制方便。
[0019]又進一步地,所述折疊控制裝置包括按鈕41、固設于按鈕41上并插入第一卡鎖缺口 313、第二卡鎖缺口 321、第三卡鎖缺口 331、第四卡鎖缺口 341、第五卡鎖缺口 351和第六卡鎖缺口 363內的卡銷42、以及用于使卡銷42保持卡鎖的頂壓件;所述按鈕41設于第一開口 312和第二開口 362之間并從環形凹腔4中徑向露出,徑向向外按壓所述按鈕41使按鈕41克服頂壓件的作用力時,可帶動卡銷42沿第一卡鎖缺口 313和第六卡鎖缺口 363徑向向外移動,使卡銷42脫離所述第二卡鎖缺口 321、第三卡鎖缺口 331、第四卡鎖缺口 341、以及第五卡鎖缺口 351,此時,第一連接件31、第二連接件32、第三連接件33、第四連接件34、第五連接件35、第六連接件36相互解鎖并可相對自由旋轉實現折疊收合。折疊控制裝置結構簡單,控制方便。
[0020]更具體地,所述按鈕41呈凹字形,其開口朝上設置,設有向上延伸的左側壁和右側壁,左側壁伸入第一連接件31的第一開口 312,右側壁伸入第六連接件36的第二開口362,而所述第二連接件32、第三連接件33、第四連接件34、以及第五連接件35則位于按鈕41的左側壁和右側壁之間;所述頂壓件包括頂壓片43、以及頂壓彈簧44,所述頂壓片43設于左側壁和右側壁之間,且其上表面與第二連接件32、第三連接件33、第四連接件34、以及第五連接件35的環形內表面相抵;所述頂壓彈簧44的一端作用于頂壓片43的下表面,另一端作用于按鈕41。結構簡單,控制方便。
[0021]再進一步地,本發明的上述結構左右對稱。
[0022]本發明之嬰兒床折疊收合的原理如下:
[0023]需要折疊收合時,徑向向外按壓所述按鈕41,按鈕41克服頂壓彈簧44的作用力帶動卡銷42沿第一卡鎖缺口 313和第六卡鎖缺口 363徑向向外移動,使卡銷42脫離所述第二卡鎖缺口 321、第三卡鎖缺口 331、第四卡鎖缺口 341、以及第五卡鎖缺口 351,此時,第一連接件31、第二連接件32、第三連接件33、第四連接件34、第五連接件35、第六連接件36相互解鎖并可相對自由旋轉實現折疊收合,從而使實現嬰兒床在圖1所示的展開使用狀態與圖5所示的折疊收合狀態之間的自由切換。
[0024]本發明實施例結構簡單、緊湊,方便收合,收合后可進一步縮小體積,利于存貯和運輸。
[0025]如上所述是結合具體內容提供的一種或多種實施方式,并不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凡與本發明的方法、結構等近似、雷同,或是對于本發明構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術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可折疊的嬰兒床,包括支撐架管、以及與支撐架管連接的床體架管,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折疊控制裝置,所述支撐架管包括前支撐架管和后支撐架管,所述床體架管包括前床體架管和后床體架管,所述前支撐架管、后支撐架管、前床體架管、以及后床體架管相互鉸接;所述折疊控制裝置設于所述前支撐架管、后支撐架管、前床體架管、以及后床體架管的相互鉸接位置處,用于控制上述各架管的相互定位或繞其相互鉸接處自由旋轉,實現嬰兒床在展開使用狀態與折疊收合狀態之間的自由切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疊的嬰兒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支撐架管的上端設有第一連接件、以及第六連接件; 所述前支撐架管的上端設有第二連接件、以及第五連接件; 所述前床體架管的后端設有第三連接件; 所述后床體架管的前端設有第四連接件; 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二連接件、第三連接件、第四連接件、第五連接件、以及第六連接件由左而右同軸心相互鉸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疊的嬰兒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件上與所述第二連接件相對的一側凸設有第一環形套接部;所述第六連接件上與所述第五連接件相對的一側凸設有與第一環形套接部相配合的第二環形套接部;所述第二連接件、第三連接件、第四連接件、以及第五連接件為環形件,并依次套接于第一環形套接部與第二環形套接部之間實現同軸心鉸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折疊的嬰兒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連接件也為環形件,第六連接件的第二環形套接部至第一連接件的第一環形套接部之間形成一環形凹腔;且所述第一連接件上開設有徑向貫穿第一環形套接部的第一開口,所述第六連接件上開設有徑向貫穿第二環形套接部的第二開口,所述折疊控制裝置設于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之間并從環形凹腔中徑向露出。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疊的嬰兒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連接件上與第二連接件相對的一側于所述第一開口的上方位置處開設有第一卡鎖缺口、以及第一弧形滑槽; 所述第二連接件上開設有與第一卡鎖缺口相對的第二卡鎖缺口、與第二卡鎖缺口的上端連通并沿順時針方向延伸的第二卡銷滑槽、以及與所述第一弧形滑槽相對的第二弧形滑槽;所述第二卡鎖缺口、第二卡銷滑槽、第二弧形滑槽均軸向貫穿第二連接件,第二弧形滑槽的長度較第一弧形滑槽小; 所述第三連接件上開設有與第二卡鎖缺口相對的第三卡鎖缺口、與第三卡鎖缺口的上端連通并與第二卡銷滑槽相對的第三卡銷滑槽、以及一左導向柱,左導向柱凸設于與第二連接件相對的一側,并同時伸入所述第二弧形滑槽和第一弧形滑槽內,所述第三卡鎖缺口和第三卡銷滑槽均軸向貫穿第三連接件; 所述第四連接件上開設有與第三卡鎖缺口相對的第四卡鎖缺口、與第四卡鎖缺口的上端連通并沿逆時針方向延伸的第四卡銷滑槽、以及一右導向柱,右導向柱凸設于與第五連接件相對的一側;所述第四卡鎖缺口和第四卡銷滑槽均軸向貫穿第四連接件; 所述第五連接件上開設有與第四卡鎖缺口相對的第五卡鎖缺口、與第五卡鎖缺口的上端連通并沿順時針方向延伸的第五卡銷滑槽;所述第五卡鎖缺口和第五卡銷滑槽均軸向貫穿第五連接件; 所述第六連接件上于其第二開口的上方位置處開設有與第五卡鎖缺口相對的第六卡鎖缺口、以及一與第五卡銷滑槽相對的第六滑槽,所述右導向柱同時伸入第五卡銷滑槽和第六滑槽內,第六滑槽的長度較第五卡銷滑槽小。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疊的嬰兒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疊控制裝置包括按鈕、固設于按鈕上并插入第一卡鎖缺口、第二卡鎖缺口、第三卡鎖缺口、第四卡鎖缺口、第五卡鎖缺口和第六卡鎖缺口內的卡銷、以及用于使卡銷保持卡鎖的頂壓件;所述按鈕設于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之間并從環形凹腔中徑向露出,徑向向外按壓所述按鈕使按鈕克服頂壓件的作用力時,可帶動卡銷沿第一卡鎖缺口和第六卡鎖缺口徑向向外移動,使卡銷脫離所述第二卡鎖缺口、第三卡鎖缺口、第四卡鎖缺口、以及第五卡鎖缺口,此時,第一連接件、第二連接件、第三連接件、第四連接件、第五連接件、第六連接件相互解鎖并可相對自由旋轉實現折疊收合。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疊的嬰兒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鈕呈凹字形,其開口朝上設置,設有向上延伸的左側壁和右側壁,左側壁伸入第一連接件的第一開口,右側壁伸入第六連接件的第二開口,而所述第二連接件、第三連接件、第四連接件、以及第五連接件則位于按鈕的左側壁和右側壁之間;所述頂壓件包括頂壓片、以及頂壓彈簧,所述頂壓片設于左側壁和右側壁之間,且其上表面與第二連接件、第三連接件、第四連接件、以及第五連接件的環形內表面相抵;所述頂壓彈簧的一端作用于頂壓片的下表面,另一端作用于按鈕。
【文檔編號】A47D7/00GK104305769SQ201410608965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31日
【發明者】何海林, 耿日東 申請人:廣東樂美達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