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雨雪功能的窗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防雨雪功能的窗戶,包括窗框和窗扇,所述窗扇由鉸接連接的上扇和下扇組成,所述上扇的上端與所述窗框的一端鉸接,所述下扇上設有滑輪,所述窗框上設有用于所述滑輪上、下移動的滑槽。本實用新型,窗扇的上扇和下扇可上、下向折疊開合,從而形成橫側向的進風通道,即可以正常通風,又防止了雨雪的侵入。
【專利說明】
具有防雨雪功能的窗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窗戶,具體涉及具有防雨雪功能的窗戶。
【背景技術】
[0002]在工、民用建筑中,為了滿足采光和通風的要求,窗戶必不可少,并且類型多樣,但在現行建筑中,都是采用正面通風的方式,當開窗通風時,風是從窗口的正面直接吹入室內。這種通風方式,由于通風窗口直臨外部,當雨雪天氣出現時,無法阻擋雨雪進入建筑內部,會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麻煩和降低建筑內的空氣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行窗戶無法阻擋雨雪進入建筑內部的問題。
[0004]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具有防雨雪功能的窗戶,包括窗框和窗扇,窗扇由鉸接連接的上扇和下扇組成,上扇的上端與所述窗框的上端鉸接,下扇上設有滑輪,所述窗框上設有用于滑輪上、下移動的滑槽。
[0005]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扇和下扇設置在室外側,且寬度大于所述窗框的窗口寬度。
[0006]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滑輪設置在所述下扇的左、右外側面上。
[0007]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滑槽設置在所述窗框室外側的表面上。
[0008]本實用新型,窗扇由上扇和下扇鉸接組成,上扇通過活動軸與窗框間活動連接,下扇設有可沿窗框上的滑槽上下運動的滑輪,因而可以靈活操控窗扇的上、下向折疊開合,在窗扇開啟時,通風口處于橫側向位置,在保證自然風正常進入建筑內部的同時亦阻擋了雨雪的侵入。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開啟狀態剖面圖;
[0011]圖3是本實用新型關閉狀態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具有防雨雪功能的窗戶,包括窗框和窗扇,窗扇由鉸接連接的上扇和下扇組成,上扇的上端與所述窗框的一端鉸接,下扇上設有滑輪,所述窗框上設有用于滑輪上、下移動的滑槽,窗扇可上、下向折疊開合,形成橫側向的進風通道,即可以正常通風,又防止了雨雪的侵入。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出詳細的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開啟狀態剖面圖。
[0014]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雨雪功能的窗戶,包括窗框5、上扇
1、下扇2、活動軸3、滑輪6和鉸接合頁4。
[0015]窗框5為塑鋼材料制成的矩形框體,設置在建筑墻體9內,其豎向兩側頂端分別設有用于連接上扇I的螺栓預留孔,在窗框5的豎向兩側下端內側面上分別開有滑槽8。
[0016]上扇I的豎向兩側頂端分別設有與窗框5的螺栓預留孔對應的活動軸3,用于實現上扇I與窗框5之間的活動連接,在下邊框設有用于與下扇2之間連接的鉸接合頁4,并在下邊框居中處設有用于開啟和關閉窗扇的手柄7。
[0017]下扇2的上端通過鉸接合頁4與上扇I的下端鉸接,下扇2的下端兩側外側面上分別設有可在窗框5上的滑槽8內上、下往返運動的滑輪6。
[0018]推動手柄7時,在力的作用下,設置在下扇2兩側下端的滑輪6向上運動,上扇I和下扇2相向折疊,在橫側向形成可以作為通風通道的空間。
[0019]圖3是本實用新型關閉時的剖面圖。
[0020]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雨雪功能的窗戶,當拉動手柄7時,在力的作用下,設置在下扇2兩側下端的滑輪6向下運動,上扇I和下扇2逐漸拉伸,直至拉直后,邊緣通過密封膠條與窗框5緊致抵靠密封。
[0021]為了進一步防止雨雪進入室內,上扇I和下扇2的寬度大于窗框5的窗口寬度,此時,滑槽8設置在窗框5室外側的外側面上,滑輪6設置在下扇2室內側的表面上。
[0022]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應該得知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作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實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具有防雨雪功能的窗戶,包括窗框和窗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扇由鉸接連接的上扇和下扇組成,所述上扇的上端與所述窗框的上端鉸接,所述下扇上設有滑輪,所述窗框上設有用于所述滑輪上、下移動的滑槽,所述滑槽設置在所述窗框室外側的表面上,所述上扇和下扇設置在室外側,且寬度大于所述窗框的窗口寬度。
【文檔編號】E06B1/36GK203925163SQ201420201724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3日
【發明者】王蘇齊 申請人:王蘇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