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附框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門窗附框,所述門窗附框包括:板體及一體成型設于板體前側頂端邊緣的擋水條,所述板體的上側面設有一長條形定位槽,板體通過定位槽及多個并行、配合于定位槽內的彈簧鋼片與窗框彈性連接,擋水條與門窗附框制作成一體,其安裝過程得到簡化,減少了安裝誤差,提高了門框或窗框與門窗附框之間密封性,節約了安裝成本。
【專利說明】門窗附框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門窗附框,適用于門框或窗框的快速安裝。
【背景技術】
[0002] 現有的門窗安裝過程,一般是在門洞或窗洞內預先埋設有門窗附框,等房屋施工 完畢后再統一安裝窗框,既提高了安裝的效率、減少了安裝誤差,也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安裝 窗框對窗框造成二次損傷;如圖1所示,現有的門窗附框2 -般由木塑板制成,其通過一對 螺栓3安裝于墻體5的找平層6之上且門窗附框2的左半部分設于外側窗臺1之下,當施 工完畢后需要安裝窗框時,窗框8通過其底部相連的彈性體7、自攻螺釘4與下方的門窗附 框2連接,在所述門窗附框2與外側窗臺1之間安裝有緊靠外側窗臺的擋水條10,該擋水條 10與門窗附框2之間的間隙內注入密封膠9,窗框8的底部與門窗附框2之間充入發泡膠 11。
[0003] 然而在安裝過程中,由于擋水條安裝于門窗附框上,由于安裝誤差會引起擋水條 與門窗附框之間的相對位置改變,從而影響以后窗框與門窗附框之間的安裝。 實用新型內容
[0004]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門窗附框,其提高了安裝效率、節約 了安裝成本且防水效果更好。
[0005]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門窗附框,其包括:板體及一體成型 設于板體前側頂端邊緣的擋水條。
[0006] 所述板體的上側面設有一長條形定位槽,板體通過定位槽及多個并行、配合于定 位槽內的彈簧鋼片與窗框彈性連接。
[0007] 所述彈簧鋼片的中央向下延伸有與上述定位槽進行定位配合的凸起。
[0008] 所述彈簧鋼片的兩端滑動定位于窗框底部的型材槽內。
[0009] 所述擋水條的前端突出部貼合并覆蓋于外側窗臺的后端之上;窗框前側設有伸出 臂,該伸出臂適于覆蓋住相鄰的擋水條的頂部。
[0010]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技術效果是:(1)本實用新型的門窗附框中, 擋水條與門窗附框制作成一體,其安裝過程得到簡化,減少了安裝誤差,提高了門框或窗框 與門窗附框之間密封性及防水效果,節約了安裝成本;(2)當窗框從里向外推入門窗附框 時,多個彈簧鋼片處于受壓狀態,凸起移動至定位槽時落入定位槽內,彈簧鋼片的彈力將窗 框與門窗附框鎖定,不能前后移動,安裝定位過程方便可靠;采用多個彈簧鋼片來連接窗 框與門窗附框,能夠根據不同的尺寸,調節彈簧鋼片的數量,提高安裝的可靠性與適應性; (3) 所述門窗附框上的定位槽與弧形彈簧鋼片底部的凸起相配合、能在安裝窗框或門框、 向前推移過程中進行快速定位并自動鎖定,相比采用自攻螺釘固定方式、提高了安裝效率; (4) 彈簧鋼片的兩端滑動定位配合于型材槽內,便于窗框與門窗附框的安裝;(5)擋水條的 前端突出部貼合并覆蓋于外側窗臺的后端之上,能夠防止雨水進入外側窗臺與門窗附框之 間的縫隙,從而無需使用密封膠;伸出臂適于覆蓋住相鄰的擋水條的頂部,能夠防止雨水進 入擋水條與窗框之間的縫隙,從而無需使用密封膠;采用上述結構可以避免因采用密封膠 老化而產生裂縫引起的滲水問題,其防雨水效果優于填充密封膠。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 為了清楚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創新原理及其相比于現有產品的技術優勢,下面借助 于附圖通過應用所述原理的非限制性實例說明可能的實施例。在圖中:
[0012] 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門窗附框與窗框的安裝位置關系圖;
[0013] 圖2為實施例1中的門窗附框一與窗框的安裝位置關系圖;
[0014] 圖3為實施例1中的門窗附框一的結構圖;
[0015] 圖4為實施例1中的彈簧鋼片一的結構圖;
[0016] 圖5為實施例1中的窗框的局部放大圖;
[0017] 圖6為實施例2中的門窗附框二與窗框一的安裝位置關系圖;
[0018] 圖7為實施例2中的門窗附框二的結構圖;
[0019] 圖8為實施例2中的彈簧鋼片二的結構圖;
[0020] 圖9為實施例2中的門窗附框二與窗框一的安裝位置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 本實用新型的門窗附框包含兩種實施方式,分別為實施例1與實施例2。
[0022] 實施例1
[0023] 本實施例中由木塑材料或高強度玻璃鋼制成的門窗附框一 20的結構如圖3所示, 該門窗附框一 20包括板體200及與板體200 -體成型并設于板體前側頂端邊緣的擋水條 一 201,所述門窗附框一 20呈L形。
[0024] 如圖2所示,擋水條一 201設于外側窗臺1的后側且擋水條一201的前側面與外側 窗臺1的后端面緊密配合,如圖3所示,所述板體200的上側面設有一平行于擋水條一 201 的長條形定位槽一 202,如圖4所示,門框或窗框8底部的型材槽80內配合設有弧形的彈簧 鋼片一 70并通過該彈簧鋼片一 70底部的凸起一 701配合于所述長條形定位槽一 202內, 所述型材槽80與彈簧鋼片一 70的兩端面702滑動配合。
[0025] 采用上述門窗附框一 20的安裝門框或窗框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0026] (1)將所述門窗附框一 20設于門洞口或窗洞口底部的找平層6上,將多個并行的 彈簧鋼片一 70的兩端面702滑動配合于門框或窗框8底部的型材槽80內,以實現一定的 鎖定功能。
[0027] (2)將所述門框或窗框8設于門窗附框一 20的板體200上,并將各彈簧鋼片一 70 下端的凸起一 701配合于所述板體200上的長條形定位槽一 202中。
[0028] (3)擋水條一 201與其后側相鄰的門框或窗框8之間的間隙內設有密封膠9,門框 或窗框8后端面與板體200之間設有密封膠9。
[0029] (4)門框或窗框8與彈簧鋼片一 70、板體200之間的空隙內注入發泡膠11,從而使 門框或窗框8固定于門窗附框一 20上。
[0030] 實施例2
[0031] 如圖6所示,所述門窗附框二21包括板體一 210及與其一體成型的擋水條二211,
[0032] 板體一 210的左半部分設于外側窗臺1的下方且上側斜面與外側窗臺1的下側斜 面相配合,如圖7所示,所述擋水條二211固定于板體一 210的中部上側面,如圖9所示,該 擋水條二211的前側垂面與外側窗臺1的后側面相配合,擋水條二211的前端突出部213 貼合并覆蓋于外側窗臺1的后端之上;所述板體一 210通過一對螺栓3與墻體5固定連接, 位于擋水條二211右側的板體一 210的上表面設有一長條形的定位槽二212,如圖8所示, 窗框一 81底部通過一對滑軌812與彈簧鋼片二71兩端的滑槽711滑動連接并鎖定,該彈 簧鋼片二71呈弧形,彈簧鋼片二71的中央底部設有與定位槽二212配合的凸起二712,所 述窗框一 81通過多個并行的彈簧鋼片二71與門窗附框二21定位配合,所述窗框一 81的 左側中部設有伸出臂811,所述窗框一 81的前側面與擋水條二211的后側面相配合且伸出 臂811適于覆蓋住擋水條二211的頂部;所述窗框一 81與彈簧鋼片二71、板體一 210之間 的空隙內注入發泡膠11,從而使窗框一 81固定于門窗附框二21上,所述窗框一 81的后端 與板體一 210之間設有密封膠9,防止水份進入窗框一 81與門窗附框二21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門窗附框,其特征在于包括:板體及一體成型設于板體前側頂端邊緣的擋水 條; 所述板體的上側面設有一長條形定位槽,板體通過定位槽及多個并行、配合于定位槽 內的彈簧鋼片與窗框(8 )彈性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門窗附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鋼片的底部中央向下延伸 有與上述定位槽進行定位配合的凸起。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門窗附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鋼片的兩端滑動定位于窗 框(8)底部的型材槽(80)內。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門窗附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水條的前端突出部(213)貼合 并覆蓋于外側窗臺(1)的后端之上。
【文檔編號】E06B1/60GK203867362SQ201420230130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6日
【發明者】姚衛國 申請人:姚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