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物架的擋板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置物架的擋板結構,包括邊框、多塊擋板和多個連接管件;多個連接管件分別固定在邊框的邊角處,邊框上設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側縱向桿、中間縱向桿和第二側縱向桿;擋板上設有第一夾持部、第二夾持部和第三夾持部;第一夾持部夾持第一側縱向桿,并可在第一側縱向桿上滑動;第二夾持部夾持第二側縱向桿,并可在第二側縱向桿上滑動;第三夾持部夾持中間縱向桿,并可在中間縱向桿上滑動。本實用新型在生產時,可先分別批量的生產出邊框和擋板,再將二者組裝,有利于簡化生產工藝,降低制造難度,提高生產效率高;可以靈活選擇擋板的數量,也可調整擋板在邊框上的位置,以實現不同的承重需要。
【專利說明】置物架的擋板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置物架的擋板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現代生活的節奏加快,流動人口增加,便于攜帶、價格便宜的簡易組裝家具越來越收到歡迎。簡易置物架是由多根支架和多個擋板組裝拼接而成,其中擋板大多為結構固定的結構,用戶無法調整擋板結構以適應不同的應用環境,而采取拼裝方式的擋板又不夠牢固。
[0003]針對上述問題, 申請人:以申請了名稱為“置物架的擋板結構”的實用新型專利,在此實用新型中,在第一橫向外框組件上設置第一滑道,第二橫向外框組件上設置第二滑道,將橫板的兩端分別容置在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內,并固定在固定位上,由于有多個固定位,用戶不僅可以選擇橫板的數量,還可以調整橫板的位置,以實現不同的承重需要。
[0004]雖然,此專利可以實現調整橫版數量和位置的目的,但是其組裝操作較為繁瑣,需要先將將橫板的兩端分別容置在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內,再把第一橫向外框組件和第二橫向外框組件連接起來,而不能先生產邊框,再將橫板插入,導致其生產難度大,生產效率低,生產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5]針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以拆分、能夠根據實際需求改動結構的擋板。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置物架的擋板結構,包括邊框、多塊擋板和多個連接管件;所述多個連接管件分別固定在邊框的邊角處,所述邊框上設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側縱向桿、中間縱向桿和第二側縱向桿;所述擋板包括一塊頂板、兩塊分別沿頂板的兩側向下彎折的側板、沿頂板的一端向下彎折的第一端板和沿頂板的另一端向下彎折的第二端板;在第一端板的內側設有用于與第一側縱向桿配合的第一夾持部,在第二端板的內側設有用于與第二側縱向桿配合的第二夾持部,所述兩側板的中點位置處設有用于與中間縱向桿配合的第三夾持部;所述第一夾持部夾持第一側縱向桿,并可在第一側縱向桿上滑動;所述第二夾持部夾持第二側縱向桿,并可在第二側縱向桿上滑動;所述第三夾持部夾持中間縱向桿,并可在中間縱向桿上滑動。
[0007]其中,所述邊框包括第一側縱向桿、中間縱向桿、第二側縱向桿、第一側橫向桿和第二側橫向桿;所述第一側縱向桿、第一側橫向桿、第二側縱向桿和第二側橫向桿依次首尾連接,所述多個連接管件分別固定在連接處,所述中間縱向桿固定在第一側橫向桿和第二側橫向桿之間;所述第一側縱向桿、中間縱向桿、第二側縱向桿、第一側橫向桿和第二側橫向桿均包括上桿、下桿和折線形連接桿,所述折線形連接桿連接上桿和下桿。
[0008]其中,所述第一夾持部和第二夾持部均為具有彈性的卡夾,所述第三夾持部包括加固板和定位板,所述加固板固定在定位板上,所述定位板上設有卡槽;所述中間縱向桿上設有與定位板配合的定位擋塊。
[0009]其中,所述頂板上設有均勻分布的通孔。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置物架的擋板結構,利用多個連接管件安裝在簡易置物架的立桿上,固定簡單、方便;生產時,可先分別批量的生產出邊框和擋板,再利用第一夾持部、第三夾持部和第二夾持部將擋板固定在邊框的第一側縱向桿、中間縱向桿和第二側縱向桿上,有利于簡化生產工藝,降低制造難度,提高生產效率高;而且,用戶可以靈活選擇擋板的數量,也可調整擋板在邊框上的位置,以實現不同的承重需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置物架的擋板結構,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而且結構牢固,承重性能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置物架的擋板結構的結構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擋板的結構圖。
[0013]主要元件符號說明如下:
[0014]1、邊框2、擋板
[0015]3、連接管件11、中間縱向桿
[0016]12、第一側橫向桿 13、第二側橫向桿
[0017]21、頂板22、側板
[0018]23、第一端板 24、第二端板
[0019]25、第一夾持部 26、第二夾持部
[0020]27、第三夾持部 121、上桿
[0021]122、下桿123、連接桿
[0022]211、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描述。
[0024]請參閱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置物架的擋板結構,包括邊框1、多塊擋板2和多個連接管件3 ;多個連接管件3分別固定在邊框I的邊角處,邊框I上設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側縱向桿(圖未示)、中間縱向桿11和第二側縱向桿(圖未示);擋板2包括一塊頂板21、兩塊分別沿頂板21的兩側向下彎折的側板22、沿頂板21的一端向下彎折的第一端板23和沿頂板21的另一端向下彎折的第二端板24 ;在第一端板23的內側設有用于與第一側縱向桿(圖未示)配合的第一夾持部25,在第二端板24的內側設有用于與第二側縱向桿(圖未示)配合的第二夾持部26,兩側板22的中點位置處設有用于與中間縱向桿11配合的第三夾持部27 ;第一夾持部25夾持第一側縱向桿(圖未不),并可在第一側縱向桿(圖未不)上滑動;第二夾持部26夾持第二側縱向桿(圖未示),并可在第二側縱向桿(圖未示)上滑動;第三夾持部27夾持中間縱向桿11,并可在中間縱向桿11上滑動。
[0025]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置物架的擋板結構,利用多個連接管件3安裝在簡易置物架的立桿上,固定簡單、方便;生產時,可先分別批量的生產出邊框I和擋板2,再利用第一夾持部25、第三夾持部27和第二夾持部26將擋板2固定在邊框I的第一側縱向桿、中間縱向桿11和第二側縱向桿上,有利于簡化生產工藝,降低制造難度,提高生產效率高;而且,用戶可以靈活選擇擋板2的數量,也可調整擋板2在邊框I上的位置,以實現不同的承重需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置物架的擋板結構,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而且結構牢固,承重性能好。
[0026]在本實施例中,邊框I包括第一側縱向桿、中間縱向桿11、第二側縱向桿、第一側橫向桿12和第二側橫向桿13 ;第一側縱向桿、第一側橫向桿12、第二側縱向桿和第二側橫向桿13依次首尾連接,多個連接管件3分別固定在連接處,中間縱向桿11固定在第一側橫向桿12和第二側橫向桿13之間;第一側縱向桿、中間縱向桿11、第二側縱向桿、第一側橫向桿12和第二側橫向桿13均包括上桿121、下桿122和折線形連接桿123,折線形連接桿123連接上桿121和下桿122。
[0027]組成邊框I的各個桿均并不是指一根桿,而是代表一組桿:上桿121、下桿122和折線形連接桿123。折線形連接桿123連接上桿121和下桿122后,可保證連接強度,這樣的優點在于,可節省用料,減輕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當然,這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側縱向桿、中間縱向桿11、第二側縱向桿、第一側橫向桿12和第二側橫向桿13的結構并不僅限于此,實際上,各個桿均可采用一直徑和厚度均較大的管件或采用鋼板代替,只是機械強度滿足要求即可,只不過會增加產品的質量,也會增加生產成本。
[0028]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夾持部25和第二夾持部26均為具有彈性的卡夾,第三夾持部27包括加固板和定位板,加固板固定在定位板上,定位板上設有卡槽;中間縱向桿11上設有與定位板配合的定位擋塊。
[0029]第一夾持部25和第二夾持部26采用具有彈性的卡夾結構,在安裝擋板2時,僅需將擋板2下壓,即可輕松固定在邊框I上,安裝操作簡單便捷。而第三夾持部27不僅能起到連接固定的作用,還能通過與定位擋塊的配合實現定位作用。
[0030]雖然,設置定位擋塊后,擋板2無法在邊框I上任意滑動,但是定位擋塊使擋板2的固定更加牢固,而且設置均勻分布的定位擋塊后,也可保證擋板2的間距相同,稱重效果更好。
[0031]在本實施例中,頂板21上設有均勻分布的通孔211。通孔211能起到透氣作用,避免底部物品的由于不透風引起發霉發臭,同時,通孔211也能減少擋板2的用料,降低生產成本。
[0032]以上公開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幾個具體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置物架的擋板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邊框、多塊擋板和多個連接管件;所述多個連接管件分別固定在邊框的邊角處,所述邊框上設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側縱向桿、中間縱向桿和第二側縱向桿;所述擋板包括一塊頂板、兩塊分別沿頂板的兩側向下彎折的側板、沿頂板的一端向下彎折的第一端板和沿頂板的另一端向下彎折的第二端板;在第一端板的內側設有用于與第一側縱向桿配合的第一夾持部,在第二端板的內側設有用于與第二側縱向桿配合的第二夾持部,所述兩側板的中點位置處設有用于與中間縱向桿配合的第三夾持部;所述第一夾持部夾持第一側縱向桿,并可在第一側縱向桿上滑動;所述第二夾持部夾持第二側縱向桿,并可在第二側縱向桿上滑動;所述第三夾持部夾持中間縱向桿,并可在中間縱向桿上滑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架的擋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邊框包括第一側縱向桿、中間縱向桿、第二側縱向桿、第一側橫向桿和第二側橫向桿;所述第一側縱向桿、第一側橫向桿、第二側縱向桿和第二側橫向桿依次首尾連接,所述多個連接管件分別固定在連接處,所述中間縱向桿固定在第一側橫向桿和第二側橫向桿之間;所述第一側縱向桿、中間縱向桿、第二側縱向桿、第一側橫向桿和第二側橫向桿均包括上桿、下桿和折線形連接桿,所述折線形連接桿連接上桿和下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置物架的擋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持部和第二夾持部均為具有彈性的卡夾,所述第三夾持部包括加固板和定位板,所述加固板固定在定位板上,所述定位板上設有卡槽;所述中間縱向桿上設有與定位板配合的定位擋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架的擋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板上設有均勻分布的通孔。
【文檔編號】A47B96/00GK203934880SQ201420234485
【公開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9日
【發明者】陳嘉裕 申請人:陳嘉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