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熱咖啡處理器,特別是一種便攜式電熱咖啡杯,其主要用用于車載、旅行中使用。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號CN201420540964.0于2015年4月8日公開了一種車載咖啡處理器,包括煮水杯、咖啡斗、蒸餾杯和杯蓋,煮水杯上端與蒸餾杯下端連接,咖啡斗設置在煮水杯杯口處,蒸餾杯內設有蒸餾管,蒸餾管下端蒸餾杯底部通向咖啡斗,蒸餾管上端通向蒸餾杯上部,杯蓋與蒸餾杯上端連接;所述煮水杯底部設有加熱板,加熱板底部設有熱敏電阻。此款車載咖啡處理器從下至上包括煮水杯、咖啡斗和蒸餾杯,煮水杯自帶有加熱裝置,在制作咖啡液時,煮水杯充當蒸汽發生裝置,使其內的水加熱形成高溫高壓蒸汽沖向咖啡斗中咖啡粉,然后混有咖啡粉的蒸汽在蒸餾杯內的整流管內冷凝形成咖啡液、并從整流管上端流入蒸餾杯內,從而實現制作咖啡液的功能。但是,其還存在以下不足:(1)用戶不能判斷咖啡溫度,容易被燙傷;尤其是蒸餾杯為雙層保溫結構時,更能獲知咖啡溫度;(2)蒸餾杯中咖啡溫度不能調節,當咖啡放涼后,無法再加熱至合適溫度,或者,由于沒有提示,用戶容易錯過合適的飲用時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結構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可以實時檢測蒸餾杯內溫度信息的便攜式電熱咖啡杯,實際生產中,也可以利用檢測到蒸餾杯內的溫度信息與控制電路的結合,使得便攜式電熱咖啡杯具有更強大的功能,例如:可以對蒸餾杯內咖啡再次加熱、蒸餾杯內咖啡達到某一溫度時自動提醒、對蒸餾杯內咖啡進行保溫等等。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便攜式電熱咖啡杯,包括電加熱水杯、蒸餾杯、杯蓋和控制電路,電加熱水杯內設有煮水腔,蒸餾杯內設有儲液腔,儲液腔內設有蒸餾管,蒸餾管下端經蒸餾杯底部通向煮水腔,蒸餾管上端通向儲液腔上部,杯蓋與蒸餾杯上端連接,控制電路與電加熱水杯電性連接;其特征是,還包括感溫裝置和將感溫裝置探測的溫度顯示出來的溫度顯示裝置,所述感溫裝置設置在儲液腔內,以用于探測儲液腔內的溫度變化。
本發明的目的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措施解決:
作為更具體的一種方案,所述感溫裝置為熱敏電阻探針,溫度顯示裝置為電性連接在控制電路上的顯示屏,熱敏電阻探針通過溫度信號傳輸線與控制電路電性連接。通電狀態下,熱敏電阻探針將溫度信號反饋至控制電路,控制電路再將電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并通過顯示屏顯示出來,讓用戶知道儲液腔內的溫度情況。
所述控制電路及顯示屏設置在外置式控制盒內,控制電路通過傳輸線與電加熱水杯電性連接;溫度信號傳輸線接入電加熱水杯內、并通過傳輸線與控制電路電性連接,或者,溫度信號傳輸線接入外置式控制盒內、并直接與控制電路電性連接。由于電加熱水杯底部位置比較局限,所以通過設置外置式控制盒后,對控制電路總成的設計有更大限度的提升,例如:可以使得外置式控制盒有更多的控制功能,顯示屏可以做更大。
所述外置式控制盒外還設有電源線,電源線與控制電路電性連接。所述電源線上可以連接有車載電源插頭,使得便攜式電熱咖啡杯變為車載式電熱咖啡杯。
所述電加熱水杯底部設有底座,底座內設有用于加熱煮水腔的發熱體,底座底部設有上部電耦合器,發熱體與上部電耦合器電性連接;底座下方插接有電源座,電源座上設有下部電耦合器,下部電耦合器與上部電耦合器插接配合;下部電耦合器通過傳輸線與外置式控制盒內控制電路電性連接;所述溫度信號傳輸線接入底座內或接入電源座內。
所述電加熱水杯的煮水腔頂部敞開,其敞開處設有咖啡斗。
作為更具體的另一方案,所述控制電路及顯示屏設置在電加熱水杯內,電加熱水杯底部設有底座,底座內設有用于加熱煮水腔的發熱體,底座底部設有上部電耦合器,發熱體與上部電耦合器電性連接;所述底座下方插接有電源座,電源座上設有下部電耦合器,下部電耦合器與上部電耦合器插接配合;所述控制電路及顯示屏設置在底座內或設置在電源座內;所述電源座外設有電源線,電源線與控制電路電性連接。
所述感溫裝置設置在蒸餾杯上、并伸入儲液腔內,或者,所述感溫裝置設置在杯蓋上、并經杯蓋內底面伸入儲液腔內。
所述杯蓋包括外蓋和內蓋,感溫裝置為熱敏電阻探針,熱敏電阻探針上端依次設有環形凸邊、外螺紋段和溫度信號傳輸線,外螺紋段外套設有工字形密封圈,內蓋對應工字形密封圈設有開孔,工字形密封圈的中心設有通孔,工字形密封圈的外周設有環形凹槽,環形凹槽與開孔孔壁卡接,環形凸邊抵靠在工字形密封圈的底部,外螺紋段經通孔伸至內蓋上方與鎖緊螺母連接,溫度信號傳輸線經外蓋伸出,溫度信號傳輸線與外蓋之間設有密封套。通過上述結構,可以確保熱敏電阻探針與杯蓋連接處良好密封,避免熱敏電阻探針內部進水。
作為更佳的方案,所述控制電路還設有儲液腔溫度調節鍵。通過儲液腔溫度調節鍵設定溫度,該設定溫度與感溫裝置探測的溫度進行比較,如果感溫裝置探測的溫度較低,則控制電路啟動發熱體對煮水腔的水進行加熱,使得煮水腔的熱量與儲液腔進行熱交換,從而改變儲液腔內咖啡的溫度。當然,控制電路還可以設置有提示裝置,當儲液腔溫度達到設定溫度時,提示裝置即發出提示信號,讓用戶知道咖啡合適飲用。
所述感溫裝置為隨溫度變化而動作的感溫探針,溫度顯示裝置為指針式溫度表盤,指針式溫度表盤與感溫探針傳動連接。所述感溫探針和指針式溫度表盤的共同結合,實際上就是構成目前的指針式溫度計,其大概的原理就是利用感溫探針內部感溫元件如雙簧片等對溫度敏感的材料在受到溫度變化而變形時,帶動指針式溫度表盤內指針運動而指向某一溫度值,從而達到溫度顯示的目的。該結構的好處是無需接線,簡化咖啡杯的結構,但用戶還是可以獲知儲液腔內咖啡液的溫度情況。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便攜式電熱咖啡杯通過在儲液腔內增加感溫裝置以及設置有將感溫裝置探測的溫度顯示出來的溫度顯示裝置后,便于用戶準確得知儲液腔內溫度情況,防止燙傷事故的發生;
(2)此款便攜式電熱咖啡杯對儲液腔內溫度獲取的方式為電信號獲取,該電信號反饋到控制電路后,可以結合控制電路的程序功能,使得便攜式電熱咖啡杯具有更強大的功能,例如:可以對蒸餾杯內咖啡再次加熱、蒸餾杯內咖啡達到某一溫度時自動提醒、對蒸餾杯內咖啡進行保溫等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裝配后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取走外置式控制盒后一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另一實施方式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一,參見圖1至圖3所示,一種便攜式電熱咖啡杯,包括電加熱水杯7、蒸餾杯6、杯蓋1和控制電路,電加熱水杯7內設有煮水腔22,蒸餾杯6內設有儲液腔5,儲液腔5內設有蒸餾管4,蒸餾管4下端經蒸餾杯6底部通向煮水腔22,蒸餾管4上端通向儲液腔5上部,杯蓋1與蒸餾杯6上端連接,控制電路與電加熱水杯7電性連接;還包括感溫裝置和將感溫裝置探測的溫度顯示出來的溫度顯示裝置,所述感溫裝置設置在儲液腔5內,以用于探測儲液腔5內的溫度變化。
所述感溫裝置為熱敏電阻探針3,溫度顯示裝置為電性連接在控制電路上的顯示屏11,熱敏電阻探針3通過溫度信號傳輸線2與控制電路電性連接。
所述控制電路及顯示屏11設置在外置式控制盒10內,控制電路通過傳輸線12與電加熱水杯7電性連接;溫度信號傳輸線2接入電加熱水杯7內、并通過傳輸線12與控制電路電性連接;所述外置式控制盒10外還設有電源線9,電源線9與控制電路電性連接。
所述電加熱水杯7底部設有底座8,底座8內設有用于加熱煮水腔22的發熱體26,底座8底部設有上部電耦合器23,發熱體26與上部電耦合器23電性連接;底座8下方插接有電源座14,電源座14上設有下部電耦合器15,下部電耦合器15與上部電耦合器23插接配合;下部電耦合器15通過傳輸線12與外置式控制盒10內控制電路電性連接;所述溫度信號傳輸線2接入電源座14內。所述電源座14對應溫度信號傳輸線2設有插口13,溫度信號傳輸線2與插口13插接配合。
所述感溫裝置設置在杯蓋1上、并經杯蓋1內底面伸入儲液腔5內。所述杯蓋1包括外蓋16和內蓋17,熱敏電阻探針3,熱敏電阻探針3上端依次設有環形凸邊25、外螺紋段24和溫度信號傳輸線2,外螺紋段24外套設有工字形密封圈20,內蓋17對應工字形密封圈20設有開孔,工字形密封圈20的中心設有通孔,工字形密封圈20的外周設有環形凹槽,環形凹槽與開孔孔壁卡接,環形凸邊25抵靠在工字形密封圈20的底部,外螺紋段24經通孔伸至內蓋17上方與鎖緊螺母19連接,溫度信號傳輸線2經外蓋16伸出,溫度信號傳輸線2與外蓋16之間設有密封套18。
所述電加熱水杯7的煮水腔22頂部敞開,其敞開處設有咖啡斗21。
作為更佳的方案,所述控制電路還設有儲液腔溫度調節鍵。
其工作原理是:使用時,將蒸餾杯6和咖啡斗21取下,往電加熱水杯7內放入水,以及往咖啡斗21內放置咖啡粉,然后,將蒸餾杯6和咖啡斗21與電加熱水杯7連接。接通電源,發熱體26在控制電路設定程序下啟動,使電加熱水杯7內的水燒開后產生大量水蒸汽。由于電加熱水杯7與蒸餾杯6連接處密封,所以水蒸汽只能經蒸餾管4往咖啡斗21內流動,經過高溫水蒸汽處理的咖啡粉形成香濃的咖啡經整流管流入蒸餾杯6內。咖啡制作完成后,由于其溫度較高,不能直接飲用;用戶可以通過顯示屏11觀看其溫度情況,直至溫度下降至合適溫度再進行飲用,避免燙傷以外的發生。當然,如果控制電路程序允許,在制作完咖啡后對其飲用溫度進行設定,如果感溫裝置探測的溫度較低,則控制電路啟動發熱體對煮水腔的水進行加熱,使得煮水腔的熱量與儲液腔進行熱交換,從而改變儲液腔內咖啡的溫度。當然,控制電路還可以設置有提示裝置,當儲液腔溫度達到設定溫度時,提示裝置即發出提示信號,讓用戶知道咖啡合適飲用。
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參見圖4所示,所述控制電路及顯示屏11設置在電加熱水杯7內,電加熱水杯7底部設有底座8,底座8內設有用于加熱煮水腔22的發熱體26,底座8底部設有上部電耦合器23,發熱體26與上部電耦合器23電性連接;所述底座8下方插接有電源座14,電源座14上設有下部電耦合器15,下部電耦合器15與上部電耦合器23插接配合;所述控制電路及顯示屏11設置在底座8內;所述電源座14外設有電源線9,電源線9與控制電路電性連接。
參見圖5所示,溫度信號傳輸線2可以從杯蓋1的外周伸入杯蓋內部與熱敏電阻探針3電性連接。
實施例三,與實施例一或二的區別在于:參見圖6所示,所述感溫裝置設置在蒸餾杯6上、并伸入儲液腔內。
實施例四,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參見圖7所示,所述感溫裝置為隨溫度變化而動作的感溫探針27,溫度顯示裝置為指針式溫度表盤28,指針式溫度表盤28與感溫探針27傳動連接。所述感溫裝置設置在杯蓋1上、并經杯蓋1內底面伸入儲液腔5內。指針式溫度表盤28設置在杯蓋1頂面。所述感溫探針27和指針式溫度表盤28的共同結合,實際上就是構成目前的指針式溫度計,其大概的原理就是利用感溫探針27內部感溫元件如雙簧片等對溫度敏感的材料在受到溫度變化而變形時,帶動指針式溫度表盤28內指針運動而指向某一溫度值刻度處,從而達到溫度顯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