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家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腰靠調節裝置的椅子。
背景技術:
亞健康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生活問題,其中,因為久坐給人帶來的腰椎問題尤為頻繁,眾所周知,人體脊柱呈S型,而現在座椅的椅背一般都是是上下平直的,或者椅背的中下部有輕微拱起以提高座椅背部支撐的舒適性,但是這些結構的椅子都不能對人體的S型脊柱進行較好的支撐,且這些結構的椅子一般背部支撐角度不可調節,不能滿足個體差異,因此也不能解決久坐給使用者帶來的脊椎問題。
目前現有技術中雖然已有帶有腰靠的椅子,但是腰靠的位置一般位于椅子的中下部,且腰靠的長度較短,調節范圍有限,且腰靠寬度過寬,不能對位于人體中部的脊椎形成較好的支撐,影響支撐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帶腰靠調節裝置的椅子,該椅子的腰靠的調節行程范圍更大,對腰部的支撐更為突出,有效的減小上肢對腰椎的壓迫。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帶腰靠調節裝置的椅子,包括椅背、椅座和底腳,所述椅背上設有腔體,所述腔體內的上部通過掀折裝置安裝有支撐件。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腔體的高度為椅背整體高度的70%以上。由于腔體高度較高,使得支撐件的長度較大,而且支撐件的上部與椅背鉸接,故使得支撐件在翻轉時無論在縱向或者水平方向上的調節范圍更廣。另一方面由于支撐體的長度較長,故即使在支撐體翻轉出來提供腰部支撐時,人體背部也能與支撐體倚靠更貼合,更加舒適。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椅背正面上部設有頭枕,所述腔體設置在頭枕的下方,所述腔體的高度為椅背整體高度的60%以上。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空腔的寬度為椅背整體寬度的30%-80%。空腔寬度決定了支撐體的寬度,支撐體較窄時對人體的脊柱的支撐效果更明顯,而支撐體較寬時,支撐體對人體脊柱的受力不明顯,效果不好。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支撐件包括上端部和支撐主體,所述上端部的厚度為支撐主體厚度的1/4~1/2,且上端部與支撐主體之間通過第一弧面過渡。支撐件的結構使得掀折裝置可以固定在支撐件的外部,便于支撐件或者掀折裝置的維護更換。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掀折裝置為兩個,均位于支撐件的上端部與椅背之間,且兩個掀折裝置間隔設置。兩個掀折裝置,使得支撐件的調節時更加穩定。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支撐主體下端由前向后通過第二弧面過渡。隨著支撐件的翻轉調節,支撐件的下端部與人體腰部的接觸位置不斷變化,支撐件的下端部采用弧面過渡能保證支撐件與人體腰部始終貼合,依靠更加舒適。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支撐體的形狀與空腔的形狀相匹配,且支撐體的形狀與椅背整體形狀相一致。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掀折裝置采用棘輪和棘爪相配合的結構,且掀折裝置的上端通過椅背固定件與椅背固定,下端通過支撐件固定件與支撐主體固定。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掀折裝置采用氣桿或者氣囊。
本發明通過在椅背上設置空腔,并且將支撐件安裝在空腔內,通過掀折裝置與椅背鉸接,實現了椅背的腰部支撐調節。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椅子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椅子的腔體及掀折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支撐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椅背和支撐體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
在本發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發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征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圖1-圖4所示的一種帶腰靠調節裝置的椅子,包括椅背1、椅座4和底腳,所述椅背1上設有腔體8,所述腔體8內的上部通過掀折裝置安裝有支撐件2。所述椅背1正面上部設有頭枕5,所述腔體8設置在頭枕5的下方,所述腔體8的高度為椅背1整體高度的60%以上。若椅背上不設置頭枕,所述腔體8的高度為椅背1整體高度的70%以上。
所述空腔8的寬度為椅背1整體寬度的30%-80%。空腔寬度決定了支撐體的寬度,支撐體較窄時對人體的脊柱的支撐效果更明顯,而支撐體較寬時,支撐體對人體脊柱的受力不明顯,效果不好。
所述支撐件2包括上端部21和支撐主體22,所述上端部21的厚度為支撐主體22厚度的1/4~1/2,且上端部21與支撐主體22之間通過第一弧面24過渡。所述掀折裝置3為兩個,均位于支撐件2的上端部21與椅背1之間,且兩個掀折裝置間隔設置,所述兩個掀折裝置3分別靠近支撐件水平方向的左右兩端。
所述支撐主體22下端由前向后通過第二弧面23過渡。隨著支撐件的翻轉調節,支撐件的下端部與人體腰部的接觸位置不斷變化,支撐件的下端部采用弧面過渡能保證支撐件與人體腰部始終貼合,依靠更加舒適。
所述支撐體2的形狀與空腔8的形狀相匹配,且支撐體2的形狀與椅背1整體形狀相一致。所述掀折裝置3采用棘輪和棘爪相配合的結構,且掀折裝置3的上端通過椅背固定件6與椅背1固定,下端通過支撐件固定件7與支撐主體22固定。所述掀折裝置3也可以采用氣桿或者氣囊。
當使用者在休閑時將支撐件翻進腔體內,使支撐件與椅背融合,成為椅背的一部分。當使用者工作時,將支撐件翻出,抵觸于使用者的腰背,減緩上肢對使用者腰椎的壓迫,有效保護腰椎。本發明,不僅限于這種實現方式,例如:將椅背分為2段或多段,在其腰部的段位設置該結構亦能達到相同的有益效果。
應當指出,以上實施例僅是本發明的代表性例子。本發明還可以有許多變形。凡是依據本發明的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應認為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