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新型梯子及救生梯子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28181閱讀:346來源:國知局
新型梯子及救生梯子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主要涉及梯子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新型梯子及救生梯子。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梯子的運用越來越廣泛,現有的梯子的種類有很多,但是基本上都是緩慢的上下,特別是下梯子的時候,因為當人處在一定高度的時候會出現恐懼感,這時下梯子的速度會比平常的速度更慢;特別是在消防救援上使用的梯子,在面臨危險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驚慌,在下梯子的時候,不但速度很慢,還容易產生跌落的危險,并且在救援的時候如果將時間浪費在下梯子上有可能就會造成人們生命的隕落和財產的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梯子及救生梯子,使上述的問題得到有效改善。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新型梯子,包括至少兩個梯子本體,其中一個梯子本體可滑動的設置于另一個梯子本體,梯子本體包括固定件、支撐件、連接件和多塊承重件,多塊承重件可翻轉的設置在兩根支撐件之間且沿支撐件的長度方向等間距并排設置,連接件與多塊承重件鉸接,固定件的一端與承重件連接,固定件的另一端設置有卡接部,支撐件設置有與卡接部對應的第一卡接頭和第二卡接頭,梯子本體具有承重件與支撐件交叉且卡接部卡接于第一卡接頭的第一狀態,以及承重件與支撐件平行且卡接部卡接于第二卡接頭的第二狀態。

可選的,其中一個梯子本體為第一梯子,另一個梯子本體為第二梯子,第一梯子的一端為第一端部,第一梯子的另一端為第二端部,新型梯子還包括第一滑動組,第一滑動組包括第一滑輪、第一連接線和第一繞線盤,第一端部與第一滑輪連接,第二端部與第一繞線盤連接,第一連接線的一端與第一繞線盤固定連接,第一連接線的另一端與第二梯子連接,第二梯子與第一繞線盤之間的第一連接線繞設于第一滑輪。

可選的,上述第一梯子的支撐件設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為T型槽,第二梯子的支撐件設置有與第一滑槽相匹配的第一滑塊,第一滑塊可滑動的嵌設在第一滑槽內,第一滑槽設置的底部有定位槽,第一滑塊開設有沉孔,沉孔內可滑動的嵌設有與定位槽相匹配的定位塊,定位塊與第一滑塊通過彈性件連接。

本發明的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救生梯子,包括底座、減速裝置、救援平臺和上述的新型梯子,底座與第二端部連接,減速裝置與第一梯子固定連接,救援平臺設置在第二梯子的遠離第二端部的一端。

可選的,上述底座包括底座本體和設置在底座本體的鎖緊桿和轉動部,鎖緊桿的一端與底座本體鉸接,鎖緊桿的另一端與支撐件連接,鎖緊桿的長度可調,支撐件的遠離第一端部的一端與轉動部鉸接。

可選的,上述減速裝置包括減速架和減速件,減速架包括連接架和主架體,主架體的長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梯子和第二梯子的長度之和,連接架的一端與第一梯子的支撐件固定連接,連接架的另一端與主架體固定連接,主架體沿梯子本體的長度方向設置,主架體、連接架和新型梯子之間構成供人員通行的通道,主架體設置有T型滑軌,減速件可滑動的設置于T型滑軌,且減速件與T型滑軌之間的摩擦力可調。

可選的,上述T型滑軌設置有相互連接的第一摩擦面和第二摩擦面,減速件包括第一把手、第二把手和第二滑塊,第二滑塊開設有與T型滑軌相匹配的第二滑槽,第一把手與第二滑塊固定連接,第二把手與第一把手轉動連接,第二把手包括前把手和后把手,前把手和后把手位于第一把手的兩側,前把手設置有摩擦片,第一摩擦面與第二滑槽的內表面貼合,減速件具有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的夾角減小且摩擦片與第二摩擦面抵緊的第三狀態,以及摩擦片脫離第二摩擦面的第四狀態。

可選的,上述主架體設置有第二滑動組,第二滑動組包括第二滑輪、第二連接線和第二繞線盤,第二連接線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二繞線盤和減速件,第二繞線盤和減速件繞設于第二滑輪。

可選的,上述救援平臺包括平臺本體和設置于平臺本體的緩沖件,緩沖件為彈性墊,平臺本體連接有緊固件,緊固件的遠離平臺本體的一端設置有用于與建筑物連接的掛鉤。

可選的,上述第一繞線盤和第二繞線盤分別連接電動機,電動機用于驅動第一繞線盤和第二繞線盤轉動。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的新型梯子包括梯子本體,該梯子本體的承重件可以翻轉也可以固定,使該新型梯子可以讓使用者利用其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當需要下梯的時候轉動承重件使其組成可以讓使用者滑下梯子的平面,實現快速下梯的功能,另外該新型梯子由兩個相對可滑動的梯子本體組成,使梯子的的長度可以按照需要進行調整。

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的救生梯子包括了上述的新型梯子、減速裝置、底座和救援平臺,救援平臺可以給予救援人員足夠的操作空間也給予需要救援的人員脫離危險的平臺,而減速裝置能夠在控制下滑的速度,從而安全到達安全地點,底座能夠調節新型梯子的上揚角度同時能夠使新型梯子可以轉動至任意一個角度。該救生梯子操作方便、簡單,結構緊湊、合理,具有很高的使用價值。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方式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提供的新型梯子的第一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新型梯子的第二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的A處的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4是圖1的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2提供的救生梯子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的減速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標:100-新型梯子;200-救生梯子;10-梯子本體;11-固定件;111-卡接部;12-支撐件;121-第一卡接頭;122-第二卡接頭;123-第一滑槽;1231-定位槽;124-第一滑塊;1241-定位塊;13-連接件;14-承重件;15-第一梯子;151-第一滑輪;152-第一連接線;153-第一繞線盤;16-第二梯子;20-減速裝置;201-減速架;2011-連接架;2012-主架體;2013-第一摩擦面;2014-第二摩擦面;202-減速件;2021-第一把手;2022-第二把手;2023-摩擦片;2024-第二滑塊;21-底座;211-鎖緊桿;212-轉動部;22-救援平臺;221-緩沖件;23-第二滑輪;24-第二連接線;25-第二繞線盤;26-電動機。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發明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發明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內”、“外”、“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該發明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僅用于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實施例1

請參照圖1所示,本發明的實施例1提供了一種新型梯子100,包括至少兩個梯子本體10,其中一個梯子本體10設置在另一個梯子本體10的一側,并且位于上部的梯子本體10可以相對于下部的梯子本體10沿梯子本體10的長度方向滑動,以使新型梯子100的長度可以調節。如圖3所示,梯子本體10包括支撐件12、固定件11、連接件13和多塊承重件14。

在本實施例中位于下部的一個梯子本體10為第一梯子15,另一個梯子本體10為第二梯子16,第一梯子15的一端為第一端部,第一梯子15的另一端為第二端部,新型梯子100上設置第一滑動組,第一滑動組可以讓使用者對新型梯子100的長度調節通過滑輪來實現,使操作變得非常方便。

第一滑動組包括第一滑輪151、第一連接線152和第一繞線盤153,第一端部與第一滑輪151連接,第二端部與第一繞線盤153連接,第一連接線152的一端與第一繞線盤153固定連接,第一連接線152在與第一繞線盤153連接的時候,預先在第一繞線盤153上繞過足夠的長度,以便于使第一連接線152和第一繞線盤153之間的連接更加的穩定,當第一連接線152有部分破損的時候,可以將預先繞設在第一繞線盤153上的第一連接線152拉出使用。第一連接線152的另一端與第二梯子16連接,第二梯子16與第一繞線盤153之間的第一連接線152繞設于第一滑輪151。

第一端部可以設置兩個以上的第一滑輪151,第一連接線152分別繞設在兩個第一滑輪151上,能夠保證第一連接線152的滑動方向穩定,避免發生第一連接線152脫離滑輪的情況。這里的第一連接線152采用鋼絞線制成,第一連接線152也可以采用鋼絲、麻繩或者其他材料制成。

另外,在第二端部安裝有電動機26,電動機26用于驅動第一繞線盤153的轉動,使新型梯子100的高度能夠快速的上升。

請參照圖2所示,第一梯子15和第二梯子16之間的滑動是通過第一滑槽123和第一滑塊124實現的滑動配合實現的。如圖4所示,具體的結構為,第一梯子15的支撐件12設置有第一滑槽123,第一滑槽123為T型槽,也可以為其他的槽,第二梯子16的支撐件12設置有與第一滑槽123相匹配的第一滑塊124,第一滑塊124的位置設置在第二梯子16的與第一梯子15對應的一側。第一滑塊124可滑動的嵌設在第一滑槽123內,第一滑塊124嵌設在第一滑槽123內,受到第一滑槽123的限位作用,使其只能沿第一梯子15的支撐件12的長度方向滑動,可選的方式是,第一滑塊124設置至少兩個,至少兩個滑塊沿第二梯子16的支撐件12的長度方向設置。

第一滑槽123的底部設置有定位槽1231,第一滑塊124開設有沉孔,沉孔內可滑動的嵌設有與定位槽1231相匹配的定位塊1241,定位塊1241與第一滑塊124通過彈性件連接。定位槽1231的位置設在靠近第一端部的位置,需要使第二梯子16滑動到第一梯子15上部的時候,定位塊1241從沉孔內彈出并插入定位槽1231,第一梯子15和第二梯子16相對固定,這里可以在定位槽1231的底部設置貫穿支撐件12的通孔,通孔的孔徑小于定位塊1241的寬度,在通孔內設置頂桿,當需要將定位塊1241與定位取出的時候,可以推動頂桿使定位塊1241脫離定位槽1231,這時,第一梯子15和第二梯子16之間可以相對滑動。

在本實施例中,可以在第一滑槽123的靠近第一端部的一端設置限位部,限位部可以限制第二梯子16的滑動,避免第二梯子16滑出第一梯子15。

支撐件12為截面為方形的柱狀結構,承重件14為踏板,多塊承重件14可翻轉的設置在兩根支撐件12之間且沿支撐件12的長度方向等間距并排設置,承重件14的兩端設置圓柱形的轉軸,兩根支撐桿之間設置與轉軸對應的沉孔,承重件14與支撐件12的連接是將轉軸插入沉孔,轉軸能夠在沉孔內轉動,當承重件14轉動至與支撐件12平行的時候,多塊承重件14形成了一個可以供使用者在其表面滑動的平面。

在本實施例中,由于支撐件12與承重件14之間的連接是活動的,可以在支撐件12的兩端設置可以加強梯子本體10結構穩定性的加強件,加強件的一端與其中一根支撐件12固定連接,加強件的另一端與另一根支撐件12固定連接。

請參照圖1所示,連接件13與多塊承重件14鉸接,連接件13為桿狀結構,也可以為長條形結構,連接桿與從、承重件14連接的時候,每塊承重件14的傾斜度都保持一致,轉動其中一塊承重件14,其他的承重件14同時轉動。

固定件11為桿狀結構、板狀結構或者長條形結構,固定件11的一端與承重件14連接,固定件11的另一端設置有卡接部111,卡接部111為在固定件11上開設的具有一側開口的槽,也可以為在固定件11上開設的通孔,支撐件12設置有與卡接部111對應的第一卡接頭121和第二卡接頭122,第一卡接頭121和第二卡接頭122均為桿狀結構,第一卡接頭121和第二卡接頭122均設置在同一根支撐件12的遠離承重件14的同一側,并且,第一卡接頭121和第二卡接頭122與卡接部111也在同一側。

其中一個承重件14的轉軸穿過支撐件12,固定件11與該轉軸連接,并且支撐件12可以在轉軸的長度方向上滑動,以使固定件11端部的卡接部111能夠在承重件14處于不同的狀態的時候分別與第一卡接頭121和第二卡接頭122卡接。

請參照圖1和圖2所示,梯子本體10具有承重件14與支撐件12交叉且卡接部111卡接于第一卡接頭121的第一狀態,以及承重件14與支撐件12平行且卡接部111卡接于第二卡接頭122的第二狀態。在第一狀態的時候承重件14與支撐件12成一定的角度,并且保持該第一狀態的固定,在第二狀態時,承重件14與支撐件12平行,此時,所有的承重件14均位于同一個平面內,并且多塊承重件14之間相互貼合形成了可以供使用者在多塊承重件14形成的表面滑動。

實施例2

請參照圖5所示,本發明的實施例2提供了一種救生梯子200,包括底座21、減速裝置20、救援平臺22和實施例1中的新型梯子100,底座21與第二端部連接,減速裝置20與第一梯子15固定連接,救援平臺22設置在第二梯子16的遠離第二端部的一端。

底座21包括底座21本體和設置在底座21本體的鎖緊桿211和轉動部212,轉動部212為轉盤,轉盤可以相對底座21本體轉動。鎖緊桿211的一端與轉動部212鉸接,鎖緊桿211的另一端與支撐件12連接,鎖緊桿211包括第一鎖緊桿211和第二鎖緊桿211,第一鎖緊桿211為空心管,第二鎖緊桿211可滑動的插入第一鎖緊桿211,在沿第一鎖緊桿211的長度方向設置多個螺紋孔,第一鎖緊桿211和第二鎖緊桿211通過與螺紋孔螺紋連接的螺桿固定。

支撐件12的遠離第一端部的一端與轉動部212鉸接,這里的鉸接為轉動連接,即在對鎖緊桿211的長度進行調節的時候,支撐件12可以沿第一端部轉動,以改變梯子本體10能夠到達的高度。

底座21本體還可以設置固定板,固定板上可以放置大量的重物,通常是就地取材,使用石頭等重物堆砌在固定板上;固定板的作用是增加底座21的重量,保持底座21的穩定。

減速裝置20包括減速架201和減速件202,減速件202與減速架201滑動連接,減速架201包括連接架2011和主架體2012。

主架體2012的長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梯子15和第二梯子16的長度之和,主架體2012的長度足夠長,使減速件202在與主架體2012滑動的時候,能夠覆蓋第一梯子15和第二梯子16的全長,也就是使用者在第一梯子15和第二梯子16長滑動的時候,加速件的減速作用始終可以保持。

連接架2011有多跟并排設置的桿狀結構組成,連接架2011的一端與第一梯子15的支撐件12固定連接,連接架2011連接于支撐件12的遠離承重件14的一側,以免連接架2011影響第一梯子15和第二梯子16之間的滑動。連接架2011的另一端與主架體2012固定連接,主架體2012沿梯子本體10的長度方向設置,主架體2012、連接架2011和新型梯子100之間構成供人員通行的通道,

主架體2012設置有T型滑軌,T型滑軌設置在主架體2012的靠近新型梯子100的一側,減速件202可滑動的設置于T型滑軌,且減速件202與T型滑軌之間的摩擦力可調,通過調節加速件和T型滑軌之間的摩擦力,就可以改變下滑的速度,實現下滑速度的可調。T型滑軌設置有相互連接的第一摩擦面2013和第二摩擦面2014,第一摩擦面2013水平方向的面,第二摩擦面2014為豎直方向的面。

請參照圖5所示,主架體2012設置有第二滑動組,第二滑動組包括第二滑輪23、第二連接線24和第二繞線盤25,第二連接線24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二繞線盤25和減速件202,第二繞線盤25和減速件202繞設于第二滑輪23,第二繞線盤25連接電動機26,電動機26用于驅動第二繞線盤25轉動,當加速件滑至主架體2012的底部時,啟動電動機26使第二繞線盤25轉動,從而通過第二連接線24將加速件快速的拉回主架體2012的頂部,供后續的人員使用。

請參照圖6所示,減速件202包括第一把手2021、第二把手2022和第二滑塊2024,第二滑塊2024開設有與T型滑軌相匹配的第二滑槽,T型滑軌與第二滑槽滑動的配合,第一把手2021與第二滑塊2024固定連接,第二把手2022與第一把手2021轉動連接,第二把手2022包括前把手和后把手,前把手和后把手位于第一把手2021的兩側,前把手設置有摩擦片2023,第一摩擦面2013與第二滑槽的內表面貼合,減速件202具有第一把手2021和第二把手2022的夾角減小且摩擦片2023與第二摩擦面2014抵緊的第三狀態,以及摩擦片2023脫離第二摩擦面2014的第四狀態。

在本實施例中,可以在第一把手2021和第二把手2022之間設置彈簧,當使用者將后把手壓至靠近第二把手2022后,在彈簧的作用下,后把手可以自行恢復和第一把手2021之間的初始狀態。

第一摩擦面2013具有兩個作用,第一個作用是:第一摩擦面2013和第二滑槽內表面貼合產生可以減速的摩擦力,第二個作用是:第二摩擦面2014成為了T型滑軌限制第二滑塊2024滑動方向的直接接觸面。

第二摩擦面2014是降低下滑速度的主要摩擦面,第二摩擦面2014和設置在第二把手2022的摩擦片2023的配合可以產生巨大的摩擦力,該摩擦力能夠降低使用者的下滑速度,甚至讓使用者在新型梯子100上從滑動的狀態變為靜止的狀態。

在本實施例中,在使用該減速件202的時候,使用者的手鉤住第一把手2021,大拇指輕輕壓住后把手,當感覺下滑速度加快的時候,大拇指用力握住后把手,后把手在大拇指的作用下靠近第二把手2022,同時前把手抵住第二摩擦面2014并逐漸抵緊,這是摩擦片2023和第二摩擦面2014之間的摩擦力逐漸增大,當摩擦力增大到一定數值的時候,使用者的下滑速度降低,這時可以松開后把手,后把手在彈簧的作用下自動恢復原位。按照這樣的反復動作,可以讓使用者很安全的到達地面。

救援平臺22包括平臺本體和設置于平臺本體的緩沖件221,緩沖件221為彈性墊。當救生梯子200不能完全到達預定位置的時候,遇險的人員可以跳到設置有緩沖件221的救援平臺22上,可以很好的保證人員的安全。

平臺本體連接有緊固件,緊固件的遠離平臺本體的一端設置有用于與建筑物連接的掛鉤,救生梯子200伸長到一定長度的時候,會產生搖晃,所以設置緊固件,用于減小搖晃。使用的時候,將掛鉤鉤在建筑物的欄桿或者陽臺的邊沿,保證梯子的整體穩定性同時提高救生梯子200的安全系數。

在救援的道路上,可謂分秒必爭,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救生梯子200,解決了下梯耗時的問題,同時遇險人員在下梯的時候能夠控制下滑的速度,本救生梯子200為救援人員贏得了更多的救援時間,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社會價值。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所述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吉市| 兴海县| 博湖县| 江北区| 丹阳市| 大城县| 旬邑县| 梁河县| 长白| 望奎县| 辉南县| 寿阳县| 句容市| 新安县| 璧山县| 邵东县| 浦东新区| 隆子县| 东乡族自治县| 长武县| 南漳县| 上思县| 贵州省| 尼勒克县| 平山县| 清远市| 宁化县| 巴东县| 中宁县| 延安市| 邻水| 玉树县| 惠来县| 石柱| 青阳县| 化德县| 五寨县| 鹿邑县| 十堰市| 新河县| 鄂托克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