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勺子,特別是針對一種烹飪用的金屬制勺子。
背景技術:
勺子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炊具,常用的勺子或通常為一體式的。但是其制造加工工藝復雜,而且由于通常需要采用沖裁的工藝,因此也往往會產生許多的邊角余料,極大的浪費了材料。為了控制成本,提高效率,部分廠商改變了這種一體化的做法,將勺體和勺柄部分分開制造成型,再通過連接件將兩者焊接起來,但是其勺體和連接件間的焊接通常都是采用直接對接焊接的工藝,又由于勺體多為曲面造型,在焊接時難以將連接件和勺體進行準確的定位,因此在焊接時很容易出現(xiàn)焊接錯位的質量問題,既影響產品的美觀又容易在使用時出現(xiàn)焊口斷裂、折斷。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制造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的分體式勺子。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分體式勺子,包括有勺體、勺柄,所述勺體和勺柄之間還設置有連接件,所述勺體在靠近所述勺柄處設置有焊接平面,所述連接件前寬后窄且前端設置有焊接板,所述焊接板內凹且在上方形成斷面,所述焊接板貼合焊接在所述焊接平面上,所述斷面貼合焊接在所述焊接平面上方的勺沿上,所述連接件后端與所述勺柄對接焊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勺柄和連接件后端均為管狀,且連接件后端管口設置有環(huán)形凸臺,所述環(huán)形凸臺套裝并焊接在所述勺柄管口內。
進一步,所述連接件在所述焊接板上方向下彎折。
進一步,所述焊接平面和焊接板均為月牙形。
進一步,所述勺柄前細后粗且后端連接有木質或塑膠把手。
進一步,所述勺體臨近勺沿位置設有一組過濾孔。
進一步,所述連接件鑄造成型。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產品將勺體和勺柄部分分開制造成型,再通過連接件將兩者焊接起來,與常用一體式勺子相比,簡化了制造,節(jié)約了生產成本;而且本產品在所述勺體和所述連接件上分別設置有焊接平面和焊接板,通過所述焊接板和焊接平面的貼合,以及所述焊接板上方的所述斷面與所述焊接平面上方勺沿的貼合,可以非常方便地實現(xiàn)所述勺體和連接件間的焊接定位,消除了因焊接錯位而帶來的影響美觀和使用時焊口斷裂折斷等質量問題。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中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本發(fā)明的一種分體式勺子,包括有勺體1、勺柄2,所述勺體1和勺柄2之間還設置有連接件3,所述勺體1在靠近所述勺柄2處設置有焊接平面11,所述連接件3前寬后窄且前端設置有焊接板31,所述焊接板31內凹且上方形成斷面32,所述焊接板31貼合焊接在所述焊接平面11上,所述斷面32貼合焊接在所述焊接平面11上方的勺沿上;所述連接件3后端與所述勺柄1對接焊接。本產品將所述勺體1和勺柄2部分分開制造成型,再通過所述連接件3將兩者焊接起來,與常用一體式勺子相比,簡化了制造,節(jié)約了生產成本;而且本產品在所述勺體1和所述連接件3上分別設置有焊接平面11和焊接板31,通過所述焊接板31和焊接平面11的貼合,以及所述焊接板31上方的所述斷面32與所述焊接平面11上方勺沿的貼合,可以非常方便地實現(xiàn)所述勺體1和連接件3間的焊接定位,消除了因焊接錯位而帶來的影響美觀和使用時焊口斷裂折斷等質量問題。
所述勺柄2和連接件3后端均為管狀,且連接件3后端管口設置有環(huán)形凸臺33,所述環(huán)形凸臺33套裝并焊接在所述勺柄2管口內。上述結構可以將所述勺柄2和連接件3進行準確定位,方便了兩者的焊接,同時與直接對接焊接相比也加強了所述勺柄2與連接件3的焊接強度。
所述連接件3在所述焊接板31上方向下彎折。 上述結構可以防止因勺柄2與所述勺體1垂直而影響使用。
為了便于制造和貼合焊接地更加充分,所述焊接平面11和焊接板31均為月牙形。
為了放在在使用時造成燙傷,所述勺柄2前細后粗且后端連接有木質或塑膠把手4。
所述勺體1臨近勺沿位置設有一組過濾孔12。上述結構可以使本產品同時具有湯勺和漏勺的功能。
為了保證足夠的強度,所述連接件3應當具有較大的厚度,因此所述連接件3不適宜采用鋼板沖壓成型的制造工藝,因此所述連接件3采用鑄造成型的方式制造。
以上所述只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達到本發(fā)明的技術效果,都應落入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