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領域,具體為一種樓宇窗戶結構。
背景技術:
窗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須使用到的用品,通過窗戶的開合能使窗戶開啟和封閉,在有不同需求的時候,人們對于窗戶開合的角度會進行調整,在調整角度以后會對門窗進行固定,現有的窗戶在開啟時,有通過在窗戶的一端設置掛鉤在墻體的另一端設置一個圓環,通過掛鉤與圓環的固定從而使窗戶在開啟后能夠固定,這種方法不能調整窗戶開合以后的角度,還有在窗戶與墻體通過伸縮套進行連接的這種開啟的方式雖然能調整角度,但是這種調整方式往往調整角度較小,而且在調整完角度之后一般固定不牢,當有大風時窗戶容易晃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樓宇窗戶結構,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
根據本發明的一種樓宇窗戶結構,包括安裝在墻體上的窗戶外框架、通過軸承可旋轉安裝在所述窗戶外框架左端的旋轉軸以及固定安裝在所述旋轉軸上的窗戶內框架,所述窗戶內框架中安裝有透明玻璃,,所述窗戶外框架左右端壁上端固定安裝上安裝臂,所述窗戶外框架左右端壁下端固定安裝有下安裝臂,所述上安裝臂和下安裝臂用以插入到墻體中,從而使窗戶外框架安裝穩定,所述窗戶外框架上端壁左端固定安裝有齒環,所述齒環中點處設置有通過孔,所述通過孔可以使所述旋轉軸通過,且不影響所述旋轉軸的旋轉,所述窗戶內框架上端固定安裝有引導套,所述導線套中設置有左右延展的引導槽,所述引導槽包括左端的左移動槽和右端的右移動槽,且所述右移動槽的寬度小于左移動槽的寬度,其中,所述左移動槽中可移動地安裝有鎖緊桿,所述鎖緊桿左端凸出所述左移動槽,且左端設置有鎖緊齒并與所述齒環配合,所述鎖緊桿右端設置有縮小部,所述縮小部穿到所述右移動槽中,所述鎖緊桿右端還安裝有頂緊彈片,所述頂緊彈片用以將所述鎖緊桿頂緊向所述齒環,使所述鎖緊齒并與所述齒環維持配合,所述窗戶內框架右側設置有操控槽,所述操控槽中右下端通連有操控桿,所述操控槽左上端設置有通連所述右移動槽的圓孔,所述圓孔上端安裝有上旋轉輪,所述圓孔下端安裝有下旋轉輪,所述縮小部右端固定安裝有繩索,所述繩索環繞所述上旋轉輪和下旋轉輪并于所述操控桿上端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繩索從所述下旋轉輪左側環繞,從而在所述操控桿向右旋轉時可牽動所述鎖緊桿向右移動。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縮小部的寬度與所述右移動槽的寬度相等。
本發明的裝置中,在需要對窗戶內框架開合的角度進行調整時,撥動操控桿向右旋轉,繩索牽動鎖緊桿向右移動,此時可使鎖緊齒脫離與齒環的配合,窗戶內框架可自由旋轉,當窗戶內框架旋轉到合適的位置后,松開操控桿,在頂緊彈片的作用下,鎖緊桿向左移動,且鎖緊齒與齒環再次配合,從而限制了窗戶內框架的自由旋轉,此時,窗戶內框架固定不動,從而避免有大風時窗戶內框架不容易晃動,從而可避免透明玻璃的損壞,本發明裝置使用方便,結構簡單,安全性高。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的一種樓宇窗戶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箭頭方向除去窗戶外框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3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參照圖1-3,根據本發明的一種樓宇窗戶結構,包括安裝在墻體上的窗戶外框架1、通過軸承6可旋轉安裝在所述窗戶外框架1左端的旋轉軸3以及固定安裝在所述旋轉軸3上的窗戶內框架2,所述窗戶內框架2中安裝有透明玻璃20,所述窗戶外框架1左右端壁上端固定安裝上安裝臂112,所述窗戶外框架1左右端壁下端固定安裝有下安裝臂111,所述上安裝臂112和下安裝臂111用以插入到墻體中,從而使窗戶外框架1安裝穩定,所述窗戶外框架1上端壁左端固定安裝有齒環5,所述齒環5中點處設置有通過孔,所述通過孔可以使所述旋轉軸3通過,且不影響所述旋轉軸3的旋轉,所述窗戶內框架2上端固定安裝有引導套8,所述導線套8中設置有左右延展的引導槽,所述引導槽包括左端的左移動槽和右端的右移動槽7,且所述右移動槽7的寬度小于左移動槽的寬度,其中,所述左移動槽中可移動地安裝有鎖緊桿4,所述鎖緊桿4左端凸出所述左移動槽,且左端設置有鎖緊齒并與所述齒環5配合,所述鎖緊桿4右端設置有縮小部41,所述縮小部41穿到所述右移動槽7中,所述鎖緊桿4右端還安裝有頂緊彈片15,所述頂緊彈片15用以將所述鎖緊桿4頂緊向所述齒環5,使所述鎖緊齒并與所述齒環5維持配合,所述窗戶內框架2右側設置有操控槽12,所述操控槽12中右下端通連有操控桿13,所述操控槽12左上端設置有通連所述右移動槽7的圓孔14,所述圓孔14上端安裝有上旋轉輪9,所述圓孔14下端安裝有下旋轉輪11,所述縮小部41右端固定安裝有繩索10,所述繩索10環繞所述上旋轉輪9和下旋轉輪11并于所述操控桿13上端固定連接。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繩索10從所述下旋轉輪11左側環繞,從而在所述操控桿13向右旋轉時可牽動所述鎖緊桿4向右移動。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縮小部41的寬度與所述右移動槽7的寬度相等。
在需要對窗戶內框架開合的角度進行調整時,撥動操控桿向右旋轉,繩索牽動鎖緊桿向右移動,此時可使鎖緊齒脫離與齒環的配合,窗戶內框架可自由旋轉,當窗戶內框架旋轉到合適的位置后,松開操控桿,在頂緊彈片的作用下,鎖緊桿向左移動,且鎖緊齒與齒環再次配合,從而限制了窗戶內框架的自由旋轉,此時,窗戶內框架固定不動,從而避免有大風時窗戶內框架不容易晃動,從而可避免透明玻璃的損壞,本發明裝置使用方便,結構簡單,安全性高。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明確,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總體精神以及構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對于以上實施例的各種變型。其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本發明的保護方案以本發明所附的權利要求書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