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保溫杯技術領域,具體是具有吸管的保溫杯。
背景技術:
保溫杯是用于保存高溫水的容器,內部儲存的水能夠在長時間內保持高溫,一些保溫杯與杯蓋之間設置有吸管,而由于杯內水溫的不確定性,在杯內水溫過高時如果用吸管吸水會導致燙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具有吸管的保溫杯,該保溫杯能夠將防止在杯內水溫過高時通過吸管吸水,并且在水溫過高時能夠快速降溫。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具有吸管的保溫杯,包括杯蓋以及具有儲水腔的杯體,所述杯蓋與所述杯體螺紋連接,所述杯蓋中部設置有供吸管穿過的孔,所述杯蓋上設置有轉動壓蓋,所述轉動壓蓋一端與所述杯蓋轉動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杯蓋通過卡扣扣合連接,所述儲水腔底部中間豎直設置有中空桿,所述中空桿側面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中空桿底部設置有導熱容腔,所述導熱容腔上設置有滑塊,所述滑塊上端連接所述吸管,所述吸管側面設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吸管上設置有磁鐵,所述儲水腔外側設置有真空腔體,所述真空腔體內側壁朝一個方向逐漸縮小,所述真空腔體內設置有具有密閉腔體的滑動塊,所述滑動塊外壁貼合所述真空腔體外側壁滑動,所述滑動塊上下滑動與所述真空腔體內壁貼合或分離,所述密閉腔體內設置有導熱材料,所述滑動塊上設置有鐵塊,當所述吸管上移時帶動所述滑動塊滑動。
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所述導熱材料包括水、氯化鈉、二氧化鈦顆粒、石蠟和著色劑。
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所述杯蓋上設置有測溫裝置。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保溫杯在杯蓋蓋緊時,如果杯內水溫過高,那么導熱容腔內的氣體會膨脹使得滑塊推動吸管上移,從而使得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錯開,吸管內不能吸出水,在吸管上升的同時帶動磁鐵上升,磁鐵吸引滑動塊上升使得滑動塊與儲水腔外壁貼合使得水溫快速下降;在水溫下降的過程中,滑塊逐漸下移,使得吸管逐漸下移,當吸管下移到一定位置時,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連通可以出水,同時滑動塊下移與儲水腔外壁分離。采用該種保溫杯能夠防止燙傷并且能夠在高溫時使得水溫迅速下降。在高溫時通過扣合轉動壓蓋下壓吸管能夠使得滑動塊與儲水腔分離,實現保溫,通過開啟轉動壓蓋能夠使得吸管伸出滑動塊與儲水腔貼合,從而快速降溫。
附圖說明
圖1為杯內水溫低時的剖視示意圖。
圖2為杯內水溫高時的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參見圖1至圖2,具有吸管的保溫杯,包括杯蓋1以及具有儲水腔21的杯體2,所述杯蓋1與所述杯體2螺紋連接,所述杯蓋1中部設置有供吸管11穿過的孔12,所述杯蓋1上設置有轉動壓蓋13,所述轉動壓蓋13一端與所述杯蓋1轉動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杯蓋1通過卡扣14扣合連接,所述儲水腔21底部中間豎直設置有中空桿15,所述中空桿15側面設置有第一通孔16,所述中空桿15底部設置有導熱容腔18,所述導熱容腔18上設置有滑塊19,所述滑塊19上端連接所述吸管11,所述吸管11側面設置有第二通孔110,所述吸管11上設置有磁鐵111,所述儲水腔21外側設置有真空腔體3,所述真空腔體3內側壁朝一個方向逐漸縮小,所述真空腔體3內設置有具有密閉腔體41的滑動塊4,所述滑動塊4外壁貼合所述真空腔體3外側壁滑動,所述滑動塊4上下滑動與所述真空腔體3內壁貼合或分離,所述密閉腔體41內設置有導熱材料42,所述滑動塊4上設置有鐵塊43,當所述吸管11上移時帶動所述滑動塊4滑動,所述導熱材料42包括水、氯化鈉、二氧化鈦顆粒、石蠟和著色劑,所述杯蓋1上設置有測溫裝置12。采用保溫杯在杯蓋蓋緊時,如果杯內水溫過高,那么導熱容腔內的氣體會膨脹使得滑塊推動吸管上移,從而使得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錯開,吸管內不能吸出水,在吸管上升的同時帶動磁鐵上升,磁鐵吸引滑動塊上升使得滑動塊與儲水腔外壁貼合使得水溫快速下降;在水溫下降的過程中,滑塊逐漸下移,使得吸管逐漸下移,當吸管下移到一定位置時,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連通可以出水,同時滑動塊下移與儲水腔外壁分離。采用該種保溫杯能夠防止燙傷并且能夠在高溫時使得水溫迅速下降。在高溫時通過扣合轉動壓蓋下壓吸管能夠使得滑動塊與儲水腔分離,實現保溫,通過開啟轉動壓蓋能夠使得吸管伸出滑動塊與儲水腔貼合,從而快速降溫,為了使得吸管能夠吸到杯體底部的水,所述第一通孔為斜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