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衛浴潔具領域的一種潔身器,特別是指一種潔身器的阻尼延時關閉結構。
背景技術:
潔身器因對人體可提供優質清潔并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而在現實生活中逐漸普及,潔身器的一個主要清潔功能是通過噴水裝置來清洗便后的人體。潔身器一般通過安裝在座便器上,固定在座便器后方,并且現有潔身器設有開關和調節閥控制水流,水通過出水軟管到達沖洗噴嘴,完成沖洗。
但是現有技術中潔身器所使用的閥芯等一般都是結構比較復雜,成本高,使用不舒服,連續出水時浪費水十分嚴重,并且由于沖洗時間較長,有些人沖洗后容易忘記關閉水路開關或因小孩調皮而打開開關而浪費水資源或存在一些安全隱患。
有鑒于此,本設計人針對上述潔身器結構設計上未臻完善所導致的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構思,且積極研究改良試做而開發設計出本實用新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避免浪費水資源,使用簡單的潔身器的阻尼延時關閉結構。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潔身器的阻尼延時關閉結構,包括:復位閥芯組件、阻尼組件及旋鈕組件,該復位閥芯組件包括一閥芯固定架及一復位閥芯,該閥芯固定架具有一套置復位閥芯的容腔,閥芯固定架上設有一進水口及至少一出水口,該復位閥芯的頂部具有一轉動桿,所述阻尼組件包括阻尼轉動架,配合于阻尼轉動架上的多個阻尼葉片,配合于阻尼轉動架頂部的阻尼支撐架,設于阻尼支撐架內的復位彈簧,及將阻尼轉動架及阻尼支撐架連接的固定桿;所述旋鈕組件包括延時螺母、與延時螺母配合的螺母固定架,及與螺母固定架配合的復位齒輪,該螺母固定架的側壁設有與復位齒輪配合的轉動齒輪,該復位齒輪配合于該復位閥芯的轉動桿上,所述阻尼組件的固定桿一端與該螺母固定架連接,使阻尼組件與旋鈕組件連動。
所述阻尼組件還包括一具有容置空間的阻尼底座,所述阻尼轉動架及所述阻尼葉片設于該阻尼底座的容置空間內,所述阻尼支撐架配合于該阻尼底座的頂部。
所述阻尼底座的容置空間連通該阻尼底座的頂端及底端,所述尼轉動架及多個阻尼葉片分別具有兩組,且呈上下對稱的設于該阻尼底座的容置空間內,所述阻尼支撐架及配合于阻尼支撐架內的復位彈簧也具有兩組,分別上下對稱的配合于該阻尼底座的頂部及底部上,并分別由一所述固定桿連接,從而使該阻尼組件具有雙阻尼結構。
所述阻尼組件還包括一復位支架,該復位支架的頂部與所述旋鈕組件的旋鈕固定架固定連接,底部設有一軸柱,該軸柱設有一供所述固定桿穿過的軸孔,該軸柱的外周配合有一轉動軸承。
所述兩固定桿的上分別設有兩插銷孔,位于阻尼底座頂部的該固定桿通過兩插銷將該固定桿固定阻尼支撐架的上方及螺母固定架上,位于阻尼底座底部的該固定桿通過兩插銷將該固定桿固定在阻尼支撐架的下方及該復位支架的軸柱上。
所述閥芯固定架的出水口包括前清洗口及后清洗口。
所述復位閥芯組件、阻尼組件及旋鈕組件設于一本體上,該本體包括本體下蓋及本體上蓋,所述復位閥芯組件及所述阻尼組件設于該本體的本體上蓋與本體下蓋之間,所述旋鈕組件的延時螺母凸伸至該本體上蓋外。
所述復位齒輪上配合有一齒輪上蓋。
所述閥芯固定架上配合有一閥芯上蓋,該閥芯上蓋對應復位閥芯轉動桿的位置設有供該轉動桿穿過的通孔。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一種潔身器的阻尼延時關閉結構通過順時針或者逆時針轉動延時螺母,使延時螺母帶動螺母螺母固定架上的轉動齒輪一起轉動,由于復位齒輪與復位閥芯連在一起,當轉動齒輪帶動復位齒輪旋轉到一定的角度,復位閥芯的出水口被打開,從而實現出水口的出水,當該延時螺母轉動至阻力小于復位彈簧的彈力時,在復位彈簧的彈力作用下,阻尼轉動架帶動延時螺母慢慢的復位,當阻尼轉動架帶動轉動齒輪轉動至與復位齒輪嚙合時,復位閥芯復位,水路關閉。
與現有的潔身器相較,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延時螺母,達到一定時間,可自動復位,防止因人為忘記關開關旋鈕而浪費水資源或者存在其他的安全隱患。
2、旋鈕組件具有即開即關功能,只需反向轉動延時螺母即可,如此可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示意圖。
圖3為圖2的剖視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復位閥芯組件與復位齒輪的組合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復位狀態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動作示意圖一。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動作示意圖二。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如圖1至圖7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較佳實施例,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潔身器的阻尼延時關閉結構,主要包括:復位閥芯組件10、阻尼組件20及旋鈕組件30,該復位閥芯組件10、阻尼組件20及旋鈕組件30設置于一本體40上。
該復位閥芯組件10包括一閥芯固定架11及一復位閥芯12,該閥芯固定架11具有一套置復位閥芯12的容腔111,閥芯固定架11上設有一進水口13及至少一出水口14,如圖所示,該出水口14包括前清洗口14A及后清洗口14B,該復位閥芯12的頂部具有一轉動桿121,該轉動桿121具有一平面122,該復位閥芯12容置于該閥芯固定架11后,由一閥芯上蓋15蓋合,該閥芯上蓋15對應復位閥芯12的轉動桿121位置形成一供該轉動桿121穿過的通孔151,使轉動桿121伸出該通孔151外。
該阻尼組件20包括一具有容置空間211的阻尼底座21,設于容置空間211內的阻尼轉動架22,配合于阻尼轉動架22上的多個阻尼葉片23,配合于阻尼轉動架22頂部的阻尼支撐架24,設于阻尼支撐架24內的復位彈簧25,及將阻尼轉動架22及阻尼支撐架24連接的固定桿26;所述阻尼底座21的容置空間211連通該阻尼底座21的頂端及底端,所述尼轉動架22及多個阻尼葉片23分別具有兩組,且呈上下對稱的設于該阻尼底座21的容置空間211內,所述阻尼支撐架24及配合于阻尼支撐架24內的復位彈簧25也具有兩組,分別上下對稱的配合于該阻尼底座21的頂部及底部上,并分別由一所述固定桿25連接,該阻尼組件20還包括一復位支架27,該復位支架27的頂部與所述旋鈕組件30固定連接,底部設有一軸柱271,該軸柱271設有一供所述固定桿26穿過的軸孔272,該軸柱271的外周配合有一轉動軸承28,從而使該阻尼組件20具有雙阻尼結構。兩固定桿的上分別設有兩插銷孔261,位于阻尼底座21頂部的該固定桿26通過兩插銷29將該固定桿26固定于阻尼支撐架的上方及旋鈕組件30上,位于阻尼底座21底部的該固定桿26通過兩插銷29將該固定桿26固定在阻尼支撐架24的下方及該復位支架27的軸柱271上。
所述旋鈕組件30包括延時螺母31、與延時螺母31配合的螺母固定架32,及與螺母固定架32配合的復位齒輪33,該螺母固定架32的側壁設有與復位齒輪33配合的轉動齒輪34,該復位齒輪33配合于該復位閥芯12的轉動桿121上,且復位齒輪34上配合有一齒輪上蓋35,所述阻尼組件20的固定桿26頂端與該螺母固定架32連接,使阻尼組件20與該旋鈕組件30連動。
所述本體40包括本體上蓋41及本體下蓋42,所述復位閥芯組10件及所述阻尼組件20設于該本體40的本體上蓋41與本體下蓋42之間,所述旋鈕組件30的延時螺母31凸伸至該本體上蓋41外,從而方便動作。
如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未開啟水路的正常狀態,此時,延時旋鈕處于初始狀態,不進水也不出水,當使用者如圖6所示,逆時針(向左)旋動延時螺母31時,前清洗口14A出水,到一定時間后,自動復位,即關閉水路。當使用者如圖7所示,順時針(向右)旋動延時螺母31時,后清洗口14B出水,到一定時間后,自動復位,即關閉水路。而無論在左旋或者右旋過程中,若要即時切斷實錄,秩序要反方向旋轉延時螺母。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過順時針或者逆時針轉動延時螺母31,使延時螺母31帶動螺母螺母固定架32上的轉動齒輪34一起轉動,由于復位齒輪32與復位閥芯12連在一起,當轉動齒輪34帶動復位齒輪33旋轉到一定的角度,復位閥芯12的出水口14被打開,從而實現出水口14的出水,當該延時螺母31轉動至阻力小于復位彈簧25的彈力時,在復位彈簧25的彈力作用下,阻尼轉動架24帶動延時螺母31慢慢的復位,當阻尼轉動架24帶動轉動齒輪34轉動至與復位齒輪33嚙合時,復位閥芯12復位,水路關閉。
上述實施例和圖式并非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產品形態和式樣,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