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健枕,具體涉及一種人體工程學頭戴式頭頸保健枕。
背景技術:
目前,對于大多數的頸椎保健枕來說往往忽略頭部支撐的重要性采用U形頸枕的結構,而這種結構在仰臥時可以達到一定的頸椎保健作用,一旦改變體位則失去其作用甚至引起頭頸部結構的不均衡受力,輕者達不到保健目的,重者引起頸椎損害進一步惡化。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人體工程學頭戴式頭頸保健枕。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人體工程學頭戴式頭頸保健枕,包括U型頸枕,所述U型頸枕的后部左右側分別設置有一個條狀側枕,兩個所述側枕均向前傾斜且向后彎曲,兩個所述側枕的上端通過頂枕連接,所述頂枕設置有頭枕。
通過U型頸枕能夠支撐人體的頸部,通過側枕可對人體的額、顳、頰、面、頜部進行力學支撐,頭枕可對頭部進行力學支撐。
作為優選,所述U型頸枕、所述側枕、所述頂枕和所述頭枕均由彈性充氣材質制成,且均設置有充氣結構,這種結構可以通過充氣調節,制作不同規格型號滿足個體需求能力。
作為優選,所述頂枕為橫梁式結構,所述頂枕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所述側枕的上端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頭枕為環形結構,這種結構可以很方便的將頭枕戴在頭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從人體工程學解決體位改變引起的頭頸部生物力學變化對頸部的影響這一問題,能夠在多種體位下保證頭頸部均衡的力學支撐,進而能夠保護頸部結構并達到頸椎保健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人體工程學頭戴式頭頸保健枕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U型頸枕、2-側枕、3-頭枕、4-頂枕。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U型頸枕1, U型頸枕1的后部左右側分別設置有一個條狀側枕2,兩個側枕2均向前傾斜且向后彎曲,兩個側枕2的上端通過頂枕4連接,頂枕4設置有頭枕3。
側枕2為向后的條狀結構,其下端連接在U型頸枕1上,側枕2的凸出部朝向U型頸枕1的前部。頂枕4為橫梁式結構,頂枕4的兩端分別與兩個側枕4的上端連接,既可使得整個結構形成一個整體,也便于布置頭枕3位置。
U型頸枕1、側枕2、頂枕4和頭枕3均由彈性充氣材質制成,且均設置有充氣結構。頭枕3為環形結構,頭枕3可以與U型頸枕1相互平行,也可以形成其它的角度,主要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來制作。
本實用新型所述人體工程學頭戴式頭頸保健枕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時,將U型頸枕1套在人體的頸部位置,將頭枕3套入人體的頭部。頭戴式頭枕3可在體位改變時達到頭部力學支撐,通過側枕2解決改變體位時額、顳、頰、面、頜部的力學支撐問題,通過U型頸枕1滿足頸部力學支撐的要求,從而在多種體位下避免頸部力學失平衡引起的頭頸部不適的發生。通過向充氣調節各個部分的大小,從而滿足用戶的需求。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擴展,U型頸枕1、側枕2、頂枕4和頭枕3也可通過記憶棉材質制成,這種材質具有特殊的黏彈特性,體現出很柔軟的材料特性,并有很強的沖擊能吸收能力。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