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廚衛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折疊式洗漱臺裝置。
背景技術:
在面積較小的室內,室內空間難以容納更多的生活設備,一些必不可少的家居設備常常采用可折疊結構,如折疊椅、折疊桌、折疊床等等,能節省存放空間,也便于運送和收藏。為此,本實用新型人提出了名為“一種翻折式可變空間廚衛結構”( 公告號:CN204804380U)和名為“一種窗簾式可變空間廚衛結構”( 公告號:CN204782077U)的改進技術,提出了可變空間廚衛結構,讓廚房、盥洗、洗澡房、廁所有機地統一在一起;在該結構中,蹲便器處于較重要的位置,所占用的空間相對較為固定,且為專用,對于室內面積較小的使用者而言,嚴重妨礙了室內地面利用率的擴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可變更臺面面積的折疊式洗漱臺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折疊式洗漱臺裝置,包括方形臺板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上設有可在懸置與橫置兩種狀態之間切換的支撐桿;臺板包括依次疊加的底板、中間板和頂板,相鄰板之間設置轉動連接;臺板展開時,中間板、頂板平放在處于橫置狀態的支撐桿上,底板、中間板、頂板的頂面齊平構成平板結構。通過臺面的折疊與支撐桿的支撐,使臺板面積可變,展開時面積大,臺板折疊時面積小;支撐桿既可以作為支撐體,又可以作為掛桿。
為滿足不同身高的使用者的要求,所述的支架具有升降機構,以及將支架鎖定于升降位置的鎖止機構;所述的升降機構包括可固定于墻體的固定架或固定桿固定架或固定桿豎置;為固定架時,固定架設置滑軌或滑套并通過滑軌或滑套滑動連接于支架;為固定桿時,支架設置上下貫通的通孔,固定桿插入該通孔并構成滑動連接。依安裝的墻體升降,調解方案,結構緊湊,整體體積較小。
作為優選,所述的鎖止機構包括壓桿、轉銷和彈簧。這種結構方案,操作方便,鎖定可靠。
作為優選,還包括鏡子,鏡體直立,固定于支架或底板上。具有較小的占用空間,使用方便,無需單獨在室內設置鏡子。
作為優選,所述的支撐桿直接轉動連接支架,或者設置連接桿和斜桿連接于支架;設置連接桿和斜桿時,連接桿和斜桿兩端的連接均為轉動連接。支撐桿直接轉動連接支架時,結構簡單,成本較低;設置連接桿和斜桿連接于支架時,轉動靈活,轉動后的位置不易偏轉,具有較高的可靠性。
作為優選,支撐桿上設置卡槽;底板的底部設置凹槽,凹槽中橫置轉銷,轉銷上設置壓桿;壓桿兩端彎折,其中位于轉銷下方的端部彎折成可插入支撐桿的卡槽的插桿,另一端向相反方向彎折再向下彎折且末端設置操作桿,操作桿的操作端位于凹槽外;凹槽側壁上設置使插桿轉向支撐桿一側的彈簧。這種結構,結構緊湊,操作方便;實現支撐桿橫置狀態的自動鎖止、手動釋放,鎖止可靠,釋放方便。
作為優選,插桿端部下沿設為弧形。弧形部作為與外部接觸的部分,可使外部施加的側向力較好地轉化為插桿的軸向力,使插桿靈活地沿軸向移動。
作為前述鎖定方案的等同方案或替代方案,所述的支撐桿直接轉動連接支架,支架上滑動連接有滑座,滑座與支撐桿轉動連接有斜桿;支架側壁上設置卡槽;底板的底部設置凹槽,凹槽中橫置轉銷,轉銷上設置壓桿,壓桿上設置可插入支架的卡槽的插桿和操作桿,操作桿的操作端位于凹槽外;凹槽側壁上設置使插桿轉向滑座一側的彈簧。本方案同樣具備結構緊湊、操作方便的特點,并同樣可實現支撐桿橫置狀態的自動鎖止、手動釋放,并使鎖止可靠,釋放方便。
因此,本實用新型通過折疊結構的臺板和支撐桿,構成平臺面積可擴大與縮小的洗簌臺。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附圖1的A處放大圖。
附圖3是附圖1的俯視圖。
附圖4是臺板展開放置在支撐桿上時的狀態示意圖。
附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附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三種結構示意圖。
附圖7是附圖6的B處放大圖。
附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第四種結構示意圖。
附圖9是附圖8的C-C處剖面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1:本實用新型折疊式洗漱臺裝置,如附圖1、附圖3、附圖4、附圖5、附圖6、附圖8所示,其包括臺板3和支架4。臺板3包括平置于支架4上的底板33,底板33上依次疊加有若干塊中間板32和一塊頂板31,相鄰板之間設置轉動連接,如附圖1所示。臺板3展開時,并平放在處于橫置狀態的支撐桿1上,如附圖4所示;中間板32、頂板31的上表面齊平于底板33形成平臺,可用于放置物品,如各種洗簌用品、化妝用品。
支架4上設有可轉動的支撐桿1,轉動支撐桿1,其桿體在懸置與橫置兩種狀態之間切換。這種結構方案,支撐桿1的桿體具有懸置與橫置兩種狀態,轉動支撐桿1可在兩種狀態間切換;也就是說,支撐桿1具有轉動連接以及將支撐桿1鎖定于橫置狀態的鎖定機構。本方案所述的懸置狀態,是指支撐桿1的一端具有轉動連接、另一端為自由端,在自由狀態下,重力作用使支撐桿1的自由端下垂,呈桿體懸置狀態;在懸置狀態下轉動桿體時,支撐桿1的自由端向上移動,桿體抬起至橫置狀態,并由鎖定機構將其鎖定于橫置狀態。
切換支撐桿1的懸置與橫置狀態后,兩種狀態均需要維持,通常的維持方式是均采用自鎖機構實現。在本實用新型中,以自重維持懸置狀態,依靠鎖定機構維持橫置狀態;這種對兩種狀態采用不同的維持方式,可簡化結構、節省成本。
如何將支撐桿1保持在橫置狀態,具有多種鎖定方案。作為一個可供選擇的較佳方案是,支撐桿1直接轉動連接支架4,底板33固定于支架4,支架4上滑動連接有滑座7,滑座7與支撐桿1轉動連接有斜桿8,斜桿8與支撐桿1的較佳連接位置在支撐桿1的中部;支架4側壁上設置凹槽,底板33的底部設置卡槽,凹槽中橫置轉銷24,轉銷24上設置壓桿23,壓桿23上設置可插入卡槽的插桿21和操作桿22,操作桿22的操作端位于凹槽外;如附圖6、附圖7所示。操作桿22端部可以設置為按鈕結構供直接操作,也可連接外部操縱結構;凹槽側壁上設置使插桿21轉向滑座7一側的彈簧25。插桿21端部下沿設為弧形。將支撐桿1從懸置狀態轉動至橫置狀態過程中,支撐桿1上抬,帶動斜桿8,斜桿8帶動滑座7沿支架4滑動,當滑座7上滑至與插銷21接觸時,通過擠壓力將插銷21向凹槽方向擠壓,直至插銷21 完全壓入凹槽內;當支撐桿1繼續轉動直至呈橫置狀態時,插銷21對正滑座7上的卡槽,壓桿23在彈簧25作用力的作用下轉動使插銷21插入滑座7,從而將滑座7鎖定,也就將支撐桿1鎖定于橫置狀態;這個鎖定過程,為自動鎖定,無需人工干預。在支撐桿1從橫置轉換為懸置時,需要將鎖定結構解鎖,將操作端21壓向凹槽,使壓桿232轉動是插銷21從滑座7上脫出,從而將滑座7解鎖,也就將支撐桿1 從橫置狀態解鎖。
作為日常生活設備,洗簌臺的使用者包括男女老幼,身高不一;為此,作為一個較佳的解決方案是將支架設為可升降;具體方案是,支架4具有升降機構;升降機構包括可固定于墻體的固定架5或固定桿9,固定架5或固定桿9豎置;升降機構包括固定架5時,如附圖1所示,固定架5設置滑軌或滑套6并通過滑軌或滑套6滑動連接于支架4;升降機構包括固定桿9時,如附圖5所示,支架4設置上下貫通的通孔,固定桿9插入該通孔并構成滑動連接。
根據使用者身高的不同,使用者可將臺板手動升降,達到適合的位置后鎖定;鎖定由鎖止機構完成,即由將支架4鎖定于升降位置的鎖止機構完成。對于鎖止機構,可以有多種方案,作為一個較佳的方案,鎖緊機構包括設置在滑動連接部的的壓桿232、轉銷24和彈簧25,其工作機理參見滑座7與支架4之間自動鎖止、手動解鎖的方案描述。
為方便使用,除上述結構外,還包括鏡子,鏡體直立,固定于支架4或底板33上。
通過上述結構方案,可提供不同的功能,解決室內空間中多種需求問題。支撐桿1懸置時,不占用空間;支撐桿1橫置時,既可作為掛桿,掛毛巾、衣物、袋、包等日常用品,又可作為支撐體支撐展開的臺板,如此,展開的底板33、中間板32、頂板31與支撐桿1、支架4構成較大面積的洗漱臺。
展開的洗漱臺狀態,用途較多,但占用的室內空間大,因此使用完畢通常需要釋放所占用的空間。當需要釋放洗簌臺的占用空間時,可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只將中間板32、頂板31疊合在底板33上,釋放中間板32、頂板31所占用的空間;此時支撐桿作為掛桿,頂板31作為置物平臺,由頂板31和支架4構成面積較小的洗簌臺;第二種情況,將中間板32、頂板31疊合在底板33,并將支撐桿轉動至懸垂狀態,桿體靠近墻面,此時僅頂板31作為置物平臺,由頂板31和支架4構成面積較小的洗簌臺。折疊后放置洗簌用具、化妝品等物品,展開后可當作寫字臺、電腦桌、飯桌、切菜的菜板等。
實施例2:支撐桿1與支架4之間為轉動連接關系;為實現這個轉動方案,支撐桿1與支架4之間具有多種連接方案,如在實施例1中所采用的斜桿8與滑座7的連接結構方案;除此方案之外,還有其余兩個較佳的方案,一個是支撐桿1直接轉動連接支架4,如附圖8所示;另一個是設置連接桿2和斜桿8連接于支架4,如附圖1所示。設置連接桿2和斜桿8時,連接桿2和斜桿8轉動連接于支架4;此時,底板33固定于支架4上。設置連接桿2和斜桿8時,連接桿2和斜桿8兩端的連接部均為轉動連接,即連接桿2和斜桿8的兩端均分別轉動連接于支撐桿1和支架4,形成四連桿機構,其中支撐桿1、連接桿2和斜桿8為四連桿機構的擺桿,支架4構成四連桿機構的固定桿;斜桿8的長度大于連接桿2。
對上述支撐桿1直接轉動連接支架4,或者設置連接桿2和斜桿8連接于支架4的兩個方案,可采用相同或相當的鎖定方案將支撐桿1鎖定在橫置狀態。具體方案是:如附圖8、附圖9所示,支撐桿1上設置卡槽;底板33的底部設置凹槽,凹槽中橫置轉銷24,轉銷24上設置壓桿232;壓桿232兩端彎折,其中位于轉銷24下方的端部彎折成可插入支撐桿1的卡槽的插桿21,另一端向相反方向彎折再向下彎折構成彎折段231且彎折段231末端設置操作桿22,操作桿22的操作端位于凹槽外;凹槽側壁上設置使插桿21轉向支撐桿1一側的彈簧25。插桿21端部下沿設為弧形。
將支撐桿1從懸置狀態轉動至橫置狀態過程中,支撐桿1上抬,抬至與插銷21接觸時,通過擠壓力將插銷21向凹槽方向擠壓,直至插銷21 完全壓入凹槽內;當支撐桿1繼續轉動直至呈橫置狀態時,插銷21對正支撐桿1上的卡槽,壓桿232在彈簧25作用力的作用下轉動使插銷21插入支撐桿1,從而將支撐桿1鎖定,也就將支撐桿1鎖定于橫置狀態;這個鎖定過程,為自動鎖定,無需人工干預。在支撐桿1從橫置轉換為懸置時,需要將鎖定結構解鎖,將操作端21壓向凹槽,使壓桿232轉動是插銷21從支撐桿1上脫出,從而將支撐桿1解鎖,也就將支撐桿1 從橫置狀態解鎖。
需要說明的是,支撐桿1直接轉動連接支架4時,支撐桿1的側壁上設置插槽,如附圖8、附圖9所示。設置連接桿2和斜桿8連接于支架4時,插槽可設置于支撐桿1的側壁,如附圖8、附圖9所示;還可設置于支撐桿1的端部,如附圖1、附圖2所示。
其余同實施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