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升降立柱,尤其涉及一種具有緩沖功能的升降立柱及升降桌。
背景技術:
升降立柱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公共場合如辦公室、醫院等的桌子、椅子、病床等根據需要進行升降。
升降立柱的升降通過輸入動力帶動其升降,在上升和下降的過程中,尤其是下降的過程中,升降立柱由于重力等的作用,受力較大,下降時容易產生很大的振動和噪音,而且長期這樣會降低升降立柱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低噪音、壽命長的升降立柱及升降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具有緩沖功能的升降立柱,包括呈滑動配合的套管和絲桿,絲桿上套設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母與套管連接,其中,所述絲桿下端設有緩沖裝置,緩沖裝置包括套設于絲桿上的扭簧座、套設于在扭簧座上的扭簧及將扭簧壓緊的壓板。
進一步的,所述壓板設有凸臺,凸臺上設有卡槽,扭簧設有卡入卡槽中的扭簧腳。
進一步的,所述凸臺包括第一凸臺和第二凸臺,第一凸臺與第二凸臺間隔設置并形成所述卡槽。
進一步的,所述扭簧座中部設有套裝絲桿的通孔,通孔為多邊形孔,絲桿與通孔的配合段的縱截面呈多邊形。
進一步的,所述通孔為正五邊形孔,絲桿的配合段的縱截面呈正五邊形。
進一步的,所述通孔為正六邊形孔,絲桿的配合段的縱截面呈正六邊形。
進一步的,所述扭簧座包括安裝部和支撐部,扭簧套設于安裝部上,支撐部為環形圓臺,安裝部為設于環形圓臺中心的圓柱。
進一步的,所述壓板的后端套設有用于固定壓板的第二螺母。
進一步的,所述絲桿的端部設有凹槽,凹槽內設有防止絲桿脫出的卡簧。
相應的,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升降桌,包括桌面、升降機構及驅動機構,升降機構包括升降立柱,其中,所述升降立柱為上述任一技術方案所述的升降立柱。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1、通過在絲桿下端設置緩沖裝置,使得絲桿在下降的過程中,起到緩沖作用,降低了絲桿下降過程中的振動和噪音,避免絲桿由于長期承受較大的振動而降低了使用壽命,從而提升了升降立柱的整體使用壽命;緩沖裝置具體包括套設于絲桿上的扭簧座、套設于扭簧座的扭簧及將扭簧壓緊的壓板,由于絲桿在上升、下降時扭簧座也會同絲桿轉動,扭簧座轉動使得扭簧收縮或拉伸,當絲桿下降時,扭簧被慢慢壓緊,即扭簧收縮,而扭簧產生的反作用力使得絲桿下降時為緩慢下降,且下降穩定,從而降低了升降立柱的振動和噪音,提升了升降立柱的壽命。
2、當升降立柱在下降過程中,當切斷動力時,升降立柱會在慣性和重力的雙重作用下繼續下降并持續到一個較大的幅度,產生的幅度會影響升降立柱的使用壽命,由于升降立柱的升降是通過絲桿傳動來實現,絲桿上的螺紋本身具有自鎖功能,從而可實現對升降立柱的鎖定;同時,通過在絲桿下端設置緩沖裝置,一旦動力切斷,通過緩沖裝置的扭簧進行鎖定,從而實現了雙重鎖定,且制動效果好,會在較短的時間讓升降立柱停止下降,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升降立柱的使用壽命。
3、通過在壓板上設置凸臺,凸臺上設置卡槽,且將扭簧腳卡入卡槽中,使得扭簧在形變時不會脫出或彈出,保證扭簧的正常使用;同時,此種固定方式結構簡單,易實現,便于壓板的生產制造,生產效率高且提升了扭簧固定的可靠性。
4、通過將凸臺和卡槽設置成由第一凸臺和第二凸臺形成,增加了扭簧腳與卡槽的接觸面積,使得扭簧的固定更可靠,進一步使得扭簧不會脫出或彈出,進一步保證扭簧的正常使用。
5、通過將通孔設置成多邊形孔,且絲桿與通孔的配合段的縱截面呈多邊形,使得扭簧座與絲桿能同步傳動,不會使絲桿相對扭簧座打轉,且采用多邊形孔與縱截面呈多邊形的配合段配合,使得絲桿與扭簧座的接觸面更大,進而使得傳遞的力矩更大且傳動也更加穩定,進一步降低了升降時的振動和噪音,也提升了升降立柱的使用壽命。
6、通過將通孔設置成正五邊形孔或正六邊形孔,且絲桿的配合段的縱截面對應設置成正五邊形或正六邊形,使得絲桿與扭簧座的傳遞力矩更大,且傳遞更加平穩;同時,由于配合段為通用形狀,便于絲桿的加工制造,降低了制造成本,進而降低了整個升降立柱的制造成本。
7、通過在壓板后端設置第二螺母,使得壓板固定的更可靠,避免扭簧在被壓縮時由于壓板固定不穩而脫出,保證扭簧工作時的可靠性與穩定性。
8、通過在絲桿端部設置凹槽,且設置插入凹槽內的卡簧,這樣可防止絲桿在上升到頂部時能被鎖住,避免套管被拉出。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升降立柱的分解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的放大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升降立柱中扭簧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升降立柱中扭簧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升降立柱中壓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所標各部件名稱如下:
1、套管;2、絲桿;21、配合段;3、第一螺母;31、配合部;4、扭簧座;41、通孔;42、安裝部;43、支撐部;5、扭簧;51、扭簧腳;6、壓板;61、第一凸臺;62、第二凸臺;63、卡槽;7、第二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緩沖功能的升降立柱,包括呈滑動配合的套管1、絲桿2、內管、中管、外管及帶動絲桿2轉動的驅動裝置,內管、中管及外管呈滑動配合,絲桿2上套設有第一螺母3,第一螺母3與絲桿2螺紋連接,第一螺母3的前端設有配合部31,配合部31表面設有螺紋,第一螺母3通過配合部31與套管1螺紋連接,套管1的頂端與內管固定連接。當需要提升高度時,驅動裝置帶動絲桿2轉動,絲桿2轉動使得第一螺母3轉動,由于絲桿2固定不動,使得第一螺母3向上運動,由于第一螺母3與內管固定,進而使得內管向上運動,當內管運動到極限位置時帶動中管向上運動,當中管運動到極限位置時,絲桿停止轉動;當需要降低高度時,驅動裝置帶動絲桿2反轉,絲桿2反轉使得第一螺母3向下運動,進而收縮內管和中管來降低高度,以實現高度的升降。本實施例中的驅動裝置為電機,當然也可以為手搖機構,如手搖把等。
絲桿2下端設有緩沖裝置,緩沖裝置包括套設于絲桿2上的扭簧座4、套設于扭簧座4上的扭簧5及將扭簧5壓緊的壓板6。這樣設置的好處在于,通過在絲桿2下端設置緩沖裝置,使得絲桿2在下降的過程中,起到緩沖作用,降低了絲桿2下降過程中的振動和噪音,避免絲桿2由于長期承受較大的振動而降低了使用壽命,從而提升了升降立柱的整體使用壽命;緩沖裝置包括套設于絲桿上的扭簧座、套設于扭簧座的扭簧及將扭簧壓緊的壓板,由于絲桿2在上升、下降時扭簧座4也會同絲桿2轉動,扭簧座4轉動使得扭簧5收縮或拉伸,當絲桿2下降時,扭簧5被慢慢壓緊,即扭簧5收縮,而扭簧5產生的反作用力使得絲桿4下降時為緩慢下降,且下降穩定,從而降低了升降立柱的振動和噪音,提升了升降立柱的壽命。還有,當升降立柱在下降過程中,當切斷動力時,升降立柱會在慣性和重力的雙重作用下繼續下降并持續到一個較大的幅度,產生的幅度會影響升降立柱的使用壽命,由于升降立柱的升降是通過絲桿傳動來實現,絲桿上的螺紋本身具有自鎖功能,從而可實現對升降立柱的鎖定;同時,通過在絲桿2下端設置緩沖裝置,一旦動力切斷,通過緩沖裝置的扭簧4進行鎖定,從而實現了雙重鎖定,且制動效果好,會在較短的時間讓升降立柱停止下降,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升降立柱的使用壽命。
如圖3所示,扭簧座4中部設有套裝絲桿2的通孔41,扭簧座4包括安裝部42和支撐部43,通孔41貫穿安裝部42及支撐部43,扭簧5套設于安裝部42上,安裝部42為圓柱,支撐部43為環形圓臺,圓柱設于環形圓臺的中心位置,這樣方式結構簡單,易實現,且便于加工制造,同時還便于扭簧的安裝及拆卸。
通孔41為多邊形孔,相應的,絲桿2與通孔41配合段21的縱截面呈多邊形,使得扭簧座4與絲桿2能同步傳動,不會使絲桿2相對扭簧座4打轉,且采用多邊形孔與縱截面呈多邊形的配合段21配合,使得絲桿2與扭簧座4的接觸面更大,進而使得傳遞的力矩更大且傳動也更加穩定,進一步降低了升降時的振動和噪音,也提升了升降立柱的使用壽命。本實施例中,通孔41具體為正六邊形孔,相應的,絲桿2的配合段21的縱截面呈正六邊形,這樣使得絲桿2與扭簧座4的傳遞力矩更大,且傳遞更加平穩;同時,由于配合段21為通用形狀,便于絲桿的加工制造,降低了制造成本,進而降低了整個升降立柱的制造成本。還有,絲桿2的端部設有凹槽,凹槽內設有防止絲桿2脫出的卡簧,這樣可防止絲桿2在上升到頂部時能被鎖住,避免套管1被拉出。
如圖4、5所示,壓板6設有凸臺,凸臺上設有卡槽63,卡槽63由凸臺凹陷形成,扭簧5設有卡入卡槽63中的扭簧腳51,扭簧5套設于安裝部42上,壓板6將扭簧5壓緊,此時扭簧腳51卡入到卡槽63中,這樣使得扭簧5在形變時不會脫出或彈出,保證扭簧5的正常使用;同時,此種固定方式結構簡單,易實現,便于壓板6的生產制造,生產效率高且提升了對扭簧5固定的可靠性。當然,凸臺也可以由第一凸臺61和第二凸臺62組成,第一凸臺61和第二凸臺62間隔設置而形成卡槽63,扭簧腳51卡入卡槽63中,這樣增加了扭簧腳51與卡槽63的接觸面積,使得扭簧5的固定更可靠,進一步使得扭簧5不會脫出或彈出,進一步保證扭簧5的正常使用。壓板6的后端套設有用于固定壓板6的第二螺母7,使得壓板4固定的更可靠,避免扭簧5在被壓縮時由于壓板4固定不穩而脫出,保證扭簧5工作時的可靠性與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升降桌,包括桌面、升降機構及驅動機構,升降機構包括升降立柱,升降立柱為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的升降立柱。這樣設置的好處在于,采用這種升降立柱,可以降低桌面升降時的振動及噪音,提升了用戶的使用感受,也提升了升降桌的使用壽命。
除上述優選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有其他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改變和變形,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