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物門窗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窗戶,具體涉及一種智能可通風窗。
背景技術:
現(xiàn)代建筑業(yè)的高速發(fā)展,城鎮(zhèn)化的加速,人們收入的普遍提高,人居環(huán)境的改善,對新型多功能住宅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而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生活條件提高,人們對室內空氣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
開窗通風是改善室內空氣的主要手段,但是霧霾和大氣環(huán)境污染的加劇,使得人們不開窗或減少開窗時間,影響到室內空氣質量。
新風系統(tǒng)是由新風換氣機及管道附件組成的一套獨立空氣處理系統(tǒng),在密閉的室內一側用專用設備向室內送新風,再從另一側由專用設備向室外排出,在室內形成“新風流動場”,從而滿足室內新風換氣的需要。但新風系統(tǒng)結構復雜,工程造價高,適用于大型建筑的通風換氣;通常的民用建筑和一些小型建筑無法安裝新風系統(tǒng)。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智能可通風窗,能夠用于改善通常民用建筑和小型建筑的室內空氣。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智能可通風窗,包括窗框,窗框上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出風口和進風口通過通風管道連通,通風管道上安裝有送風電機;窗框上設有微處理器、電源接口和手動控制面板,手動控制面板和送風電機均與微處理器相連。
所述的出風口安裝有風量控制器,該風量控制器與微處理器信號連接。
所述的通風管道上設有溫度傳感器,該溫度傳感器與微處理器信號連接。
本實用新型智能可通風窗的窗框上設置進風口和出風口,通過設置于窗框內的通風管道連通該進風口和出風口,通過微處理器控制送風電機,向室內輸入新風,使得無法安裝新風系統(tǒng)的民用建筑和一些小型建筑也能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并且降低造價。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通風窗的示意圖。
圖中:1.窗框,2.電源線,3.室外過濾網,4.進風口,5.送風電機,6.空氣過濾器,7.空氣加熱器,8.微處理器,9.電源接口,10.通風管道,11.室內過濾網,12.出風口,13.手動控制面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通風窗,包括窗框1,窗框1的一個側壁上設有進風口4,進風口4上安裝有室外過濾網3,窗框1的另一個側壁上設有出風口12,出風口12上安裝有室內過濾網11,進風口4和出風口12錯位設置;出風口12和進風口4通過通風管道10連通,沿從進風口4到出風口12的方向、通風管道10上依次安裝有送風電機5、空氣過濾器6和空氣加熱器7;
窗框1上設有微處理器8和電源接口9,窗框1側壁上設有手動控制面板13,手動控制面板13、送風電機5和空氣加熱器7均與微處理器8相連接,微處理器8、送風電機5和空氣加熱器7分別通過電源線2與電源接口9相連。
將本實用新型通風窗安裝于建筑物的窗戶(窗戶,在建筑學上是指墻或屋頂上建造的洞口,用以使光線或空氣進入室內)上,使進風口4朝向室外,出風口12朝向室內,將電源接口9與電源連通。將氣體傳感器安裝于室內,將氣體傳感器與微處理器8信號連接。通過手動控制面板13在微處理器8內設置需要檢測的氣體在室內的濃度限值。當氣體傳感器檢測到的室內需要檢測氣體的濃度達到設定的濃度限值時,微處理器8啟動進風電機5,室外的新鮮空氣通過進風口4,經室外過濾網3過濾后進入通風管道10,再經空氣過濾器6過濾后,沿通風管道10達到出風口12,經室內過濾網11第三次過濾后送入室內,改善室內空氣質量;若室外溫度低,導致送入室內的空氣溫度較低時,可通過手動控制面板13向微處理器8輸入指令,通過微處理器8啟動空氣加熱器7,對通風管道10內的空氣進行加熱,使出風口12送出的是熱風;或者在通風管道10上安裝溫度傳感器,通過手動控制面板13設定通風管道10內空氣的溫度限值,當該溫度傳感器檢測到通風管道10內的空氣溫度低于設定的溫度限值時,微處理器8啟動空氣加熱器7對通風管道10內的空氣進行加熱,控制出風溫度;還可以在出風口12處安裝風量控制器控制出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