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密閉門,尤其涉及一種鋼結構雙扇防護密閉門的抗反彈閉鎖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密閉門的鎖止結構相對復雜,造成操作的不方便,各項性能不出色。
中國專利201410040743.1,公開一種鋼結構推拉式防護密閉門,包括門扇和滾動輪,門框和周邊的密封膠條,閉鎖聯動機構,外側導向滾輪機構,地溝蓋板掀開器,以及供滾動輪運動的鋼導軌,門扇兩側各設一套內側導向輪機構。內側導向輪機構配合閉鎖聯動機構將門扇上的密封嵌壓條整體嵌入或退出密封膠條的鑲嵌槽中,確保門扇順利開啟。手動行走輪機構確保大尺寸門扇開啟時輕便滑動。小防護密閉門方便少量人員出入。此結構相對復雜,而且使用效果一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緊湊,操作方便,密封性能強的鋼結構雙扇防護密閉門的抗反彈閉鎖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一種鋼結構雙扇防護密閉門的抗反彈閉鎖機構包括門框,所述的門框中設有左門扇和右門扇,所述的門框與左門扇間、門框與右門扇間分別通過鉸頁機構相定位轉動,所述的左門扇與右門扇呈配接啟閉,所述的門框與左門扇間、門框與右門扇間分別通過鎖止組件相定位;
所述的鎖止組件包括絲桿和斜連桿,所述的絲桿由蝸輪減速器轉動,所述的絲桿外套有螺母,所述的螺母的兩端分別與斜連桿相連接,所述的斜連桿的外端與鎖頭組件相連接;
所述的鎖頭組件包括上縱向連桿和下縱向連桿,所述的上縱向連桿與下縱向連桿間通過轉臂相連接,所述的上縱向連桿與門框的上端間、下縱向連桿與門框的下端間分別通過鎖頭相活動定位,所述的轉臂與斜連桿相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的蝸輪減速器通過手輪調節,所述的絲桿、上縱向連桿、下縱向連桿呈縱向水平分布。
鉸頁機構為常規結構。
該機構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省力、靈活等特點。鎖頭的承載力大于反彈壓力,使防護密閉門抗反彈能力增強。3、開門順序:轉動手輪、帶動蝸輪箱輸入、輸出軸、裝配在輸出軸上的絲桿與螺母組成螺旋副,絲桿轉動使螺母上下直線運動,螺母雙耳裝配斜連桿聯接轉臂作轉角運動,同時,裝配在轉臂上的上下縱向連桿鎖頭作收縮滑動70毫米。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鋼結構雙扇防護密閉門的抗反彈閉鎖機構,結構緊湊,密封性好,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鋼結構雙扇防護密閉門的抗反彈閉鎖機構,包括門框1,所述的門框1中設有左門扇2和右門扇3,所述的門框1與左門扇2間、門框1與右門扇3間分別通過鉸頁機構4相定位轉動,所述的左門扇2與右門扇3呈配接啟閉,所述的門框1與左門扇2間、門框1與右門扇3間分別通過鎖止組件相定位;
所述的鎖止組件包括絲桿5和斜連桿6,所述的絲桿5由蝸輪減速器7轉動,所述的絲桿5外套有螺母8,所述的螺母8的兩端分別與斜連桿6相連接,所述的斜連桿6的外端與鎖頭組件相連接;
所述的鎖頭組件包括上縱向連桿9和下縱向連桿10,所述的上縱向連桿9與下縱向連桿10間通過轉臂11相連接,所述的上縱向連桿9與門框1的上端間、下縱向連桿9與門框1的下端間分別通過鎖頭12相活動定位,所述的轉臂11與斜連桿6相固定連接。
所述的蝸輪減速器7通過手輪13調節,所述的絲桿5、上縱向連桿9、下縱向連桿10呈縱向水平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