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高分子材料與纖維的復合應用,用于家居行業,具體涉及一種硅膠立棉枕芯和枕頭。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大多的枕芯采用海綿或者普通非織造纖維作為枕芯。海綿化學結構不穩定,易氧化分解,發黃,老化,不環保;普通非織造纖維雖然化學性能比較穩定,但在回彈性、透氣性、重量等性能方面較差。
現有的普通枕芯雖然有一定的柔軟度,但柔軟度和親膚性還是不夠,且普通枕芯在夏天會給人一種不舒適的過熱感,同時普通枕芯易滋生細菌,不方便清洗。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硅膠立棉枕芯。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枕頭。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硅膠立棉枕芯,包括立棉枕芯本體,所述立棉枕芯本體的一側面設有第一凹槽,所述硅膠立棉枕芯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內與所述第一凹槽配合設置的用于放置使用者頭部的第一硅膠層,所述第一硅膠層與所述立棉枕芯本體可拆卸地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硅膠層包括第一囊體及填充在所述第一囊體內的硅膠。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囊體包括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所述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沿周邊壓接構成所述第一囊體。具體地,所述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為透氣性TPU薄膜,厚度均為0.04 mm ~0.06 mm,優選厚度0.05 mm。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硅膠層上設有多個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貫穿所述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
進一步地,所述立棉枕芯本體的另一側面設有第二凹槽,所述立棉枕芯本體的設有所述第一凹槽的側面和設有所述第二凹槽的側面為相對的二個側面,所述硅膠立棉枕芯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內與所述第二凹槽配合設置的用于放置使用者頭部的第二硅膠層,所述第二硅膠層與所述立棉枕芯本體可拆卸地設置。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二硅膠層包括第二囊體及填充在所述第二囊體內的控溫硅膠。
更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第二囊體包括第三薄膜和第四薄膜,所述第三薄膜和第四薄膜沿周邊壓接構成所述第二囊體。具體地,所述第三薄膜和第四薄膜為透氣性TPU薄膜,厚度均為0.04 mm ~0.06 mm,優選厚度0.05 mm。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二硅膠層上設有多個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貫穿所述第三薄膜和第四薄膜。
更進一步地,所述硅膠立棉枕芯還包括用于將所述第一硅膠層、立棉枕芯本體、第二硅膠層相互固定的鎖定機構。優選地,所述鎖定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硅膠層、第二硅膠層二者中的一個上的卡鉤,及設置在所述第一硅膠層、第二硅膠層二者中的另一個上用于與所述卡鉤配合鎖定的卡槽。當所述鎖定機構鎖定時,所述卡鉤插入所述卡槽,所述第一硅膠層、立棉枕芯本體、第二硅膠層相互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技術方案是:一種枕頭,其具有上述的硅膠立棉枕芯。
于上述技術方案的實施,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硅膠立棉枕芯采用硅膠和立棉相結合,擁有普通枕芯所沒有的柔軟和親膚性,并且比普通枕芯在化學穩定性、回彈性、透氣性方面更加優良。
本實用新型的枕芯的硅膠和立棉均為環保材料,不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且便于清潔,使用方便和衛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硅膠立棉枕芯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硅膠立棉枕芯的俯視圖;
圖中:1、第一硅膠層;2、第二硅膠層;3、立棉枕芯本體;4、鎖定機構;5、第一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以下實施例。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枕頭,該枕頭具有硅膠立棉枕芯,如圖1~2,該硅膠立棉枕芯,包括立棉枕芯本體3,立棉枕芯本體3的一側面設有第一凹槽,硅膠立棉枕芯還包括設置在第一凹槽內與第一凹槽配合設置的用于放置使用者頭部的第一硅膠層1,第一硅膠層1與立棉枕芯本體3可拆卸地設置。立棉枕芯本體3的設有第一凹槽的側面為朝向或背向使用者頭部的側面。
第一硅膠層1包括第一囊體及填充在第一囊體內的硅膠。第一囊體包括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在周邊壓接構成該第一囊體。具體地,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為透氣性TPU薄膜,厚度為0.05 mm。
為了使第一硅膠層1具有良好的透氣性,第一硅膠層1上設有多個第一通孔5,第一通孔5貫穿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
立棉枕芯本體3的另一側面設有第二凹槽,立棉枕芯本體3的設有第一凹槽的側面和設有第二凹槽的側面為相對的二個側面,硅膠立棉枕芯還包括設置在第二凹槽內與第二凹槽配合設置的用于放置使用者頭部的第二硅膠層2,第二硅膠層2與立棉枕芯本體3可拆卸地設置。
第二硅膠層2包括第二囊體及填充在第二囊體內的控溫硅膠。該控溫硅膠是由硅膠和添加在硅膠內的控溫材料構成的。
第二囊體包括第三薄膜和第四薄膜,第三薄膜和第四薄膜在周邊壓接構成該第二囊體。具體地,第三薄膜和第四薄膜為透氣性TPU薄膜,厚度為0.05 mm。
為了使第二硅膠層2具體良好的透氣性,第二硅膠層2上設有多個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貫穿第三薄膜和第四薄膜。
該硅膠立棉枕芯還包括用于將第一硅膠層1、立棉枕芯本體3和第二硅膠層2相互固定的鎖定機構4。具體地,鎖定機構4包括設置在第一硅膠層1、第二硅膠層2二者中的一個上的卡鉤,及設置在第一硅膠層1、第二硅膠層2二者中的另一個上用于與卡鉤配合鎖定的卡槽,當鎖定機構鎖定時,卡鉤插入卡槽,第一硅膠層1、立棉枕芯本體3、第二硅膠層2相互固定。如在第一硅膠層1上設置卡鉤,第二硅膠層2上設置卡槽,卡鉤可以設置2個,分別設置在第一硅膠層1的相對二側,相應的卡槽也設置2個。
第一硅膠層1和第二硅膠層2均設在立棉枕芯本體3的二個側面的中部位置,本實用新型的硅膠立棉枕芯在使用時,放置使用者的頭部的是第一硅膠層或第二硅膠層。
一種上述硅膠立棉枕芯的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采用模具將兩張薄膜沿周邊熱壓壓合成第一囊體,并預留注膠口,同時在壓合時對第一囊體中部同時壓合多個孔位并沖孔,沖出的孔的直徑小于孔位的直徑;
(2)在所述第一囊體的注膠口充填入凝膠態硅膠并封口,然后將第一囊體放入定型模具中加熱定型,冷卻拆模,修邊,即得第一硅膠層;
(3)在第一硅膠層的邊緣處熱壓連接卡鉤,第一硅膠層的相對二側分別熱壓連接卡鉤;
(4)采用模具將另兩張薄膜沿周邊熱壓壓合成第二囊體,并預留注膠口,同時在壓合時對第二囊體中部同時壓合多個孔位并沖孔,沖出的孔的直徑小于孔位的直徑;
(5)在所述第二囊體的注膠口充填入控溫硅膠并封口,然后將第二囊體放入定型模具中加熱定型,冷卻拆模,修邊,即得第二硅膠層;
(6)在第二硅膠層的邊緣處熱壓連接卡槽,第二硅膠層的相對二側分別熱壓連接卡槽;
(7)將一整塊立棉切削成立棉枕芯本體,使得立棉枕芯本體的相對二個側面設有能夠容納第一硅膠層的第一凹槽和能夠容納第二硅膠層的第二凹槽,然后將第一硅膠層、第二硅膠層分別置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內,兩側的卡鉤分別插入兩側的卡槽內將第一硅膠層、立棉枕芯本體、第二硅膠層相互固定,即得硅膠立棉枕芯。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硅膠立棉枕芯具有如下優勢:
(1)采用的立棉擁有比海綿更好的化學穩定性,比普通非織造纖維更好的透氣性、回彈性和重量輕等優勢。
(2)硅膠材料的使用使本實用新型的硅膠立棉枕芯擁有更好的親膚性和柔軟性。
(3)本實用新型的硅膠立棉枕芯夏天使用第一硅膠層的一面,清涼舒適;冬天使用第二硅膠層的一面,控溫硅膠在冬天也能保持和人體溫度接近的溫度,使得使用者在冬天也能感受到硅膠的舒適性,解決了普通硅膠冬天給人冰冷感,同時保持硅膠的柔軟和舒適,一枕兩用。
(4)第一硅膠層和第二硅膠層均設有通孔,透氣性更好。
(5)硅膠材料不易滋生細菌。
(6)第一硅膠層、立棉枕芯本體、第二硅膠層可拆卸,易于清洗,使用方便和衛生。
(7)立棉和硅膠均為綠色環保材料,對人體無傷害。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做了詳盡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領域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